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4853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8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绪论. 21.1课程设计题目.21.2目的和要求. 21.3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22系统规划. 32.1收集初始信息.32.2识别系统限制因素. 52.3采用所学过的某种系统规划方法进行分析. 63系统分析. 83.1组织情况简述.83.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93.2.1组织结构.93.2.2业务流程分析.103.3数据流程分析(DFD).113.4研制系统工作的背景.124系统设计. 134.1总体设计. 134.1.1功能模块设计. 134.1.2系统平台设计. 144.2代码设计. 155课程设计总结. 17附:参考文献.17学生学籍管理

2、信息系统设计1 绪论1.1课程设计题目已掌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等基本概念,依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查阅参考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MIS原理,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绘制流程图。(单号为1组,双号为2组。)(一)1组和2组都必须完成系统规划主要内容:(1)收集初始信息、(2)识别系统限制因素、(3)采用所学过的某种系统规划方法进行分析(二)1组:重点放在系统分析主要内容:(1)组织情况简述(结构、目标、工作过程/性质)、(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3)数据流程分析 DFD DD( 、任选一种

3、)、(4)研制系统工作的背景(三)2组:重点放在系统设计主要内容:(1)总体设计、(2)代码设计、(3)数据库结构、(4)用户界面 输入设计 输出设计说明:(2)、(3)、(4) 任选一种作详细分析和设计。1.2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们在具体开发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管理、控制及协调系统开发中分析、设计及实施的全过程,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认真调查或查阅有关资料,编写系统分析报告与设计报告,按任务书上的要求完成本课程设计。1.3管理信息系统现状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手工录入或单机版的学籍管理系统己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现

4、代化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效、实用和操作简洁的网络版学籍管理系统是学校学籍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对教务管理所需的信息进行计算机操作管理,减轻行政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教学办公室对学生档案及有关信息的管理更方便,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务管理政策的研究实施、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籍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的是对学生的学籍、选课、基础课程和成绩的管理。首先,对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根据身份不同(如:部门、教师、学生、访客),进入不同的页面。其次,对于所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判断。最后,成功登陆的话:1、如

5、果是学生页面,登陆到个人管理页面,其中包括网上选课、活动报名、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维护、信息查询、毕业设计、公用信息。2、如果是部门页面,管理者可以对出错学生信息进行修改,对选修课程或基础课程进行添加、修改、删除,也可以查询学生成绩,查询学生选课情况等。3、如果是教师页面,教师可以对学生成绩进行登统等。2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Information System P1anning,ISP),是建立管理系统的第一步,也是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系统规划是全面考虑系统所处的环境、具体的条件以及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提出的。一个有效的规划,可以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从而节约信息系统的初期投资和再投

6、资,因此,应对系统规划予以高度重视。2.1收集初始信息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其与物质、能源一起并列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并进一步完善高校文化,开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信息化从一开始便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联,信息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数字化,因为信息主要是以数字的形式传递的(模拟通信除外)。a国外高校信息化进程从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第个CAI系统,从而宣告了人类开始进入了计算机运教育的时代。从此以后,世界各国都在为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不懈的努力。美国作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进行计算机

7、辅助教学;9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花费110亿美元为全州的公共学校配备计算机,并建立校园网。数字化校园这一概念最早是1990年在由克莱特蒙特大学教授尼斯林(KennechGreen)发起并主持的“校园信息化计划”中提出的,其目的是调查和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的发展状况及促进大学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计划也是美国目前关于高等教育信息化最大最有权威的研究项目之一:1998年1月31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科学中心发表了“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

8、,最先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从而引出了“数字地球”、“数字校园”等概念。自90年代中期开始,欧洲各国也开始制定一系列重要的有关信息化的计划: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苏格拉底”计划(19961999);改革职业技能培训的“达芬奇”计划(1995一1999);开发多媒体教材的DIA与INFU2000计划(1996一1999)。英国于1994年启动了国家的信息网络JAN网(Joint Academic Net),在部分高等院校联网,1995年开始建设superJAN 网(super Joint Academic Net),联网高校逐步扩展到全国所有高校、科研单位和部分中小学。法国在教育领域也制定了一系

9、列政策,其中一项“实现社会信息化行动纲领”,把教育领域的信息化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目标。芬兰教育部于1995年提出了“信息社会中的教育、培训与研究”的国家战略五年计划,规定到2000年将使全部学校和教育机构联网等等。总的看来,近年来,国外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力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国歧府在本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b国内高校信息化进程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大学信息化建设有着一系列的举措。清华大学从1986年校园网开始启动到1996年“泰山工程”,现已完成“泰山工程”及“泰山工程二期”。教育部从1998年到1999年批准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湖南大学

10、为远程教育试点单位,如今,远程教育在我国已呈蓬勃发展态势。1999年我国教育部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校园网的建设提上同程上来,2000年4月中国基础教育网正式开通,同年10月国家教育部宣布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国多数高等院校建立了校园网,并按入Internet,教育部计划2005年全国高等院校全部建立起校园网,同时,特别指出高校应重视学校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香港方面,香港方面,1980年香港大学信息技术规划出计算机中心的设立标志着校园网络建设的开始,近年来,香港大学也一直在执行“学习技术特别小组”提出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等等。总之,我国政府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极为重视,近

