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3218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6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华清佰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四月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概述11.1项目概况11.2编制目的11.3编制依据11.3.1相关政策文件11.3.2相关法律法规11.3.3相关标准及规范21.4编制原则21.5编制范围3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42.1城市简介42.2地形地貌42.3气象42.4社会经济概况4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63.1目前垃圾处理方式6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3.2.1露天垃圾场的危害63.2.2城市发展的需要63.2.3垃圾无害处理有利于城市建设7第四

2、章 项目处理规模84.1垃圾产量预测84.2垃圾收运94.2.1设计原则94.2.2垃圾收运系统设计9第五章 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筛选115.1垃圾成分分析115.2处理工艺比较115.2.1卫生填埋法115.2.2堆肥法123.2.3焚烧法125.2.4垃圾综合利用135.2.5垃圾处理工艺比较135.3处理工艺确定14第六章 项目选址166.1选址原则166.2项目选址17第七章 工程内容187.1项目规模187.2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187.3工程内容187.3.1场地平整187.3.2垃圾坝197.3.3填埋场土方清理197.3.4填埋作业197.3.5防渗工程207.3.6雨水排放工程23

3、7.3.7导气工程237.3.8渗滤液处理工程247.3.9封场覆盖与生态修复30第八章 配套设施318.1垃圾计量系统318.2填埋场作业机械设备318.3辅助设施328.4给排水系统328.4.1系统设计依据328.4.2设计范围328.4.3给排水设计328.5供配电设计338.5.1设计依据338.5.2设计范围348.5.3负荷估计及负荷等级348.5.4防雷接地系统348.5.5自动化控制设计348.5.6仪表的设计与选型358.5.7闭路监视系统35第九章 总图布置369.1总平面布置原则369.2总图布局369.4道路工程37第十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3810.1污染源3810.2

4、环境保护措施3910.2.1执行标准3910.2.2环境保护措施3910.2.3环境监测系统3910.2.4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设备4110.3消防系统42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4411.1组织机构4411.2人力资源配置4411.2.1配置依据4411.2.2劳动定员4411.3人员培训46第十二章 项目建设及实施进度管理4712.1项目建设管理4712.1.1项目招标4712.1.2项目监理4812.1.3工程质量控制5112.1.4合同管理与协调5212.1.5竣工验收5312.2组织实施进度53第十三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5613.1项目总投资5613.2资金来源5913.3

5、财务评价60第十四章 工程效益分析6114.1经济效益6114.2环境效益6114.1社会效益61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6315.1结论6315.2存在问题与建议63IV第一章 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包头市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地点:包头市石拐区建设单位:包头市石拐区建设局1.2编制目的为解决石拐区城市生活垃圾出路问题,对拟建的石拐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供上级主管部门审批。1.3编制依据1.3.1相关政策文件(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0

6、8110号);(3)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5)包头市石拐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6)包头市石拐区资源枯竭地区转型规划;(7)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8)包头市“十二五”城乡环境保护规划;(9)包头市石拐区十二五环保规划;(10)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2005年12月3日);(1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1.3.2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2年8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3)中

7、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62境,又能做到节省工程投资。(5)釆用近期与远期结合的方针,充分考虑工程分期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5)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恶臭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1.5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根据石拐区环卫设施的具体情况,以及垃圾的成分、产量等选择合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案。报告编制范围包括以下内容: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及配套设施,共处理生活垃圾180万t。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2

8、.1城市简介石拐区始建于1956年,石拐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765平方公里,辖1个苏木、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拥有一个自治区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全区总人口6.3万,其中工业从业人员2万,工业园区涉及两个行政村庄(青山村、白草沟村)和十六个自然村(魏君窑村、小冬瓜村、大冬瓜村、井子沟村、南冬瓜村、皂火沟村、各亥图、西梁、河北、白草沟、当铺窑、毛忽太、南福永、北福永、后坝、三合义)。2.2地形地貌石拐矿区属山间盆地的山丘地带,四面环山,中部为沟壑相间的黄土山丘。境内最高峰海拔1860米,最低点1150米,平均海拔1450米。山地南陡北缓,丘陵平缓坡长,沟谷纵横交错,地域弯曲面狭长,沟谷呈南北

