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学院健康评估教案04-2临床生化检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83969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才学院健康评估教案04-2临床生化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英才学院健康评估教案04-2临床生化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英才学院健康评估教案04-2临床生化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英才学院健康评估教案04-2临床生化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英才学院健康评估教案04-2临床生化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才学院健康评估教案04-2临床生化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才学院健康评估教案04-2临床生化检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案教师 学年第卫_学期时间 节次课程名称健康评估授课专业及层次普通本科授课内容第四章实验室检查 痰液、血气分析、脑脊液检查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学时数教学目的L掌握:痰液、血气分析、脑脊液检查的正常值。2 .熟悉:痰液、血气分析、脑脊液检查的标本采集及临床意义3 .掌握:血糖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清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测定、甲 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测定、血清钾、钠的正常值。4 .熟悉: 血清电解质测定的临床意义,血清脂蛋白的测定项目及临床 意义5 .掌握: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测定、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临床意 义重点血气分析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糖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清心肌酶和

2、心肌蛋白测定、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测定、血清钾、钠的正常值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难点血气分析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清脂蛋白的测定项目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自学内容无使用教具相关学科知识教学法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宣布上课,查学生出勤提问,L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2.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的临床意义?第四章 临床实验室检查 痰液检查、标本采集方法二、 检查内容三、 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检查、标本采集方法二、检查内容三、临床意义脑脊液检查一、脑脊液的产生、循环途径、生理功能二、脑脊液检查适应症三、标本采集1、物品准备2、体位3、标本采集四、检查项目1、一般性状:颜色:

3、正常为无色透明液体红色:出血乳白色混浊:炎症(化脓性脑膜炎)黄色:陈旧血透明度:无色透明:病脑、乙脑毛玻璃混浊:结脑。混浊呈脓性,化脑。凝固性:正常静置24h不会凝固。化脑:静置l-2h出现凝块结脑:静置12-24h后,可在液面形成膜状物。2、化学检查:(1)蛋白质定性:阴性;定量:1545mgdl意义:中枢神经系统炎症:高度(750gl)化脑;中度(IOgZL)结脑;轻度(V109/L)病脑 出血:可轻度增加(血红蛋白)进入肿瘤:蛋白质漏出(1)葡萄糖正常 2.5-4.5mmolL脑脊液中葡萄糖受血糖影响,占血糖60%I :见于细胞感染、化脑、结脑(2)氯化物:正常:119- 129mmol

4、LI细菌感染一一化脑、结脑3、显微镜检验:正常脑脊液仅有少量白细胞一一L: MQ7:3异常:细菌性感染一一显著增高,病毒性感染一一轻度增高。脑寄生虫感染一一嗜酸性t小结本次课重点内容宣布上课,查学生出勤提问:1.肾小球功能检查的常用指标?2.肝功能检查的常用指标?第四章临床实验室检查第十节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一.空腹血糖支(-)参考值 葡萄糖氧化酶法:3.9-6. ImmolZL(-)临床意义1 .血糖增高 当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称为高血糖症。引起血糖增高的 常见原因有:(1)生理性增高:举例:餐后l2h、高糖饮食、精神过度紧张、剧烈运动都可使血糖增高。(2)病理性增高:最多见于糖尿病

5、: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 状腺功能亢进症、嗜倍细胞瘤等;应激性高血糖,如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 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其他,如高热、呕吐、严重脱水、全身麻醉、窒 息等。2 .血糖降低空腹血糖浓度3.9mmolL为减低,当空腹血糖浓度2.8mmolL 时称为低血糖症。引起血糖降低的常见原因有:(1)生理性减低:见于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后、妊娠期等。(2)病理性减低:胰岛素过多,: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生长激 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肝糖原贮存缺乏,如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癌等;其他,如急性酒精中毒、严重营养不良等。二.口服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检测体内血糖调节

6、机制的一种方法。临床上 主要用于诊断症状不明显或空腹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患者。【标本采集方法】1 .受试前3天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150g),受试前晚餐后禁食。2 .受试前8h内禁止吸烟、饮酒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停用胰岛素及肾上腺皮 质激素类药,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3 .次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后,将75g葡萄糖溶于25OmI温开水中,嘱病人5 分钟内饮完或进食IOog馒头,从饮/食第一 口开始计时。分别于05h、lh、2h 及3h各抽取静脉血1ml,并在每次抽血后留取尿标本同时送检。(一)参考值空腹血糖3.9-6. lmmolL o 口服葡萄糖后0.5lh ,血糖达高

