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某六层一字型框架办公楼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可提供完整设计图纸】.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4698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32 大小:1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珠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某六层一字型框架办公楼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可提供完整设计图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明珠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某六层一字型框架办公楼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可提供完整设计图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明珠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某六层一字型框架办公楼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可提供完整设计图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明珠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某六层一字型框架办公楼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可提供完整设计图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明珠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某六层一字型框架办公楼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可提供完整设计图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珠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某六层一字型框架办公楼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可提供完整设计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珠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某六层一字型框架办公楼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可提供完整设计图纸】.doc(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明珠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摘要本设计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层数为六层,底层层高为3.6m,其他层均为3.5m,建筑总层高为21.1m。本设计包括:1. 工程概况2. 屋盖、楼盖设计3. 结构布置4. 荷载计算:恒载、活载5. 荷载组合6. 内力组合7. 截面设计:正截面设计、斜截面设计8. 楼梯设计9. 基础设计10. 施工图11. 施工图预算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施工图预算目录摘要I1.工程概况12.屋盖、楼盖设计22.1屋盖设计22.1.1设计资料22.1.2 屋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22.1.3单向板的设计32.1.4次梁的设计62.2楼盖设计102.2.1设计资料102.2

2、.2楼盖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102.2.3 板的设计112.2.4 次梁的设计123.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173.1框架结构布置173.1.1 结构布置173.1.2 初估截面尺寸183.2框架计算简图203.2.1 计算简图说明20框架梁柱截面特征22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224荷载计算24恒载标准值计算24活载标准值计算275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载总图28恒载计算28顶层梁柱28其他层梁柱29活载计算30顶层梁柱30其他层梁柱316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内力、位移分析336.1屋面楼面标准值计算336.2各层自重标准值计算346.3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356.4横向自振周期计算376.5 水平地震

3、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376.6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396.7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397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448荷载组合及内力组合699截面设计88梁截面设计889.1.1选取最不利组合889.1.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88柱截面设计9710楼梯设计10710.1 底层楼梯设计10710.2 其他层楼梯设计11011基础设计11611.1 非抗震设计11611.1.2 地基资料11611.1.2 基础尺寸及埋置深度11611.1.3 基础高度验算11711.1.4 配筋计算11811.2 抗震设计11812施工图11913施工图预算书12013.1 工程量计算

4、12013.1.1 土石方工程(0101)12013.1.2 砌筑方工程(0103)12113.1.3 混凝土工程(0104)122参考文献:128211. 工程概况明珠办公楼工程为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板顶面标高为21.1m。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类。屋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水泥砂浆找平,40120厚(1%找坡)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法防水层,吊顶或粉刷。楼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水泥砂浆找平,水磨石面层,吊顶或粉刷。墙身做法:由普通砖砌筑而成,普通砖自重18kN/m3,厚度240mm。门窗做

5、法: 窗为钢窗玻璃窗,自重0.5 kN/m2。活荷载: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k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5kN/m2。本设计计算书包括屋盖、楼盖、框架主体结构、楼梯、基础等部分的计算和设计。2. 屋盖、楼盖设计2.1屋盖设计2.1.1设计资料(1)屋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水泥砂浆找平,100140厚(1%找坡)膨胀珍珠岩保温层,冷地子油热马蹄脂二道,二毡三油防水层,架空隔热层(2)屋面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kN/m2(上人屋面)(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梁内受力纵筋为HRB400,其余为HPB235钢筋2.1.2 屋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2.1.21 屋盖

6、平面布置图梁截面尺寸估算依据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及宽度可由下式确定: 且bb200mm,其中横梁跨度:lAB=lCD=7.2m,lBC=2.4m, 纵梁l0=7.2m。由此估算的截面尺寸如下: L1:bh=300750mm L2:bh=300500mm L3:bh=300500mm L4:bh=300750mmL5:bh=300500mm 次梁L6:bh=200400mm图中括号内为底层梁编号,括号外为其它层梁编号,若只有一个编号,表示顶层与其它层梁相同。图2.1.21 框架梁编号2.1.3单向板的设计(1)荷载计算由于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大于屋面雪荷载标准值,故取前者进行计算恒荷载标准值:

