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一)及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83983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一)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一)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一)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一)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一)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一)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一)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水资源:水体更替周期:水质型缺水:干旱指数:水系: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水体污染: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水资源管理:二、填空大循环过程包括 、;小循环过程包括、O地球水总量,陆地水量总计,陆地淡水总量,可以直接利用的,占不足地球总水量的 或不到淡水总量的。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亿IT?,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亿/ ,其中河 川 亿in,、地下水 亿?,排位于世界第一;河川径流年人均量 m7 A,为世界人均径流量的 o表示径流的参数有、,影响径流的因素有、 等。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有、,渭河属于 、 、及类型。水体可利用性评价要素包括,。区域水量平衡关系式为 O水循环

2、的要素包括,O三、问答题1 .用图表示水的自然循环过程,并分析人类参与循环时的污染途径。(10分)2 .水资源的特性有哪些?并解释。(10分)3 .阐述保护和管理好水资源的重要性。(10分)4 .评价我国水资源的特征。(10分)5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线路有哪些?分别说明具体调水线路和用途。(10分)6 .说明水资源保护区性质、任务、基本模式。(10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一)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 水资源:地球上的各种水,如果对人类和地球生物的生存及发展具有 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价值或经济价值,或者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有 可能被利用的各种形态的水,统称为水资源,其内涵包括生存利用、 生产利用

3、、生态环境利用,外延包括直接利用、间接利用、以后有可 能被利用。水体更替周期:某水体的总量全部自然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水质型缺水:某个地区水体总量充足,但是由于水体遭受污染不能被 正常利用,致使该地区水资源不足,称为水质型缺水。干旱指数:一个地区的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 水系:干流、支流及河流内的湖泊、沼泽彼此相互连接在一起所形成 的庞大水系统。 流域:以分水线为界,汇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区域,称流域。 生态环境需水量:从广义上讲,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平衡(包 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需用的水量,统称为生态环 境需水量。从狭义上讲,为维持区域内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

4、改善, 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量,称为生态环境需水量。水体污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 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 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 能及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所谓点源污染,是指集中产生、并有可能集中 排入水体的污染源。所谓面源污染,是指非集中产生、不可能集中排 入水体的污染源,例如人烟稀少的山区、旷野、农村地带也有自然污 染产生,降雨时污染物会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这样的污染就具有面 源的性质。 水资源管理:指人类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协调控制、监 督管理。二

5、、填空大循环过程包括 海洋蒸发、气流飘移、遇冷降雨、地表地下径流、汇入海 洋;小循环过程包括 海洋蒸发、遇冷降雨至海洋,地表蒸发、遇冷降雨至 地表 。地球水总量L,陆地水量总计0. 48亿kn?,陆地淡水总量_ 。35亿L,可以直接利用的0 I亿k?,占不足地球总水量的1%或不到淡水 总量的25 %。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2000亿M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8000亿/ ,其 中河川27000亿M、地下水IOOO亿M ,排位于世界第_;河川径流年人均 量2220f7人,为世界人均径流量的1/4。表示径流的参数有径流用径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 系数,影响径流的因素有 降水和蒸发、

6、地形特征、地质情况、植被状况、流 域的几何形状、温度、湿度、人类活动等。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有 雨水补给型、地下水补给、冰雪融化补给、混合补 给型,渭河属于 雨水补给为主、融化水补给、及地下水补给为辅的混合型 类 型。水体可利用性评价要素包括水量可利用性,水质可利用性,利用的技 术经济可行性,环境影响性评价。区域水量平衡关系式为调入量+降水量-调出量二可利用量。水循环的要素包括降水,径流,蒸发。三、问答题1 .用图表示水的自然循环过程,并分析人类参与循环时的污染途径。(10分)答:入海径军降水(海洋)海洋蒸发图中表示了水的自然循环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 和发展同过取水用水及排放废

7、水也参与了水循环,由于人类的参与,水的自 然循环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最终对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具体表现在:(1)人类排放的污水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进入到自然水体,污染了地表水、 地下水、一些挥发性的污染物随着蒸发进入大气,又通过降水污染地表水体 和地下水体,比如酸雨。(2)人类开采地下水、地表水,造成自然水体的输出量增加,水体的更替周 期减小,纳污能力降低,环境容量降低后污染进一步加剧。2 .水资源的特性有哪些?并解释。(10分)答:循环无限性。水资源与其它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具有流动性,是 在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优良的循环性。水循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天 然水资源系统,水资源在开