7、峰,(一般为7.8 9.0mmolL),峰值VILlmmo1/L , 2h 血糖(2hPG) 7.8mmolL , 3 小时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各次尿糖均为阴性。(二)临床意义1 .诊断糖尿病 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 ,或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 糖1 LImmoI/L,或 OGTT 中 2hPG 11. ImmoIZL ,可诊断为糖尿病。2 .糖耐量异常(IGT) 空腹血糖7.0mmolL , 2hPG 为 7.811. lmmolL,为 糖耐量减低。常见于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皮质酥增多症、肥胖症 及肢端肥大症等。三.血清电解质(一)参考值血清钾 3.55.5mmolL;血清钠

8、135 145mmolL血清氯 95- 105mmolL血清总钙 2.252.58mmolL; 离子钙 1. 10 1.34mmolL血清磷 成人:0.97 1.61mmolL; 儿童 1.29 1.94mmolL(-)临床意义1 .血清钾 人体内K+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红细胞、内脏组织中。红细胞 内+浓度是血浆的25倍,故溶血标本对+测定干扰最大。血钾对调节细胞内 外渗透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尤其是心肌的应激性均有重 要作用。(1)血钾增高:血清钾5.5mmolL为高钾血症。常见于:摄入过多,如补 钾过快、过量,输入大量库存血等;排钾减少,如急、慢性肾功能不全伴少 尿、尿闭;

9、钾从细胞内移出过多,如严重溶血、代谢性酸中毒、组织损伤等。(2)血钾降低:血清钾3.5mmolL为低钾血症。见于:摄入不足,如长期 低钾饮食、禁食、饥饿等;丢失过多,如频繁呕吐、长期腹泻、胃肠引流: 长期应用排钾利尿剂及胰岛素等。2 .血清钠支(1)血钠增高:血清钠145mmolL ,并伴有血液渗透压过高者,称为高钠血 症。见于:钠摄入过多;水摄入不足或失水过多;肾排钠减少:长期应 用ACTH或糖皮质激素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症等举例:临床有病人因输入含钠过多的溶液,或术后禁食但有补液不足而导致血 钠增高(2)血钠降低:血清纳135mmolL为低钠血症。见于:D丢失

10、过多:胃肠道丢失;肾性丢失;皮肤粘膜丢失医源性丢失如慢性肾功能不 全多尿期及大量应用利尿剂等;举例:临床某病人因持续高热,大量出汗、长期呕吐及腹泻导致血钠降低。2)细胞外液被稀释:水钠潴留,但水多于钠3)消耗性疾病或摄入不足如长期低盐饮食、饥饿及不适当输液等。3 .血清氯化物4 .血清钙结合生理学回顾提问:人体钙的分布及钙的主要来源和生理功能?(1)血钙增高:血清总钙2.58mmolL为高钙血症。见于:原发性甲状旁 腺功能亢进症、转移性骨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摄人钙过多,如静脉输入钙 过量、服用VitD过多等。(2)血钙降低:血清总钙2.25mmolL为低钙血症。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VitD

11、缺乏、佝偻病、婴儿手足搐溺症、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衰竭和肾性佝偻 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5 .血清无机磷(1)血清无机磷增高:血清无机磷1.6Immol/L为升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 减退、骨折愈合期、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衰竭及补充过量的VitD等。(2)血清无机磷降低:血清无机磷0.97mmolL为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 亢进、佝偻病、肾小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四.血清心肌酶和心肌蛋白(一)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能测定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等细胞的 胞质和线粒体中。CK有三种主要的同工异构酶亚型:CK-MM (CK3),主 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CK-MB

12、 (CK2),主要存在于心肌中;CK-BB(CKl)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肺、肠等组织中。【标本采集方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送检,不抗凝。注意标本切勿溶血。1 .参考值 酶偶联法(37C):男性38- 174U/L ,女性26 140U/L2 .临床意义(1) CK增高1) 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38hCK即明显增高,1036h达 高峰,34天恢复正常。若AMl病程中CK再次升高,提示心肌再次梗死。因 此,CK是AMl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之一,动态监测有助于AMI的病情观察 和预后估计。与CK比较,CK-MB升高对AMl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 特异性CK-MB

13、: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2)肌肉疾病:3)脑组织损伤(4)手术:心脏手术或非心脏手术后均可导致CK增高。(2) CK减低见于长期卧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激素治疗等。(二)乳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1 .参考值连续检测法:104245UL速率法:95200UL2 .临床意义(1)急性心肌梗死 LD活性增高较CK、CK-MB增高出现晚(818h开始增 高),2472h达到峰值,6 10天恢更正常。同工酣检测以LD1、LD2增高显著, 尤其以LDl增高更明显,LDlLD2lo若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LD持续增高或 再次增高,提示梗死范围扩大或再梗死。(2)肝脏疾病(3)恶性肿瘤五.血清脂质(一)血清