9、分布,山沟与山脊的坡度一般在7-25度,坡度最高达40度,沟谷两岸均有较薄冲击层发育,上部则为次生黄土层,平均厚度为40米左右。2.3气象石拐区属温带大陆干燥性气候,四季温差明显,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春末夏初,受风沙影响;夏短炎热,受东南季风影响;秋季凉爽,雨后浓雾,冬长寒冷,受西北季风影响。年平均无霜期270天,冻结期一般为5个月,即从11月至翌年3月,冻结深度一般在0.9-1.3米,最大冻土深为1.82米,全年日照3077小时,年平均生长期206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5.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099.6毫米。2.4社会经济概况石拐矿区现下辖一乡、一镇、五个街道办事处。包头市矿务局、包

10、钢杂怀沟硬质粘土矿为驻区大企业。石拐矿区总人口约6万人,由汉、蒙、回、藏、维、朝鲜、满、达斡尔、羌、锡伯等10个民族组成,全区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1030人,中专文化的1536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1340人。矿区内交通便利,服务设施较齐全。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矿区城市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园林绿化迈出了新的步伐,人均居住面积9.95m2,达到包头市“九五”人均水平。商贸网点2.8万m2,人均0.46 m2,中小学教学用房6.63万m2,人均9.4 m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医疗用房2.23 m2,人均0.37 m2。城市道路16km,清洁平整,安装路灯9.18km,城市供水能力充裕

11、,日供水量人均80m3,新石拐区片实现集中供暖,供暖能力6.3万m2。全区拥有各种树木14万株,绿化面积1.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8%,人均绿地面积200平方米。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3.1目前垃圾处理方式目前石拐城区生活垃圾采用混合收集、混装运输方式。(1)居民生活垃圾居民生活垃圾由各居民区内的垃圾道和垃圾间储存,用人工小车或小型机动车辆收集至中转站。(2)城市主、次干道垃圾由清洁员将垃圾集中在道路两旁,用垃圾车运至中转站。(3)商业垃圾商业部门的垃圾大部由环卫部门清运。目前石拐区垃圾处理采用露天堆场的形式,此种垃圾处置方法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而且石拐区城市发展已步入快车道,作为必备的城

12、市基础设施之一的垃圾处理场如不尽快建成,垃圾处置问题如不得到妥善解决,对于城市的市容、市貌和投资环境将有恶劣影响。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2.1露天垃圾场的危害(1)污染水体。现有的垃圾堆放场雨天随雨水漫流,污染地表水;毫无防渗措施的堆填污染地下水。随意堆填垃圾将直接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种影响甚至会波及数代人。(2)污染土壤。垃圾场渗沥液这种高浓度废水夹带有害元素也会污染土壤,改变土壤的营养结构。3.2.2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石拐区人民政府编制的包头市石拐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到规划期末2020年将石拐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活小康、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工

13、业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近期12万人,远期为25万人,建设规模2010年达到13.3km2。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生活生产垃圾在城市周边无序堆放,极大危害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并直接影响城市观瞻。现有的垃圾堆场属于简易裸露堆放。既无有害,可燃气体的疏导、收集和处理设施;又无防渗措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这些对于其周围的大气、土壤和水源都将构成严重的污染威胁。3.2.3垃圾无害处理有利于城市建设 包头市是全国卫生和文明城市,石拐区拥有五当召等著名景区,在扩大城市建设规模的同时,还要尽量保持环境的原始风貌。这对城市建设,开发旅游资源,发展

14、旅游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一个现代城市来说,兴建城市垃圾处理工程是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的重要基础。综上所述,建设一座有足够容量、环保卫生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是石拐区面临的一项紧迫工作。该工程的兴建可大大减轻垃圾对城市的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第四章 项目处理规模4.1垃圾产量预测 石拐区目前人口6.3万人,按人均日产垃圾1.4kg/天,则每天产生生活垃圾98吨。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主要与城市性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习惯、 城市气候特征、城市燃气使用率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目前垃圾年

15、均增长率超过10%,城市垃圾产率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结合到石拐区实际情况,按2014年以后垃圾年增长率为5%计,则25年累计产生约180万吨生活垃圾。表4.1垃圾产量计算表 年份日垃圾产量(吨)年垃圾产量(吨)累计垃圾产量(吨)201498.0035770.0035770.002015102.9037558.5073328.502016108.0539436.43112764.932017113.4541408.25154173.172018119.1243478.66197651.832019125.0845652.59243304.422020131.334