8、采利用后,能够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处于不断地开 采、补给、消耗、恢复的循环之中,可以不断地供给人类使用和满足生态平衡的 需要。储量有限性。水资源处于不断的消耗和补充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讲有“取 之不尽”的特点,恢复性强。可实际上地球淡水资源的储量十分有限。地球淡水 占全球总水量的1/4,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占全球总水量的1/125,水循 环过程具有无限性,水资源储量具有有限性。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在自然界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时空分布不均 匀是水资源的又一特性。利用多样性。水被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生态平衡广泛利用,各种利用在 数量上的需求是不一致的,在质量上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利害

9、双重性。自然界有部分物质可造福于人类,也可危害人类,水资源就是 其中之一,它也具有利害双重性。关键是人类应该如何合理地控制和利用水资源。3 .阐述保护和管理好水资源的重要性。(10分)答:(1)是防灾减灾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成绩巨大,主要江河初步建成了蓄泄兼筹的防洪调 蓄体系,大部分地区已初步控制了常遇的水旱、洪灾害,只有这样才能长期支持 我国的农业、工业、城市的发展。(2)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水作为一种资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她,目前淡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不得不使 我们清醒,对水资源必须加强保护和科学管理,人类才有可能长期生存和发展。(3)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象征是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城

10、市发展,这些无一例外可以不依 赖于水资源的利用。(4)是生态环境修复的需要由于水资源的匮乏,生态环境已遭受严重破坏,例如发生大洪水、出现大旱、 沙漠化加剧、出现沙尘暴、物种减少、气候失衡、病疫滋生等等,因此人类必须 加紧修复环境、再造山川秀美的自然环境,必须加强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包 括全球性的工作和地域性的工作。4 .评价我国水资源的特征。(10分)答:空间分布特征A.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匀性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 源组合很不平衡;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北方水资源贫乏,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 5乐 却拥有占全国8

11、0. 9% 的水资源总量;西北、内陆等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 5%,拥有的水资源 总量却只占全国4. 6%0B.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地下水是水资源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受地形和主要补给来源降雨量的 制约。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山多河、山区(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约 占全国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约占31%。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山脉从横交织, 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北方分布的大型平原和盆地成为地下水储存的良好 场所。东西向排列的昆仑山一秦岭山脉,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对地下水资 源的区域分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间分布特征我国水资源不仅在地域上分布很不均匀,而且在时间分布上

12、也不均匀,无论 年际和年内分配都是如此。造成时间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是受我国区域气候的影响。水资源与人口组合不匹配特征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0乐水资源占全国的20%人均水资源量1127m7 人。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的60乐水资源占全国的80%,人均水资源量3380m7 人。 水资源与耕地组合不匹配特征北方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60%,水资源占全国的20%,耕地每公顷拥有水 量9465而南方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40%,水资源占全国的80%,耕地每公 顷拥有水量28695ITl)江河高泥沙含量是我国水资源的又一特征我国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珠江、和众多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地形高差大,又 有大面积的黄土高

13、原和岩溶山地,自然因素加上长期的人为破坏,很多地区水土 流失严重,对当地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也使江河挟带大量泥沙, 这是我国江河的重要特征。黄河是典型的高泥沙量河流,其含沙量是世界之最。水资源受气候影响特征我国近50年来,有20多年呈现北旱南涝局面。降雨量一直呈减少势态。由 于高山冰川融水调节,各河流在出山口处的水量基本持平,但下游均呈现逐年减 少的趋势。温室效应使表面蒸发量提高,地面径流量减少。以上6点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利用极不方便,导致发展极不平衡。5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线路有哪些?分别说明具体调水线路和用途。(10 分)答题要点如下:东线工程:江苏扬州长江北岸,经山东至天津,1150km。用于农业及工业、 也有生活。中线工程:丹江口引水,经湖北、河南、河北至北京、天津,1200km。用于 生活、农业及工业。西线工程:从长江干流通天河及支流雅碧江、大渡河引水至黄河上游,经陕、 甘、宁、青、蒙、晋等省区。解决西北及北方地区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缺水 问题,改善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6 .说明水资源保护区性质、任务、基本模式。(10分)答题要点如下:性质: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通过保护水资源修复生态。任务:保护水源及水质。基本模式:分3个区,重点保护区是水资源所在地;生态建设区在重点保护 区之外,进行生态良性化建设;再外围是缓冲区,限制三废、交通、人口等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