关于治理形式主义的思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81108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治理形式主义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治理形式主义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治理形式主义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治理形式主义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治理形式主义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治理形式主义的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治理形式主义的思考让形式主义“EMO”无处寄生“EMO”源于网络用语,常被形容一个人的负面消极情绪。而形式主义也会让基层干部普遍感到“EMO”,比如“文山会海”接连不断,基层干部不得不从白天忙到晚上,一系列评比考核催生出了不少“表哥”“表姐”,为了完成任务造假、应付了事等现象自然在所难免。治理形式主义永远没有“休止符”,要坚决让形式主义“EMO”无处寄生,切实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虚无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让形式主义uEMO无处寄生,要抓住“关键少数”,促进“思想共振”。很多时候,形式主义源于上级部门或主要领导干部不顾实际的“拍脑袋”决策,导致一些错误的决策、无效的制度披上了权威的“

2、外衣”,打着领导的“旗号”,堂而皇之成为所谓的“真品”“正品”。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首先要有“关键之为”,决心做好显成效的“加法”,祛除负担、卸下压力的“减法”。少些“会上谈”“纸上谈”,要让“传达派”“表态派”“留痕派”等无处藏身、无处遁形。敢于“刀刃向内”,善于“修枝剪叶”,掌握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点子”,用真心真情去体会基层干部的“酸甜苦辣”。永远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让初心历久弥新,将使命永担在肩,真正能促进“思想共振”。让形式主义“EM0”无处寄生,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难题多解”。在基层,形式主义为基层干部带来的负担不是一天两天的,也绝非一

3、星半点。比如,有的制度“束之高阁”,很多部门除了在收文平台发文,还经常在“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布置工作,同时要求基层回复“收到”,但凡去忙别的事情去了,一时间没看到布置的工作,随即“传声筒”会立马送到。“群来群往”真实存在,“拍照留痕”长久发生。解决这些问题须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一方面要以党心汇聚民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整治“四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好作风带领人民群众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另一方面要警惕形式主义的“新花样”,杜绝“指尖”形式主义和“云上”形式主义的侵扰,确保“好经”不被“歪经”替代。让形式主义“EMO”无处寄生,要从

4、严“落到实处”,强化“责任必担”。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减负其实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提质增效。但是,基层干部减负的背后,折射出基层存在着机构不科学、考核制度不完善、用人制度不合理等问题,简政放权虽由来已久,但杜绝形式主义不能仅仅沦为一句口号,抓落实才是扫除“四风”之弊、密切联系群众是时代要求,避免“车窗看风景”,一定要灭杀形式主义的“政治病菌”,祛除形式主义的“变异基因”。在不断落实中健全考核办法、问责机制,坚决放下“材料英雄”“盆景专家”“留痕高手”,真正做到干任何事情都落到实处。坚持以制度之力,强化责任落实。把制度完善与落实、责任清单与职能职责搞清楚,防止出现“甩锅”现象,防止“踢皮球”问题出现

5、,推动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持续解决,从而让形式主义无处寄生,让基层干部都能“轻装上阵”,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破”与“立”戒除“能上能下”形式主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能上能下”的规定不是写几篇文章夸一夸,秀一秀,演一演就能一带而过的,关键是力戒形式主义,真正落到实处,让“能上能下”不停留在“纸上谈兵”,而是实践检验后的“拍手叫好”。让“躺平式”“混日子”“精神离职”的干部真“下”,让“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真“上”,形成长效化的评价机制,在“破”与“立”的结合中保证操之可行,行

6、之有效,效果出众!破“浅尝辄止”之弊,立“常态研判”之制。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扛起全面从严管党治吏的政治责任,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规定既然收文,就要做到,应深刻领会其中内涵,掌握要义、精准执行,避免出现寻找问题“坐而论道”,剖析问题“浅尝辄止”,解决问题“敷衍了事”,切忌将标题当内容,将批阅当功成,将留痕当掌握。广大党员干部要端正态度,强化意识,认真对待,按照规定对标对表,出台与本地区相宜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将干部“能上能下”列入日常督察和综合考核,对领导班子实施责任认定和追踪问效,不断增强刀刃向内的决心。只问不改才是激化矛盾

7、的导火点,要将“严”的态度贯穿始终,在政策执行中,坚持原则,严守底线,卸下包袱,抹开面子,让规定落地生效,在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中,戒除“悬挂式”政策的形式主义,盘活“能上能下”选人用人的“一池春水”。破“懒政怠政”之弊,立“爱岗敬业”之治。“在其位,谋其政”。过去政府机关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少数部门则是“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许多干部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事者还要承担主体责任,于是明哲保身,敷衍塞责,逐渐形成了“庸懒散浮拖”的作风顽疾。规定在施行要做到科学研判,明确标尺。让“躺平”干部“下课”,从规定中15种情形出发,综合考量,对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推拖绕躲、被

8、动应付的干部“红牌罚下”;让“有为者有位“,免除干事者后顾之忧,坚持事业为上、人事相宜,实事求是、公道正派,旗帜鲜明褒扬有为者,激昂干事者斗志;畅通“上”“下”渠道,让“打入冷宫”的干部,还能够“东山再起”,要珍惜干部培养,疏导负面情绪,跟踪回访调查,引导服从岗位调整,通过考察评估,给予再施拳脚的机会。“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在“上”与“下”的贯通中,激发干部“爱岗敬业”的热情,提振精气神,汇聚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破“千人一面”之弊,立“应势而谋”之智。“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立起用人“风向标”,细化“绣花”功夫,延伸考核触角,优化方式,精准科学考核,做到模样“千人

9、千面”,确保“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模式真实有效。首先要进行多渠道信息搜集。通过明察暗访、谈心谈话、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周边评价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多层次的评价,进行干部“画像”的轮廓勾勒。其次,要对信息进行整合,结合干部的人物性格、工作特性、业绩成效等方面,从实际工作出发,细化到言行、态度、角度,在五花八门的评价中,分析研判,去伪存真,深入挖掘优缺点和人物特征,拒绝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感,做到“入木三分”,各有特色。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把握大局观,知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能上能下的执行中,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断创新考核方法,在实践中拓展思路,完善举措,用不断履新的智慧化管理,告别形式主义,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不失为一剂强心剂,有利于推动良性循环,让干部德才配位,用更高的要求,更强的活力、更新的队伍去向党的二十大献上一份“人才”礼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