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4325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课时安排 2课时从容说课 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是现实世界中应用广泛的关系之.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测量、建筑、工程技术和物理学中,人们常常遇到距离、高度、角度的计算问题,一般来说,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往往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问题. 本节首光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引入了第个锐角三角函数正切.因为相比之下,正切是生活当中用的最多的三角函数概念,如刻画物体的倾斜程度,山的坡度等都往往用正切,而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类比正切的概念得到的.所以本节从现实情境出发,让学生在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过程中,

2、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并能够举例说明;能用sinA、cos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并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计算. 本节的重点就是理解tanA、sinA、cosA的数学含义.并能够根据它们的数学意义进行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计算,难点是从现实情境中理解tanA、sim4、cosA的数学含义.所以在教案中要注重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引出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他们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和思考,特别关注他们对概念的理解.第一课时课 题 1.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教案目标 (一)教案知识点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

3、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够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外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案重点 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

4、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案难点 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教案方法 引导探索法.教具准备 FLASH演示教案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用FLASH课件动画演示本章的章头图,提出问题,问题从左到右分层次出现: 问题1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一边和一个锐角,你能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吗? 问题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的城市建设正日新月异地发展,幢幢大楼拔地而起.70年代位于南京西路的国际饭店还一直是上海最高的大厦,但经过多少年的城市发展,“上海最高大厦”的桂冠早已被其他高楼取代,你们知道目前上海最高的大厦叫什么名字吗?你能应用数学知识和适当的途径得到金茂大厦的实际高度吗?

5、 通过本章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解决. 这节课,我们就先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板书课题1.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讲授新课用多媒体演示如下内容: 师梯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我们经常听人们说这个梯子放的“陡”,那个梯子放的“平缓”,人们是如何判断的?“陡”或“平缓”是用来描述梯子什么的?请同学们看下图,并回答问题(用多媒体演示)(1)在图中,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 生梯子AB比梯子EF更陡. 师你是如何判断的? 生从图中很容易发现ABCEFD,所以梯子AB比梯子EF陡. 生我觉得是因为ACED,所以只要比较BC、FD的长度即可知哪个梯子陡.B

6、CFD,所以梯子AB比梯子EF陡.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用多媒体演示)(2)在下图中,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师我们观察上图直观判断梯子的倾斜程度,即哪一个更陡,就比较困难了.能不能从第(1)问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在第(1)问的图形中梯子的垂直高度即AC和ED是相等的,而水平宽度BC和FD不一样长,由此我想到梯子的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值越大,梯子应该越陡.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很好,的确如此,在第(2)问的图中,哪个梯子更陡,应该从梯子AB和EF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的大小来判断.那么请同学们算一下梯子AB和EF哪一个更陡呢?生,.,梯子EF比梯子AB更陡. 多媒体演示:

7、想一想如图,小明想通过测量B1C1:及AC1,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而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B2C2及AC2,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你同意小亮的看法吗?(1)直角三角形AB1C1和直角三角形AB2C2有什么关系?(2)和有什么关系?(3)如果改变B2在梯子上的位置呢?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梯子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描述梯子的倾斜程度,即用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来描述梯子的倾斜程度.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上面的三个问题,再来讨论小明和小亮的做法. 生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知道RtAB1C1,和RtAB2C2是相似的.因为B2C2AB1C1A90,B2AC

8、2B1AC1,根据相似的条件,得RtAB1C1RtAB2C2. 生由图还可知:B2C2AC2,B1C1AC1,得 B2C2/B1C1,RtAB1C1RtAB2C2.生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 如果改变B2在梯子上的位置,总可以得到RtB2C2ARtRtB1C1A,仍能得到因此,无论B2在梯子的什么位置(除A外), 总成立. 师也就是说无论B2在梯子的什么位置(A除外),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不会改变的. 现在如果改变A的大小,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会改变吗? 生A的大小改变,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会改变. 师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只与A的大小有关系,而与它所在直角三角形

