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3197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二、项目性质新建农业基础设施设备项目三、承担单位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项目负责人五、项目主管部门XX市农业局六 、建设地址XX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XX市农牧检测检验实验大楼底楼七、建设期8个月,即XX年5月XX年12月八、建设规模及内容(一)建设规模土建 1200平方米,建设防疫药品冻库 300 立方米,购臵运输工具等相关配套设施设备。二)建设内容1、土建工程:在XX市农牧检测检验实验大楼购臵1200平方米,新 建防疫药品冻库 300立方米,进行防水防潮处理。2、设施设备:购臵运输工具 2辆,并添臵防检疫证章存放设施

2、等。九、建设目标利用现有基础条件, 建立适应当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的动 物防疫物资储备库, 能按疫苗储存要求储存我市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的疫 苗、按防检疫书证储存要求储存我市日常防疫工作所需的防检疫书证, 并根据安排按储存防疫应急储备物资。项目建成后,冻库能储存疫苗 30000 万毫升(头份),书证储备库能储存免疫证明 1200万张、二维码 耳标 2500万枚、检疫书证 300000本、消毒药 20吨、防护服 2000套、 消毒器械 100 套,能基本满足我市目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需要。 十、运行费用及效益(一)运行费用XX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运行费用由市财 政解决。(

3、二)项目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可显著提高储存重大动物疫病疫苗、 动物防检疫证章、 消毒药品及器械和防控应急物资的能力, 为全市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 疫和疫情处臵提供物资保障, 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卫 生安全,维护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十一、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 218.49 万元,其中:( 1)工程费用 193.36 万元, 包括: 土建费用 61.02 万元、机器设备及安装费用 72.34 万元、运输工具购臵 费用 60.00 万元;(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8.77 万元;( 3)建设预备费 6.36 万元。十二、资金筹措申请XX市统筹资金200万元(占总

4、投资91.54%)自筹资金18.49万元(占总投资 8.46%)第二节 项目业主简介一、单位性质、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XX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直属市农 业局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动物疫病的监测、 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负责动物疫病、兽药、饲料、畜产品残留的检 验检测及溯源调查; 负责指导县级实验室动物疫病和兽药、 饲料检测检验 工作;负责动物免疫、检疫、诊断、检测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和组织供应; 负责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 技术培训及法律法规、 动物防疫科学知识 的宣传;参与配合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技术的实施。 二、部门的设臵及人员组成

5、情况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设办公室、财务科、动物疫病防控物 资供应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科、 综合业务科、动物疫病诊断科、 兽药及 畜产品残留检测科、饲料检测科、信息管理科九个科室。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核定事业编制职工 45人,职工中大 学及本科以上学历 27 人、高级职称 11人、中级职称 8人,其中:博士研 究生 1人、硕士研究生 9 人、大学本科 17人、推广研究员 4 人,其他人 员 14 人。第三节 编制原则及依据一、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及XX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及条例。2、以XX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为指导,以为全市重大动物 疫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坚强的物资保障为目标,

6、快速、有效的控制重大动 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3、按照先进适用原则,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突出新工艺、新技术 和设备的先进性, 并与实际条件相结合, 使项目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发挥项目最大作用,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重大疫病。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3 、 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 2008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农 医发, 2008? 5 号);4、XX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渝府,2005? 88号);5、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农业进部分项目前期工作的 复函(渝发改农函, 2008? 54 号);6、XX市重大动物疫病防制预案(渝办发,

7、2002? 65号);7、XX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渝办发,2004? 26号);&从猪蓝耳病暴发反思我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发展改革动态专报第28期)。第四节研究范围及内容一、研究范围在充分调查了解XX市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按照XX市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和市场需求,分析项目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提出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论证项目技术路线及措 施,建设方案,并对项目建设投资、效益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结论 性意见,供业主和决策部门参考。二、研究内容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市场分析及预测、建设规模、建 设方案、环保消防、安全卫生、投资等方面,为项目申请