11、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积极引导我国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识别系统限制因素(1)学校领导对校园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一些学校领导,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的领导,没有把校园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学校长远发展的规划中去,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上投资不够,是造成校园信息化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2)学校的教职员工认识不够。很多学校的教职员工思想保守,特别是一些老的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认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是盲目投资,极力反对;(3)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21世纪是售息的世纪,信息资源的竞争己成为人们竞争的焦点,信息资源也如

12、同能源一样成为人们的重要资源。因此,高校应注重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尤其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从而保证标准化、规范化的组织、管理信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时期以来,不少人从“重硬件轻软件”转到了“重软件轻数据”,在信息化建设中只重视通信网络建设,不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对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来说,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极为有害的;(4)建立良好的数字化环境。良好的数字化环境包括校园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对于这个问题,学校领导应给与高度重视。学校应加强宣传和引导,使每个人都有意识融入到数字化校园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快速、顺畅的校园网;(5)学校内部各部

13、门之间应加强信息流通,消除信息“孤岛”现象。较长时间以来,不少高校也在搞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是,学校内部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管理的需要组织开发了本部门的管理系统,这对本部门的工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来看,各部门只注重本部门管理系统建设,缺乏对本单位的管理系统整体规划和设计,结果是信息仅在部门内部流动,很难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现象。因此,在管理系统建设中,应避免这现象,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实现信息共享;。”(6)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了尽快建设好数字化校园,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加强校际合作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互通有无

14、,如:图书资料数字化,如果学校与学校之间能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就可以加快数字化进程,西安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避免重复投资。但校际合作会牵涉到学校与学校的协调问题,首先彼此合作的学校要有统一的软硬件标准,这是学校合作、共享资源的前提;其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建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学校各自的优势,同时要注意突出各自学校的特色等。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势必造成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没的健康发展。2.3采用所学过的某种系统规划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有:战略集合转移法(SST)、关键成功因

15、素法(CSF)、企业系统规划法(BSP)、目的/方法分析法(E/M)、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投资回收法等。下面我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BSP)进行分析,该种方法主要基于用信息支持业务运行的思想,将单位内部业务中涉及的信息流动过程作为主线,通过识别业务过程来达到组织目标。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图21 BSP方法步骤图(1)项目确立经充分论证,并由单位领导审批,项目确立:(2)定义业务过程定义业务过程是BPS方法的核心。通过与相关人员座谈,确立信息总体结构、识别数据类型等;(3)确定数据类是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4)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该步骤的核心是系统划分;(5)确定信息系统数据资

16、源分布为使管理系统能迅速实施,就需要对系统的相关数据资源加以管理、评价和优化。企业系统规划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的本质在于,它是从过程的观点出发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由这种方法可以建立起系统的业务模型,为系统的最终实现确定了方向。在此,我主要做的规划工作有:1)通过细致地调查、分析和研究首先确立项目;2)定义本系统的业务过程,它是BSP方法的核心。业务过程定义为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活动的集合,这些决策和活动是管理资源所必需的。该过程可以建立起系统的业务模型,该模型可以增强我们对学籍管理业务活动本质的、概括的认识,通过分析,建立我校正确、清晰的学籍管理业务过程模型,如下

17、图:图22学籍管理业务过程模型3)定义本系统的数据类。利用BSP法,首先识别业务过程,分析每个过程利用什么数据,产生什么数据,或者说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是什么。比如,在本系统中,集体成绩录入过程中,输入数据是教师上报教务处的学生成绩,输出是经过学籍处理的学生成绩(包括相关报表)。4)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该步骤的核心是子系统划分,具体实现可以使用功能/数据类(U/C)矩阵。 5)确定系统数据资源分布,就是对系统的相关数据资源加以管理、评价和优化,使其为管理系统服务。本系统总体规划:由于我校过去“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改革和组织结构调整,组织

18、结构趋向扁平化,使组织结构更为合理和高效。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中间管理层对下层的监控范围扩大了,同时,中层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相应加强了,重要的是这种组织结构要求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组织与外部的信息快速传递。因此,必须寻找种能适应这种变化要求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管理系统作为支撑,而本课题正是适应这种要求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建立起连接全校各系部、教研室、教室的校园网,同时注重与其它高校的Internet建立连接,为管理系统的建设搭建了一个基础平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校教务管理系统建设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本次课程设计就是针对我校教务处学籍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的

19、管理系统,通过调查分析对系统设计提出如下要求:(1)系统功能强,操作简便系统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系统功能强大是必需的;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最终应用者不一定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因此,操作简单是系统设计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2)系统适应性强。由于系统设计时充分估计了以后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尽可能将以后可能出现的变数加以考虑,在系统设计中加以灵活处理,以减少以后对系统的修改,增强系统的适应陛;(3)系统开放由于本系统是在网上运行的,因此,系统设计时采用的是标准的网络传输协议,使系统具有很好的开放肚;(4)界面友好系统界面友好简单、层次清晰、颜色适应视觉要求,能够使用户在使用系