9、的大小无关.也就是说,当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确定以后,它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也随之确定.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棒,现在我们再返回去看一下小明和小亮的做法,你作何评价? 生小明和小亮的做法都可以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因为图中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A是确定的,因此它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是唯一确定的,与B1、B2在梯子上的位置无关,即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生但我觉得小亮的做法更实际,因为要测量B1C1的长度,需攀到梯子的最高端,危险并且复杂,而小亮只需站在地面就可以完成. 师这位同学能将数学和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值得提倡.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数学. 由于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A确定以后,它的对

10、边与邻边之比也随之确定,因此我们有如下定义:(多媒体演示) 如图,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A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A的正切(tangent),记作tanA,即 tanA= . 注意: 1.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2.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3.tanA不表示“tan”乘以“A”. 4.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是锐角的正切. 思考:1.B的正切如何表示?它的数学意义是什么? 2.前面我们讨论了梯子的倾斜程度,课本图13,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有关系吗? 生1.B

11、的正切记作tanB,表示B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即 tanB=. 2.我们用梯子的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刻画了梯子的倾斜程度,因此,在图13中,梯子越陡,tanA的值越大;反过来,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师正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例如建筑,工程技术等.正切经常用来描述山坡的坡度、堤坝的坡度. 如图,有一山坡在水平方向上每前进100m,就升高60 m,那么山坡的坡度(即坡角的正切tan就是tan=. 这里要注意区分坡度和坡角.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即坡角的正切称为坡度.坡度越大,坡面就越陡.例题讲解 多媒体演示例1如图是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分析:比较甲、乙

12、两个自动电梯哪一个陡,只需分别求出tan、tan的值,比较大小,越大,扶梯就越陡. 解:甲梯中, tan= . 乙梯中, tan=.因为tantan,所以乙梯更陡.例2在ABC中,C=90,BC=12cm,AB=20cm,求tanA和tanB的值. 分析:要求tanA,tanB的值,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直角边AC的长度. 解:在ABC中,C90,所以AC=16(cm),tanA=tanB=所以tanA=,tanB=.,随堂练习 1.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你能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tanC吗? 分析:要求tanC.需从图中找到C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因为BDAC,所以C在RtBDC中.然后求出C

13、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即的值. 解: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AC,CDAC31.5. 在RtBDC中,tanC =1. 2.如图,某人从山脚下的点A走了200m后到达山顶的点B,已知点B到山脚的垂直距离为55 m,求山的坡度.(结果精确到0.001) 分析:由图可知,A是坡角,A的正切即tanA为山的坡度. 解:根据题意: 在RtABC中,AB=200 m,BC55 m,AC=192.30(m).TanA=所以山的坡度为0.286.课时小结 本节课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经历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得出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之后,它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也随之确定,并以此为基础,在“Rt”中

14、定义了tanA. 接着,我们研究了梯子的倾斜程度,工程中的问题坡度与正切的关系,了解了正切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课后作业 1.习题1.1第1、2题. 2.观察学校及附近商场的楼梯,哪个更陡.活动与探究 (2003年江苏盐城)如图,RtABC是一防洪堤背水坡的横截面图,斜坡AB的长为12 m,它的坡角为45,为了提高该堤的防洪能力,现将背水坡改造成坡比为1:1.5的斜坡AD,求DB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过程要求DB的长,需分别在RtABC和RtACD中求出BC和DC.根据题意,在RtABC中,ABC=45,AB12 m,则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在RtADC中,坡比

15、为1:1.5,即tanD=1:1.5,由BCAC,可求出CD. 结果根据题意,在RtABC中,ABC=45,所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设BC=ACxm,则 x2+x2122, x=6, 所以BCAC=6. 在RtADC中,tanD=, 即CD=9. 所以DBCD-BC9-6=3(m).板书设计1.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1.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之后,它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也随之确定.2.正切的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确定,那么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注:(1)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2)坡度通常表示斜坡的倾斜程度,是坡角的