16、7935.22291239.642021137.9050331.98341571.622022144.7952848.58394420.212023152.0355491.01449911.222024159.6358265.56508176.782025167.6161178.84569355.622026175.9964237.78633593.402027184.7967449.67701043.072028194.0370822.15771865.222029203.7374363.26846228.482030213.9278081.42924309.902031224.628198

17、5.501006295.402032235.8586084.771092380.172033247.6490389.011182769.182034260.0294908.461277677.642035273.0299653.881377331.522036286.68104636.581481968.092037301.01109868.401591836.502038316.06115361.821707198.324.2垃圾收运 垃圾收运系统是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垃圾的收集,贮存及运输诸环节。它涉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及习惯,社区分布、交通路网布置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18、工程。垃圾收运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贮运(即搬运、贮存)从垃圾产生源头将垃圾送至贮存容器、废物箱或收集站的运输过程。第二阶段是清运。将垃圾自收集站转运至大容量运输车上,运往垃圾处理场。4.2.1设计原则 (1)收集设施布局合理、因地制宜、方便群众; (2)收集设施与收运车辆技术配套。收运作业密闭性好,消除二次污染,并逐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3)优化收运过程,降低收运成本。4.2.2垃圾收运系统设计(1)废物箱废物箱主要供居民或企事业单位临时存放垃圾,为方便群众,其设置间隔宜符合表4.2规定。表4.2废物箱设置间隔位置设置间隔(mm)商业、金融业街道50100主干道、此干道、有辅道的快

19、速路100200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200400 废物箱主要采用密闭垃圾容器,应便于搬运且与垃圾收集车辆配套。根据建设部标准CJJ27-2005,拟增设钢制1.2m3垃圾收集箱30个。(2)垃圾收集站石拐区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长约33公里,总面积765平方公里,面积不大。如果新建中转站的话,除了增加土建、设备投资外,势必引入更多的污染,从而引起周边群众的不满,所以本次工程不增设收集站。(3)垃圾收运车辆 石拐区目前垃圾收运车辆数量不足,运力偏小,设备老化,且密闭性差,存在散落等问题,难以满足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各环节衔接配套的要求,应逐步更新、添置新型车辆。 中型密闭压缩式垃圾运输车:主要

20、承担收集站至处理场之间的垃圾运输。根据石拐城区道路偏窄,坡度较大的特点,拟新增4台5t后装式垃圾车。 小型垃圾收运车辆:主要承担街区内垃圾的收运,拟选用2t侧装式收运车,逐步取代现有的手推小车或平板车,提高垃圾收运作业的机械化程度。由于该车型主要服务现有收集站,服务范围较小,每次周转时间按照60分钟考虑,每日周转次数10次,在现有基础上,还需要添置 5台运输车。新增的收运设施及清运车辆汇总表4.3所示。表4.3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状况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钢制垃圾收集箱1.2 m3个302中型垃圾运输车5t辆43侧装式小型垃圾清运车2t辆5第五章 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筛选5.1垃圾成分分析

21、石拐区垃圾平均容重为0.54吨/m3(非压实),平均含水率为30%-40%。垃圾特点如下:(1)石拐区城市中无机物占较大比重(59%),煤渣灰土含量高(56.3%),这与石拐区属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气化率不高有关。(2)可燃物(纸类、竹木等)含量低。 (3)厨余含量大,致使垃圾含水率较高。(4)石拐区生活垃圾仍为混合收集方式,这样致使垃圾成分复杂,性质不均匀,且随着季节波动较大。5.2处理工艺比较 目前,垃圾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及综合利用等几种方式。这几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处理特点、效果各有不同。5.2.1卫生填埋法卫生填埋是利用工程手段,利用山涧沟谷,废矿坑,洼地,按照环境卫生工程