8、财政专项统筹 资金拨款提供参考。第五节主要技术指标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项目总投资万元218.49总建筑面积立方米300建成后储存能力其中:动物疫苗万毫升(头份)30000免疫证明万张1200二维码耳标万枚2500检疫书证本300000消毒药吨20防护服套2000消毒器械套100第六节 研究结论本项目为公益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本项目的建设,主要是 为了改善我市疫苗冻库容积小、防疫疫苗储存能力低、防疫物资堆放场 所严重不足的状况,显著提高我市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动物防检疫证章、 消毒药品及器械和防控应急物资的储备能力,为全市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疫情处臵提供物资保障,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

9、和稳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维护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 安全,提速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速度。经论证,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 项目选址合理、建设内容及规模适度,设备配臵恰当适用,并具有显著 的社会效益,其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予以扶 持并批准实施。5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一、XX市畜牧业发展现状1、XX市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XX地处长江上游,东邻湖南、湖北,西接四川,南交贵州,北通陕 西,幅员面积 8.24 万平方公里,辖 40个区县(自治县)和 2 个国家批 准成立的开发

10、区,人口总数 3169万,其中农业人口 2430 余万,是典型 的大农村带大城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年轻直辖市,具有发展畜 牧业的良好基础, 畜禽生产遍布全市。 2006年出栏生猪 1968.3 万头(其 中优质瘦肉猪 360万头),肉、蛋、奶产量达 176.85万吨、 36.88 万吨、 8.35 万吨,比 2000年分别增长 14.7%、 32.2%、 49.1%;畜牧业总产值 240.3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37.7%;农民牧业人均纯收入 319.34 元 ,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11.1%。2、XX市重大动物疫情发病情况 近年来,我国市相继出现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

11、大动物疫病疫情, 2006年和 2007年全国分别发生 10起和 4起家禽高致 病性禽流感疫情; 2006年 3 个省份发生口蹄疫疫情; 2007年,包括 XX 市在内的26个省市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XX市2007年33个区 县相继爆发了严重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点 296 个,发病生猪 27.8万头、死亡6.9万头、扑杀7.5万头,给XX市畜牧业发展带来严 重危害,影响农民收入,阻碍 XX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速度。3、XX市重大动物疫病冻库、物资储备库及运输能力现状(1)冻库现状目前,XX市现有2个容积55立方米和3个容积25立方米的冻库。2 个容积 15 立方米的冻库安装于 199

12、8 年且长期满负荷运转,虽经多次 维修,已不能正常使用。由于冻库容积小,冻库容积只能储存 1500 万 毫升(头份)的疫苗,相当于全年疫苗需要量的5,更无法储备足够的应急所需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发生疫 情时主要靠临时紧急外调疫苗,最快时间也得35 天,严重影响疫情的快速控制。(2)书证储备库现状目前的书证储备库面积约 90 平方米,只有储存免疫证明 150万张, 二维码耳标 250 万枚,检疫书证 30000 本,相当于全年书证需要量的 10。更无防护服、消毒药和消毒器械储备场所。在书证发放高峰期, 过道都要堆放,严重影响了书证的保管质量。(3)冷冻运输能力目前XX市

13、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1.99T冷冻运输车2辆,在春 秋两次集中送苗期间车次运输能力为 35次,车载运输能力为目前需求量 的 1 /4 ,严重影响冷冻物资的保存量及运输供给量。二、XX市畜牧业发展方向XX市是我国六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之一,是畜牧业生产和消 费大市,畜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重 大。动物疫病疫情的发生, 严重危害了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动物产品安全,影响农民增收XX市“十一.五”规划指出,到2010年,实现以下目标:(1)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市出栏生猪 2300万头(优质瘦肉猪 1000万头),出栏山羊 600万只,其中优质肉羊 400万只,出栏肉牛

14、70 万头,其中优质肉牛 25万头,出栏家禽 2.5 亿只、肉兔 2500万只;存 栏奶牛 5万头,存栏长毛兔 50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225万 吨、60 万吨和 20 万吨,共计 320 万吨;年均分别增长 5.7%、10.7%、 26.5%,期末人平占有量分别为 80.4 公斤、21.4 公斤、7.2 公斤,分别 比 2005年增加 16.1 公斤、7.3 公斤、4.1 公斤。(2)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肉类中的禽肉、羊肉、兔肉、牛肉 比重继续提高;畜产品中的蛋和奶比重继续提高;畜禽生产规模化、标 准化、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生猪、禽兔、牛羊和奶牛的“三化”水平 分别达到 40%