16、正切.坡度越大,坡面越陡.3.例题讲解(略)4.随堂练习5.课时小结备课资料 例1(2003年浙江沼兴)若某人沿坡度i3:4的斜坡前进10M,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升高_M. 分析:根据题意(如图):在RtABC中 AC:BC3:4, AB10M. 设AC3x,BC4x,根据勾股定理,得(3x)2+(4x)210,x2.AC3x=6(M). 因此某人沿斜坡前进10M后,所在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升高6M. 解:应填“6 m”. 例2(2003年内蒙古赤峰)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16和12.较长的一条对角线与菱形的一边的夹角为,则tan_. 分析:如图,菱形ABCD,BD16,AC12,ABO,

17、在RtAOB中,AO=AC=6, BO=BD=8. tan=. 解:应填“”.第二课时课 题1.1.2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教案目标 (一)教案知识点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意义. 2.能够运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类比、猜想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利用它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18、. 2.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案重点 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 2.能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教案难点 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教案方法 探索交流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教案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上一节课曾讨论过用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并且得出了当倾斜角确定时,其对边与斜边之比随之确定.也就是说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并在此基础上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定义了正切. 现在我们提出两个问题:

19、问题1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之后,其他边之间的比也确定吗? 问题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这些比有关吗?如果有,是怎样的关系?.讲授新课 1.正弦、余弦及三角函数的定义 多媒体演示如下内容:想一想:如图(1)直角三角形AB1C1和直角三角形AB2C2有什么关系?(2)有什么关系?呢?(3)如果改变A2在梯子A1B上的位置呢?你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4)如果改变梯子A1B的倾斜角的大小呢?你由此又可得出什么结论?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生A1C1BC1,A2C2BC2,A1C1/A2C2.RtBA1C1RtBA2C2.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 由于A2是梯子A1B上的任意点,所以,如果改变A2在梯

20、子A1B上的位置,上述结论仍成立. 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只要梯子的倾斜角确定,倾斜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倾斜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随之确定.也就是说,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大小无关. 生如果改变梯子A1B的倾斜角的大小,如虚线的位置,倾斜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随之改变. 师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都随着倾斜角的改变而改变,同时,如果给定一个倾斜角的值,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唯一确定的.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生函数关系. 师很好!上面我们有了和定义正切相同的基础,接着我们类比正切还可以有如下定义:(用多媒体

21、演示) 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如图,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sine),记作sinA,即 sinA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cosine),记作cosA,即 cosA= 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的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function).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你是如何理解“sinA、cosA、tanA都是之A的三角函数”呢? 生我们在前面已讨论过,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A确定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都唯一确定.在“A的三角函数”概念中,A是自变量,其取

22、值范围是0A90;三个比值是因变量.当A变化时,三个比值也分别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和cosA的关系 师我们上一节知道了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有关系: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由此我们想到梯子的倾斜程度是否也和sinA、cosA有关系呢?如果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19生如图所示,ABA1B1,在RtABC中,sinA=,在RtA1B1C中,sinA1=., 即sinAcosA1, 所以梯子的倾斜程度与cosA也有关系.cosA的值越小,梯子越陡.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棒,能够结合图形分析就更为妙哉!从理论上讲正弦和余弦都可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但实际中通常使用正

23、切. 3.例题讲解 多媒体演示.例1如图,在RtABC中,B=90,AC200.sinA0.6,求BC的长. 分析:sinA不是“sin”与“A”的乘积,sinA表示A所在直角三角形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已知sinA0.6,0.6. 解:在RtABC中,B90,AC200. sinA0.6,即=0.6,BCAC0.62000.6=120. 思考:(1)cosA? (2)sinC? cosC? (3)由上面计算,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 解:根据勾股定理,得 AB=160. 在RtABC中,CB90. cosA0.8, sinC= =0.8, cosC 0.6, 由上面的计算可知 sinAcosCO

24、.6, cosAsinC0.8. 因为A+C90,所以,结论为“一个锐角的正弦等于它余角的余弦”“一个锐角的余弦等于它余角的正弦”.例2做一做:如图,在RtABC中,C=90,cosA,AC10,AB等于多少?sinB呢?cosB、sinA呢?你还能得出类似例1的结论吗?请用一般式表达.分析:这是正弦、余弦定义的进一步应用,同时进一步渗透sin(90-A)cosA,cos(90-A)=sinA. 解:在RtABC中,C90,AC=10,cosA,cosA,AB=,sinB根据勾股定理,得BC2AB2-AC2()2-102=BC.cosB,sinA可以得出同例1一样的结论.A+B=90,sinA

