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83678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40 大小:5.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0页
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0页
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0页
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0页
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2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项目代码2019-442000-48-01 -082874建设单位联系人蔡*联系方式158*建设地点地理坐标起点始于岐江公路(起点桩号为KO+100),道路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经过现状庆 丰路、现状中江高速横声入口道路L终点止于K1+320起点: (北纬22135分17.988秒,东经113度12分46.562秒)终点: (北纬22度34分55.343秒,东经13度13分18. 166秒)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130等级公路(不含维护;不含 生命救援、应急保通工程以及国 防交通保障项目;不含改扩建四 级公路)一其他(配套设施除外;

2、 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三级、四级 公路除外)用地(用海)面积(m2) /长度(km)73952.3m2/ 1.22km建设性质口新建(迁建) 团改建T建 口技术改造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团首次申报项目口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中发改投审(2022) 88号总投资(万元)48808.0446环保投资(万元)1950环保投资占比()4施工工期30个月是否开工建设13否二是:专项评价设置 情况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本项目为 一级公路兼城市

3、主干路,沿线周边环境影响范围内涉及三沙村、远洋启宸、横河南、 贴边村、七彩幼育儿园等声环境保护目标和规划在建泰禾金尊府声环境保护目标,需 要设置噪声专项评价。其他环境要素均不涉及,无需设置专项评价。规划情况规划名称: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20-2035)审批机关: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审批文件及文号: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报告(2020-2035)批后公布(索引号11442()00()07332841D/2022-00137)规划名称:中山市县道网规划(2017-2032)审批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审批文件及文号: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县道网规划(2017-2030)的批复(中府函(2018) 8

4、85号)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符合性 分析根据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202035),在横栏片区路网中,本项目中 岐江公路为旧S268线,沙古公路为新S268线,岐江公路在路网中的等级为一级公 路(兼城市主干路)等级,由于过境交通量主要由沙古公路通行,故本项目中的岐江 公路作为集散功能使用,既是连接中山市、古镇及沙溪镇的重要交通通道,也是中山市横栏镇与江门市方向联系的南北向道路。根据中山市县道网规划(2017-2030年),项目“上承国省道, 下联乡村道”, 为中山市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基础、支撑、服务作用。本项目工程设计时速为主线60kmh ,辅道40kmh ,设

5、计标准为地面双向10车 道,隧道主线双向6车道,隧道地面辅道双向4车道的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功能)。 本项目工程不占用基本农田,符合相关规划要求。一、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修订本),本项目 属于第一类,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 “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本项目属于城市主干道,属于鼓励类。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印发市场准 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负面清单,本项目不属于禁止准入或许可准入类项目。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二、用地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关于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意见(

6、中山自然资规函(2022) 42号),本项目在中山市横栏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中为公路用地,在中山市横栏镇总体规划(2015-2020年)调整完善中为城市道路用地,在中山市横栏镇茂辉工业区(一期)控制性其他符合性分析符合用地规划。三、“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详细规划为道路用地,已列入中山市县道网规划(2017-2030),因此本项目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粤府202071号)及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 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版)的通知(中府202357号)等相关要求,本项目与 “三线一单”即“生

7、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相关规定的相符性如下:1、生态保护红线根据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 年版)的通知(中府202357号)中山市环境管控单元图,本项目位于重点管控 单元,不在优先保护单元内,符合生态红线保护要求。另外,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优化调整严格控制区管控工作的通知(粤 环函2021 179号),“不再执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 定的严格控制区及其管控要求,以广东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广东省“三 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管控全省生态空间”。因此,本报告不再分析项 目与广东省环

8、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严格控制区的相符性,且项目不 在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所划定的“优先保护单元”内, 因此符合生态红线保护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1)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不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 区中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根据中山市2021年大 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21年,中山市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细颗粒物的年均值及相应的日均值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达到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

