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4851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羊梭菌性疾病(Clostridiosis of sheep),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羊的一组传染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其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病死率高,对养羊业危害很大。,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发病突然,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真胃粘膜呈出血性、坏死性炎症。,()羊快疫,病 原,腐败梭菌 1.形态结构 为革兰氏阳性的厌气大杆菌,在体内外均能产生芽胞,不形成荚膜。当取病羊血液或脏器作抹片镜检时,常能发现单在及23个相连的粗大杆菌,并可见其中一部分已形成卵圆形膨大的中央或偏端芽胞

2、,有的呈无关节长丝状(尤其是肝被膜的触片),其中一些可发现已断为数段。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2.致病力 体内外均可产生毒素,一般产生4种毒素,即a、。3.分布 存在于血液和各个脏器中。4.抵抗力 繁殖体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物均能杀死,但芽胞抵抗力很强,因此必须用强力消毒药如20漂白粉、35的氢氧化钠进行消毒。,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 主要是绵羊,尤其是618月龄、营养水平在中等以上的羊多发。山羊也可感染但很少,鹿也可感染。2.传染源 主要是病畜,在自然界也广泛存在,污染的土壤、饲草,及一些动物的消化道中也有该病原菌的存在。,3.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感染(腐败梭菌如经伤口感染则引起各种家畜的恶

3、性水肿)。4.影响因素(1)常发于低凹潮湿地区(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熟耕地及沼泽之中)及洪水泛滥之后。(2)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之际。(3)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可促使本病的发生。,症 状,往往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快。病程稍长者表现:呼吸困难,口鼻流出一些泡沫状液体,有时带有血液。腹部疼痛。体温有的正常,有的升高至41.5左右。有的表现兴奋不安,跳跃,死前表现痉挛。病羊最后极度衰竭、昏迷,通常经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罕有痊愈者。,病理变化,1.尸体迅速腐败。2.真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明显的充血、出血、水肿,甚至有溃疡。具有诊断意义。3.胸腔、腹腔、心包有大量积液,暴

4、露于空气易于凝固。4.心内、外膜有出血点。5.肝脏肿大、质脆,呈煮熟状,土黄色,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胆汁淤积。,诊 断,1.现场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可提供诊断线索。2.微生物学检查 包括细菌学涂片检查(尤其是肝脏)和动物试验。据报道,荧光抗体技术可用于本病的快速诊断。,防 制,由于本病的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1.更换牧坡或改变场址。2.搞好饲养管理,防止机体抵抗力降低。3.搞好预防接种,每年可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碎击、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二)魏氏梭菌病,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羊的毒血症

5、。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尤其是回肠)发生溃疡为特征。羊猝狙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为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死后肾脏多见软化如泥。,病 原,魏氏梭菌。1.形态结构及特性 革兰氏阳性厌气性粗大杆菌,无运动性,体内形成荚膜,体外形成芽胞,位于菌体中央。可产生外毒素,导致全身性毒血症。A型主要产生毒素。B、C型主要产生毒素。D型主要产生毒素。,2.体内分布 主要存在于肠道内。3.抵抗力 一般消毒药均易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

6、胞抵抗力很强,需95,25h条件下方可杀死。,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 羔羊痢疾主要是7日龄以内,尤其是23日龄的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羊猝狙发生于成年绵羊,以12岁的绵羊发病较多。羊肠毒血症以绵羊多发,山羊较少,通常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羊最易发病。2.传染源 病畜,自然界也广泛存在。,3.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4.流行特点 羔羊痢疾和羊猝狙主要在冬季、初春多发。羊肠毒血症发生在春末、夏初、秋季,与其采食有关。,症 状,1.羔羊痢疾 主要表现严重的腹泻、下痢,粪便呈黄绿色或灰白色,呈液状或糊状,恶臭,有时伴有血液。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口吐白沫,昏迷而死。,2.羊猝狙