22、标准将垃圾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填埋的主要优点是建厂费用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而且对垃圾的最终处置而言,卫生填埋也是唯一的方法,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填埋所产生的渗沥水、沼气及恶臭对水、土、气有污染,使得防治投资大。 它应该满足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1)防渗处理工程措施必须保证填埋场与外界的水环境的隔离,以防止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2)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排入水体或城市污水管道系统。 (3)填埋作业应分层铺盖堆填、压实,并尽可能做到当日覆盖(用土壤或其它材料),以提高填埋库积的利用率,减少臭气散发和蚊蝇孳生。 (4)对填埋体产生的沼气应有组织的收集、排放,如有条件可以

23、利用,以防止发生沼气的无序迁移和聚集而可能导致的爆炸。 (5)填埋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蚊蝇的孳生。上述要求中,第一条和第二条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地下水一旦发生污染,补救将十分困难。2000年5月29日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联合发出了“城建2000120号文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 策的通知”,文中明确提出卫生填埋是城市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它具有适应性广、操作 简单、垃圾消纳量大、运行费用低的特点。实践表明,到目前为止,尚只有卫生填埋具有处理和最终处置生活垃圾的双重功能,焚烧处理尚有炉渣需卫生填埋处置,其中灰渣甚至要求安

24、全填埋处置。堆肥处理尚有不可堆肥物需卫生填埋处置。 国内比较标准的卫生填埋场有:杭州天子岭、深圳下坪、福州红庙岭、福建三明、泉州等地的垃圾填埋场。此方法处理垃圾适应性广,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垃圾消纳量大。卫生填埋法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是垃圾处理方法中最低的,又是其它处理方法所必需的最终处置方式。5.2.2堆肥法 堆肥法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的作用,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废物转化为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类似腐殖质物质的一种方法。根据堆肥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的不同需求,堆肥法又可以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类。 现代堆肥技术一般采用好氧工艺,生活垃圾在有氧条件下,经过好氧微

25、生物分解成肥料和渗滤液,同时排山废气和释放热量,形成高温发酵过程,杀死垃圾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达到无害化。接着,垃圾进入堆肥的熟化阶段,较难分解的有机高分子物质也被好氧分解成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此时堆肥的温度逐渐降低直至稳定。根据肥料市场的情况,可以通过在熟化堆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N、P、K等无机肥料制成有机复合肥。此方法要求垃圾中可腐化有机物含量应大于40%,且操作管理较填埋法复杂、设备费用高,垃圾肥成本高,肥料生产受市场销售影响大,不适合于制肥的垃圾仍然需要填埋。3.2.3焚烧法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在焚烧炉内有机废物与空气发生氧化燃烧反应,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热解

26、而被破坏,是一种可以同时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焚烧的目的是尽可能焚毁废物,使被焚烧的的物质变为无害和最大限度的减容,并尽量减少新的污染物的产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固体垃圾燃烧的过程是:固体垃圾热裂解复杂的碳氢化合物挥发气化与氧反应燃烧。影响焚烧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焚烧 温度、焚烧停留时间、废物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强度、燃烧气体与助燃气 体的混合强度、空气供应量等。 固体废物焚烧炉种类较多,包括:炉排型、炉床型、沸腾流化床型。垃圾含有潜在的能量,可以通过焚烧回收利用。垃圾经过焚烧后,体积可以减少8090%。此外,通过焚烧,可以破坏垃圾中有害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杀灭病原菌,达到解毒、除害的

27、目的。 由于焚烧法对可燃垃圾的处理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所以适合于经济实力强、垃圾成份适合于焚烧、用地紧张的城市和地区。但垃圾焚烧法基建投资高、运行管理费用高,对垃圾成份和管理水平有严格要求。此外如果焚烧配套措施控制不当,可使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产生剧毒致癌有机组份(如二噁英等),其烟气处理也很复杂。5.2.4垃圾综合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内外开发出垃圾综合利用的各种技术,如垃圾制造砌块、废旧塑料炼油等,这些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垃圾综合利用一般需要和垃圾卫生填埋或其它处理方法配合采用。5.2.5垃圾处理工艺比较根据不同生活垃圾的研究情况和工程实施情