9、准,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浓度 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为达标区。本项目施工期废气通过采取相关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 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随着施工期 的结束,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即消失。本项目运营期排放的废气主要为路面机动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运营期 机动车尾气可达到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18352.5-201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I8352.5-2016).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10、(中国第六阶段) (GB17691-2018),不会对大气造成明显影响。(2)根据监测结果可知,三沙村首排、远洋启宸首排昼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 4a类标准,夜间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a类标准;三沙村二排、远洋启宸二排昼间、夜间均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横河南首排部分楼层昼、夜间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2类标准;七彩幼儿园昼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 贴边村首排部分楼层昼间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夜间均不满足声 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a类标准;贴

11、边村二排部分楼层昼间不满足声环 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2类标准,夜间均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2类标准;泰禾金尊府首排昼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类标准,夜间均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a 类标准;泰禾金尊府二排昼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 夜间均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本项目运营期将会对沿线敏感点带来一定的噪声影响,通过落实本环评制定的 各项环保措施,敏感点室内声环境质量可达标。(3)项目雨水管道接周边道路的雨水管网,排入周边内

12、河涌。根据广东省地 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 14号)、中山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中府(2008) 96号),拱北河为In类水功能区。本项目运营期道路运行时自身并不产生污水,路面雨水通过市政雨水管网排入 规划内部河道及人工水面。本项目不会对沿线水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中山市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粤府 函(2020) 229号),项目所在地不属于中山市水源保护区,符合饮用水源保护条 例的有关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环境质量底线相关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用水为市政供水,电能依托当地电网供电。项目建设 土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因此本项目不会突破当

13、地的资源利用上限,符合资源利用上限相关要求。4、准入清单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粤府(2020) 71号)从区域布局管控、能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 准入要求,建立“1+3+N”三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1”为全省总体管控要求,“3” 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管控要求,“N”为1912个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和471个海域环 境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本项目位于属于“一核一带一区”区域。(1)区域布局管控要求筑牢珠三角绿色生态屏障,加强区域生态绿核、珠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入海河 口等生态保护,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积极推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 区域重大战略平台

14、发展;引导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支柱产业绿 色转型升级发展,已有石化工业区控制规模,实现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 加快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区块链与量子信息等战 略性新兴产业。禁止新建、扩建燃煤燃油火电机组和企业自备电站,推进现有服役 期满及落后老旧的燃煤火电机组有序退出;原则上不再新建燃煤锅炉,逐步淘汰生 物质锅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的分散供热锅炉,逐步推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全覆盖;禁止新建、扩建水泥、平板玻璃、化学制浆、生皮制革以及国家规划外的 钢铁、原油加工等项目。推广应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严格限制新建生产和 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

15、料的项目,鼓励建设挥发性有机物共性工厂。除金、银 等贵金属,地热、矿泉水,以及建筑用石矿可适度开发外,限制其他矿种开采。本项目属于公共道路改造,不属于工业类项目,因此符合区域布局管控要求。(2)能源资源利用要求科学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新建高能耗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 耗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率先探索建立二氧化碳总量 管理制度,加快实现碳排放达峰。依法依规科学合理优化调整储油库、加油站布局, 加快充电桩、加气站、加氢站以及综合性能源补给站建设,积极推动机动车和非道 路移动机械电动化(或实现清洁燃料替代)。大力推进绿色港口和公用码头建设, 提升岸电使用率;有序推

16、动船舶、港作机械等“油改气” “油改电”,降低港口柴 油使用比例。鼓励天然气企业对城市燃气公司和大工业用户直供,降低供气成本。 推进工业节水减排,重点在高耗水行业开展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加强江 河湖库水量调度,保障生态流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本项目属于公共道路改造,不属于工业类项目,因此符合能源资源利用要求。(3)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在可核查、可监管的基础上,新建项目原则上实施氮氧化物等量替代,挥发性 有机物两倍削减量替代。以臭氧生成潜势较大的行业企业为重点,推进挥发性有机 物源头替代,全面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深入实施精细化治理。现有每小时35蒸吨 及以上的燃煤锅炉

