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 2030年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更多文档请点击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一、规划指导思想(一)实事求是总结上版规划实施以来亳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就与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在深入调查分析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和制定相应的策略与对策。(二)发挥亳州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依托交通、资源优势和已有的设施优势,进一步突出城市特色,优化城市布局结构。(三)将现实条件与长远发展的需求与可能性相结合,应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规划更适应经济体制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强规划的弹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二、规划修编重点1、明确城
2、市定位,强化中心城市的职能,制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根据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和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把握亳州市的特点,合理确定亳州市城市未来的发展定位,研究城市合理的发展规模,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确定今后一段时间的城市发展目标。2、从资源、生态环境和城市特色保护出发,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自然、人文资源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划定禁建、适建、限建区,确定城市生态网络和合理的土地开发规模、开发策略。3、强化城市空间形态变迁的研究,预测城市形态未来演变的趋势。4、确定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各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合理进行城市用地布局。结合城市特
3、点,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趋势判断、资源环境承载力、远景城市发展用地需求、空间拓展模式、用地空间拓展的引导性和控制性因素以及行政区划等,合理确定规划区范围、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5、处理好城市内外交通,构架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对亳州市高速公路、铁路枢纽的形成与构建给予特别的、充分的关注,统筹考虑,做出科学、超前的安排;对机场建设提出规划建议,为今后亳州市大跨越、大发展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并在合理确定城市布局结构的基础上,着重考虑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结构和布局。抓住城市交通特征,处理好市内与市外、城市出入口、市区与组团、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提高城市整体交通水平,使之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6
4、、保障城乡安全,科学制定综合防灾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与已经批准的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科学制定城市市政设施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7、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及保持城市良好的生态安全格局。重点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明确保护范围、等级和保护措施;运用先进的理论和GIS技术,研究城市生态安全格局。8、统筹市域城乡发展,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研究市域空间结构,优化用地结构,突出建设标准的确定与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协调好国际养生旅游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建设的关系,优化各项资源的配置,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促进城乡协调
5、发展。9、强化规划的可操作性,提出具体实施措施。合理安排城市空间发展时序,确定三区四线划定标准和控制要求,明确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制定强制性内容实施措施。10、对重大问题进行规划前期分析和专题论证。根据亳州市城市发展特有问题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研究编写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亳州市城镇化发展研究、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亳州市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论证、亳州市城市水资源论证报告、亳州市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和技术支撑,也强化和扩展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三、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四)