25、:cosB=cos(90-A),即sinAcos(90-A); cosAsinBsin(90-A),即cosAsin(90-A).随堂练习 多媒体演示 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5,BC=6,求sinB,cosB,tanB. 分析:要求sinB,cosB,tanB,先要构造B所在的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过A作ADBC,D为垂足. 解:过A作ADBC,D为垂足.AB=AC,BD=DC=BC=3. 在RtABD中,AB5,BD=3,AD4. sinB cosB, tanB=. 2.在ABC中,C90,sinA,BC=20,求ABC的周长和面积. 解:sinA=

26、,sinA=,BC20,AB25. 在RtBC中,AC=15,ABC的周长AB+AC+BC25+15+2060,ABC的面积:ACBC=1520150.3.(2003年陕西)(补充练习)在ABC中.C=90,若tanA=,则sinA=. 解:如图,tanA=.设BC=x,AC=2x,根据勾股定理,得AB=.sinA=.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类比正切得出了正弦和余弦的概念,用函数的观念认识了三种三角函数,即在锐角A的三角函数概念中,A是自变量,其取值范围是0A90;三个比值是因变量.当A确定时,三个比值分别唯一确定;当A变化时,三个比值也分别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类比前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又进一步思

27、考了正弦和余弦的值与梯子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来解决实际问题.课后作业 习题1、2第1、2、3、4题.活动与探究已知:如图,CD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高,求证:BC2ABBD.(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证明) 过程根据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在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中,只要角度相同,其正弦值(或余弦值)就相等,不必只局限于某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在RtABC中,CDAB.所以图中含有三个直角三角形.例如B既在RtBDC中,又在RtABC中,涉及线段BC、BD、AB,由正弦、余弦的定义得cosB,cosB= . 结果在RtABC中,cosB 又CDAB.在RtCDB中,cosB=BC2ABB

28、D.板书设计1.1.2 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二)1.正弦、余弦的定义在K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sinAcosA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和cosA有关吗?si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cosA的值越小,梯子越陡3.例题讲解4.随堂练习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课时安排 1课时从容说课 本节在前两节介绍了正切、正弦、余弦定义的基础上,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并能够进行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因此本节的重点是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30、45、60这些特殊角的特殊三角函数值,并能够进行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29、的计算.难点是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推导出30、45、60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习用具,教案中,教师应大胆地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特性,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第三课时课 题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目标 (一)教案知识点 1.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的推理.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 2.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3.能够根据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二)思维训练要求

30、1.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的能力. 2.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具重点 1.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2.能够进行含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3.比较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教案难点 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教案方法 自主探索法教案准备 一副三角尺 多媒体演示教案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为了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准备了如下测量工具:含30

31、和60两个锐角的三角尺;皮尺.请你设计一个测量方案,能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 (用多媒体演示上面的问题,并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生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下: 让一位同学拿着三角尺站在一个适当的位置B处,使这位同学拿起三角尺,她的视线恰好和斜边重合且过树梢C点,30的邻边和水平方向平行,用卷尺测出AB的长度,BE的长度,因为DE=AB,所以只需在RtCDA中求出CD的长度即可. 生在RtACD中,CAD30,ADBE,BE是已知的,设BE=aM,则ADaM,如何求CD呢? 生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30的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AC2CD,根据勾股定理,(2CD)2CD2+a2.

