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81323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指标名称及其权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编号名称权重编号名称权重1.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51.1*专业建设的规划及实施方案0.31.2改革思路与措施0.41.3社会参与本专业建设情况0.32.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152.1*培养目标0.252.2培养模式0.252.3*培养计划0.32.4*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大纲0.23.师资队伍83.1*提高教师素质的机制与措施0.33.2*师资结构(职称、年龄、专业方向、学缘、学历、主讲教师)0.33.3专业教师水平(课题、论文、获奖)0.23.4主讲教师0.23.5教师风范0.54.教学条件及利用情况84.1教学

2、基础设施与功能情况0.54.2图书资料0.55.专业课程群建设205.1*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与效果0.255.2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0.25.3*实践教学0.255.4*教材、配套教材及软件0.25.5教学方法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0.16.教学管理86.1管理制度及教学文件0.256.2*教学质量监控管理0.36.3毕业(设计)管理0.256.4教与学的积极性0.27.教风、学风建设87.1学术、教研活动开展情况0.47.2教学事故比例0.37.3学生违纪比例0.38.科学研究88.1科研成果0.58.2教学研究0.59.专业建设效果169.1*学生对专业评价0.29.2*专家对专业评价0.2

3、9.3近3年学生成绩及总体评价0.29.4毕业论文及设计0.29.5*社会评价及毕业生的主要流向0.210.专业辐射面410.1专业受益面0.510.2学生受益面0.511.专业特色及优势511.1专业特色0.5I1.2专业优势0.5注:1.共分4个等级(A、B、C、D),A、C在评价指标内涵及其标准中给出,介于A、C之间者为B,低于C者为DoA、B、C、D的分值分别为10、8、6、3。2.标*号者为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中有一项未达到A级要求者,不能评为重点专业。(二)评估指标内涵及其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等级标准自评等级系评等级校评等级A级C级评定依据1.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1.1专业建设规

4、划及实施方案目标明确,规划科学、合理,措施得当在规划、有措施规划、方案1.2改革思路与措施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成效明显有思路,但成效不明显有关政策,教师座谈,成效依据1.3社会参与本专业建设情况社会参与本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能够利用社会力量办专业政策、介绍、依据2.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2.1培养目标目标明确,符合学校的定位及社会发展需要有目标,能考虑社会发展需要有关文件及认证报告2.2培养模式模式有特色,有实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模式基本符合培养目标有关文件及论证报告*2.3培养计划(国家专业目录规定的主要课程的开出率)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优化,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

5、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发展。达到100%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80%,90%区间内培养计划及专家审定意见*2.4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大纲符合课程目标,质量高完整大纲,专家审定意见3.师资队伍*3.1提高教师素质的机制与措施;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与措施机制完善,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有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有鼓励、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与措施文件,教师座谈,有关人员名单及情况*3.2师资结构年龄、职称、学缘结构: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该专业开出的必修课的任课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合理,发展趋势良好,满足教学需要260%250%基本满足现有教学需要35%45%30

6、%40%教师及任课情况表,学生座谈3.3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教师295%,教授副教授均为本科生上课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等级标准自评等级系评等级校评等级A级C级评定依据3.师资队伍3.4专业教师水平近3年公开发表论文:参加教研、科研课题的教师比例:80%以上教师的学生评分:教师获奖率(含科研、教研、教学、综合奖:2篇/人年,50%教师有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270%280220%1篇/人年,并有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30%50%65705%10%奖励证明,发表论文,学生评分,课题证明3.5教师风范教书育人有举措,教风良好,旷教率=0,规定课程完成率295乐调教率W5%旷教率W1.%,调教率8%,规定课程

7、完成率W95%4.教学条件及利用情况4.1教学基础设施与功能情况设施和功能完善,能满足教学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并得到充分利用设施和功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利用较充分(实验)教学设施,开放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实习基地,6项生均教学经费4.2图书资料教学资料丰富,能反映最新学术动态,资料管理好,师生查阅方便资料不全且陈旧或管理不善或查阅不方便资料数目规章制度借阅记录人员素质4.3实践基地瓮设有稳定的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接纳学生290%接纳学生275%5.专业课程群建设*5.1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与效果规划合理、可行,效果明显(精品课程、优秀课程23门,所有专业课程评价打分不低于75分);至少有

