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战略环境.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4764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战略环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三章战略环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三章战略环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三章战略环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三章战略环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战略环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战略环境.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战略环境,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1.战略基本含义 战略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地理等因素的分析和判断,科学地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一、战略(一)基本含义及其分类,2.战略的分类 按社会历史时期划分:古代战略、近代战略、现代战略按作战性质划分:进攻战略、防御战略按使用武器的类型划分:常规战争战略、核战争战略(核战略)按军种划分:陆军战略、海军战略、空军战略按作战持续时间划分:速决战略、持久战略,1.战略目的 战略目的是战略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国家

2、一定时期内总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事上的反映。2.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和制订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3.战略力量 战略力量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它以国家综合国力为后盾,以军事力量为核心。4.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也叫战略手段,是实行战略的保障,是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学技术和战略领导与指挥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全局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二)战略的构成要素,1.全局性 全局性是战略的首要特点。在空间、时间上的表现。2.对抗性 对抗性是战略的一个显著特点。3.谋略性 战略是基于客观情况而提出的克敌制胜的斗争策略。孙子兵法:多谋善断、料敌定谋、上兵伐谋4

3、.预见性 预见性是谋划的前提、决策的基础,(三)战略的基本特征,1.改变敌我处境和态势 可以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为形势转变创 造条件。2.减轻战争损害和伤亡 战略不仅可以弥补兵力、兵器的不足,而且可以降 低或减轻不必要的损耗和伤亡。3.实现作战目的和效益 战争通过战略往往以更经济、更便捷、更有效的手 段去实现目的。,(四)战略的作用,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战略环境是动态的,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战略环境应重点研

4、究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二、战略环境(一)战略环境的基本概念,(二)国际战略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时代特征、世界战略格局、主要国家的战略趋向、世界及周边地区战争与安全形势等。,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个时期内由世界各主要国家在战略利益方面的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1.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反映了世界发展总进程中的矛盾领域和斗争状况,是整个世界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总标志,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现象,也不是国际社会一时一事的情节或短时期的形势变化 时代特征具有世界性、阶段性的特点,研究国际战略环境的入手点,2.世界战略格局世界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在其消长、分化、组合

5、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世界战略形势具有重大影响而相对稳定的力量结构。反映一定时期内国际间的力量对比、利益矛盾和需求,以及基本的战略关系。,3.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安全利益和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异同,彼此之间或是对手,或是朋友,或既不是对手也不是朋友。各国的战略走向,既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和制约。一定时期内各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及其发展趋向,是国际战略环境的重要部分。,4.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对于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来说,来自外部的战争威胁是最严重的威胁。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在国际战略环境中最引人注目,也是各国研究和制定军事战略时关注的中心。,5.周边安全形势周边

6、安全形势指周边国家直接、间接影响本国安全的条件和因素。周边国家与本国的利益矛盾、对本国的政策企图、与本国密切相关的军事力量及其部署等直接影响本国安全的情况和因素,是研究周边战略环境最值得关注的内容。,国内战略环境是指对筹划、指导战争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国内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三)国内战略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和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幅员、人口、资源、地形、气候以及行政区划、交通、要地等政治环境对战略影响最大的有两个方面: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与基本国策;国内政治安全形势 综合国力状况一切军事斗争和军事活动,归根到底要依靠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的

7、支撑,并受其制约,研究国内战略环境的入手点,三、战略与战略环境的关系战略环境与战略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指导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正确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战略对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重大的能动作用,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及其类型基本含义: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它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国际战略格局类型 单极格局 如资本主义初期的西班牙、荷兰和英国 两极格局“一战”同盟国和协约国,“二战”法西斯和同盟国,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苏、美两极对抗 多

8、级格局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苏、中、日、西欧和第三世界这六大力量的竞相发展 多元交叉格局 由两极向多极,或由多极向两极过渡的格局,二、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历程及其特点,“一战”时期,同盟国,协约国,“二战”时期,轴心国,同盟国,战后时期,美国,苏联,冷战后期,一超 多强 多极化,19世纪晚期,美国、德国、俄国、日本崛起,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特点:国际局势总体趋缓,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仍此起彼伏;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大国间在加强对话与合作的同时,较量仍在继续,已从以军事力量为主转向为综合国力竞争;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加快,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于外,但其负面影响有可能加深全球贫富鸿沟,给国际社会带来新