32、 CDa. 则树的高度即可求出.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如果一个角的大小确定,那么它的正切、正弦、余弦值也随之确定,如果能求出30的正切值,在上图中,tan30=,则CD=atan30,岂不简单. 你能求出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吗?.讲授新课 1.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师观察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 生一副三角尺中有四个锐角,它们分别是30、60、45、45. 师sin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 生sin30. sin30表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我们不妨设30角所对的边为a(如图所

33、示),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则斜边等于2a.根据勾股定理,可知30角的邻边为a,所以sin30. 师cos30等于多少?tan30呢? 生cos30. tan30= 师我们求出了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还有两个特殊角45、6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 生求60的三角函数值可以利用求30角三角函数值的三角形.因为30角的对边和邻边分别是60角的邻边和对边.利用上图,很容易求得sin60=, cos60=, tan60. 生也可以利用上节课我们得出的结论:一锐角的正弦等于它余角的余弦,一锐角的余弦等于它余角的正弦.可知sin60cos(90-

34、60)cos30=cos60=sin(90-60)=sin30=. 师生共析我们一同来求45角的三角函数值.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设其中一条直角边为a,则另一条直角边也为a,斜边a.由此可求得 sin45=, cos45, tan45=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下表(用多媒体演示)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角sincotan3045160这个表格中的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需熟记,另一方面,要能够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我们观察表格中函数值的特点.先看第一列30、45、60角的正弦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35、生30、45、60角的正弦值分母都为2,分子从小到大分别为,随着角度的增大,正弦值在逐渐增大. 师再来看第二列函数值,有何特点呢? 生第二列是30,45、60角的余弦值,它们的分母也都是2,而分子从大到小分别为,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师第三列呢? 生第三列是30、45、60角的正切值,首先45角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所以tan45=1比较特殊. 师很好,掌握了上述规律,记忆就方便多了.下面同桌之间可互相检查一下对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记忆情况.相信同学们一定做得很棒. 2.例题讲解(多媒体演示) 例1计算: (1)sin30+cos45; (2)sin260+cos26

36、0-tan45. 分析:本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今后若无特别说明,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时,一般不取近似值,另外sin260表示(sin60)2,cos260表示(cos60)2. 解:(1)sin30+cos45=, (2)sin260+cos260-tan45 =()2+()2-1 = + -1 0. 例2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 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 m) 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根据题

37、意(如图)可知,BOD=60,OB=OAOD=2.5 m,AOD6030,OC=ODcos30=2.52.165(m).AC2.5-2.1650.34(m). 所以,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约为0.34 m.随堂练习 多媒体演示 1.计算: (1)sin60-tan45; (2)cos60+tan60; (3)sin45+sin60-2cos45. 解:(1)原式-1=; (2)原式=+=(3)原式=+;= 2.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其倾斜角为30.高为7 m,扶梯的长度是多少? 解:扶梯的长度为=14(m), 所以扶梯的长度为14 m.课时小结 本节课总结如下: (1)探索30、45、60角的

38、三角函数值. sin30,sin45,sin60; cos30,cos45 ,cos60;tan30= ,tan451,tan60=. (2)能进行含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3)能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锐角的大小.课后作业 习题1.3第1、2题.活动与探究(2003年甘肃)如图为住宅区内的两幢楼,它们的高ABCD=30 m,两楼问的距离AC=24 m,现需了解甲楼对乙楼的采光影响情况.当太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时,求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有多高?(精确到0.1 m,1.41,1.73) 过程根据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当光线从楼顶E,直射到乙楼D点

39、,D点向下便接受不到光线,过D作DBAE(甲楼).在RtBDE中.BD=AC24 m,EDB30.可求出BE,由于甲、乙楼一样高,所以DF=BE. 结果在KtBDE中,BE=DBtan3024=8m.DFBE,DF=881.7313.84(m). 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的高CD=30-13.8416.2(m).板书设计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一、探索30、45、60的三角函数值1.预备知识: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含45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列表如下:三角函数角角sincotan3045160二、含30、45、60角

40、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三、实际应用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 1.(2003年北京石景山)计算:. 答案:3- 2.(2003年北京崇文)汁算:(+1)-1+2sin30- 答案:- 3.(2003年广东梅州)计算:(1+)0-1-sin301+()-1. 答案: 4. (2003 年广西)计算:sin60+ 答案:-5.(2003年内蒙古赤峰)计算;2-3-(+)0-cos60-. 答案:-第五课时课 题1.3.2 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二)教案目标 (一)教案知识点 1.经历用计算器由三角函数值求相应锐角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 2.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有关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3.能够运用计算器辅助解决含三角函数值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借助计算器,解决含三角函数的实际问题,提高用现代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