17、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治理,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加快完成 清洁能源改造。实行水污染物排放的行业标杆管理,严格执行茅洲河、淡水河、石 马河、汾江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水污染物未达到环境质量改善目 标的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施减量替代。电镀专业园区、电镀企业严格 执行广东省电镀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探索设立区域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 准,推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率先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 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无 害化处置,稳步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加强珠江口、大亚湾、广海湾、镇海湾等重点河口海湾陆源污染

18、控制。本项目属于公共道路改造,不属于工业类项目,因此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要 求。(4)环境风险防控要求逐步构建城市多水源联网供水格局,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 强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广州石化、珠海高栏港、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等石化、化工重 点园区环境风险防控,建立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开展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落 实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提升危险废物监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全过程跟踪 管理;健全危险废物收集体系,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优化。本项目属于公共道路改造,不属于工业类项目,因此符合区域环境风险防控 要求。(5)环境管控单元总体管控要求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

19、控单元三类。全省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1912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727个,主要涵盖 生态保护红线、一般生态空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等区 域;重点管控单元684个,主要包括工业集聚、人口集中和环境质量超标区域;一 般管控单元501个,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区域。全省共划定海域环境管控单元471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279个,为海洋生态保 护红线;重点管控单元125个,主要为用于拓展工业与城镇发展空间、开发利用港 口航运资源、矿产能源资源的海域和现状劣四类海水海域;一般管控单元67个,为 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海域。根据广东省环境管控单元图(见附图11

20、),本项目所在地属于重点管控 单元,不属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 年版)的通知(中府202357号)本项目为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属于公共设施,不在环境 准入负面清单界定的项目范围内。综上分析,项目建设符合所在区域的“三线一单”控制要求。表1-1横栏镇重点管控单元准入清单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行政区划管控单元 分类要素细类本项目情况相符性省市镇(街道)ZH4420002 0014横栏镇重点管控单元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重点管控 单元14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大 气环境弱扩散重点管控区。管控维度管控要

21、求区域布局管 控1- 1.【产业/鼓励引导类】鼓励发展智能家居、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 务业发展。1-2.【产业/禁止类】禁止建设炼油石化、炼钢炼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焦炭、有色冶炼、化学制浆、生皮制革、陶流 (特种陶瓷除外)、铅酸蓄电池项目。1-3.【产业/限制类】印染、牛仔洗水、电镀、鞅革等污染行业须按要求集聚发展、集中治污,新建、扩建“两高”化工项 目应在依法合规设立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布设,禁止在化工园区外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运输工具加油 站、加气站、加氢站及其合建站、制氢加氢一体站,港口(铁路、航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危险

22、化学品输送管道以及 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配套项目,国家、省、市重点项目配套项目、氢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除外)。该单元允许设立 专业金属表面处理集聚区12个,集聚区、环保共性产业园、共性工厂外原则上不再审批或备案环保共性产业园核心区、 共性工厂涉及的共性工序的规模以下建设项目;对于符合镇街产业布局等相关规划、环保手续齐全、清洁生产达到国内或 国际先进水平的规模以下建设项目,经镇街政府同意并报市生态环境局备案后予以审批或备案.1-4.【大气/鼓励引导类】鼓励集聚发展,鼓励建设“VOCs环保共性产业园”及配套溶剂集中回收、活性炭集中再生工程, 提高VOCs治理效率。1-5.【大气/限制类】原则上不再

23、审批或备案新建、扩建涉使用非低(无)VOCS涂料、油墨、胶粘剂原辅材料的工业类项 目,相关豁免情形除外。1-6.【土壤/禁止类】禁止在农用地优先保护区域建设重点行业项目,严格控制优先保护区域周边新建重点行业项目,已建 成的项目应严格做好污染治理和风险管控措施,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提标升级改造,防控土壤污染。本项目属于城市道 路及智能交通 体系建设,不属 于工业类项目,不 占用农用地。相符能源资源利 用2- 1.【能源/限制类】集中供热区域内达到供热条件的企业不再建设分散供热锅炉。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行清洁 生产,对于国家已颁布清洁生产标准及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新建、改建、扩