14、总胆固醇(TC)测定血清TC测定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发病估计及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标本采集方法】素食或低脂饮食3天,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送检,不抗凝。1 .参考值 2.865.98mmolL2.临床意义(1) TC增高 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糖 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阻塞性黄疸等:长期高脂饮食、吸 烟、饮酒、精神过度紧张等。(2) TC降低常见于严重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营养不良及恶 性肿瘤等。(二)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甘油三酯直接参与胆固醇及胆固醉酯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的形成有 密切关系。标本采集方法】同血

15、清胆固醇测定。L 参考值 0.56 1.70mmolL2.临床意义六.血清脂蛋白(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作用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至肝脏处理,故有抗动 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临床上一般通过检测HDL-C的含量来反映HDL水平。1 .参考值】 1.04mmolL为合适水平2 .临床意义HDL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其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显 著负相关。即使血清胆固醇正常,而HDL-C降低(0.9mmolL)也是临床冠 心病的先兆。此外,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HDL也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是

16、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LDL向组织及细胞内运送胆固 醉,直接促使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一般通过检测LDL-C的含量来反映LDL 水平。1 .参考值 3. 12mmolL为合适水平2 .临床意义 LDL被认为是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LDL水平增高与冠心病发 病呈正相关,因此,LDL-C增高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此外,甲状腺功能 减退症、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肥胖症等LDL也增高。宣布上课,查学生出勤提问:1.血糖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2 .血电解质的正常值?第四章临床实验室检查第二十一节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清补体检查的临床意义一.肿瘤标志物(一)甲胎蛋白山【标本采集方法】抽取空

17、腹静脉血3ml ,注入不抗凝干燥试管中送检。注意标本勿溶血,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L参考值 ELlSA定性:阴性 ELlSA定量:25gL2临床意义.(1)原发性肝癌 AFP明显增高是目前最有价值的肝癌标志物。原发性肝癌 患者AFP增高率为75%80%,常3()0gL,但约有10%的患者AFP为阴性。(2)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多3()0ugL,常 呈一过性增高。(3)某些生殖腺胚胎癌(卵巢癌、睾丸癌、崎胎瘤等)胃癌或胰腺癌时也可 见AFP升高。(4)妊娠34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但多300ugL,分 娩后3周回复正常。(二)癌胚抗原1 .参考值:定性阴

18、性2 .临床意义:明显升高见于胰腺癌,结肠癌,肺癌等。二.病毒性肝炎标志物(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血清中抗体检测甲肝病毒感染临床上常用的为甲肝病毒抗体测定。甲肝病毒抗体有两型, 即IgM型抗体与IgG型抗体。【标本采集】静脉血2ml (不抗凝)【参考范围】阴性【临床意义】LIgM型抗体 阳性是特异性早期诊断指标,提示HAV感染期。在起病后1 周即可阳性,在血清中消失较快。但临床诊断的价值大,抗体IgM型出现阳性 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炎。2.1 gG型抗体 发病两周后可出现,以后渐渐增高。IgG型抗体出现于恢复期, 可持久存在,是获得性免疫力的标志,提示既往感染。可作为流

19、行病学调查指 标。(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现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型5种类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是流行最广,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也是目前研究得比 较清楚的一种类型。检验血中有无其标志物是诊断乙型肝炎、确定其病变类型、 判断其发展预后的重要指标。乙型肝炎标志物共有三对,即三大抗原抗体系统,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核心 抗原(HBCAg)及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及e抗体(抗 HBe) o其中核心抗原全部存在于肝细胞核中,释放时抗原周围常被HBSAg包 裹

20、很难直接测定,所以临床只对标志物中的其他两对半进行检验。【标本采集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抗体的单项检验,只需抽静脉血2ml即可(不抗凝)。全 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两对半),原则上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但需抽血 4mL注意:由于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通过血行播散的传染病,因此静脉抽血时除须 特别注意无菌操作的各项环节外,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所用过的注射 器及污染物必须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同时还要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参考值与临床意义】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验结果多用阴性()和阳性(+)表示,必要时可用滴度表 示阳性程度。LHBSAg阳性 是HBV感染的指标,其滴度高低与传染性有关。如