7、病程短促,常末及见到症状即突然死亡。有时发现病羊掉群、卧地,表现不安、衰弱和痉挛,在数小时内死亡。,3.羊肠毒血症 突然发生,很少见到症状,往往在出现症状后很快死亡。病状分两类型:以抽搐为特征 在倒毙后,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往往24h内死亡。以昏迷和静静地死亡为特征 病程不太急,早期步态不稳,后卧倒,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以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发生腹泻,通常在34h内静静地死去。体温一般不高,血、尿常规检查常有(葡萄)糖升高现象。,病理变化,1.羔羊痢疾 极度消瘦、脱水。体腔有积液。真胃粘膜和粘膜下层有出血,水肿。小肠尤

8、其是回肠,有严重的出血和溃疡,溃疡周围有出血带环绕。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出血、肿胀。,羔羊痢疾(1)空肠段出血性肠炎(2)胃浆膜出血,2.羊猝狙 主要见于消化道和循环系统。十二指肠和空肠粘膜严重充血、糜烂,有的区段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胸腔、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形成纤维素絮块,浆膜上有小点出血。病羊刚死时骨骼肌表现正常,但在死后8h内,细菌在骨路肌里增殖,使肌间积聚血样液体,肌肉出血,有气性裂孔,骨骼肌的这种变化与黑腿病的病变十分相似。,羊猝狙 出血性肠炎,3.羊肠毒血症 死后34小时,出现肾脏软化,肾表面充血,实质软化如泥样,稍加挤压,即碎烂。肠道(尤其小肠)粘膜充血出血,严重者整

9、个肠壁呈血红色或有溃疡。体腔积液,易凝固。心内外膜、腹膜、隔膜有出血点。肺脏出血、水肿。胸腺常发生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羊肠毒血症 小肠呈暗红色出血坏死,肠道胀气。结肠浆膜多发生出血斑,诊 断,1.现场诊断 依据本病的发生情况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2.实验室诊断 包括以下几方面:(1)细菌学检查 肠道内发现大量魏氏梭菌。(2)毒素检查 小肠内检出毒素。(3)中和试验 通过动物实验以确定毒型。3.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炭疽、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相鉴别。,防 治,1.农区、牧区春夏之际少抢青、抢茬;秋季避免吃过量结籽饲草,精、粗、青料搭配合理。2.在常发地区,应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肠

10、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3.发病时,立即搬圈,转移到高燥的地区放牧。病羊由于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救治,病程稍长者可用抗生素、磺胺类药和对症治疗。,(三)羊黑疫,羊黑疫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其特征是肝实质坏死病灶。病 原 诺维氏梭菌也叫水肿梭菌,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严格厌氧,能形成芽胞,不产生荚膜,具周身鞭毛,能运动。分为A、B、C、D四个型,羊黑疫是由B型引起的,以毒素致病。,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 1岁以上的绵羊,以24岁的肥胖绵羊发生最多。山羊也可感染,牛偶可感染。2.传染源 病羊,自然

11、界亦广泛存在。3.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传播。4.影响因素 在春夏发生于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湿地区。,症 状,病程短,大多数不表现明显症状就突然死去,少数病例病程稍长,可拖延12天,但没有超过3天的。病畜掉群,不食,呼吸困难,体温41.5左右,呈昏睡俯卧,并保持在这种状态下毫无痛苦地突然死去。,病理变化,1.病羊尸体皮下静脉显著充血,其皮肤呈暗黑色外观(黑疫之名由此而来)。2.胸部皮下组织经常水肿。3.体腔积液,暴露于空气易于凝固。4.真胃幽门部和小肠充血和出血。,5.肝脏充血肿胀,从表面可看到或摸到有一个到多个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的界限清晰,灰黄色,不整圆形,周围常为一鲜红色的充血带围绕,坏死灶直径可达23cm,切面成半圆形。羊黑疫肝脏的坏死变化是特征性的,具有很大的诊断意义。这种病变和未成熟肝片吸虫通过肝脏所造成的病变不同,后者为黄绿色,弯曲似虫样的带状病痕。,牛黑疫 肝脏表面散在不规则的苍白色梗死,在肝片吸虫流行的地区发现急死或昏睡状态下死亡的病羊。剖检见特殊的肝脏坏死变化,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作细菌学检查和毒素检查。应与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炭疽等疾病相区别。,诊 断,1.控制肝片吸虫的感染。2.预防注射 用羊厌气菌五联苗。3.发生本病时,诺维氏应将羊群移牧于高燥地区。对病羊可用抗梭菌血清治疗。,防 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