24、建项目均要达到行业清洁生产先进 水平。新建锅炉、炉窑只允许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锅炉、炉窑须配 套专用燃烧设备。污染物排放 管控3- 1.【水/鼓励引导类】加快推进横栏镇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岐江河流域横栏镇片区未达标水体综合整 治工程,零星分布、距离污水管网较远的行政村,可结合实际情况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3-2.【水/限制类】涉新增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的项目,原则上实行等量替代,若上一年度水环境质量未达到要求,须 实行两倍削减替代。横栏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水 污染物排放限

25、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较严者。3-3.【水/综合类】推进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3-4.【大气/限制类】涉新增氮氧化物排放的项目实行等量替代,涉新增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项目实行两倍削减替代。VoCS年排放量30吨及以上的项目,应安装VoCS在线监测系统并按规定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3-5.【土壤/综合类】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经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推广测土配方施 肥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本项目属于城市道 路及智能交通体系 建设,不属于工业 类项目,本项目建 成后,有利于当地 雨污管网的建设, 提高城镇生活污水 集中收集处理效率

26、相符环境风险防 控4- 1.【水/综合类】集中污水处理厂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完善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系统联网, 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实时、动态监管。单元内涉及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行业名录(指导性意见) 所属行业类型的企业,需设计、建设有效防止泄漏化学物质、消防废水、污染雨水等扩散至外环境的拦截、收集设施,相 关设施须符合防渗、防漏要求。4.2.【土壤/综合类】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工业企业要落实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在项目环评、 设计建设、拆除设施、终止经营等环节落实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4-3.【风险/综合类】建立企业、集聚区、生态环境

27、部门三级环境风险防控联动体系,建立事故应急体系,落实有效的事故 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区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建设项目实施 后,将采取相应的 防范措施和应急措 施,将环境风险程 度降到最低,全力 避免因各类安全事 故引发的次生环境 风险事故相符地理位置项目组成及规模二、建设内容中江高速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位于中山市横栏镇,起点KO+IOO始于岐江 公路(22。35 T7.988 N,东经113。12,46.562 E),道路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 经过现状庆丰路、现状中江高速横栏出入M道路,终点止于Kl+320 (22 0 34, 55.

28、343 wN ,东经113o 13,18. 166,rE),路线全长约1.220km 0地理位置图见附图k1项目由来根据现场实际调杳,现状道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现 状双向主六车道+双向应急两车道,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红线宽度为54m,其中 主行车道路面结构为沥青路面结构,宽度为31mo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属于改建项目,改造后为一级公路兼城 市主干路功能,起点KO+ 100始于岐江公路,道路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经过现状 庆丰路、现状中江高速横栏出入口道路,终点止于K1+320 ,路面宽度由原来的54m 拓宽加长至54.8m o项目路线全长约1.22

29、0km ,为地面双向10车道,隧道主线双向6 车道,隧道地面辅道双向4车道,沥青路面结构,地面段设计车速为60kmh ,隧道 主线下穿设计速度为60kmh ,地面辅道40kmho据历史调查,因现有项目年代久远,现有项目并没有办理环评及验收手续,原有 污染情况主要为现状道路机动车尾气、雨水、交通噪声及道路垃圾。根据监测报告, 项目监测点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和4a 类标准要求。现有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如下:大气环保措施主要采取加强路面的洒水和清洁,散装物资封闭运输;加强绿 化措施;加强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加强路面维护,保持路面清洁、平整,有效遏制 环境