7、20厚水泥混凝土找平0.0220=0.46kN/m240120厚(1%找坡)膨胀珍珠岩(0.08+0.16)27=0.546kN/m2防水层 0.35kN/m2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5=2.56kN/m2冷地子油热马蹄脂二道 0.05 kN/m2架空隔热层 1.47 kN/m2 小计 6.11 kN/m2荷载设计值活载效应控制:g+q=1.26.11+1.32=10.132kN/m2横载效应控制:g+q =1.356.11+1.320.7=10.21kN/m2最后取g+q=10.21 kN/m2(2)弯矩计算查表得,板的弯矩系数mp 计算过程见下表中表2.1.31 板弯矩(3)截

8、面设计板厚100mm,h0=100-20=80mm。C35混凝土,1=1.0,fc=16.7N/mm2;HPB235钢筋,fy=210 N/mm2。最小配筋率:因为,故取smin=0.33%,则Asmin=0.33%1000100=330mm2截面设计时取用的弯矩设计值: 表2.1.32 屋面板配筋计算2.1.4次梁的设计(1)次梁计算跨度及截面选择主梁截面为300mm500mm。计算跨度:边跨 l01= ln=7200-180-150=6870mm中跨 l02= ln=7200-300=69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ln跨度7.2m,次梁截面高度h=l/18l/1

9、2=7200/187200/12=400mm600mm,取h=400mm,截面宽度取b=200mm。(2)荷载设计值 恒载设计值 板传来恒荷载 6.111.22.4=17.60 kN/m 次梁自重 0.2(0.4-0.1)251.2=1.8 kN/m 次梁粉刷 0.02(0.4-0.1)2171.2=0.244 kN/m 小计: 19.64 kN/m活载设计值 q = 1.322.4=6.24 kN/m荷载总设计值 g + q =25.88 kN/m(3)内力计算弯矩设计值:表2.1.41 屋盖次梁弯矩计算剪力设计值:跨中 支座 表2.1.42 屋盖次梁剪力计算(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跨中按

10、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的确定如下:,即=229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c=16.7N/mm2,ft=1.57N/mm2。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fy=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yv=210N/mm2 故跨中为第一类T形截面,可按矩形截面进行计算Asmin=200365max0.3%,0.451.57/360=240mm2跨中1:配置316(As=603mm2) 表2.1.43 屋盖次梁梁端受弯承载力计算支座A:配置316(As=603mm2)表2.1.44 屋盖次梁跨中受弯承载力计算(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验算截面尺寸,,由下式可知截面尺寸满足要求2)计算所需

11、箍筋采用8双肢箍筋,计算截面尺寸,由得,确定箍筋间距,取s=200mm 取非加密8200 加密区8150表2.1.45 屋盖次梁梁端受剪承载力计算2.2楼盖设计以第四层楼盖为例2.2.1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水泥砂浆找平,水磨石面层。(2)楼面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5kN/m2(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梁内受力纵筋为HRB400,其余为HPB235钢筋2.2.2楼盖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图2.2.21 楼盖平面布置图2.2.3 板的设计(1)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 kN/m2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5=2.56kN/m2吊顶

12、或粉底 0.5kN/m2 小计 3.65 kN/m2荷载设计值活载效应控制:g+q=1.23.65+1.32.5=7.88kN/m2横载效应控制:g+q =1.353.65+1.32.50.7=7.38kN/m2最后取g+q=7.88 kN/m2(2)弯矩计算查表得,板的弯矩系数mp 计算过程见下表中表2.2.31 楼盖的弯矩计算(3)截面设计板厚100mm,h0=100-20=80mm。C35混凝土,1=1.0,fc=16.7N/mm2;HPB235钢筋,fy=210 N/mm2。最小配筋率:因为,故取smin=0.33%,则Asmin=0.33%1000100=330mm2截面设计时取用的