28、况,将各种生活垃圾处理工艺进行比较,详情见表5.1。表5.1不同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比较状况比较项目垃圾处理方法卫生填埋焚烧高温堆肥技术可靠性可靠可靠可靠占地面积大小中等适合条件适用范围广,对垃圾成成分严格要求要求垃圾低位热值大于 4000kJ/kg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大于40%最终处置无残渣需做处理,占初始量的15%左右非堆肥物需做处置,占初始量的60%左右资源利用恢复土地利用或再生土地资源垃圾分选可回收部分物质作农肥或回收部分物资地表水污染需采用防渗保护可能性小可能性小大气污染有气味散出烟气处理不当时对大气有一定污染有轻微气味土壤污染限于填埋场区域无需控制堆肥有害物质含量管理水平一般较高

29、较高5.3处理工艺确定 确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要考虑垃圾成份、城市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居民生活和生产习惯及城市总体经济实力等条件。 除经济发达、国土面积较小的少数国家如日本、瑞士广泛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外,大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广泛采用卫生填埋方法。 国内垃圾处理总体情况是: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垃圾处理项目中,采用卫生填埋的占绝对多数;垃圾焚烧只在少数经济发达、用地紧张地区如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有采用;垃圾制肥技术的采用主要受制于肥料销售市场的情况。 除城市生活水平、燃气使用率外,垃圾的收运方式也是影响垃圾成分的重要因素。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城市垃圾为

30、混装,垃圾成分十分复杂。 从石拐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处于城市发展阶段,建设资金不很充足,垃圾可燃成份不高,所以目前不宜采用投资高的焚烧工艺,可考虑堆肥和填埋。鉴于目前垃圾成分中有机物含量不高、垃圾成分不均匀、现有技术条件下堆肥产品市场有限,石拐区垃圾混合收集仍将维持一段时间、堆肥条件还不成熟等,更适宜采用填埋工艺。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依据“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的原则,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本工程拟选择卫生填埋方法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第六章 项目选址场址选择是卫生填埋场设计的关键之一。我国垃圾填埋场址主要有三种类型:山

31、区沟谷型、平原地型和海滨滩地型。选址应以对环境影响小,交通方便,投资省为原则,并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等因素。6.1选址原则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等规范、标准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规定。 填埋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等专业规划要求;(2) 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3) 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

32、8年;(4) 交通方便,运距合理;(5) 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6) 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距大、中城市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5km,距小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2km,距居民点应大于0.5km;(8) 选址应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规划、环保、环卫、国土资源、水利、卫生监督等有关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1)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2) 洪泛区和泻洪道;(3)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4) 填埋库区与

33、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5) 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6) 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熔岩洞区;(7) 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8) 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9) 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6.2项目选址场址初步定在石拐区城郊,占地355亩。根据石拐区地理特点,所选场址可考虑如下几点:(1)交通便利,已经有简易道路与场区相连;(2)垃圾运输距离相对较短,节省运行费用;(3)场址周边住户较少,工程涉及拆迁安置费用小;(4)场址远离周围陡峭山坡,降低防洪

34、、防渗工程实施难度;(5)场区离敏感目标距离大于500m。第七章 工程内容7.1项目规模 本填埋场占地355亩,总库容25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按80%计,则有效库容为200万立方米,根据国内调查资料,采用压实重量30t压实机,垃圾的最终压实密度约为0.9m/吨,则此填埋场可填埋垃圾180万吨。填埋场建成时的2015年的垃圾量为98吨/天,确定此填埋场的起始处理规模为98吨/天,按市区所有垃圾均运往此填埋场计算,此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约为25年。7.2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石拐区垃圾填埋场有垃圾填埋主体工程,防洪工程,渗滤液收集及处理工程,生产、生活设施工程,道路工程,输配电工程等内容组成。(1)垃

35、圾填埋主体工程:填埋工程主要包括场地平整清理、垃圾坝以及垃圾分区填埋后进行覆盖。(2)防洪工程:为避免雨水进入填埋场区内,增加渗滤液产生量和处理量,甚至在过大的山洪爆发的情况下发生垃圾被冲走等情况,在垃圾填埋场范围四周设截洪沟,对雨水进行导排。(3)渗滤液收集及处理工程: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采用底部及填埋体内主次盲沟收集并汇集与垃圾坝后调节池供集中处理。(4)对于一般垃圾填埋场,为了尽可能少占地,需选择合适的垃圾坝高度,若垃圾坝修筑较高,可增大一些垃圾填埋库容,但垃圾坝基建工程量大,投资较高;垃圾坝过低则导致库容降低许多。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本垃圾填埋场初选垃圾坝高10.5米,坝顶宽按5m设计。

