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83638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易错考点精讲】1 .刻度尺的使用(1)会认:零刻线的位置: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量程:又称测量范围,即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如被测长度超过量程,可重复使用刻度尺或换用其它大量程的测量工具。分度值: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其值应包含数字和单位两部分。(2)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3)会看: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4)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需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5)会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

2、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2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2)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热点题型精练】一、选择题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咫尺天涯”中的“咫”也是长度单位。在清代陈昌治的说文解字中: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你认为“咫”大约有多长()A.20mmB.20cmC.20dmD.20m解:中学生的手长约

3、15cm,成年人的手长略大于此数值,在20Cm左右,所以“咫”大约有20cm。答案:Bo2 .如图所示为某裤子吊牌上的截图,其标注号型是“(L号)17580A在国家标准GBZTl335中规定,裤子号型斜线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则该裤子的身高或腰围的数据合理的是()产品等级:一等品执行标准:FZT81007-2003T执行安全标注:GB18401B类175,.g04如果您购买的产品存有质里问题,请持购物小票在30天之内与零卖店联系,以便及时解决。A.175 mmB.1750mmC.80mmD.800m解:成年人的身高在175Cm=I75Omm左右。

4、所以这里的“175”指身高,应该是175cm=1750mm;w80w指腰围,应该是80Cm=800mm。答案:Bo3 .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m,7.59m,759mm,759dm,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dm、mmcmmB.cm、dm.mm、mC.mm、cmdm、mD.mm、dm、cmm解:0.3260m=326.0mm,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7.59m=75.9dm,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dm;759mm=75.9cm,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759dm=75.9m,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答案:Do4.在练习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时,小明测得某物体的长

5、度分别是:31.2cm,31.25cm,31.26cm,31.27cm,那么他所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是()A. 31.26B.31.26cmC.31.245cmD.31.25cm解:比较4个测量值“31.2cm,31.25cm,31.26cm,31.27cm”,除“31.2cm”外,其它测量值的准确程度相同,所以此数值不符合测量要求,应去掉;物体的长度为L=3125Cm+31.26cm+3127cr=3i.26cm,故B正确。3答案:Bo5 .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时,需先往量筒里加入适量的水,若此时某同学俯视读得水的体积为15mL,则水的实际体积为()A.小于15mLB.大于15mLC.等

6、于15mLD.无法判断解: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如果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造成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所以用量筒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15mL,则量取的实际体积小于15mLo答案:Ao6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解:A、铅笔左侧与刻度尺O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A正确;B、铅笔没有水平靠近刻度线,故B错误:C、铅笔左侧没有与。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C错误;D、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D错误。答案:Ao7 .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

7、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B.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C.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D.某一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解:A、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故A正确;B、由于钢的热胀冷缩,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钢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物体的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测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小,故B不正确;

8、C、若在绕金属丝时,没有密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故C正确;D、刻度间隔小了,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测量结果将会偏大,故D正确。答案:Bo8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成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150mmB.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5dmC.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dm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Imm解:A、成年人的步幅约75cm,走两步的距离在150Cm=I50O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5Cm=I6.5d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略小于中学生

9、身高的一半,在75Cm=7.5d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75m=0.075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答案:Bo9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2c?和ICm3,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6c和13.7Cm3。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甲乙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ICm3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解:A、甲量筒IOmL和20mL之间分成5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代表2mL,ImL=IcnA所以甲的分度值是2cn,乙量筒IOml和20m

10、l之间分成10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代表ImL,ImL=Icn?,所以乙的分度值是ICm)故A错误。B、煤油的质量相等,密度相等,体积相等,故B错误。CD、甲的分度值是2mL,乙的分度值是ImL,乙的分度值小,精确度越高,误差越小,甲的分度值大,误差大,故C错误,D正确。答案:Do10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方法不正确会造成误差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除误差C.误差是错误测量值与正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D.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解:A.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错误,而不是误差,故A错误;BD.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测量仪器足够精密,认真仔细测量可以减