13、弯矩设计值: 表2.2.32 楼盖的配筋计算2.2.4 次梁的设计(1)次梁计算跨度及截面选取主梁截面为300mm500mm。计算跨度:边跨 l01= ln=7200-180-150=6870mm中跨 l02= ln=7200-300=69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ln跨度7.2m,次梁截面高度h=l/18l/12=7200/187200/12=400mm600mm,取h=400mm,截面宽度取b=200mm。(2)荷载设计值 1)恒载设计值 板传来恒荷载 3.651.22.4=10.51kN/m 次梁自重 0.2(0.4-0.1)251.2=1.8 kN/m 次梁

14、粉刷 0.02(0.4-0.1)2171.2=0.245kN/m 小计: 12.57 kN/m2)活载设计值 q = 1.32.52.4=7.8 kN/m荷载总设计值 g + q =20.37 kN/m(3)内力计算弯矩设计值:表2.2.41 次梁弯矩计算剪力设计值:跨中 支座 表2.2.42 次梁剪力计算(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的确定如下:,即=229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c=16.7N/mm2,ft=1.57N/mm2。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fy=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yv=210N/mm2 故跨中为第一类T形截面,可按矩形

15、截面进行计算Asmin=200365max0.3%,0.451.57/360=240mm2跨中1:配置4、316(As=603mm2)表2.2.43 次梁跨中受弯承载力计算支座A:配置31616(As=603mm2)表2.2.44 次梁梁端受弯承载力计算(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验算截面尺寸,,由下式可知截面尺寸满足要求2)计算所需箍筋采用8双肢箍筋,计算截面尺寸由得,故根据构造确定箍筋间距,取s=200mm 取非加密8200 加密区8150表2.2.45 次梁受剪承载力计算3. 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3.1框架结构布置3.1.1 结构布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建筑物可用的占地平面地形,横向尺

16、寸较短,纵向尺寸较长,故把框架结构横向布置,即采取横向框架承重方案,具体布置详见图,施工方案采用梁,板、柱整体现浇方案。楼盖方案采用整体式肋形梁板结构。楼梯采用整体现浇板式楼梯。基础方案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图3.1.11 结构布置图3.1.2 初估截面尺寸(1)根据本房屋的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和房屋的高度查抗震设计规范,得本建筑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为100mm,各层梁柱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钢筋用HPB235级钢筋。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确定的结构平面布置图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范围分别为7.2m3.6m和7.2m

17、4.8m。估算结构构件尺寸时,楼面荷载近似取为12kN/m2计算(以中柱计算为例)(2) 梁截面尺寸估算依据。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及宽度可由下式确定: 且bb200mm,其中横梁跨度:lAB=lCD=7.2m,lBC=2.4m, 纵梁l0=7.2m。由此估算的截面尺寸如下: L1:bh=300750mm L2:bh=300500mm L3:bh=300500mm L4:bh=300750mmL5:bh=300500mm 次梁L6:bh=200400mm图中括号内为底层梁编号,括号外为其它层梁编号,若只有一个编号,表示顶层与其它层梁相同。表2.2.43 次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图3.1.21 框架梁

18、编号(3)梁的计算跨度如图所示,框架梁的计算跨度以上柱形心线为准,由于建筑轴线与墙轴线重合,故建筑轴线与结构计算跨度不同。图3.1.22 梁的计算跨度(a)5、6层 (b)1、2、3、4层 (4)柱截面尺寸估算依据。 柱的轴压比应小于轴压比限值的要求:C35混凝土:fC=16.7N/mm2, ft=1.57N/mm2要求:上式中的1.2为荷载分项系数,6表示底层柱承重其上六层的荷载。N按底层中柱的负荷面积考虑。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柱截面边长为520mm。结合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本设计柱截面尺寸1至4层为700mm700mm,5至6层为650mm650mm。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19、=41d,梁内钢筋伸至边柱内长度0.4laE=0.441d=16.425=410mm,故柱子截面满足次抗震构造要求。3.2框架计算简图3.2.1 计算简图说明 本设计基础选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顶面标高0.9m。框架的计算单元如图所示,取轴上的一榀框架计算,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底层高度为3.6m,柱的计算高度为4.5m,其余各层柱计算高度为层高,即为3.5m。框架梁柱截面特征由构件的集合尺寸、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利用结构力学有关截面惯性矩及线刚度的概念计算梁柱截面的特征,如表表3.2.21 横梁线刚度表3.2.22 柱线刚度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框架梁线刚度:混凝土C35,Ec

