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3295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 11.1 施工图纸 11.2 主要规程、规范 1二、工程概况 12.1 工程简介 12.3 工程的重点、难点 22.4 施工组织机构 2三、施工准备 33.1 技术准备 33.2 材料准备 43.3 机具准备 43.4 试验、检验工作(防水材料抽样复验表) 4四、施工布署 14.1 施工步序安排 14.2 施工进度安排 14.3 劳动力组织和职责分工 1五、主要施工方法 25.1 防水结构图及施工顺序 25.2 结构自防水 25.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25.2.2 防水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 25.2.3 防水混凝土浇筑 35.2.4 质量检查 45.3底板、侧墙 SBS防水卷

2、材施工45.3.1 基面处理要求 45.3.2 防水层铺设顺序及方法 55.3.3 细部做法 65.3.4 施工注意事项 85.4 顶板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 95.4.1 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95.4.2 基层处理要求 95.4.3 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 95.4.4 细部做法 105.4.5 施工注意事项 105.5 顶板与侧墙防水层过渡做法 115.6 结构施工缝防水构造 115.6.1 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115.6.2 环向施工缝 125.6.3 施工缝止水条大样图 145.6.4 施工技术要求 155.6.5 施工注意事项 185.7 结构变形缝防水 185.7.1 变形缝

3、防水做法 195.7.2 变形缝的防水细部构造 195.7.3 变形缝的防水施工技术要求 235.9 结构甩槎做法 255.10 结构与矿山法结构接口防水构造 275.11 后浇带防水构造 305.12 接地电极防水处理 30六、质量保证措施 316.1 防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 316.2 SBS卷材施工的质量要求316.3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的质量要求 32七、成品保护 327.1 防水混凝土的成品保护 327.2 卷材和涂膜防水层的成品保护 33八、安全保证措施 338.1 施工现场防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338.2 高处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33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4明挖段

4、防水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1 施工图纸1、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工程施工图设计主体结构设计图。2、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地铁工程施工图设计结构防水设计图。1.2 主要规程、规范1、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200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2011 年修订版)7、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581-2008

5、)8、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QGD-012-2005)9、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QB-052-2008);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2.2防水工程概况本区间明挖段地下结构防水施工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集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的原则。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证防水混凝土达 到规范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性及耐久性;加强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 件、预留孔洞、各型接头、各种结构断面接口、桩头等细部的防水措施。针对北京地区的气 候,附加防水层应吸取国外类似工程结构防水的经验,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 用,确保防水

6、目的。主要施工部位防水材料表:施工部位防水材料备注主体结构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 P10,砼裂缝,背水面 0.3mm迎水面0.2mm且不得有贯穿裂缝。侧墙及底板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n PY PE4 与 SBSn PY S3顶板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不小于2.0mm厚变形缝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止水带、双组分聚硫密封胶底板及侧墙采用1.5mm厚,宽1.0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与1.5mm厚,宽1.0m的合成咼分子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纵向施工缝双道止水胶及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500mm宽 SBSn PY S4 加强层环向施工缝钢边橡胶止水带、500mm宽 SBSn PY S4 加强层

7、2.3工程的重点、难点本区间防水等级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它部位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 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 2/1000 ;任意100吊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 3处, 单个湿渍面积最大面积不大于 0.2m2。防水材料涉及品种较多、工艺复杂:混凝土自防水、两种SBS卷材防水、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变形缝止水带防水、施工缝遇水膨胀止水胶防水等。2.4施工组织机构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1)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经理和总工为副组长,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管 理人员组成的防水施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全过程跟踪, 监督对结构防渗漏技术和管

8、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负责制定结构防渗漏的 对策,督促各项目队严格按技术和管理措施施工。(2) 在防水施工前,由总工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和有关规范标准,并进行方 案交底。使全体人员全方位的领会设计精神,了解工程特点、施工顺序和质量目标。(3)在防水施工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规范标准、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技术交底, 成品保护措施。(4)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作业顺序, 尽量减小因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的对结构 的渗漏性能的影响。3.2材料准备(1)提前准备好相应数量的防水卷材、涂膜以及其它配套的使用材料。(2)所用防水材料必须带有材料供应商出具的产品出厂合格证, 主要物理性