36、(5)生产、生活设施工程:供填埋厂内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之用。(6)道路工程:道路宽5米,为白色混凝土路面。作为垃圾进入填埋场的主干道。7.3工程内容 石拐区垃圾填埋场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场地平整清理、垃圾坝、防渗工程、渗沥液收集工程、渗沥液处理工程、雨水排放工程、导气工程、场内道路工程、附属建筑物及垃圾中转站工程等。7.3.1场地平整 填埋场建设初期,需对填埋场地进行平整和清理,其主要作用是清除表层耕植土,以去除有可能损伤防渗膜的杂物如树根、碎玻璃、石子等;对场地现有自然边坡进行适当切削,对场地进行平整,保证场地纵横坡降不小于2%,以利于渗沥液的排除。7.3.2垃圾坝 目前国内技术成熟,应用较多的是

37、混凝土坝、浆砌石坝和土石坝。混凝土坝和浆砌石坝属重力坝,体型较小,但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土石坝坝体较大,耗用的筑坝材料多,需占用一定的库容,但对地质条件要求较低。所以坝型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工艺要求、 技术、经济、筑坝材料等综合因素。从当地了解的情况来看,石料和土料皆有来源,工艺要求的库容并不紧张,因此确定本工程坝体形式首先应考虑技术可行性情况下再进行经济比较。混凝土坝和浆砌石坝地基需要处理加上其自身造价较高,而土石坝的造价较低,加上垃圾填埋场当地土石源丰富,综上所述,根据现有的资料,本工程将垃圾坝坝型拟定为碾压式土石坝。 初步考虑土石坝上游面设防渗层,由内到外结构分别为:坝体堆石、300mm厚粘

38、土垫层,6mm厚GCL,2mmHDPE膜,600g/m2土工布,并同时码放袋装土或废旧轮胎以保护土工膜,垃圾坝上游防渗层与垃圾场地的防渗层连成一整体。坝下游外边坡用干砌石护坡,干砌石护坡厚0.4m,在各期堆石坝最低高程以上0.6m左右位置埋设HDPE排渗管,将场区内的渗沥液排泄到调节池。HDPE排渗管穿过HDPE复合土工膜的孔口四周应焊接牢靠,并能适应变形要求,防止渗漏。7.3.3填埋场土方清理 根据本填埋场的地形条件,按上述方案确定的坝址及坝型,并对规划填埋库区范围内进行土方清理。填埋场库区土方清理既要满足防渗系统施工要求及边坡稳定,又要考虑场内土方平衡,尽量减少外购覆土料。库区山坡上平整挖

39、方应清除表层耕植土,平整后的山坡不残留树根、杂草、裸露的石块及其他杂物,并经过拍实处理作防渗膜基层;根据平整山坡的现场实际情况,一定范围的山坡平整后应形成大体一致的坡度以利于库区防渗层的敷设。7.3.4填埋作业根据类似工程实践经验,设计垃圾填埋作业流程如图7-1所示。图7-1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艺流程图 垃圾车经地磅房运至填埋场,卸料后,由推土机推平、压实机碾压、填土覆盖等。填埋作业实行单元分层作业,按先后次序循环进行。填埋单元根据日产垃圾实际入库量确定,每天作业一单元,每个单元填成斜四棱体,高度2.5m (其中压实垃圾厚度,下层2.3m,上层2.2m, 中间覆盖层厚度0.2m),底面长度和宽度

40、视垃圾入库量不同而改变,其斜坡面不大于坡度1:3 (高:底)。填埋中间层:填埋中间层压实厚度0.3m,每个填埋中间层由二层填埋单元组成,高度5.0m,实际填埋垃圾压实厚度4.4m。填埋分层作业:垃圾填埋采用分层压实方法进行操作,每层厚度0.30.4m。每日垃圾经过压实后净累计厚度2.22.3m,再进行单元式覆盖,覆盖材料尽量采用自然土。本填埋场设计建议利用建筑垃圾作为部分覆盖材料。正常填埋作业时,每日进场的建筑垃圾倾倒在一区域,然后根据需要用车辆运送到填埋场进行覆盖作业。每日垃圾覆盖所需的的覆盖材料部分用建筑垃圾替代,既消纳部分建筑垃圾,又可替代部分覆盖土壤,减少购买覆盖土壤费用,从而降低填埋

