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说初中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说初中教学设计.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 从教学案例看教学设 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 叶小兵2014年9月17日,案例一:在一节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初中历 史课上,教师讲到万隆会议,主要介 绍了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风采,出示了 多幅周总理的照片,播放了周总理在 会议上演讲的影视资料。然后,让学 生讨论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起的作用。问题在于:是否遵循课标的要求,历史课的教学角度,要依据课标要求,要在钻研课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如万隆会议,实验稿课标上写的是: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而新版课标的要求,在中国史中是: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史是:通过万隆会议知道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
2、捍 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因此,这一问题的教学角度不是周总 理的外交风采,而是中国在万隆会议 上的作用,以及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对历史的阐述 是有多种角度和侧重的,但从教学上 来说,确定教学角度,首先是要依据 课程标准的要求,按课标要求来设计。启示:要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案例二:在一次初中历史教学比赛中,当参赛教师讲完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后,评委在答辩环节提出问题请教师回答:教材中写道:1645年,克伦威尔领导的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打败王军主力,攻占王军大本营。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以死刑。那么,既然是在1645年抓到查理一世,为什么要等到1649年才将其处死
3、?问题在于:是否搞清历史的原本,搞清历史的原本,就是把握所教知识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这对教师来说,既是备课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储备的过程、提高的过程。新历史课程有不少新的知识点、新的知识组合方式,以及新的认识历史角度,这些都需要我们搞清楚,仔细地加以梳理。,要搞清楚历史的背景 如讲改革开放“文革”结束后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要搞清楚史事的过程 如讲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的爆发、陆战与海战的经过,重要的是搞清教学中所涉及的史事 如果对所述史事不清,就会造成概念混 淆、史实歪曲,以至所得出的结论错误例如:秦以后“皇族仍然是皇帝的依靠,一是皇族仍然封王,如燕王朱棣,所在地区十分重要。二是关键岗位都用皇
4、族成员,元代的丞相都是由太子担任。”历史教学2011年第3期第32页,要搞清概念的内涵 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启示:要全面和深入地把握历史,案例三:有位教师在讲洋务运动时,在讲完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后,讲道:洋务派办的这些新兴工业,需要引进外国的设备、技术和人员,而当时的人都不懂外语,难以操作。为此,洋务派推行新式教育,兴办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问题在于:是否厘清历史的逻辑,将历史的逻辑转化为教学过程的逻辑:1.教学环节 解决课堂教学是如何展开和进行的问题 设计课堂教学的总体进程和每一个步骤 2.教学内容 梳理本课内容所涉及史事的逻辑与层次
5、厘清所教史事的范围、要素和前后关系 3.学生认知 预设问题和设计活动,牵引学生的认知 通过师生的互动促进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符合历史发展线索的梳理,然后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过程的编排,使得教学环节有前后相连的逻辑关系,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够同步而有序地展开。而这一切的基础,要以历史时序为基础,符合历史发展逻辑。启示: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案例四:有位教师在讲三国鼎立时,大约用了 20分钟具体而生动地讲述官渡之战的 过程。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官渡 之战;赤壁之战;三国的建立与发展。问题在于:是否把握教学的重点,重点即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一节课的
6、内容,如果没有重点,就会面面俱到,平淡无奇;如果都是重点,等于没有重点,还是一锅粥。需要思考的一是重点的选择 在历史上的地位 在教材中的地位 在本课中的地位,二是如何突出重点 采取有效策略活化重点,强化重点 围绕着重点:补充相应的材料 设计思考的问题 组织探究的活动,例如,讲到历史上的改革,往往有着多方 面的具体措施,若逐条介绍,就会显得重 点不明显,内容也枯燥,因此要选择重点。例如,商鞅变法的内容包括: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移风易俗。重点可定为:奖励军功打破贵族世袭制,提高军队战斗力 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 推广县
7、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启示:要学会抓住教学的重点,案例五:在一节有关唐朝文化的初中历史课上,讲到唐诗,教师先是组织学生展开赛 诗会的活动,分小组朗诵唐诗,然后 分别对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篇进 行具体分析,阐述其中的写法及意境。问题在于:是否突出历史的特色,中学历史课程的很多内容,属于专门史的范围,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从历史的视野上来考察某一领域中的问题,把握其中的历史变化和历史意义,而不是只注重讲清一般的知识,所以,要探索如何讲出历史课的特色。,凸显历史的特色,就是将某一史事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对史事进行阐释,而不是单纯
8、、抽象地讲述和简单地加以评论。如: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如:讲文学史注意在大历史的背景下讲文学的发展注意讲出文学流派及作品与时代的关联注意避免讲成文学作品的赏析课注意讲出文学发展史上的成就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阅读,如:讲外交史要有全球意识,讲出当时的国际态势注意外交与内政的关系注意外交政策的发展阶段及重要转折注意讲出外交成就的影响要有“外交无小事”的意识,不可乱讲 启示:用历史的视野进行阐释,案例六:有位教师在讲经济特区时,运用地 图,先说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然 后说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再说设 海南经济特区,及上海浦东开发区。然而,未说明经济特区的特在何处问题在于:是否把握了核心要素