9、能检测报告, 产品使用说明书及防伪标志。(3)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验收交接,并及时入库,并根据不同材料存储的不 同要求分类进行存放,还应检查材料在出厂运输过程中是否受雨淋,浸泡而早期水化。(4) 材料进场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抽检取样,100%、理见证取样手续,并经试 验室复试,保证各项材料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主要工程量序号材料名称单位规格数量备注1防水混凝土3 mC40 P107744.46顶板、底板、侧墙2聚酯胎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 m4mm厚9462.96结构底板及侧墙、防水附加层3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膜m2.0mm 厚3938.63结构顶板4双道遇水膨胀止水胶m1331

10、.6施工缝5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m573.38施工缝6外贴式橡胶止水带m189.56变形缝7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m281.76变形缝3.3机具准备项次工具单位数量用途1振捣棒个10振捣防水混凝土2喷灯个20热熔法施工SBS卷材3.4试验、检验工作(防水材料抽样复验表)序号材料名称现场抽验数量外观质量检验物理性能检验1防水混凝土一组抗渗试件为 6个抗渗试 件,每连续浇筑500m3混凝土 留置一组,每次浇筑同一配合 比不小于1组。每分项工程不 小于2组。不得有渗漏,迎水面0.2mm,背水面 0.3mm.抗渗等级检测2聚酯胎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大于1000卷抽5卷,每 500-1000 卷抽 4

11、 卷,100-499 卷抽3卷,100卷以下抽2卷, 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 验。在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卷 材中,任取一卷做物理性能检 验,做复试1组。断裂、褶皱、孔洞、剥离、 边缘不整齐,胎体露白、 未浸透,撒布材料粒度、 颜色、每卷卷材接头,拉力,最大拉力时延 伸率,低温柔度,不 透水性。3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膜每15t为1批,不足15t按一 批抽样做复试1组。包装完好无损,且标明涂料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产品有效期固体含量,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柔性,不透水性4钢边橡胶止水 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同一生产厂,同月生产,同标 记的产品为一验收批, 在外观 检查合格的样品中抽取做一 组复试。

12、尺寸公差;开裂,缺胶,海绵状,中心孔偏心;气泡,杂质,明疤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5遇水膨胀止水胶包装完好无损,且标明涂料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产品有效期表干时间、延伸率、抗拉强度、体积膨胀倍率6预埋注浆管每500m为一批,不足 500m按一批抽样表面应无破损、开裂、脱线、脱胶注浆管内、外径,抗压强度(或外径变形30%的压力)7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每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样包装完好无损,且标明涂料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产品有效期抗折强度,粘贴强度,抗渗性四、施工布署4.1施工步序安排主体结构划分为三个施工步序: 底板施工(包括接地网、砼垫层、底板防水层、底板钢筋加工

13、及安装、模板加工及 安装、砼浇筑、养生); 侧墙、中隔墙施工(包括侧墙防水层、拆除第三道钢支撑、侧墙钢筋加工及安装、 侧墙模板加工及安装、侧墙砼浇筑、盾构环梁施工、养生); 顶板施工(包括满堂支架搭设、顶板模板加工及安装、顶板钢筋加工及安装、砼浇筑、养生、做顶板防水层、拆除剩余两道钢支撑、回填土方)。见图4-2明挖段主体结构 竖向施工顺序图。1 PrinHUh-町覇I J - H* kN: I bl 1 J-r fl.iHfi1 3岸图4-2主体结构竖向施工顺序图4.2施工进度安排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安排施工。防水工程施工组织结合基坑开挖进 行,基坑底板垫层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

14、进行防水层的施工。由于本基坑施工面较长, 采取分段施工,防水与主体结构交叉进行。4.3劳动力组织和职责分工为确保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总工、主管工工程师及相关部门 组成防水施工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交底,并且对施工人员进 行专业知识培训, 持证上岗, 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 施工技术水平高的施工人员进场施工。根据防水施工内容,需要的施工工种主要为混凝土工、防水工以及钢筋工和模板工,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现场共安排 15名混凝土工、 20名防水工, 30名钢筋工, 20名模 板工。五、主要施工方法5.1 防水结构图及施工顺序防水工程施工程序为:施工底板铺设