30、空气污染源。根据中山市2021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PMIO和PM2.5达 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修改单要求。地表水环保措施主要通过市政雨水管网,排入内河涌,污染物得到稀释或净 化降解。本项目施工及用地范围不涉及水体。噪声环保措施主要采取加强交通管理措施;加强路面养护;合理规划地块的 建设;道路沿线种植绿化带;道路绿化带建设以及敏感建筑物自带隔声玻璃窗。根据 现场勘查,项目周边没有发生过噪声投诉问题。根据噪声监测报告,现有项目部分敏感点存在超标,主要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本项目经改造后,在隧道敞开路段优先考 虑声屏障降噪措施,敏感点室外声环境质量昼间可以达

31、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标准要求;在实施声屏障后仍超标,考虑对敏感点主要采取被动降 噪措施,安装通风隔声窗,措施落实后敏感点室内噪声能够满足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B 55016-2021)要求,同时通风量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新风量应大于30m3 (h人)的要求。生态环保措施主要采用道路绿化工程,周边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区、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周围没有 发生过重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本项目作为中江高速公路横栏段出入口道路,随着中山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该节 点交通量出现了大幅增长,

32、使得高速公路出入口处的车辆在该交叉节点严重堵塞,路 面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本项目为中江高速中山横栏出入口立交化改造工程,项 目位于中山市横栏镇境内,是连接中山市、古镇及横栏镇的重要道路。本次改造基本 上按照现有道路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改造,于中江高速横栏出入口道路处增设下穿隧 道,改善路口通行能力,完善道路改造范围内的绿化、交通、排水、照明等设施。本 项目拟于2023年7月开工,2025年12月底竣工,预计2026年通车,工期30个月。 改造后能够改善该地区出行条件,增加道路通行能力,是中山西部的交通要道路,将 会提高该地区交通通行能力,对发展横栏镇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表2-1项目环评类别判

33、定一览表行业 类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2019年修订)本项目情况C制造业属于E4812公路工 程建筑大类中类小类48 土木工程建筑业481铁路、道路、隧道 和桥梁工程建筑E4812公路 工程建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2021 年1月I日起施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表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30等级公路(不含维护; 不含生命救援、应急保通工程以及国防交通保障项目;不含改扩 建四级公路)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新建30公里(不含)以 上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 路:新建涉及环境敏感区 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其他(配套设施除外; 不涉及环境敏感区

34、的 三级、四级公路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等有关规定,本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 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属于“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30 等级公路(不含维护;不含生命救援、应急保通工程以及国防交通保障项目;不含改 扩建四级公路)其他(配套设施除外;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三级、四级公路除外)”,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3、项目组成与规模项目起点始于岐江公路,路线向东南方向延伸,沿线与现状庆丰路、现状中江高 速中山横栏出入口

35、道路相交,路线全长约1.22公里,行车道路面为沥青路面,新增 用地面积约1073.6m2o项目主要对岐江公路(旧S268线)与中江高速出口道路交叉 口进行立交化改造,增设下穿隧道一座(KO+500K0+910),路面宽度由原来的54m 拓宽加长至54.8m,推荐采用主线隧道双向6车道,地面辅道双向4车道,同时完善 道路改造范围内的绿化、交通、排水、照明等设施,对K0+ 100K0+140段双侧、 Kl+18OK1+32O西侧现状雨水管道予以保留,结合道路设计对现状检查井井盖、井 环进行提升改造,并新建雨水口。项目按一级公路的标准建设(兼城市主干路功能) 主线下穿隧道设计速度为60千米/小时,地

36、面辅道设计速度为40千米/小时,预计2026 年月正式通车。本项目建设内容见下表。表2-2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类别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主体工 程道路工程拟在中江高速出口道路与岐江公路交叉口处增设下穿隧道,改造行车道 路面及人行道路面、交通设施、排水、绿化及照明,改造范围全长l22km0隧道工程隧道段全长410m,按双向六车道设置,主体结构采用开口段(长250m) 和封闭段(长160m) o排水工程本项目新建排水管道采用雨污分流制的排水体制,设计范围沿线规划建 有d800污水管,管坡1%,管底标高-3. 15至R.65 ,自北向南接入下游 规划污水管后汇入1号污水泵站,泵站规划规模为5.5万吨/日,污