9、,每个具体的历史知识,都有其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是由这些要素构成知识的。备课时不但不能忽略了核心要素,而且要将核心要素加以梳理,以使其更为清晰。,经济特区这一知识的核心要素包括:过程要素:是怎么发展的,如何有步骤地逐渐展开政策要素:引进外资、设备和经营方式,在税收、出口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格局要素: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此外,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的区别,再如:秦始皇这一人物的要素 1.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推行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启示:细致梳理知识的核心要素,案例七:有位教师在讲唐都长安的繁盛时,这 样讲道:长安城里的大街小巷店铺林 立,出售
10、各式各样商品,如茶叶、丝 绸、唐三彩等。到了晚上,全城是一 片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叫卖声不绝。问题在于:是否找准历史的细节,历史是由细节组成的,讲历史离不开细节,要把历史讲得具体生动,使学生能够感悟到,就更需要有细节。教学内容的具体、活化,学生才能对历史有所感悟。从概念到概念,从道理到道理,空洞无物,是历史教学的大忌。,例如:西安事变中捉蒋12日凌晨,孙铭九率一百多人来到临潼的华清池,解决了蒋介石的卫队后,直奔蒋的住所五间亭。蒋介石听到枪声,慌忙逃向后山。孙铭九冲进蒋的卧室,见屋内无人,而蒋的假牙还放在桌上,鞋子摆在床下,衣帽挂在墙上,一摸被子,尚有余温。于是判断蒋没有跑远,就率兵到后山搜索,
11、发现蒋介石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将其架出来,推上汽车送往西安城内。启示:要学会具体生动地讲历史,案例八:有位教师在讲唐都长安的市场时,出 示了唐六典中的一段材料:“凡 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 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然后,对材料中的文字进行了解释。问题在于:如何运用历史的材料,历史材料的运用,重要的是引导学 生通过对材料的研习,分析材料所 述的要点,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材料进行历史的推论,从而 提升学生历史的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如上引材料,可以从中获取的信息是:1.官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监控。2.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再如,讲到大泽乡起义,可以引用下列材料:“公等
12、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 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 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设问:从材料中是否能找出起义的原因?启示:材料运用重在研习和分析,案例九:有位教师讲春秋战国的变革,在讲铁 器和牛耕的推广时,提问学生:牛耕 有什么好处?一名学生回答道:“牛 比人劲儿大。”教师顺势说:“对,牛 耕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课后,我问教师:牛比人劲儿大,难 道是春秋战国时人们才知道的吗?如 果不是,为什么以前不用牛耕?问题在于:是否关注历史的联系,从认识历史的角度上讲,只有 将相关史事联系在一起进行考 察,才能搞清历史的真实面貌。从学习历史的角度上讲,
13、只有 将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建构起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处理教材时需要联系的类型:一是教材中呈现的史事如: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联系与比较二是教材中若隐若现的史事如:辛丑条约与卢沟桥事变的关联三是教材中未呈现的史事 如: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日本关东军,要加强:板块之间 专题之间 课题之间 的联系与沟通 史事的联系和认识的联系 启示:要从联系的角度看历史,案例十:有位教师在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引述了三段共产党宣言的论述,并逐段进行解释。最后,告诉学生:正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 着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诞生。问题在于:是否注重历史的分析,历史是对过去事物的分析、理解、评判与阐释,这
14、也是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对于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史事,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其中的本质特征、历史作用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演进到工业文明的转折点,是工业化的开端,不仅使生产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使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工业革命使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近代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将此前处于世界市场之外的国家和民族统统卷入世界贸易的旋窝。在人类历史发展上,19世纪历史的三大潮流,即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都是受到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启示:要对历史进行全面的分析,案例十一:教师讲完长平
15、之战后评价赵括,有学 生说:“我觉得赵括这个人很了不起,长平被围三年,几十万赵军和城中老 百姓的吃喝怎么解决?援兵又没有。赵括既不是等死也不是投降,而是冒 死突围。虽然战败而死,但也是为国 捐躯,怎么能说他是纸上谈兵呢?”问题在于:如何对应学生的问题,学生有时会在课堂上突然向老师发问,使教师不知所措。学生的问题,主要是历史知识的问题和历史认识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有哪些问题是学生想搞清楚的。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意外的问题,教师也不应回避,而应是采取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如:教师在讲造纸术发明的意义时,有个学生突然问道:“在发明纸之前,人们用什么擦屁股?”教师
16、感到气愤。其实,这个问题是有解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教师的态度要积极,二是教师的功底要厚实,三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启示:要妥善处理学生的问题,案例十二:有位教师准备辽、西夏与北宋的并 立一课时,开始设计的导入是展示 地图,说明当时主要政权的分布情况。后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改 为运用身边的材料来引出本课的教学。问题在于:是否引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策略:尽量创设历史的情景 设置促进思考的问题 引发学生历史的感受 联系学生已知的事物 开展学生为主的活动 对学生学习予以鼓励 启示: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谢 谢 各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