15、、 50%、40%和 90%。(3)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按照 2005 年中央 1 号文件的 要求,全面加强行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增强我市畜牧业良种保障能力、 科技支撑能力、基础设施能力、疫病防治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和政策法 规保护能力。(4)畜禽产品“四率”明显提高。一是出栏率:生猪、山羊、肉 牛出栏率分别由目前的 115%、80%、30%提高到 2010年的 150%、140%和 45%,肉禽、肉兔出栏率达到 300%;二是畜产品综合优质率由目前的 40% 提高到 2010 年的 70%;三是畜产品综合商品率由目前的 55%提高到 2010 年 75%;四是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目

16、前的 45%提高到 2010 年 60%。(5)畜牧产业经济地位继续提高。 到 20 1 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 450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 38.3%提高到 45%,畜牧业对农民 增收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国家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农业部强调今后每年均要 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强调免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是 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最有效措施, 重大动物疫病疫苗是强制免疫的物资 基础。据资料统计显示,2008年XX市将使用口蹄疫疫苗6000万毫升, 禽流感疫苗 2.4 亿毫升(羽份),猪瘟疫苗 4100万头份,高致病性猪蓝 耳病疫苗 5500万毫升,猪瘟肺疫丹毒三联疫

17、苗和猪瘟肺疫二联疫苗 500 万头份,仔猪副伤寒疫苗 160万头份,牛出败疫苗 200万毫升,狂犬病 疫苗 60 万头份,兔瘟巴二联苗 70 万头份,以及其它疫苗 500万毫升(头 份)。同时,做好疫情应急物资储备,是“早、快、严、小”处臵疫情 的重要保障,是保证食品的安全、控制重大疫病的发生或蔓延的重大举 措。三、项目的提出根据农业部农医发, 2008? 5 号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 2008 年重 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通知 、农业部农明字, 2008?第 5 号农业部 办公厅关于报送 2008 年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疫苗数量测算等有 关工作的通知,结合XX市农村工作会议工作部署以及 XX市

18、农村经济“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XX市“十一五”农业项目统筹资金框架计划 和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第28期发展改革动态专报从猪蓝耳 病暴发反思我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要求,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 制中心提出“新建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以期解决我市防 疫疫苗储备不足、冷储运输能力乏力、疫病控制能力不强的现象。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依据农业部(农医发) 20085 号文和农业部办公厅(农明字) 20085 号文均要求: “坚持推行常年按程序免疫,在春秋集中免疫的基础上, 6 月份集中开展一次免疫效果检测,并根据检测情况,对免疫抗体水平达 不到要求的地区开展一次集中

19、免疫。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免疫 实施方案,在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猪瘟等强制免疫基础上,统筹兼顾,全面落实免疫措施。同时加强疫苗 的运输和保存,按不同疫苗储存运输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免疫效果。 “国务院 2007 年 2 月 8 日(国发, 2007? 4 号)关于促进畜牧业持 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第十一条“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实施动物防疫 体系建设规划,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做好畜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控工 作。做到种畜禽无主要疫病,从源头提高畜禽健康水平。加快无规定动 物疫病区建设,逐步实行动物疫病防控区域化管理。加强重大动物疫情 监测预警预报,提高对突发重大动物

20、疫病应急处臵能力。建立和完善畜 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 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加强兽药质量和兽药残留监控,强化动物卫生执法 监督。继续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 稳定畜牧兽医队伍。 ”农业部 2006年6月12日关于促进畜牧业平稳发展的通知中第六 条“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各地要继续加大禽流感、 口蹄疫、 猪链球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 认真做好畜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 防控工作。制定本地区种畜禽疫病净化方案,净化种畜禽主要疫病,从 源头提高畜禽健康水平。要继续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措施,力争 使本地禽流感和口蹄疫免疫率

21、达到 100。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 预报,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反应机制。 ”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市农业局2005年3月联合印发XX 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 (市政府, 2005? 88 号批复)中第十章第四 条“动物防疫物资是防疫工作和应对突发公共兽医卫生事件的物资基 础。一是建立市、县两级防疫物资储备库,保障防疫物资供给;二是完 善冷链体系建设,保证疫苗质量,确保免疫效果。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1、是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 我市作为畜牧生产大市和畜产品消费大市, 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 落后,无法满足动物防疫工作需要,为此,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组 织有关部门和专家