6、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五)安徽省政府:关于同意修编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的函;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批复意见;(六)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10);(七)沿淮城市群规划(2006-2020)(八)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九)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十)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四、规划期限与范围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62030年;规划层次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
7、划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的规划范围为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一区三县,面积8374 km2。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包括薛阁办事处、花戏楼办事处、汤陵办事处、华佗镇、五马镇、谯东镇、十九里镇;大杨镇,城父镇的朱小庙村,赵桥乡的木各村、崔寨村、王寨村,十河镇的王合拉村、孙瓦村,十八里镇的希夷新村、十二里村、园区村、园区新村、羊庙村,魏岗村的赵庄村、马场村。城市规划区总面积572.77 km2。在规划区内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五、城市发展目标以建设国际中药养生旅游城市、安徽省特色经济强市、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和省际边界地区特色商贸物流中心
8、为目标,不断提高亳州在皖北地区乃至全省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亳州市省际区位、优越交通、文化深厚、资源丰富、特色显著的优势,发展壮大城市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综合辐射带动能力。继承历史传统,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和建设好境内3个历史文化名城,以中华药都、道源圣地、曹魏故里、白酒之乡等城市名片,形成具有文化特色和多元包容的文化名市,提高国际国内影响力。争取将亳州发展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城乡融合发展、水资源集约利用、生态良好宜居、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六、城市总体发展策略(一)以工业化为核心,实施大产业战略坚持工业为根、企业为本理念,把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走资源集聚、产业集群、园区集
9、中之路,着力抓好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又切合亳州发展实际的煤电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现代中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四大支柱工业和其它矿泉水等矿产资源开发,尽快把工业培育成为立市强市的主导产业。(二)以城镇化为方向,实施大建设战略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把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按照保护改造老城区、完善提高建成区、加快建设新城区、稳步推进开发区的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力争形成一个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区域中心城市。(三)以养生文化为依托,实施大旅游战略以养生产业为龙头,打造以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等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努力建设道源圣地、中华药都、
10、曹魏故里、养生亳州,形成安徽旅游板块中南有黄山、北有亳州的旅游新格局。(四)以药材交易为龙头,实施大商贸战略整合现有商业网点,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建设药材交易市场、康美物流园、汽车城、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大型专业性市场和物流园区,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全面提升全市商贸流通业档次和水平,基本形成智能化商业物流配送为主体的亳州中药贸易模式,初步建设全国范围的重要营销网络,将亳州市建设成为皖西北省际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五)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实施大农业战略按照改造农业、缩小农村、减少农民的思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农村经济新突破。加快建设八大农产
11、品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瓜果蔬菜种植基地、商品用材林基地、优质水产养殖基地、优质油料生产基地。七、城市性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华药都、以中医药和食品加工为主的新型轻工商贸旅游城市。八、城市职能(一)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亳州市域中心城市(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三)中华药都,商贸城市(四)食品轻工业城市,名酒基地九、城市规模(一)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8万人,中期2020年城市人口为70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100万人。(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控制在62.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
12、08.3平方米左右;中期2020年控制在7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十、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一)加强城市支持乡村发展的力度加强城市对乡村的资金、物质、技术、产业等各方面的支持。加强城市对周边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二)循序渐进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加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与市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相适应,实施以亳州市中心城区、县城、扩权强镇镇为重心