37、水最 终转输至横栏污水处理厂处理。交通工程现状交叉道路有庆安路、庆丰路、中江高速出口。根据现有城市规划及 道路现状,各处道路交叉均采用T型平面交叉的形式。交通工程设计包括交通标线;交通标志;信号控制;安全设施。景观绿化工 程绿化面积约7756m2;设计范围内有中央绿化带(2m),边分带绿化 (1.5m),隧道顶部绿化和渠化岛。照明工程灯具纵向间距原则上设计为30m 0道路部分照明用电为三级负荷,每个 相变由附近市电提供一路IoKV电源,经由箱式变电站变压输出0.4KV 供电。接电方式从道路旁的市政电路接入。施工场地项目选线现状为道路用地,施工过程不设混凝土搅拌站、碎石场;从附 近荒山取土;从道

38、路起点向终点推进,不超出用地范围,无临时工程, 不额外占地。临时工 程施工便道本阶段施工时,在施工区前方设置施工警告、提示等标志,施工区域采 用围挡封闭,围挡高度不低于2.5m;改造两侧人行道并拓宽带至道路红 线设计范围作为机动车道或施工便道,并且在辅道机动车道下埋设部分 管线。辅道工程施工时,车辆利用现状道路两车道通行,施工时,在施 工区前方设置施工警告、提示等标志,施工区域采用围挡封闭。附属工 程施工主要进行两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部分道路沥青路面恢复施 工;施工时,于道路两侧设置临时人行道,务必保证路侧行人的安全通 行。环保工 程施工 期,咬T 治理施工期产生的少量粉尘,施工现场采取围挡

39、、洒水抑尘等措施减少扬尘 排放废水 治理车辆清洗等施工废水经临时隔油沉淀池预处理后经隔油沉淀后回用至 工地中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项目施工阶段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 员各自在周边解决食宿问题,因此项目不会产生施工生活污水噪声 治理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分阶段分散施工,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选用低噪声 施工机械和设备,合理安排车辆运输路线及时间等,设置高约2.5m的 临时隔声挡板等固废 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用垃圾桶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建筑垃圾 将妥善保管,分类收集、集中存放,将有用的综合回收利用,剩余的外 运至指定填埋场进行填埋;工程弃方、桩基废渣运至指定的收纳场进行 处理水土 保持施工区的

40、护坡、边坡等进行绿化;临时表土堆场设挡土墙、截排水沟等; 占地地面进行硬化宫廷 期废气 治理加强汽车自身尾气处理系统监督管理,做好车流疏导工作,加强道路两 侧绿化吸附,洒水抑尘废水 治理通过市政雨水管网,排入水体或两侧自然环境中,污染物得到稀释或净 化降解噪声 治理严禁超载车辆上路,以免加速路面老化和产生更大的噪声;运营后加强 路面的保养工作,确保路面的平整度;通过禁鸣和加强绿化等措施控制; 绿化;隧道敞开段采取隔声屏障及敏感点采取隔声窗等措施,敏感点措 施落实后室内噪声能够满足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 要求。并跟进监测,预留噪声环保费用固废 处理路面垃圾及时清扫,清扫收

41、集后往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清运站3、主要技术指标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初设资料,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表2-3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一、基本指标1道路等级/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功能2设计速度km/h主线60kmh ,地面辅道40kmh3车道数/主线双向6车道,地面辅道双向4车道4占用土地亩110.935拆迁建筑物m2247506拆迁电讯、电力线km0.8257净空要求m5二、路名8路线总长km1.229路线增长系数%107.0710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个1.0011平曲线最小半径m/处600/ 112直线最大长度m382.60413最大纵波%3.514最短纵波m101. 15315平均每