15、 200mmC2砼垫层,施做主体板、梁、柱的结构。由于考虑防水、桩的变形体变形及施工误差,施工时将基坑支护结构外放了一定尺寸,施 工主体结构时应注意考虑外方尺寸的影响,做底板防水层和混凝土保护层。在底板防水层 经验收合格后,再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底板。然后施做侧墙防水,合格后施工主体侧墙混凝 土,最后施工顶板、顶板防水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侧墙及底板采用双层SBS防水卷材进行防水处理,顶板采用2.0mm厚聚氨酯涂膜进行防水处理。侧墙和底板防水层为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两层分别厚度为 4mm 3mm顶板采 用2.0mm单组份聚氨酯涂料+1.5mm厚 PVC抗根系刺穿层+100mn厚细石混凝土保

16、护层。5.2 结构自防水主体结构自防水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 P10。结构防水混凝土在工程 结构中不仅承担防水作用,还要和钢筋一起承担结构受力作用。地下工程结构混凝土的抗 裂比防渗更为重要,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开展是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施工的主要问题,为确保 防水混凝土质量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的,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5.2.1 原材料及配合比由于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技术部门对混凝土搅拌站提出试配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强度、密实性、耐久性、抗渗等级和泵送混凝土的和 易性(即坍落度及其损失)要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最小胶凝 材料用量不

17、小于320kg/m3,最大胶凝材料450 kg/m3,避免采用高水化热水泥,优先采用双 掺技术(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加上高效减水剂),并按设计强度、抗渗标号通过实验确 定最佳配比。另外,水胶比是对抗渗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明挖主体结构中,必须限制 水胶比的最大限值为 0.45,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最大含量不大于 0.06%,最大碱含量为 3.0kg/m 3。5.2.2 防水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1)防水混凝土拌合防水混凝土供应采用工厂拌合的商品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拌合必须选材固定,计量准确,拌合时间达到规定要求。搅拌时间不小于 2mi n。掺加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 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2)防

18、水混凝土运输 防水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拌合车运送,防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离析现象及坍落度损失,对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20160mm当混凝土由于运送距离远或产 生交通堵塞而引起混凝土出厂时间过长时,需要提前预计,在工厂调整配合比,严禁对由 于出厂时间过长的商品混凝土掺加任何材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入模质量。5.2.3 防水混凝土浇筑(1)模板 模板要架立牢固,尤其是挡头板,不能出现跑模现象,混凝土挡头板保证做到模缝严 密,避免出现水泥浆漏失现象, 且达到表面规则平整; 墙模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2)混凝土浇筑 控制泵送入模关:防水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时,宜采用同配比砂浆,确保不改

19、变入模混凝土的原有质量。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4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2h,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缝。混 凝土泵送入模时,须经水平均匀入模,垂直控制其自由倾落高度,当自由倾落高度超过 2m 时,应使用串筒、溜槽或在在浇筑面接一段水平导管。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控 制入模温度,尽可能安排在夜间施工,夏季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入模温度不大 于28 C,不小于15C。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的大于25C。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不大于 25C,必要时可通过冷却拌和水、骨料等工艺降低入模温 度。(3)混凝土

20、振捣 把好混凝土振捣关:防水混凝土振捣一般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棒,混凝土振捣前应先根据结构物设计好振捣点位布置, 振捣时间为10s20s,以混凝土开始出浆和 不冒气泡为准,并避免漏振、欠振和过振。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变形缝、施工缝止水带 位置需要严格按设计点位和时间进行控制振捣。(4)施工缝部位处理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对接缝表面应进行清理,在混凝土表面施做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1.5kg/m2),用专用胶粘贴好遇水膨胀止水胶固化成型后的断面尺寸为(8-10mm x( 18-20mn)。顺作法施作的结构,在浇筑混凝土前,在施工接缝部位浇筑一层2025mm厚、与浇筑混凝土相同标

21、号的水泥砂浆,随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振捣棒不得碰触止水条,保证接缝部位混凝土浇筑质量和 结构防水效果。(5)混凝土保护层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要求迎水面为50mm背水面40mm在钢筋绑扎前应设置具有一定强度的垫块,防止钢 筋网挠度过大,确保受力主筋的保护层设计厚度。保护层垫块可用细石混凝土制作,其抗 侵蚀能力和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水胶比不低于 0.4。(6)变形缝设置 防水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止水构造形式、位置、尺寸,以及止水使用的材料、变形缝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加强变形缝处的浇筑和