13、的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城乡空间结构。(四)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污染企业在无污染处理设施和管网的广大农村地区建设。十一、城镇发展战略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化建设2、加强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引导城镇化合理有序健康发展3、遵循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1)重点地发展中心城区,走中心城市带动发展战略(2)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带。(3)积极发展县城,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4)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优先培育扩权强镇镇,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4、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走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的城镇化道路5、坚持走
14、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的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引导城镇人口合理分布6、集约利用土地,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7、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加快推进户籍管理改革8、制定相应措施,差异化引导农村人口城镇化十二、城镇化水平到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达24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5%;到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29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1%;到203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39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1.5%。十三、城镇职能结构(一)市域综合型中心城市:亳州市中心城区综合型城市,具备以下主要职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药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酒基地,省际边境地区的商
15、贸中心,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京九铁路线上的重要城市,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医药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它加工业基地。(二)市域综合型次中心城市1、涡阳县城。综合型城市,具备以下主要职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市域次中心城市,涡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煤矿工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基地。2、蒙城县城。综合型城市,具备以下主要职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市域次中心城市,蒙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机械工业、日用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市域重要的商贸城市。3、利辛县城。综合型城市,具备以下主要职能:市域次中心城市,利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化工、建材、机械、农副产品
16、加工基地,市域重要的商贸、工业城市。(三)多种类型的小城镇1、综合型城镇古井、大杨、古城、双沟、高炉、江集、岳坊、双涧、楚村等。这些城镇工业基础较好,商贸较发达,位处交通要道或交通方式多样,工业、商贸和交通职能较强。2、工贸型小城镇张村、十八里、十河、淝河、观堂、新兴、高公、坛城、三义、乐土、立仓、王人、马店孜、望疃镇等。这些城镇商贸较繁荣,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商贸和工业职能较强。3、旅游型小城镇义门、城父、新兴、阚疃、板桥、西阳、小涧,这些城镇有独特的文化旅游或自然旅游资源,旅游特色职能明显。4、工矿型小城镇青疃、花沟、马店集、石弓、龙山、许疃、胡集、展沟等。这些城镇开发矿产资源,形成采矿业
17、为主要职能的城镇。胡集、展沟镇域范围内建设板集独立工矿区,发展煤电一体化产业。5、农贸型小城镇农贸型小城镇基本上是市域内一般乡镇。主要职能为商业、集市贸易和为其腹地农村生产与生活服务。十四、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城镇等级城镇类别城镇数量(个)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名称一级市域中心城市1 100亳州市中心城区二级市域次中心城市3 50涡阳县城60蒙城县城50利辛县城三级扩权强镇镇5 40-50古井镇、十八里镇、高炉镇、许疃镇、张村镇四级中心镇10 20-30谯城区:双沟镇、古城镇、大杨镇涡阳县:义门镇、青疃镇蒙城县:岳坊镇、双涧镇、楚村镇利辛县:江集镇、阚疃镇五级一般乡镇66 50-60合计390十五、