20、=3.15107在框架结构中,现浇楼面,但有现浇层的楼面,可以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增大梁的有效刚度,减少框架侧移。为考虑这一有利作用,在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时,对现浇楼面的边框架取I=1.5I0(I0为梁的截面惯性矩);对中框架梁取I=2.0I0。L1: 边框架梁 中框架梁: 同理得到其他梁的线刚度。框架柱的线刚度: Z1: Z2: Z3: 4 荷载计算 恒载标准值计算(1)不上人屋面恒载 恒荷载标准值:20厚水泥混凝土找平0.0220=0.46kN/m240120厚(1%找坡)膨胀珍珠岩(0.08+0.16)27=0.546kN/m2防水层 0.35kN/m2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

21、5=2.56kN/m2冷地子油热马蹄脂二道 0.05 kN/m2架空隔热层 1.47 kN/m2 小计 6.11 kN/m2(2)楼面恒载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 kN/m2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5=2.56kN/m2吊顶或粉底 0.5kN/m2 小计 3.65 kN/m2(3) 梁自重顶层主梁:bh=300mm500mm其它层主梁:bh=300mm700mm走道梁:bh=300mm500mm次梁:bh=200mm400mm顶层主梁自重: 0.3(0.5-0.1)25+0.02(0.5-0.1)217=4.02 kN/m走道梁自重: 0.3(0.5-0.1)25+0.0

22、2(0.5-0.1)217=4.02 kN/m 其它层梁: 0.3(0.75-0.1)25+0.02(0.75-0.1)217=6.067 kN/m次梁自重: 0.2(0.4-0.1)25+0.02(0.4-0.1)217=2.045 kN/m(4) 柱自重:Z1:bh=700mm700mm 高4.5mZ2:bh=700mm700mm 高3.5mZ3:bh=650mm650mm 高3.5mZ1自重: 0.70.725=12.25kN/mZ2自重: 0.70.725=12.25kN/mZ3自重: 0.650.6525=10.56kN/m(5) 墙自重1) 顶层纵墙A:0.24(3.5-0.5)(

23、7.2-0.65)-21.52.5)19=55.40kN抹灰:0.02(3.5-0.5)(7.2-0.65)-21.52.5)217=8.26 kN窗:21.52.520.45=3.375kN 总计:67.04kN2) 顶层纵墙B:0.24(3.5-0.5)(7.2-0.65)-21.2)19=78.66kN抹灰:0.02(3.5-0.5)(7.2-0.65)-21.2)217=11.73 kN 总计:90.39kN3) 女儿墙: 17.20.2419=32.83kN4) 顶层横墙:0.2419(3.5-0.5)+20.0217(3.5-0.5)=15.72kN/m5) 5层纵墙A:纵墙:0.

