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人工繁育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斑蛙人工繁育技术规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CCSB52H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XXXX-XXXX黑斑蛙人工繁育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ofartificialbreedingofPelophylaxnigromaculatus(征求意见稿)草案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Z1-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
2、有限公司、宁国市民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旌德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旌德县旌阳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宣州区洪林镇水产站、宣城市宣州区市场监管局、宣城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宁国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旌德县孙村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星宇、王庆、刘杰、贡毅、张燕、胡骏、马义军、冯亚琴、汪百才、左爱民、石翠芳、韦海涛。黑斑蛙人工繁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斑蛙(PeoPhwaX川gromcu/QS)人工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环境与设施、人工繁殖、蝌蚪培育、幼蛙培育、越冬管理、病害防治。本文件适用于黑斑蛙的人工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
3、。GB11607GB/T 18407. 4NY 5071NY 5072NY/T 5361NY 884SC/T 9101DB34/T 3657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渔业水质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有机生物肥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池塘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种蛙用于繁殖的成蛙,雌蛙3龄4龄,体
4、重5060g,雄蛙2龄3龄,体重4050go3.2变态蝌蚪生长发育至幼蛙的过程,其体形完全改变、完成水生转化为两栖的生长发育阶段。3.3幼蛙蝌蚪变态后,尚未性成熟的蛙。4环境与设施繁育场地环境要求符合GB/T18407.4规定,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4. 2设施4. 2.1种蛙池种蛙池可分为直沟型和回字型两种。直沟型蛙池长25m,宽8m,休息区宽2m,水沟宽1m,沟深0.5m,沟两边为陆地区域。回字型蛙池宽8m,四周陆地区宽L8m,沟宽0.8m,沟深0.4In0.5m,中间蛙池栖息区宽2.8m。养殖池的水沟内种植水浮莲、紫芋等水生植物,可净化水质、遮荫及隐蔽栖息。池内设食台,由木
5、条和网片构成,长方形,1.5InXlnb网片规格40目。4. 2.2孵化池孵化池分为土池和水泥池,孵化池深度04m,以长方形为宜,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土池的四周及底部需铺设黑色防渗塑料膜。4. 2.3防逃设施养殖场四周设置LOmL2m高的防逃墙或者防逃网,防逃网可用60目或80目尼龙网,用木桩或水泥桩固定,在池子上方架设距离地面2m的防鸟网,进排水口加40目的过滤防逃网。5. 人工繁殖5.1 种蛙选择种蛙要求发育良好、体躯健壮、无伤无病、行动活泼,符合本规范3.1的要求。雌蛙腹部柔软膨大,雄蛙第一指内侧婚姻垫明显的。5.2雌雄鉴别雄蛙略小,有一对颈侧外声囊,鸣叫时声囊膨大鼓起,声音较大;第一-
6、指基部粗肥为婚姻垫,上有细小的白疣。雌蛙无声囊,但也会鸣叫,比雄蛙鸣叫的声音小。同龄黑斑蛙的雌蛙比雄蛙大。5.3种蛙培育5.3.1池水消毒种蛙入池前15d20d用生石灰以75kg6672全池泼洒消毒,3d20d后池水更换3-5次。5.3.2雌雄比例雌、雄种蛙的放养比例为2:1或1:1。5.3.3放养密度种蛙投放密度800IOOO对/667/,放养前用2%-4%食盐溶液浸浴5min-10min。5.3.4饲养管理水温25C28,每天傍晚投喂配合饲料。饵料中拌加1%笈合维生素、1%2%鱼肝油。日投饲量为蛙体重的3%5%,以30分钟摄食后略有剩余为宜。饲料符合NY5072的规定。5.4产卵种蛙一般在
7、清晨4时7时产卵,每年4月6月为产卵期,4月中上旬为产卵高峰期。5.5收卵一般在产卵2h3h后及时收卵,每次收集时间在1h内完成。或在产卵前将平板(泡塑板或杉木板)置于产卵池内,待平板附满蛙卵后捞出放入孵化池。放置卵时,需将卵颜色较深的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5.6人工孵化5.6.1孵化池孵化将蛙卵放入孵化池,孵化时动物极朝上。孵化密度IOOOo15000粒/m2。保持微流水环境,PH值68,溶氧4mg/L以上,水温2427七,水深2030cm,5d7d左右孵化小蝌蚪。5.6.2网箱孵化将蛙卵移入孵化箱,孵化箱用60目网片制成,规格1.5mX4m,其他操作按本规范5.6.1执行。待附着的胶质膜
8、被孵化的蝌蚪摄食完后捞出。6蝌蚪培育6.1消毒和肥水蝌蚪放养前10d20d用生石灰50100kg667mg漂白粉10kg/667心进行清池消毒,放养前5d用渔用生物肥510kg6672培养浮游生物,每隔3d5d追加生物肥,生物肥符合NY884的规定。6.2放养蝌蚪放养密度在200尾/m?300尾L6.3投喂蝌蚪孵出3d5d后开始摄食。前期以摄食水体的浮游生物为主,孵出IOd后开始投喂蝌蚪粉料(蛋白含量42%),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蝌蚪体重2%3%。17d后调水捏团进行定点投喂,25d30d后从粉料过渡到膨化颗粒料(蛋白含量40%42%)。6.4水质按本规范的5.3.5执行。6.5变态管理蝌
9、蚪养殖40d50d后开始变态,先长出后肢,此时可将水位放浅,60d70d后前肢长出,尾部开始萎缩,此阶段蝌蚪依靠吸收尾部营养,不需投喂饲料。7幼蛙培育幼蛙的放养密度控制在IOO200只/In2。7.2诱饵驯食80%以上幼蛙上岸后,即进行幼蛙饲料投喂驯化。驯食时先少量多次投喂,5d7d可完成驯化。7.3投饲幼蛙投喂颗粒饲料(饲料蛋白含量3840%)。蛙池总投料量的控制在投料后2小时后食台内无剩料。每天早晚投喂2次。7 .4水质按本规范的5.3.5执行。7.5日常管理加强巡池,定期清污消毒,做好防病、防逃、防高温、防敌害等。当水温超过30C以上,需增加遮荫,加大换水量或使用地下水调节。8 越冬管理8.1 前期准备保障充足的饲料投喂,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鱼肝油等,增强黑斑蛙体质和肥满度。8.2越冬管理温度5C以下时,黑斑蛙进入冬眠。越冬前养殖池陆地区应松土0.150.2In深,池水保持与陆地栖息区落差0.150.2m,霜降前铺上少许秸秆保温越冬。9疾病防控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换水和消毒。饲料中定期添加免疫多糖、叁合维生素。疾病治疗根据渔业官方兽医开具的处方科学用药,按照NY5071规定。10养殖尾水治理养殖尾水处理依据DB34/T3657进行,排放应符合SC/T9101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