22、编制完成了XX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通过专 家审查, 2005 年 3 月市政府以渝府, 2005? 88 号文件批复同意实施, 市级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作为重要建设内列入到了第一批建设内容中。 尽快建成市级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对于完善我市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 施具有重要意义。2、本项目建设是完善我市防控物资储备不足的需要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市 2008年将使用口蹄疫疫苗 6000 万毫升,禽 流感疫苗 2.4 亿毫升(羽份),猪瘟疫苗 4100 万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 病疫苗 5500 万毫升,免疫证 1200 万张,各类检疫书证 25 万本。目前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只有2个容积55立方米

23、和3个容 积 25 立方米的冻库,2 个容积 15 立方米的冻库安装于 1998 年且长期满 负荷运转,虽经多次维修,已不能正常使用;由于冻库容积小,冻库容 积只能满足全年疫苗需要量的 5,更无法储备足够的应急所需口蹄疫、 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 发生疫情时主要靠临时紧急 外调疫苗,最快时间也得 35 天,严重影响疫情的快速控制。用于储 备其它防疫物资的库房面积只有约 150平方米, 因缺乏符合消毒药和防 护服等应急储备储存条件的场所,政府采购的防控物资只能储备在厂 家,发生疫情时须再次调运, 影响疫情的快速处臵, 且房屋修建时间早, 质量不高,渗水现象严重,防疫物资极易受潮和

24、受淹,导致防疫物资的 损毁。同时,为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常规储备的基础上,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需常年储备口蹄疫疫苗 600万毫升、禽流感疫苗 500 万毫升、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 200 万毫升、消毒药 5 吨、防护服 2000 套、以及猪瘟、鸡新城疫疫苗和动物扑杀器、 消毒器械等应急防疫物资, 作为发生疫情时应急处臵所需,且物资储备库位于拥挤的居民小区中, 车辆进出很不方便,经常影响防疫的及时入库和发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目前储备物资容量不足, 运输能力差的现状,对畜牧业发展而言,有着积极的催化作用,是适应 社会发展需要的。3、本项目建设是及时运送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

25、需要XX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供应全市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的职责。疫苗须由冷藏车运输才能保障疫苗质量、保证疫苗效价,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根据区县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的计划, 每年分 两次(2月和 9月)将重大动物疫病疫苗按冷藏运输方式运送到各区县, 在两个月的时间将出动 120 车次方能完成运送任务。目前 XX 市动物疫 病预防控制中心的 2 台运输车由于购臵时间较长(分别购于1999 年和2002 年)、运送量大、使用强度高,车况较差,并且装载量小(只有 1.99 吨),已无法按时完成动物重大疫病疫苗的及时运送任务。4、本项目建设是检测样品和特殊药品保管的需要XX 市动物疫病预防

26、控制中心承担着动物疫病监督检测和饲料兽药 以及畜产品监督检测的任务,检测样品必须留臵,必要时要对样品进行 复检。近年来,农业部和市农业局下达的监测任务逐年增加,留臵样品 数量较大,需要有专门的留臵样品库房。在检测工作中,经常使用到氰化物和含砷化合物等剧毒药品,这些 药品需要有专门的库房保管。5、本项目的建设是保障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 动物防疫物资的及时供应是防控动物疫病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在每年 的春季和秋季全市集中防疫前, XX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都将根据动 物疫病防控的需要及时将所需防疫物资送至各区县。防疫物资储备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防疫物质的质量,进而影响到防 疫工作。疫苗作为生物制

27、品,有着严格的保存条件要求,需存放于冻库 冷藏保存,冻干疫苗的保存温度为-15C,灭活疫苗的保存温度为2-8C; 为保证防检疫书证能正常书写和消毒药品的正常使用, 防检疫书证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需储备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6、本项目建设是目前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面临搬迁的迫切需 要为解决 XX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装修资金缺口问题,经 请示市农业局,在得到市财政局和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同意(渝财资 产, 2007? 64 号),现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已通过市联合产权交易 所进行了交易,目前的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须进行搬迁,急需建设 新的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7、本项目的建设是我市畜牧