41、场的运行费用。建筑垃圾覆盖层压实厚度0.2m,填埋单元总高2.5m。每完成二层填埋单元时,即形成一个中间层。7.3.5防渗工程 防渗系统和渗滤液收集系统是填埋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与否是关系到卫生填埋场设计成败的关键。(1)防渗工程方式及防渗方案选择 根据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的规定,防渗层的渗透系数10cm/s。 填埋场的防渗方式可以分为天然防渗、人工防渗以及复合防渗。 天然防渗:如果在填埋场底部和周边有足够数量的高粘性土壤的压实土壤层,且各个部位的土层保持均匀,厚度至少2m,其渗透系数10cm/s,渗透性不因与渗滤液接触而增加时,可考虑采用天

42、然防渗。人工防渗:当填埋场地基不能满足低渗透性设计要求时,一般需要采取人工防渗。根据场址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人工防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a.水平防渗 水平防渗指采用人工衬层将填埋场基底与垃圾堆体完全隔离,以防止渗滤液外渗。 如果在填埋场附近有足够数量的低渗透性粘土,可以采用人工回填夯实粘土形成防渗层。 目前国内还有采用钠基膨润土板铺设于库底的防渗形式。钠基膨润土的渗透系数可以满足防渗要求。如北京的阿苏卫和厦门垃圾填埋场均采用了这种防渗材料。 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防渗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防渗形式。这种技术基于一种高性能的防渗材料高密度聚乙烯 (HDPE)。HDPE是八十年

43、代发展起来的塑料产品。它具有优良的柔性,即使基底结构有较大的形变也不损坏膜片,渗透率小于10-13cm/s,有极佳的防气体及液体渗透的能力;具有优良的抗穿刺、抗撕裂、抗低温脆化的能力;具有优良的抗酸、碱、盐、醇、胺、油、脂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多种化学物质腐蚀的能力;抗鼠类啮咬,抗微生物侵蚀;施工简便,焊接强度大于母材强度等优点。其使用寿命可达50年左右。 b.垂直防渗 所谓垂直防渗系指采用帷幕灌浆直达场底连续不透水层的办法防渗,填埋场的地下水由于防渗帷幕的阻拦,不能按原来的渗流路线排泄,随着水位的升高到场底以上和垃圾渗滤液混合,一并排入渗滤液调节池。 采用垂直防渗,一般需要填埋场地为一个相对独立

44、的水文单元。由于垂直防渗不能使场地范围的地下水和渗滤液清污分流,这样增加了渗滤液产生量,从而增加处理费用。而且帷幕灌浆后形成的隔离层渗透系数很难达到10cm/s,难以完全切断地下水的所有水平迁移通道。 (3)复合防渗:为了使填埋场的建设既符合有关标准,又经济易行,许多填埋场根据场址条件采取了天然防渗和人工防渗相结合的方式。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常采用复合防渗。当填埋场的底部粘土满足防渗要求,而侧向基础达不到要求时,底部采取天然防渗,侧向采取人工防渗。 当填埋场的底部粘土都能满足要求时,为了进一步保障人工衬层的安全性,采取以人工衬层为主、天然衬层为辅的双层防渗系统。 当填埋场的底部粘土部分能满足防渗要

45、求,而部分粘土不能满足防渗要求时,可以按区域采取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复合防渗,这种情况下,防渗层铺设的连续性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防渗方案的选择与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对工程的造价起决定作用。(2)防渗方案选择 根据工程实际地质情况,对防渗方案分析比较如下: 根据CJJ17-200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对“自然防渗”填埋场的要求(天然粘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场底及四周衬里厚度不应小于2m),本场区地质资料显示,场底不具备天然防渗粘土层,不能采取天然防渗方式和复合防渗方式。 场区若采用人工回填粘土夯实防渗,需要大量外运粘土,将使工程造价大幅增加。 钠基膨润土板因为具有稳定性强,能自动膨胀弥合填补缝隙的特点,所以防渗效果较为理想。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其对施工的要求较严格,板与板之间的接缝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