11、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D正确:C.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不是错误测量值与正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故C错误。答案:Do11 .如图是380mL装的小瓶农夫山泉,小新想检验瓶里的实际装水量,他选用量筒时,最合适的量程是()A.IOOOmLB.500mLC.380mLD.250mL解:50OmL的量筒能-次测量38OmL的水,小新想检验380mL装的小瓶农夫山泉的实际装水量,选择500mL的量筒是比较合适的。答案:Bo12 .冬冬为了给教室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测量窗框尺寸最合理的是()A.分度值是Imm,长度是20Cm的学生尺B.分度值是ICm,长度是15m

12、的皮卷尺C.分度值是Imm,长度是5m的钢卷尺D.以上刻度尺均可测量解:A、分度值是Imm,长度是20Cm的学生尺分度值大小可以,但量程偏小,故A不合理:B、分度值是ICm,长度是15m的皮卷尺的分度值和量程明显偏大,不合适用来测量窗框的长,故B不合理;C、分度值是1亳米,量程是5m的钢卷尺用来测窗框合适,故C合理;D、经过以上分析可知,故D错误。答案:Co二、填空题13.刻度尺是学生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遵守其使用规则,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3;如图所示为小明测量纽扣的情景,纽扣的直径是1.15cm。解: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单位;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13、时应注意: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放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刻线垂直;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纽扣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15cm对齐,所以纽扣的直径为d=3.15cm-2.00cm=1.15cm:答案:垂直;1.15。14.如图所示的长度测量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Az%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cm 12345“B”),物体的长度为3.度cm。解:B视线与尺面垂直,所以B正确;刻度尺上I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OJcm=Imm,即此刻度

14、尺的分度值为Imm;物体左侧与O刻度线对齐,右侧示数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50cm.答案:B;3.50。15 .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为Imm,将某种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30圈,则铜丝的直径是1.4mm。解:(1)图示刻度尺ICm乂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Imm:(2)末端刻度值为14.20cm,30圈铜丝的直径长度为I4.20cm-10.00cm=4.20cm,则铜丝的直径为:d=4-20cm30=0.14Cm=L4mm。答案:Imm1.4o16 .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二(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小石块

15、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会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线处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液面满足.石块能全部浸没的水量。(2)现有IOO亳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体积为15立方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需加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合适是BCCA.5亳升B.50亳升C.80亳升D.95亳升解:(1)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浸没物体时的水量。(2)利用IOO亳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木题中体积为15厘米3小石块体积,5毫升的水太少不能浸没石块,95亳升的水放入石块后会超过量筒的量程(V总=95亳升+15厘米3=95亳升+15亳升=110亳升IOO亳升

16、),故“适量的水”可能为50亳升、80亳升,故选BC。答案:(1)石块能全部浸没;(2)BCo三、实验探究题17 .某同学要测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Li;B.用刻度尺测出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C.用细铜丝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匕;n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o(1)以上实验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一A(填写步骤字母);有错误的步骤应改正为:用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丝。n(2)改正错误后,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是一DBEC。(3)该同

17、学在绕细铜丝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会偏解:(1)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正确测量方法是: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排绕适当的圈数n,用刻度尺量出这个铜丝绕圈的长度L2,再将铜丝绕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C,C步骤应该为:用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n(2)改正错误后,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DBEC(或DEBC);(3)若在绕细铜丝时,没有密排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答案:(DA;用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

18、的直径为丝;(2)DBEC;(3)大。n18.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步骤C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一130mL,矿石的体积是Z2cm3.小芳的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原因是矿石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A.加水到标记B.取出矿石C将量筒中水倒入(矿石浸没水中)(准备补充水)杯中至标记处解:由图可知,量筒每Iooml分10个小格,每小格IOmL,即分度值是IOmL;C图中,量筒中水面与“130”对齐,所以剩余水的体积是130mL;B图中,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0mL,说明向烧杯中倒出水的体积V水=20OmL-130mL=70mL,所以矿石的体积是V=V水=7OmL=70c由于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矿石上会沾有水,导致向烧杯中倒出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测得矿石的体积偏大。答案:130;70;偏大;矿石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