22、振捣, 保证混凝土的密实, 确保防水质量。(7)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当采用泵送防水混凝土时,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技术指标可作适当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 8)混凝土拆模及养护 混凝土振捣完成到终凝之间需要采用覆盖的方式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散失,养护时间不少于 14天,以防止在硬化期间产生干裂,且养护结束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 28天强度 的 50。养护采用喷洒水养护方法,保持混凝土表面滑润。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 环境之差不得超过25C,以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5.2.4 质量检查(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进行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和 设计的有关

23、规定,如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得到监理的认可;(2)在拌制和浇筑地点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每工作班不少于二次,掺引气剂的防水 混凝土同时测定含气量及抗冻混凝土;(3)检查配筋、钢筋保护层、预埋铁件、穿墙管等细部构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 格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报监理检验认可;5.3底板、侧墙SBS防水卷材施工本明挖段主体结构底板及侧墙防水采用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采用双层铺设,第一层采用 SBS II PY PE4 类材料,第二层采用 SBS II PY S3 类材料, 两层分别厚 4mm、 3mm。5.3.1 基面处理要求1)混凝土垫层和围护结构表面不得有

24、明水,否则应进行堵漏处理,待基层表面无明水时,再施做找平层。(2)桩外喷射混凝土表面找平层采用 1:2.5 的普通水泥砂浆或防水砂浆,厚度不得 小于 2cm。(3) 找平层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 5mm 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底板混凝土垫层采用铁抹子二次抹面工艺,保证表面平整。( 4)找平层及底板垫层表面坚实、干燥,不得有明水流,允许出现局部潮湿部位, 不得有酥松、掉灰、空鼓、裂缝、剥落和污物等部位存在。(5) 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做成5cmX 5cm的钝角或R5cm的圆 角,所有阳角均应做成2cmX 2cm的钝角或R 2cm的圆角。5.

25、3.2 防水层铺设顺序及方法(1) 首先在达到设计要求的阴、阳角部位铺设防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卷材采用单层SBS IIPY PE4类材料,宽度为50cm厚度同作为防水层的单层卷材厚度,转角两侧各 25cm加强层卷材采用点粘或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2) 当有管件等穿过防水层时,应先铺设此部位的防水加强层卷材。加强层卷材采 用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大面防水层也应满粘固定在加强层表面。(3) 平面防水层均可采用空铺法铺设在基层表面,防水层幅面间的搭接宽度10cm, 采用热熔满粘焊接。第一层防水层与阴、阳角部位的加强层应热熔满粘。( 4)第二层防水层采用满粘法与第一层防水层热熔焊接,要求砂面面向施工人员

26、。第二层防水层搭接宽度10cm热熔满粘。第一层防水层搭接缝与第二层防水层搭接缝应错 开1/21/3幅宽。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浇筑5c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5) 立面的第一层防水层采用点粘或条粘法固定,第二层防水层与第一层防水层热 熔满粘粘贴,搭接做法同平面防水层。要求防水层甩槎长度均尽可能超过预留钢筋端部至 少20cm必要时应将甩槎卷起后吊挂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保护。(6) 平面防水层的甩槎(超出钢筋的部分)应采用临时措施进行保护(木板、砖、 沙袋等硬质材料覆盖) ,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7) 侧墙防水层长边搭接缝处错开量为 1/31/2 幅宽,短边搭接缝处开量为 1/

27、31/2错开量或大于1.0m。侧墙防水层应连续铺设至顶板上表面以上40cm的高度。( 8)施工缝和变形缝部位均应铺设防水加强层。施工缝防水加强层采用单层SBSIIPY S4类材料,加强层宽度为50cm,砂面应面向施工人员;变形缝顶板部位加强层采用厚1.5伽、宽1.0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防水卷材,其中骑缝两侧各20cm (共40cm)范围内的隔离膜保留作为隔离层,外侧各 30cm范围隔离膜撕掉与主体结构基面必须满粘, 不得有空鼓及折皱,卷材加强层上表面隔离膜撕掉后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伽。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侧 墙及底板均采用