8、1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有规划和一定效果(有1门精品课程或优秀课程),所有专业课程评价打分在60,69区间内规划及效果证明5.2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同一学科专业课程群在内容体系上,反映最新学科知识,符合学科体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开出了反映本专业最新发展的选修课,选修课比例占总学分比例225%能基本反映最新学科知识,基本符合学科体系,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选修课能开一些专家评议,学生座谈,改革方案及实证材料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等级标准自评等级系评等级校评等级A级C级评定依据5.专业课程群建设*5.3实践教学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措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效果好;在完成基

9、础实验基础上,有40%的课程能开出,积极有效开展设计性综合实验教学并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80%以上,学生参与开放式实验率220%,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课程实训,效果好有措施,有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对学生开放的实验室,有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规划措施,实证材料*5.5教材及配套教材与软件全部选用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或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配套教材及软件完整;有省级以上获奖教材或配套软件基本选用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或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有配套教材或软件教材及教材选用批准单5.6教学方法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特别是考试方法),成效显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

10、于20%,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在15%,18%区间内课件、教具展示,听课,学生座谈6.教学管理6.1管理制度及教学文件制度严明,执行严格,文件(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进度表、课程表等)齐全,管理观念先进有制度,执行情况一般培养计划、开课计划、管理制度,执行记录,教学日历、课程档案、试卷等*6.2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教学过程清晰,质量标准及监控体系科学完整,执行情况好;基础课、专业主干课评优率250%有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执行情况一般质量标准、评课制度、考核管理、执行记录、毕业生质量的反馈系统6.3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明确

11、,管理严格有制度,执行情况一般有关文件、记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等级标准自评等级系评等级校评等级A级C级评定依据6.教学管理6.4教与学的积极性教师任课门数及数量:学生晚自修率:研究生报考率:研究生录取率:参加科技文化、社团率:生均年借阅图书数:2门/人高230%215%280%230册1.5门/人左右一般15%,25%区间内210%50%,60%区间内1020册有关部门材料证据7.教风、学风情况7.1学术、教研活动开展情况GM3年参加国内外学术、教学会议情况:举办学术、教研活动情况:5次/年,有交流论文5次/年23次/年1次/年会议通知,交流论文,会议纪要活动记录7.2教学事故比例(近3年)

12、无2%,5%区间内文件、记录7.3学生违纪比例(近3年)基本无3%,5%区间内文件、记录8.科学研究8.1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突出、效果明显有一定科研成果资料、文件8.2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有较高层次的立项、项目或教改成果注意开展教学研究资料、文件9.专业建设效果*9.1学生对专业评价平均28565,74区间内学生评分,学生座谈*9.2专家对专业评价平均28565,74区间内听课评分9.3近3年学生成绩及总体评价省级以上统考合格率:三、四年级学生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率:毕业率:学位获取率:290%23%295%290%60%,70%区间内0.5%,1%区间内85%,90%区间内70%,80%区

13、间内9.专9.4毕业论文或选题的性质、难度、分能结合实际,基本符选题及抽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等级标准自评等级系评等级校评等级A级C级评定依据业建设效果设计量及综合训练能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质量好合培养目标要求,质量一般分析*9.5社会评价及毕业生的主要流向总体评价好;流向合理,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的服务方向,第一志愿填报率285乐一次性就业率285%总体评价一般;流向基本合理用人单位评价表,毕业生分配情况表10.专业辐射面10.1专业受益面(兼外专业的专业及专业基础课)22个专业1个专业有关统计10.2学生受益面全校非本专业选课人数排名:辅修人数排名:前5名前5名前I(H5名前I(H5名选课、辅修、人数统计11.附加专业特色与优势11.1专业特色特色明显有特色自评报告,实证材料11.2专业优势优势明显有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