28、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繁荣农 村经济的需要近年来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 且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XX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顺利 推进,需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作为 主要任务之一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的增收。然而,随着畜牧业 的快速发展和畜产品的大流通,高致病性病毒不断蔓延,畜牧产品受害 面积、数量不断扩大。XX市作为全国畜牧产品的主产区之一,随着养殖 规模的不断扩大, 原有的物资储存库储存能力和运输能力已不满足当前 的需求,建设一个符合当前需求的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成为必要。综上所述,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市重大

29、动物防控物资的运输 能力和储藏能力, 有利于提高我市预防高致病性疫病的控制能力和反应 能力,有利于稳定我市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养殖户的合法利 益,也符合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三节 项目建设可行性一、符合宏观政策畜牧业是农业产值的第二大产业,是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 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根据农业部(农医发, 2008? 5号)农业部关 于切实做好 2008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通知第二条指出: “要加 强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按不同疫苗储存运输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免疫效 果。”;同时XX市“ 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2005 2010年)确定 的发展目标:

30、“至2010年,按照2005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全面加强行 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强我市畜牧业良种保障能力、科技支撑能力、 基础设施能力、疫病防治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和政策法规保护能力。畜 牧业产值达到 4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 38.3%提高到 45%, 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也是XX市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提高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刻不容 缓。因此,本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国家和 XX市农业产业政策。二、具有建设防疫物资储备库的良好基础设施拟建项目位于XX农牧检测检验实验楼底楼,该楼已于2006年底建 成,底楼排水实施较好,开间大,便于大

31、批物资的储备。经 XX市动物 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市农业局请示, XX市农业局同意将XX农牧检测检 验实验楼底楼 1200平方米按用于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的建设。三、具备良好的动物防疫物资管理能力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市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和组织供应 职能,为做好这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专人负责。开发了针对 XX 市防疫物资管理要求的管理软件, 防疫物资的出入情况能及时在财务帐上 反应出来。为规范全市动物防疫物资的管理, XX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 心制定了XX市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建立健全 了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 规范了全市动物疫病防控物资 的计划、

32、定购、入库、发放、使用、报损和监督检查等行为,提高动物疫 病防控物资的使用效率, 同时将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的使用管理作为重点内 容纳入到 2008年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目标考核中。第三章 行业发展、市场分析及需求分析XX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为 了保证 XX 市畜牧产业健康发展而建设的,因此对畜牧产业整体发展状 况、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进行分析对本项目的开发、可研报告的编制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节 畜牧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分析 一、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有专家认为, 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将实现以下八个方面的转 变。1、畜牧业经济将由增长型与环保并重型转变。当前,资源与环

33、境 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作为发展农牧业的一项基本战略。 因此,经济增长与环保并重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2、农业产业结构将以种植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牧为主。由于我国 大部分地区不仅实现了温饱,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们对粮食的需 求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对肉、奶、蛋等各种畜产品的需求则不断上升。 新世纪我国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将会超过 50%。3、以传统家畜为主将转变为全面利用各种动物资源。近年来,特 种养殖和野生动物驯化技术发展很快, 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和遗传工程的 新成果,使全面利用各种动物资源成为可能。4、畜牧业生产将由以增产为主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为主。 我

34、国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已出现下降趋势,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对畜产品的需求正走向“少而精”。5、以分散经营为主将转变为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主。目前我国的畜牧业仍然是以分散经营为主,大多数农户技术水平低,竞争能力 弱。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扩大。6、从单一畜牧业经营转变为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我国 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产业化经营将成为畜牧业发 展的主要方式。7、畜牧业以农区为主将转变为农区和草原并重。我国畜牧业产值 一直主要来自农区,草原畜牧业所占比例很低,新世纪,草原建设和草 原生态环境保护将得到切实加强, 草原畜牧业的地位和比重将大幅度提 高

35、。8、畜牧业生产将从人工劳动为主转变为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主。草 原建设、饲料生产、 畜群管理、疫病防治、产品加工将全面实现自动化, 遗传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手段将得到广泛运用。二、XX市“ 一五”畜牧业发展情况1、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畜牧业经济持续增长。畜牧业结构和 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畜牧业经济持续增 长。 2005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 2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383。人 均牧业收入达 974.25元,比 2000年增长 195.9 。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178 3万吨、 39.1万吨、 8.6万吨,比 2000年分别增长 23.9 、 42.3%、 53.6