28、厚1.5伽,宽1.0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防水卷材用于大面防水层(SBS改性沥青卷材)与1.5伽厚宽1.0m的合成高分子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之间,组成复合防水加强层。(9) 立面防水层分段铺设完毕后,除需要进行后续搭接的防水层外,均需要及时施做保护层,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设时,保护层采用1: 2.5水泥砂浆,厚度不小于6mm确保水泥砂浆与防水层应粘结紧密牢靠,严防漏抹、空鼓。当SBS改性沥青防水层采用“外 防外贴”法铺装时,立面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6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进行保护。泡沫塑料片材料的发泡率均为2530倍。(10) 预留洞口四周的防水层均需要采用厚度不小于 10mm的复合板进行

29、保护。5.3.3细部做法图5.3-1 SBS改性沥青防水层阴阳角加强构造图5.3-2 SBS 改性沥青防水层平面铺设法一 20駄咖和 SBS&r.6醐咙痢护往O O图5.3-3 立面SBS改性沥青防水层粘贴法铺设图5.3-4 立面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机械固定法铺设5.3.4施工注意事项(1) 雨雪天气以及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2) 施工现场应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温度低于 -10 C时不宜施工。(3) 应确保基层干燥程度满足设计要求。(4) 防水层施工前,应确保穿墙管、预埋件均应施工完毕。防水层铺贴后,严禁在 防水层上开洞,以免引起渗漏水。(5) 第一层防水层与基面粘后局部满粘部位可先刷冷

30、底子油,如能够确保粘结强度, 也可不刷冷底子油。(6) 如基层潮湿,第一层防水层无法采用条粘或点粘施工,也可采用机械固定法铺设卷材,固定点应设置在卷材搭接缝部位,并确保有效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7) 无论采用何种固定方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铺设完毕的防水层滑脱。(8) 当SBS改性沥青防水层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设时,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之间必须采用满粘法铺设,且第一层铺设前,应在基层表面涂刷冷底子油;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设时,平面部位可采用空铺、立面部分用条贴或点贴、机械固定法铺设。采用机械固定法铺设时,仅在铺设第一层时在卷材四周边缘固定,并且 应确保卷材有效搭接

31、宽度不小于 10cm。5.4 顶板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顶板防水层采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层,成膜厚度一级防水不小于 2.0mm,单组 份聚氨酯涂料采用涂刷法施工 , 与聚氨酯涂防水涂料配套使用的产品包括聚氨酯密封胶和 增强层材料,增强层可采用4060g/m2的聚氨酯无纺布或玻纤网布.5.4.1 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清理基层一细部附加层处理一第一遍涂膜防水层一第二遍涂膜防水层一第三、第四遍 涂膜防水层一平面涂层上做保护隔离层一平面细石砼保护层一立墙涂层上做软保护5.4.2 基层处理要求(1)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反复收水压实 (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抹面压平工序 中, 严禁向混凝土表面

32、洒水 , 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 ,使基层表面平整 (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2)基层表面的突出物从根部凿除,并在凿除部位用聚氨酯密封胶刮平压实;当基 层表面出现凹坑时,先将凹坑内酥松表面凿除后用高压水冲洗,待槽内干燥后,用聚氨酯 密圭寸胶压填充实;当基层上出现大于 0.3m m的裂缝时,应骑缝各10cm先涂刷1mm厚的聚 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立即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3) 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做成5cmX 5cm的钝角或R5cm的圆 角。所有阳角

33、部位做成1cmX 1cm的钝角或R 1cm的圆角,转角范围内基层应光滑、平整。5.4.3 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 1 )基层处理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先涂聚氨酯专用底涂层(可采用专用稀料将聚 氨酯防水涂料稀释后涂刷,用量约为 0.10.15kg/m2,底涂层干后,在阴阳角和施工缝等 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粘贴增强 层。变形缝部位先按图中做法粘贴防水卷材加强层,然后按施工缝做法涂刷涂料防水加强 层。顶板变形缝部位加强层采用厚 1.5mm,宽1.0m 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