21、仅此项阳 性提示处于乙型肝炎潜伏期感;或是HBV携带者;或是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 化。其本身不具传染性但因常与HBV同时存在,常作为感染指标之一。2 .抗-HBS阳性保护性抗体。可因隐性感染HBV产生、急性乙型肝炎恢复后, 一般在机体发病后36个月才出现,可持续多年。或者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 产生,是机体对HBSAg产生免疫力的标志,也是乙型肝炎好转康复的标志。3 .HBeAg阳性 表明乙型肝炎处于活动期,是HBV在体内复制的指标,传染 性强。若持续阳性则肝细胞损害过重。在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病人 中检出率高,若转为阴性表示病毒停止复制。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转归。4 .抗-HBe阳性 急性

22、期即出现阳性可转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出 现阳性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抗-HBe阳性表示大部分乙肝病毒被消除,是机体 HBV复制减少的标志,传染性可能较前减弱,但不代表没有传染性。5 .抗-HBC阳性 一般见于慢性肝炎及HBV长期携带者、可检出HBSAg及抗 HBS阴性的乙型肝炎病人。因此,比HBSAg更敏感,可作为HBSAg阴性HBV 感染的指标,也可用于对乙型肝炎疫苗和血液制品安全性鉴定和献血员的筛 选。该抗体对机体无保护作用,其阳性可持续十年甚至终身。6 .乙型肝炎病毒DNA测定:HBVDNA是乙型肝炎的直接诊断证据,表明HBV 复制且有传染性,是检测HBV最灵敏、最特异的指标。补充

23、:乙型肝炎大小三阳:大三阳:HBS-Ag1小三阳:HBS-AgHBe-Ag +3+抗-HBe +抗 HBc +5抗 HBc +145三、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血清中的标志物检测主要标志物是HCV-RNA ,抗-HCVIgM、和振HCVIgG。【标本采集】静脉血3ml【参考范围】阴性【临床意义】LHCV-RNA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与输血有关。血清HCV-RNA早在临床发病 前已可出现阳性(一般在受血后两周),可持续9 17周。HCV-RNA阳性表示病 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因此,血清HCV-RNA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和急 性及慢性丙型肝炎抗-HCV抗体阴性的诊断依据。转阴则提示预后较好,可结

24、 合抗-HCV的动态变化,作为丙肝的预后判断和干扰素等药物疗效的评判指标。 2.抗-HCV IgM主要用于早期诊断,持续阳性可作为转化慢性肝炎的指标,或提示病毒复制持续存在,并有复制。3.IgG阳性表明已有感染,但不能作为感染的早期指标。【自身免疫性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概念(P209) o多数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都会出现自身抗体。 虽然有些自身抗体在疾病中的确切意义尚未得到严格的证实,但其与疾病的相 关性已得到认可,所以这些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都具 有重要的意义。一、类风湿因子(RF)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可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血清 和关节液内。分为I

25、gM、IgA、IgG、IgD、IgE五种类型。【标本采集】静脉血2ml,不抗凝。【参考范围】阴性【临床意义】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阳性率为70% (与书中不同),RF为 RA病情活动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IgA-RF与骨质破坏有关,早期增高表示 病情严重,预后不良。IgE-RF增高属于晚期疾病。但RF并不是RA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肌炎、SLE. 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可见阳性。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传单、结核、感染性心内 膜炎等多呈阳性。二、抗核抗体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libodies , 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 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ANA的性质主

26、要是IgG ,也有IgM和IgA ,甚至IgD 和IgEo ANA可以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 AN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其他体液如滑膜液、胸水和尿液中。【标本采集】静脉血2ml【参考范围】阴性【临床意义】ANA阳性:血清滴度1 : 40为阳性。最多见于未治疗的SLE ,阳性率达8( 100%,活动期SLE几乎100%阳性。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 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也不同;因此就会有多种不同的ANA o 1.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脱氧核糖核酸测定:分为抗双链DNA抗 体(ds-DNA)、抗单链DNA抗体(ss-DNA)、抗Z-DNA抗体。抗双链DNA 抗体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见于活动期的SLE ,阳性率70%-90% o目 前认为在狼疮性肾炎患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抗Sm抗体:该抗体在一名Smith姓的患者血中首次发现,便以其名字的前 两个字母命名。Sm抗原系非核酸性糖蛋白。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标志 之一,特异性达99% o但阳性率偏低,约为30%4%;可能是SlE的一种回 忆性抗体,故在非活动期亦可检出。若将抗dsDNA和抗Sm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SLE的诊断率。小结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测定、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完成自测题,预习血气分析,脑脊液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