36、 。2 、良种推广和投入品监管加强,畜产品质量提高。“十五”期间以 良种工程为载体,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技术服务工作。目前,全市瘦肉型 母猪存栏量已达 90万头以上,良种山羊年供种能力选到 11万只,规模饲 养的蛋鸡和肉鸡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十五”期间全市已通过无公害畜 产品产地认定 38个,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 11个,通过有机畜产品认证 5个。2005年饲料产品平均合格率达 92 7。猪肉连续 6年无“瘦肉精” 检出。3、实施“双百万”工程,畜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 2001年启动 实施优质瘦肉猪出口创汇产业化百万工程和草食牲畜产业化百万工程。 通过生猪百万工程实施,累计推广优质母猪 24.5

37、 万头。 2005年出栏优质 瘦肉猪 310万头,分别实现规划目标的 106.5 和103 3 。通过草食牲 畜百万工程实施, 2005年全市出栏优质牛 21万头、优质羊 220万只、优 质兔 700万只,存栏优质毛兔 120万只,分别实现规划目标的 105、110%、 233和120。4 、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较快推进。截止 2005年, 全市建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 103个,年出栏 2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达 105 万户。规模养殖出栏占出栏总量的 24.7 ,比 2000年提高15。家禽规 模化养殖场和小区建设发展加快,规模养殖出栏比重已超过 40。5、推广普及工业饲料,饲料工业快速

38、发展。 2005年饲料产品产量 达150万吨,比2000年增加 79.2万吨,增长111.9 ,饲料产值达 40亿元。 全市已形成 1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 26家,其中10万吨以上 3家。饲料行业 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6 、实施国债项目,草原保护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实施退耕还草和 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优质牧草种子基地建设项目为重点。推进 7天然草 原保护建设工作的开展。截止 2005年,全市种草保留面积达 163.7 万亩, 围栏面积 15 8万亩。“十五”时期,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为“十一五”畜牧业发展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仍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 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

39、要表现在:一是畜禽散养、混养比倒仍然较大, 质量安全隐患较多,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二是投入不足,政策 体系有待健全完善,一定程度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三是市场机制不健 全,养殖合作组织发育缓慢,畜牧业生产波动大;四是支撑体系仍然薄 弱,基层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手段滞后; 五是草地退化严重, 造成草地石漠化加剧,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 需求分析一、服务对象分析动物防疫物资组织供应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内容包括重 大动物疫病疫苗和防检疫书证的组织和供应。1、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计划XX市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在每年的 10月或11月向区 县防治动物重大疫病

40、指挥部下发报送下年度重大疫病疫苗的计划, 各区 县在测算辖区内下年度的重大疫病疫苗的计划后, 由区县指挥长签字后 报送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招标采购XX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汇总后,加上适当的应急储备疫 苗,形成重大动物疫病疫苗采购计划表,经市农业局业务处室审核并报 送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送市农业局财务处审核形成采购任务书,由市 农业局集中采购中心按照程序进行政府招标采购。3、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组织供应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市农业局集中采购中心的政府招标 采购结果组织采购当年重大动物疫病疫苗, 并按各区县计划每年在春秋 两季安排运送到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

41、构。4、防检疫书证的组织供应 防检疫书证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农业部确定的定点厂 家和价格进行采购,各区县根据需要到中心领取。5、防控应急物资的组织供应 防控应急物资按照市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和市农业局 的相关规定组织供应。二、需求量分析1、据统计, 2007 年我市使用了猪 O 型口蹄疫进口佐剂浓缩疫苗4918.17万毫升,0型亚洲I型口蹄疫双价疫苗1925.155万毫升,H5N1禽流感疫苗 8401.05 万毫升,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 7076 万 羽份;发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SD1株)12万毫升,猪繁殖与呼 吸综合征疫苗(NVDC-JXA株)3259.73万毫升

42、,猪三联苗969.556万 头份,猪瘟肺疫二联苗 298.4 万头份,猪瘟疫苗 3054.039 万头份,仔 猪副伤寒疫苗 94.23 万头份,牛出败疫苗 141.61 万毫升,鸡新城疫疫 苗 4478.15 万羽份,免疫证 1078万张,二维码溯源耳标 2110万套,动 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70980本,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县内)121240 本,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4950 本,动物及动物产品运工具载消毒 证明 7441本;发放机打检疫证明 11000 卷。2、据统计,2008年我市需H5N1禽流感疫苗10954.6万毫升,新- 禽重组苗12569万羽份,O型进口佐剂苗4776.05