34、粘防水卷材, 其中骑缝两侧各20cm(共40cm)范围内的隔离膜保留作为隔离层,外侧各30cm范围隔离膜 撕掉与主体结构基面必须满粘 , 不得有空鼓及折皱 , 卷材加强层上表面隔离膜撕掉后涂 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 ,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 粘贴增强层 , 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 .2)涂刷大面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道(一般 35道)涂刷,上下两道涂层涂刷 方向应互相垂直,每道涂层实干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3)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做防水层的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10cm厚的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覆盖一层厚

35、度为4mm勺PE泡沫塑料片材隔离层。立面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6mm勺PE泡沫塑料片材进行保护。所有泡沫塑料片材的发泡率均为2530倍。(4) 顶板宜采用灰土,粘土或亚粘土进行回填,厚度不小于60cm.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 块,碎石,灰渣和有机物.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cm,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夯 实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只有在回填厚度超过50cm时,才允许采用机械回填碾压.5.4.4细部做法图5.4-1涂料防水层平面做法5.4.5施工注意事项(1) 雨雪天气以及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2) 涂膜防水层不得有露底、开裂、孔洞等缺陷以及脱皮、鼓泡、露胎体和皱皮现 象。涂膜防水层与基

36、层之间应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砂眼、脱层等现象。成膜厚度不小 于设计要求。(3) 涂膜收口部位应连续、牢固。不得出现翘边、空鼓部位。(4) 刚性保护层完工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禁止穿硬底或带钉的鞋在涂层 上行走,以免破坏防水层;涂层的预留搭接部位应由专人看护。(5) 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对材料的配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温度下的成膜速度和 质量。(6) 顶板宜米用灰土、粘土或亚粘土进行回填,厚度不小于60cm,回填土中不得含石块、碎石、灰渣及有机物。人工夯实每层不大于25cm机械夯实每层不大于 30cm夯实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只有在回填厚度超过50cm时,才允许采用机械回填碾压以满足密实度要

37、求。5.5顶板与侧墙防水层过渡做法结构侧墙SBS防水卷材与结构顶板聚氨酯涂膜防水层之间需进行过渡连接。(1) 侧墙SBS防水层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应与结构顶板平齐,不得超过顶板顶面。绑 扎顶板钢筋时,需对外露的SBS防水层进行临时保护(可采用10mml厚木板)。(2) 顶板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涂至侧墙 SBS卷材根部即可,然后在板墙交接部位用30 x 30mn低模量聚氨酯密封膏封严。(3) 过渡层卷材指转角部位按图中尺寸铺设两层各1.5mm厚的丁基橡胶冷自粘防水卷材,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10cm,其中先铺设的一层为双面粘卷材,后铺设的为PE膜单面卷材。(4) 立面柔性保护层宜采用厚度为6mm发泡率为25

38、30倍的PE泡沫塑料;刚性保护 层采用厚度不小于6mm勺1:2.5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与防水层应粘结紧密牢靠,严防漏抹、 空鼓。(5) 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设时,应先在基层表面涂刷底涂 层,待底涂层实干后再热熔满粘卷材。5.6结构施工缝防水构造本明挖段防水要求为二级,施工缝防水方案宜采下表5.6-1的防水方案。表5.6-1施工缝防水方案施工方法防水等级环向施工缝纵向水平施工缝明挖结构二级设防钢边橡胶止水带+注浆管双道止水胶+优质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5.6.1纵向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1、结构纵向施工缝防水构造图5.6-1结构纵向施工缝防水构造2. 侧墙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施工缝

39、防水构造图5.6-2 侧墙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施工缝防水构造3. 底板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施工缝防水构造5.6.2环向施工缝1. 钢边橡胶止水带图5.6-4钢边橡胶止水带2. 顶板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图5.6-5顶板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3. 底板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4. 侧墙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J Jll图5.6-7侧墙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5 特殊部位施工缝防水构造5.6.3施工缝止水条大样图图5.6-8特殊部位施工缝防水构造-.ir图5.6-9施工缝止水条安装图564施工技术要求1. 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要求1)遇水膨胀止水胶均指聚氨酯遇水膨胀止水胶,为非定型产品,采用专用注胶枪挤 出后粘贴在施工缝