1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城区保护框架一城、二带、多点的保护框架。1、一城:即历史城区,包括环城路围合的老城里地区和北关历史文化街区。a宏观层面:重点保护古城轮廓、传统中轴带、道路格局。控制历史水系空间格局、历史城区的整体风貌。b中观层面:特色街巷、历史文化街区、绿化开放空间、遗址区;c微观层面:文物、古迹、其他优秀建筑遗产。d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社会风俗等。一城保护原则:确立整体控制、重点保护的原则。在疏散历史城区功能、人口和交通的前提下,使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重点保护历史城区范围内现存的文物古迹以及其他优秀建筑遗产、历史街区、特色街巷、传统风貌、历史水系空间格局、城市格局。从宏、中、微
19、观三个层次明确历史保护对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使历史城区成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旅游、特色商业发达,环境优美,适于工作、生活的中心城区。2、二带:人文景观风貌保护的城市传统轴线的历史城区部分以及涡河两岸景观带。历史城区城市传统轴带:以北城门历史信息-人民北路-人民南路-南城门历史信息-希夷大道-新市政府为轴线以及轴线两侧景观风貌带。历史城区城市传统轴带主要保护内容:a城市历史轴线的格局。b沿途重要的历史建筑与公共开放空间。c沿途宋汤河滨水空间。历史城区城市传统轴带保护原则:划定保护范围,在保护轴线格局和风貌的前提下,调整土地使用功能,控制和引导该区的建设活动。完善公共空间体系,为城
20、市提供优美宜人的公共开放空间环境和使用便利的步行交通环境。优化地区城市交通格局,通过多途径提高地区交通效率。保护传统中轴带历史空间的特色和尺度,严格控制轴带沿线的街道界面的尺度、风格和连续性。使城市传统轴带成为尺度合理、环境宜人、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中心城区的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体系。涡河两岸景观带包括涡河两岸100-200区域腹地。a水面与历史岸线。b滨水历史景观及其轮廓线。c滨水的主要开放空间。d滨水空间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历史交通设施。e滨水两岸的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十六、市域空间发展总体结构规划构成一带一心三核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带-沿涡经济文化产业带沿307省道、涡河布局有市域中心城市亳州市
21、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市蒙城县城、涡阳县城,中心镇古井、大杨、义门、高炉、岳坊、双涧镇,以及若干个一般镇。是市域内最重要的城镇发展带、产业带和经济带。一心-亳州市中心城区;三核-涡阳、蒙城、利辛三个县城。十七、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以市场为中心,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公路主干线、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航空的建设,加强与国内大型交通运输网的衔接,因地制宜发展公、铁、水、空联运,形成以高等级公路、铁路、水运、支线航道为骨架,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把亳州市建成为皖西北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亳州市、阜阳市与利辛、涡阳、蒙城通过高等级公路形成1小时的可达时空,涡阳、利辛、蒙
22、城形成县域间半小时的可达时空。县域与中心镇之间形成半小时以内可达时空。十八、旅游发展规划1、战略定位将亳州市打造成集文化观光休闲、中医药养生度假、生态观光休闲、商务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泛长三角特色旅游中心城市;国内著名的道家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2、战略思路(1)文化品牌战略立亳州文化之根、扬亳州文化之魂、塑亳州文化之形、亮亳州文化之眼,将亳州的文化通过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方式宣传出去,在旅游市场上形成知名度和响应度。在提炼老庄道家文化的基础上,弘扬亳州作为道源的地位,演绎道源的城市精神。同时,在道的基础上,挖掘中医药文化,提升药都的品牌地位,通过亳州文化
23、的崛起,提高亳州的知名度和亳州旅游的知名度。(2)乡村旅游品质化战略生态乡村旅游是亳州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亳州生态乡村旅游资源基础较好,将亳州文化资源与生态乡村旅游资源相结合,以生态资源为突破口,将文化移植于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重点开发,实现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融合,提升亳州生态乡村旅游的品质。(3)区域联动战略区域联动主要是指亳州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重视与周边地区在旅游线路组织、旅游产品差异化建设、旅游开发政策的协调,以及亳州各区县之间的联动。加强与淮海经济区旅游线的合作、亳州与孔孟儒家文化旅游线的联动、亳州与豫南中原文化旅游线的联动、安徽新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线的联动。(4)产业互动战略将特色农
24、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交易、白酒生产等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延展一、二产业,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实现中医药产业向养生度假的转变,白酒生产向特色旅游商品转化。十九、综合交通第1条对外交通系统规划(一)铁路线网规划大力提升亳州铁路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将亳州建设成为连接东西南北的区域性铁路枢纽。商杭铁路、京九铁路、郑州-蚌埠客运专线并线接入亳州新客站。(二)铁路枢纽规划远期按客货分离、两主一辅总体布局。客货分离即将现有铁路战场规划为专用客运站,并在城区南部新建铁路货站;两主一辅即以城区现有客运站和新建的货运站为主,涡北铁路站为辅,主要为涡北
25、和北部乡镇服务。(三)内河运输依托涡河干流,规划建设大寺作业区,在药都大道与济广高速公路桥之间重点建设谯城码头,根据未来旅游发展需求建设5个旅游码头。(四)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泗许高速公路亳州段和105国道高速下线口建设。(五)国省道改造提升105国道、311国道、307省道城外段至一级公路。第2条道路系统规划亳州市城市道路系统按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三个等级规划建设。(一)主干路本次规划将主干路分为I级主干路和II级主干路。I级主干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联系跨区之间的交通,红线宽度为5063m,计算行车速度5060km/h,断面布置双向六至八车道。II级主干路的功能为解决区间及区内的交通联系,红线宽度