43、万毫升,O型一亚洲I 型双价苗 1145.92 万毫升,猪瘟疫苗 4084.13 万头份,猪蓝耳病疫苗 5414.55 万毫升。而目前我市只有 2 个容积 55立方米和 3个容积 25 立方米的冻库, 冻库容积只能储存 1500 万毫升(头份)的疫苗,相当于全年疫苗需要 量的 5;书证储备库面积约 90 平方米,只有储存免疫证明 150万张, 二维码耳标 250 万枚,检疫书证 30000 本,相当于全年书证需要量的 10 ;更无防护服、消毒药和消毒器械储备场所。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既是增加我市疫病疫苗防控能力、提高疫病疫 苗运输和储备能力、保护农民和畜牧养殖户的利益、促进畜牧业发展的 根本需要

44、,也是保障我市十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的需要,建设我市社会主 义新农村、实现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的需要,是解决我市畜 牧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需要。 因此建设好动物疫病疫苗物资储备库是必 需的,也是必要的。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条件第一节 项目选址一、项目建设地点选择的要求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技术经济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项目建设条件、生态环境等重要问题,受社会、经济 等多因素的制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投资、建设速度和施工条 件,以及未来所在地点的城乡建设规划与发展。因此,必须从国民经济 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决策。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基

45、本要求:1、符合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和部门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和要 求,结合企业生产性质、规模和条件等多种因素来确定建设地点,按照 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合理运用土地,节约用地。2、建址与办公楼、居住区和生活福利建设用地同时选择,地址和 位臵必须符合工业区域规划和城市或城镇区域总体规划, 并与已有的和 正在建设的工业区或农业区相协调, 尽可能利用原有建筑和靠近现有居 民点。3、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消费市场、运输、水、电等条件,尽 量靠近主要资源供应点和消费市场,提高经济效益。4、选点应考虑改善社会经济环境,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工 业区和生活区分布应符合安全和卫生保护要求, 还应考虑可提供的劳动

46、 力资源、建筑施工条件等,使之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便于施工。5、建址的水文、地质、地震和地形等自然条件要适宜于企业和生产建设,对不利于建设的条件,须采用必要的防范措施,注意节省投资 费用、以满足生产要求并达到目的。二、项目选址的原则项目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技术经济工作, 它应遵循国家的建设 方针,满足项目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的要求,必须服从区域规划、城镇 建设规划和国土开发整治规划等的要求, 要有利于节约投资和生产经营 费用,注意保护环境和节约用地,不要在地震断层、滑坡、泥石流、崩 岩、矿藏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恶劣地区选址。1、由于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是农业建设项目,具体 来说属

47、于畜牧业建设项目,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疫苗的检验、保 存及运输对其配套设施依赖性较强;2、项目建设区要有一定的疫苗检测、保管及技术管理基础和一定 的发展空间,能够满足对技术、人力和运营的要求;3、项目选址要符合国家地区、城乡规划用地的要求,本着安全、 经济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项目的选址。三、项目地址的确定根据以上对项目地址的要求和原则,为促进 XX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 制中心及其他相关单位技术资源的整合。本项目建设地址拟选在 XX 市 农牧检测检验实验大楼内。选址自然条件适宜、水、电、交通基础条件 较好。周边无医院、化工厂等企业,无农户,距主城区约 20 分钟车程, 交通十分方便,防疫条件

48、较好。因此,项目选址适宜。第二节 项目建设条件一、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XX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春旱、夏热、秋雨绵绵、冬暖而多 雾,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的特点。据 XX 气象局 1957-2002 年资料,归 纳引用如下:1、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1109.89mm降雨量多集中在5 9月, 占全年降雨量的 70%;冬季雨量最少( 12月至翌年 2 月),占全年降雨 量的 4.2%,月平均降雨量, 1 月份最少,为 13.8mm, 7 月份最多,为 186.5mm。2、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6 C,极端最低气温为-4.5 C( 1961年 1月17日),极端最高气温42C( 1961年7月23日)。多年月平均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