40、表面,固化定型后的断面尺寸为(8-10)x( 18-20) mm2)施工缝表面必须坚实、相对平整,不得有蜂窝、起砂等部位,否则应予以清除。3) 止水胶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4)止水胶成型后,固化期内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止水胶固化前不得浇筑混凝土。5)止水胶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得有空鼓、脱落等现象。6)止水胶接头部位采用对接法连接,对接应密实,不得出现脱开部位。7)在止水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对止水胶进行覆盖保护。8)止水胶一旦出现破损部位或提前膨胀的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粘贴止 水胶。2.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要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刷在施工缝和

41、桩头混凝土,用量1.5kg/m2。采用双层涂刷,两层之间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施工作业时的环境温度、湿度和选用材料的养护要求确定,一般宜达到终凝时间(24h左右)。1)基层处理A基层表面应坚实、干净,无浮灰,浮浆、油污、反碱、起皮、疏松部位。施工缝表 面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的脱模剂应清理干净B基层过于光滑时,应打磨毛糙。C基层表面应无积水,涂刷前,基层表面应保持湿润。D施工缝表面如出现0.3mm的裂缝,应沿缝凿成U型槽,槽深不小于20mm槽宽不小 于20mm然后用刚性封堵材料封严。2) 施工工艺(1) 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可根据不同部位的施工缝(水平或垂直)和不同外界施 工温

42、度可采用干撒法、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2) 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应分两道均匀涂刷,两道之间涂刷方向宜垂直,每 道涂刷后,应根据选用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养护。(3) 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如基层干燥,则应进行充分润湿;如环境温度过高, 涂层干燥过快时,会造成涂层材料缺水,水化反应进行不完全达不到相应的强度,甚至造 成粉化。因此应及时适当喷雾湿润,使涂层水化反应充足,以提高涂层的粘结强度和渗透 性。(4) 干撒法施工工艺流程 , 对于混凝土结构,干撒法可在以下两个位置施工: 1. 混凝 土浇注之前,在垫层表面干撒; 2. 混凝土浇注之后,在混凝土表面干撒。 渗透结晶涂防 水涂料的干撒施工流

43、程为: 干撒f质量检查f养护. 干撒a. 干撒时间在混凝土表面施工,要等到新浇注的混凝土表面在终凝之前,且人在表 面行走时留下 0.5 厘米至 1 厘米凹痕时。如早于上述时间,人行走困难,不便抛撒;如迟 于上述时间,因混凝土表面无自由水而降低该材料渗透结晶活性。b. 干撒方法 在上述时间内立即在混凝土表面用手均匀地抛撒干粉,用量为 1.5 公斤 / 平方米。等该材料吸收混凝土泌水后,迅速用抹刀将该材料压实。c. 干撒次序按混凝土的浇注次序抛撒干粉。对于凝结时间提前的部位,应提前进行 干撒施工。 质量检查 干撒过程中同时检查有无漏撒或抛撒量不足的部位,如出现此现象则立 即补料并充分压实。 养护对

44、于混凝土表面干撒施工,必须按下列要求严格养护:a. 在压实干粉后立即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3 天, 7天最为理想。b. 在养护初期,采用喷雾式洒水养护,避免水流破坏防水层。养护 1 天后,可先充 分浇水,再用土工布或塑料薄膜覆盖,以阻止水份蒸发。在整个养护期内保持防水层表面 湿润。3、注浆管施工技术要求注浆管均指全断面注浆管,采用专用固定件固定在施工缝表面,并间隔56m两端各引出一根注浆导管。1)安装注浆管的施工缝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应予以清除。2)注浆导管与注浆管连接应牢固、严密。导管末端应临时封堵严密。3)注浆管宜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任意一侧混

45、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100mm。4)安装注浆管的范围的基层可不凿毛,并保持平整,必要时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局部找 平,以确保注浆管任何部位均与施工缝表面密贴,并确保注浆管不得有悬空部位。注浆管 的固定间距宜为2003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5)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宜为 2030m(即有效出浆段长度),搭接部位必 须与基面牢固固定。6)注浆管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0mm转弯部位应平缓,不得出现折角。7)注浆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部分至少应有二处与结构钢筋绑扎牢固,避免灌注混凝土时注浆管移动;注浆导管引出混凝土外部的长度不小于150mm注浆导管引出端应设置在方便的,易于接近的部位。注浆导管任意部位均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