24、24(3.5-0.75)(7.2-0.65)-21.52.5)19=47.94kN抹灰:0.02(3.5-0.75)(7.2-0.65)-21.52.5)217=7.15 kN窗:21.52.520.45=3.375kN 总计:58.46kN6) 5层纵墙B:纵墙:0.24(3.5-0.75)(7.2-0.65)-21.2)19=71.19kN抹灰:0.02(3.5-0.75)(7.2-0.65)-21.2)217=10.62kN 总计:81.81kN7) 5层横墙:0.2419(3.5-0.5)+20.0217(3.5-0.5)=14.41kN/m8) 2至4纵墙A:纵墙:0.24(3.5-

25、0.75)(7.2-0.7)-21.52.5)19=47.31kN抹灰:0.02(3.5-0.75)(7.2-0.7)-21.52.5)217=7.06kN窗:21.52.520.45=3.375kN 总计:57.74kN9) 2至4层纵墙B:纵墙:0.24(3.5-0.75)(7.2-0.7)-21.2)19=70.57kN抹灰:0.02(3.5-0.75)(7.2-0.7)-21.2)217=10.52kN总计:81.09kN10) 2至4横墙:0.2419(3.5-0.75)+20.0217(3.5-0.75)=14.41kN/m底层纵墙A:纵墙:0.24(4.5-0.75)(7.2-0

26、.7)-21.52.5)19=76.95kN抹灰:0.02(4.5-0.75)(7.2-0.7)-21.52.5)217=11.48kN窗:21.52.520.45=3.375kN 总计:91.8kN11) 底层纵墙B:纵墙:0.24(4.5-0.75)(7.2-0.7)-21.2)19=100.2kN抹灰:0.02(4.5-0.75)(7.2-0.7)-21.2)217=14.94kN 总计:115.15kN12) 底层横墙:0.2419(4.5-0.75)+20.0217(4.5-0.75)=19.65kN/m 活载标准值计算屋面及楼面活载屋面为2.0 kN/m2;楼面为2.5 kN/m2

27、5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载总图当结构布置图确定后,荷载的传递路径就已确定。从本例的结构布置图中可知:屋盖和楼盖布置的梁将板划分为单向板体系。由此可知板面均布荷载传递给纵向次梁及纵向框架梁,纵向次梁及纵向框架梁的荷载以集中力的方式传给横向承重的框架主梁,为计算方便将框架主梁的自重简化为集中荷载。受载总图荷载的位置的大小及作用位置的正确是结构内力分析的基础。 恒载计算顶层梁柱 (1) AB及BC跨梁 1)板传给次梁 中间次梁 6.112.47.2=105.58kN 2)次梁自重 (0.2(0.4-0.1)25+0.02(0.4-0.1)217)(7.2-0.3)=11.76kN 3)横向框架梁AB

28、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0.30.525+0.02(0.5-0.1)217)2.4=9.65kN4)横向框架梁BC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0.30.525+0.02(0.5-0.1)217)(2.4/2/2)=2.41kNAB跨主梁跨中集中力小计:(板次梁主梁)+主梁自重 105.58+11.76+9.65=126.99kN(2) 节点集中力1)板传给纵向框架梁A 6.11(1.2+0.12)7.2=58.07kN2)板传给纵向框架梁B 6.112.47.2=105.58kN3)纵向框架梁自重(0.3(0.5-0.1)25+0.02(0.5-0.1)217)(7.2-0.3)=22.57kN4)

29、女儿墙:17.20.2419=32.83kN小计节点A: 58.07+22.57+32.83+9.6/2=118.3kN节点B: 105.58+22.57+9.6/2+2.41/2=134.19kN其他层梁柱(1) AB及BC跨梁1) 板传给梁中间次梁 3.652.47.2=63.07kN 2)次梁自重 (0.2(0.4-0.1)25+0.02(0.4-0.1)217)(7.2-0.3)=11.76kN3) 横向框架梁AB自重+横墙体折算为集中荷载 (0.30.7525+0.02(0.5-0.1)217+14.41)2.4=49.1kN4)横向框架梁BC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0.30.7525

30、+0.02(0.5-0.1)217)(2.4/2/2)=2.41kNAB跨主梁跨中集中荷载小计板次梁主梁 63.07+11.76+49.0=123.97kN(2)5层节点集中力板传给纵向框架梁A 3.65(1.2+0.12)7.2=34.7kN板传给纵向框架梁B 3.652.47.2=63.1kN纵向框架梁自重(0.3(0.75-0.1)25+0.02(0.75-0.1)217)(7.2-0.3)=36.68kN纵墙A: 67.04kN 纵墙B:90.39柱子自重:10.653.5=36.96kN小计:节点A: 34.7+36.68+67.04+36.96=199.96kN节点B: 63.1+