42、公里纵坡变更次数次3.2816竖曲线最小 半径凸型m/个3500凹型m/个2000三、路吉K路面17路基宽度m54.818土石方数量挖方n?32709填方m3750419软土路基km1.2220沥青路面m245498.3四、隧外I21设计车辆荷载-公路一I级22隧道宽度m27.523隧道长度m/座410/ 1五、路线交叉24平面交叉处34、纵断面设计本项目起点标高与三沙路口现状路顺接,终点与珠三角环线高速桥下处拟合。主 路鼓大纵坡3.5% ,最小纵坡0.3%;辅路按现状道路路面拟合。5、路基横断面设计道路标准横断面:4.4m (人行道)+ 1.5 (非机动车道)+ 1.5m (边绿化带)+0.

43、5m(路缘带)+7m (辅路机动车道) Ilm (主路机动车道)0.5m (路缘带)+2m (中 央分隔带)+0.5m (路缘带)+ Ilm (主路机动车道)+7m (辅路机动车道)+0.5m (路 缘带)+ 1.5 (边绿化带)+1.5 (非机动车道)4.4m (人行道)=54.8m。隧道开口段、闭口段标准横断面:2.65m (人行道)+ 1.5 (非机动车道)+ 1.5m(边绿化带)+0.25m (路缘带)+7m (辅路机动车道)+O.25m (路缘带)+O.5m (侧 防撞护栏)+ 1.75m (检修通道)+ 10.5m (主路机动车道)+0.75m (路缘带)+ 1.5m (中 央分隔

44、带)+0.75m (路缘带)+ 10.5m (主路机动车道)+0.5m (侧防撞护栏)+ 1.75m(检修通道)+0.25m (路缘带)+7m (辅路机动车道)+0.25m (路缘带)+ 1.5m (边绿化带)+ 1.5 (非机动车道)+2.65m (人行道)=54.8m0主线隧道开口段6道瑞线4道主线隧道闭口段6道+辅线4道 图2 1道路横断面图 6、路基处理方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初步设计方案,路基处理运用等(超)载预压法、粉喷桩复合 地基法、碎石换填法、抛石挤淤等措施对地基的沉降和稳定进行综合处理。本项目在靠近周边地块、厂房等用地受限地段设置支挡结构。在能保证用地界限、 路基稳定的前提下,优

45、先采用钢筋砂挡土墙。根据本项目的地形地貌特点,在用地受 限段设置路肩挡土墙。车道拓宽路段及主线挡土墙段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处理。7、边坡防护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初步设计方案,本项目设计边坡防护采用喷播植草(草灌混植) 防护。植草所选草种应为当地易生的草种,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液压喷播植草;植草时 加入40%的灌木种子以形成草灌护坡,灌木种类应为当地易生长的低矮灌木。8、路面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初步设计方案,本项目路面设计采用单轴双轮组IOOKN (BZZ- 100)为标准轴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表2-4路面结构一览表行车道路面人行道路面非机动车道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改

46、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13);中面层:6cm中粒式改性沥青碎(AC-20C);面层:5cm厚高压环保砖; 调平层:2cm厚1:3水泥 砂浆;基层:18Cm厚C20水泥混面层:5cm厚砂粒式 彩色沥青混凝土(AC-5);基层:18Cm厚C20水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砂(Ae-25C);凝土。Iem厚乳化沥青下封层;垫层:10Cm厚级配碎石。基层:36Cm厚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垫层:20Cm厚级配碎石。9、隧道工程泥混凝土。垫层:10Cm厚级配碎 石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初步设计方案,隧道起始里程主线K0+500-K0+910 ,全长 410mo隧道按双向六车道布置。主体结构采用开口段(长25Om)和闭口段(长160m) o 为排出隧道范围内汇集的雨水,在K0+700左侧设雨水泵房一座。隧道平面位于曲线 上,隧道纵坡为3.5% ,路面横坡为2% ,设2%超高。按结构形式,隧道可分为开口段和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