9、的不稳定因素。,三、国际战略格局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一)单极格局明显弱化,冷战后,美国一超独大的单极格局明显弱化,大国综合实力结构正向两极化发展。中、美综合实力差距缩小,同时两国与其他大国的实力差距在扩大。“一超多强”的实力格局可能开始向“两极多超”演变,多极化的潜在可能性越来越小。战略关系方面,美国的单极格局有所加强。以美国为轴心的日、法、德、印战略友好关系得到提升。中国和俄罗斯缺少足够的战略盟友以改变美国主导的单极政治战略格局。,(二)国际组织空谈化,国际组织是仅次于国家的第二重要行为体,但其管理世界事务的能力逐渐下降。由于国际组织在各种危机中只能空谈,起不到成员国的预期作用,建立新机构

10、解决危机的策略就流行起来。,(三)公平正义社会思潮化,公平原则与自由原则竞争。冷战结束后,自由主义成为主流的国际政治思潮。然而,近来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开始受到公平主义思想的挑战。正义的要求开始挑战经济发展要求的国际主导地位。,(四)中国与世界高位互动风险增大,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快速跃升,世界变动的“中国因素”急剧增强,中外互动在高位频密运行。因中国因素驱动的大国关系调整与重组趋于频繁,中美日、中美俄、中美欧、中美印等战略三角关系不同程度地朝相对均衡和互利共赢方向调整,中国的国际战略大环境明显改善。中国地位被过度拔高、影响被过度渲染、作用被过度夸大、责任被过度加重,若应对不当将可能给中国带来较大

11、的风险。,第三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一、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线约22 000公里海疆线约32 000公里,我国周边国家共有21个。陆地邻国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海上邻国9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波、越南、朝鲜;越南和朝鲜,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是海上邻国。,(一)我国周边国家众多,影响复杂,(二)我国周边人口稠密,大国和热点集中,东盟,印度,韩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周边经济强国及组织,我国周边聚居了全

12、世界13以上的人口;我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4个有核武器国家在我国周边;我国周边还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三)我国周边历史和现实矛盾突出,国家间差异性大,我国周边历史遗留问题多;我国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不平衡性等多样性;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不少民族和宗教还有跨境联系。,(四)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的交汇处,地缘上“北稳、南和、东紧、西动”,海洋地缘战略区,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俄罗斯,美国,二、我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美国“重返”亚太的问题1.巩固传统盟友关系,拉近与非同盟国家关系 巩固、强化和整合传统盟友关系,夯实美“

13、重返”亚太战略的根基。加强对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新“战略支点”的扶持力度,尝试缓和缅甸、朝鲜等敌对国家关系。2.扩大对亚太经济的影响力打造以美国为主的亚太经济圈,在进一步夯实同日、韩等国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强化同新兴经济体的关系。3.强化在核心地带的军事安全布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半兵力已部署在亚太,美海军11艘航母中有6艘部署在太平洋。4.美国“重返”亚太给我国带来多重挑战中美间摩擦概率增大;加剧了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矛盾;对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战略形成新的挑战。,(二)两岸格局问题,1.“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台湾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蒋介石集团在内战中败退台湾,

14、负隅顽抗,才有了台湾问题;二是美国利用朝鲜战争,出兵台湾海峡,入侵台湾,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才有了台湾问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收复台湾,1895年,清战败被迫割让台湾,1949年,蒋氏政府逃台两岸分离,陈水扁当选后亲往拜访李登辉,“武力解放台湾”时期(1949年至1955年),2.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和平解放、武力反干涉”时期(1955年至1978 年),“和平统一,外交围堵”时期(1979年至1994年),“反分裂、反台独、和战两手并用”时期(1995年至2008年),3.两岸格局现状难有突破,目前,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但制约两岸政治对话的内外因素依然十分复杂,两岸