31、36.68+90.39+36.96=252.9kN(3) 4层节点集中力板传给纵向框架梁A 3.65(1.2+0.12)7.2=34.7kN板传给纵向框架梁B 3.652.47.2=63.1kN纵向框架梁自重(0.3(0.75-0.1)25+0.02(0.75-0.1)217)(7.2-0.3)=36.68kN纵墙A: 58.46kN 纵墙B:81.81柱子自重:10.653.5=36.96kN小计:节点A: 34.7+36.68+58.46+36.96=191.38kN节点B: 63.1+36.68+81.81+36.96=244.32kN(4) 1至3层节点集中力板传给纵向框架梁A 3.6

32、5(1.2+0.12)7.2=34.7kN板传给纵向框架梁B 3.652.47.2=63.1kN纵向框架梁自重(0.3(0.75-0.1)25+0.02(0.75-0.1)217)(7.2-0.3)=36.68kN纵墙A: 57.74kN 纵墙B:81.09kN柱子自重:12.253.5=42.88kN小计:节点A: 34.7+36.68+87.74+42.88=196.56kN节点B: 63.1+36.68+81.09+42.88=249.5kN 活载计算顶层梁柱AB及BC跨梁 板传给次梁 22.47.2=36.56kN节点A集中力: 2(1.2+0.12)7.2=19kN节点B集中力: 2

33、2.47.2=34.56kN其他层梁柱AB及BC跨梁 板传给次梁 2.52.47.2=43.2kN节点A集中力: 2.5(1.2+0.12)7.2=23.76kN节点B集中力: 2.52.47.2=43.2kN表 5.2.21 计算框架上恒载表 5.2.22 计算框架上活载图5.2.21 框架竖向受载图 注:单位为kN,图中数值均为标准值,括号内为活载,括号外为恒载。6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内力、位移分析表 61 梁柱重量表62 墙体重量6.1屋面楼面标准值计算屋面恒载标准值屋面活载标准值楼面恒载标准值楼面活载标准值6.2各层自重标准值计算6层(墙+梁+板+柱)6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其它层同理,

34、其它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表表6.21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图6.21 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 单位:kN6.3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地震作用是根据各受力构件的抗侧刚度来分配的,同时,若用顶点位移法求结构的自振周期时也要用到结构的抗侧刚度,为此先计算各楼层柱的抗侧刚度。边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6.31 ) (1)底层1) 边柱 2) 中柱 (2) 2层:1)边柱 2)中柱 其他层的同理得,如下表表6.31 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与层间侧移刚度6.4横向自振周期计算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先由公式计算楼层剪力,在由公式计算层间相对位移,最后由式计算结构的顶点位移。 (6.4-1) (6.42) (6.43)表

35、6.41 结构顶点假想位移计算由计算基本周期,取,由表可知。 所以6.5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由房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土类别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得 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的标准值各层横向地震剪力计算见表 (6.51)表6.51 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表图6.51横向框架各层水平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见图6.6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横向框架抗震变形验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分别由公式算出结果 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验算见表 (6.61) (6.62)其详细计算过程见表,表中还计算了各层的层间弹性位

36、移转角:。表6.61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层间弹性相对转角均满足要求 6.7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对第2轴线横向框架内力进行计算。框架在水平节点荷载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计算依据由求得框架第i层的层间剪力Vi后,i层j柱分配的剪力Vij及该柱上、下端弯矩Mjiu和Mjib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柱端剪力: (6.71)下端弯矩: (6.72)上端弯矩: (6.83)计算结果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2轴框架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表表6.71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表表6.72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表表6.73(左震)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2轴框架各层梁端弯矩表6.74 横向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