26、为4050m,计算行车速度4050km/h,断面布置双向四至六车道。(二)次干路集散和分流主干路交通,服务于城市用地,是不同土地利用的交通集散道路。(三)支路直接服务于城市土地利用的交通集散。(四)骨架道路格局形成总体道路网结构为六横五纵的格局。1、六横:从南向北分别是北二环路、光明路、药都大道、南一环路、南二环路、南绕城快速路。2、五纵:从西向东分别是西二环路、西一环路、魏武大道、华佗路-明王路、东二环路。二十、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目标(一)近期:优化绿地系统结构,加快公园绿地建设,完善风景林系统,整体式提升城区的绿地品质。(二)远期:建设绿地系统结构合理、生态格局安全、和谐共生相互交融的园林城
27、市。(三)规划指标1、城市绿地率:近期30%,远期35%2、城市绿化覆盖率:近期35%,远期45%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主城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绿环与绿廊结合的绿地系统。主要的空间格局为一廊一环六带多点。一廊沿涡河的绿色廊道;一环老城的环城公园;六带宋汤河、凤尾沟、龙凤新河、亳城新河、陈治沟、急三道河6条滨水绿带;多点现状和规划的城市公园合理布局,均匀分布,大、中、小、点、线、面的结合。二十一、近期发展目标抓住发展机遇,实施南进、西拓、东跨的空间发展战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打造一带六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初步建成安徽省特色经济强市。2015年主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58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
28、2.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8.3m2/人。二十二、近期建设重点(一)道路交通设施1、铁路结合商杭高铁建设加强客运站场扩建和货运战场建设。2、公路加快105国道、311国道、307省道升级建设。3、码头建设沿涡河4座旅游码头。4、机场推进机场建设可行性论证和选址论证。5、道路广场推进药都大道东西段、光明路东西段、古井大道、京港大道、华佗路、西二环路等干道建设;逐步改造现有支路和街巷;完善中心区步行系统,加快过街通道建设。加快火车站广场、光明路广场等广场建设。(二)公共服务设施1、商贸设施近期对以老城区商业中心为主的现状商业在空间布局与业态两大方面进行整理提升。对老城区商业街进行全面改造,完
29、善服务设施,增加吸引力。启动城市中心区商业、办公和旅馆设施等集中建设。加快道东片区古井大道沿线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2、文化设施建设市会展中心、涡北文化中心,改造扩建图书馆、改造现状影剧院,逐步完善城区的社区文化中心建设。3、体育设施建设区级体育中心,逐步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充分挖掘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潜力,提高利用率。4、医疗卫生设施新建华佗中医院等综合性医院;整合现有专科医院及小型医院,逐步完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加强疾病控制体系建设。5、教育设施完成亳州师专新校区建设,新建华佗药业技师学院,推进职教基地建设;根据居住用地拓展和人口增加情况,配套建设中小学。(三)绿地景观完成涡河景观带建设,推进龙
30、凤公园、文化公园、宋汤公园、东风公园、宋河公园、子键公园等绿地建设,结合城市改造,在人口密集区加强街头绿地建设。(四)市政设施1、水资源与给水水源保护:加强城区及周边底下水源、龙凤新河(引淮济亳)等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加强涡河水体治理,按国家有关饮用水源保护要求进行水源保护。供水水厂:对亳州市现有水厂的供水设施、供水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维护,保证其供水达到设计能力。新建城东水厂,近期规模为5万m3/d;通过建设地表水处理厂,地下水和地表水源相结合,统筹兼顾,综合开发。给水管网:改造完善现状管网,重点配套新建水厂输配水管网,结合城市道路修建敷设新建地区供水管线。2、排水与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
31、涡北污水处理厂和城南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重点改造建设城市污水管网,逐步达到雨污分流,新建区严格贯彻雨污分流。3、供电设施加强城区电网改造,对建成区110kv等级以下架空线路逐步沿干道改为入地敷设。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适度超前地扩建或新建110kv、220kv变电站等供电设施建设。4、燃气加快城区门站、天然气储配站、城市次高压管网、城市中压管网、中-低压调压站、低压管网等的建设,做好天然气系统的各项配套建设工作。(五)环境保护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做好城市环境保护与绿地系统建设工作。以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开展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空气质量区划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工作。(六)环卫设施公共厕
32、所:按照服务规模及半径要求,加快公共厕所建设。垃圾中转站:完善城区小型垃圾中转站建设。根据新选址的垃圾处理厂,做好大中型垃圾中转站的前期工作。垃圾填埋场:完善垃圾填埋场。附件1.jpg(116.86 KB)2010-10-12 19:33,下载次数:103 2.jpg(106.52 KB)2010-10-12 19:33,下载次数:89 3.jpg(107.61 KB)2010-10-12 19:33,下载次数:131 4.jpg(101.32 KB)2010-10-12 19:33,下载次数:107 5.jpg(122.28 KB)2010-10-12 19:33,下载次数:113 6.jpg(107.51 KB)2010-10-12 19:33,下载次数:100 7.jpg(87.62 KB)2010-10-12 19:33,下载次数:104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更多文档请点击12441312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