15、格局现状难有突破。美国奉行“以台制华”政策,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4.两岸分治对我国安全利益的影响,两岸统一事关国家重大安全利益,两岸统一攸关国家长远发展利益,(三)海洋权益面临的问题,中日东海大陆架争端,东海大陆架东西宽150360海里南北长630海里面积46万平方公里,日本企图按“中间线”与我国划分东海大陆架,中日钓鱼岛争议,1895年4月,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给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钓鱼岛交给美军管制,1970年,美军移交钓鱼岛给日本管制,1992年,中国通过领海及毗连区法,明确钓鱼岛是中国领土,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的争议,南海位置略图最早用断续线标明属中国领土

16、1947年,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首次发行南海断续线地图 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 1954年,岛礁、海域“六国七方”,南沙群岛“六国七方”局面,越南:29个;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10 个;文莱:1个;中国:8 个;印度尼西亚:2个;,台湾:1个,域外大国加紧插手我国周边海洋事务,美国作为头号海洋大国,加紧推进海军力量东移,以维护其在区域及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英国、俄罗斯、印度等国也在我国周边扩充影响力。,俄罗斯借助印度牵制中国,美国利用印度遏制中国,海上通道安全面临严峻考验,目前,我国80%以上的外贸需经海上运输,90%以上的进口石油需走海路。其中,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

17、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和龙目海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运输通道。特别是随着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从大陆出发,途经台湾海峡、南海、印度洋,前往中东、北非的航路安全日益重要。,(四)陆地边境争议问题,中国分别与俄、哈、吉、塔签订了边界勘界条约,中国分别与越、老、缅签订了陆地边界条约。中越之间还完成了勘界树碑工作。中越还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划界。,中印边界争端,东段:争议领土9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印边界全长1 700公里,分东、中、西三段,中段,争议领土2 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在西段,争议领土3.3万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国的阿克赛钦地区,(五)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的其他不稳定因素,“三股势力

18、”危害边疆安全,宗教极端势力 民族分裂势力 国际恐怖势力,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发展趋势(一)美国将始终影响着中国的周边安全,美国“重返”亚洲,正在中国周边构建新的“满月形遏制圈”,对中国构成了不可忽视的战略压力。美国触及我核心利益,威胁我国主权安全。特别 是台湾、西藏、新疆等问题都 是涉及中国主 权的核心利 益,而能够对 中国主权带来 根本冲击的就 是美国。,军,事,上,包,围,政治上演变,经,济,上,遏,制,中国,(二)地区热点仍是威胁我国周边安全的重要掣肘因素,“边缘地带”、“破碎地带”。中国周边地区存在印巴矛盾、朝鲜半岛以及东海、南海岛屿争端等问题。世界上突出的热点问题,大多数集中在我

19、周边地区。,(三)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环境将日益复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海域频遭周边国家染指,海上通道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围绕公海及国际海底区域的无序争夺损害中国正当海洋利益。域外大国加紧插手中国周边海洋事务、台海分治影响海上安全维护与海权拓展等客观因素及我国自身海洋战略滞后、海上力量不强等主观原因,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承受的海上安全压力将明显增大。中国所面临的海洋安全环境也将日益复杂。其中既包括“台独”势力带来的不安定因素、由海洋边界争端引发的各类冲突,也包括域外大国的海上争端参与和武装干涉。,(四)非传统安全威胁将日益突出,1.经济金融安全,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

20、发展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能源、金融等安全问题将越加突出。在金融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加深,金融领域的风险大大增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教训是深刻的。即便在我们这个金融体制并未完全与国际接轨的国家里,它也已经直接冲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2.生态环境安全,我国部分地区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酸雨等现象严重。同时,出现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和海洋污染等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土地沙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淡水资源污染枯竭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仍将增加,环境压力继续加大,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信息网络安全,当前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着基础信息产业技术严重依赖国外、自我保护能力弱、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信息安全意识谈薄等问题。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各种敌对势力纷纷开辟网络虚拟战场,进一步加强了“分化”、“西化”我国的战略图谋。网络空间的军事化和政治化趋势加剧,并成为各国所看重的外交新战场,各国网军之间的较量将日益激烈。,4.恐怖主义问题,“314”事件“藏独”恐怖袭击,“75”事件“疆独”恐怖袭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