20、统时操作简便,心情舒畅。3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系统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确定新系统逻辑观念的过程。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定义或制定新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如何做”。3.1 组织情况简述(结构、目标、工作过程/性质)在分析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我认为它主要完成了基本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选课管理、信息查询统计、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等几个功能,因此在组织机构分析过程中我就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是,在业务流程分析过程中,我又将这几个模块统筹为档案管理、成绩管理和奖惩管理这三个大的模块进行分析。该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对学生的学籍、选课、基础课

21、程和成绩的管理,以及由成绩而产生的奖惩管理。通过该系统,以信息化代替人工,来减轻行政人员的负担,使他们能更好地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整个工作过程是贯穿学生从刚入学一直到毕业的,包括新生入学之后的档案入库;以及之后每学期的考试成绩登统、查询;还有以此进行的奖学金评定。3.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3.2.1 组织结构本系统是针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因此学籍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主要涉及班级信息、任课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毕业信息以及选课记录和成绩等多种数据信息。实现的具体功能如下:l 档案管理管理员负责对各种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师生可

22、以修改部分相关信息。l 成绩管理教师可以进行对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成绩进行查询。l 奖惩管理通过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序,评定奖学金名额及名单。以上是用户对系统的基本的功能要求,此外用户还要求系统的效率要高,查询速度要快,比较小的冗余,易维护,具有较高的数据安全性。学籍管理系统结构图如下:档案管理成绩管理奖惩管理其他信息基本信息删除基本信息修改基本信息录入成绩查询成绩删除成绩修改成绩录入输出名册审核资格统计排名3.2.2 业务流程分析首先,由招生办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学生成绩招录新生,并建立新生入学档案和修改学籍管理信息中的数据。接着由教务处组织编排班级和组织教师进行教学

23、。完成一学期的教学后,由教务处组织学生进行期末考试,安排考试地点及监考老师。之后由教师对学生期末成绩进行批改、统计和等分。新学年开始,根据管理信息系统中生成的成绩顺序,评定上一个学年的奖学金。快毕业时,由教务处修改相关的学籍管理信息,并最终完成毕业学生的毕业登记、填制毕业登记表和修改学籍管理信息。下面是我所绘制的学籍管理业务流程图:3.3数据流程分析(DFD)首先,我根据学籍管理的业务流程图找出与学籍管理系统相关的主要外部实体:招生办、教务处、用人单位和学生。如下图所示:接着,我把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分为:档案管理、成绩管理、奖惩管理三个主要部分。与其相关的主要外部实体和数据流如下图所示:下图为学

24、籍信息管理系统的第三层流程图。我将成绩管理子系统分为了统计成绩、登记一览表、登记学籍表、统计不及格课程、评定奖学金、填写成绩单和登记重修成绩这几个主要部分。教务处通过成绩管理子系统把各任课老师所登记的各个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的结果判定学生是否可以评定奖学金、留级或退学,最后将统计分析结果传输给辅导员,并为学生和家长填制成绩单。通过成绩管理子系统的处理将会生成一份学习文档,为档案管理子系统和奖惩管理子系统的处理提供原始数据。3.4研制系统工作的背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现今已经出现了各种远程

25、网络在线教育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其中学籍管理是任一院校都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教学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而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效率较低,为数据的查询、更新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必要的,它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提高学校学籍管理的效率,使学籍管理快捷方便、高效!我校教务处十分注重学生管理工作,近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为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采用一系列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教材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等。而此次课程设计研究的学籍管理系统是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子系统,系统主要目标是:

26、对我校学生学籍进行计算机管理,以加强学籍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高速化,提高教务管理水平。4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新系统的质量及经济效益。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实现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各项指标,即系统的工作效率、可靠性、工作质量、可变性与经济性等。4.1 总体设计4.1.1 功能模块设计本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按处理不同业务分为三个子系统:成绩管理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奖惩管理子系统。其中成绩管理子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有:录入、统计分析、储存、查询、输出;档案管理子系统的功能有:录入、建立、储存、查询、修改、删除、输出;奖惩管理子系统的功能有:录入、建立、储存、查询、修改、输出

27、。如下图所示:图3-1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包图由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包图可以看出,不管是成绩管理信息子系统,还是档案管理信息子系统、奖惩管理信息子系统,他们具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或相近的功能进行分析和组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功能模块结果图:图3-2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我们再对已经分析得出的以上两个图进行分析和整合,便可以得到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化功能模块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图3-3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层次化模块结构图4.1.2 系统平台设计经过对系统的功能分析和技术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的软、硬件方案如下:软件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0

28、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工具,是后台;而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则作为数据操作的前台,是用户和计算机交流的人-机接口管理软件。4.2代码设计代码是指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具体的文字说明。如中国公民身份证采用了一种18位的代码,表示某人所在的省市、地区、出生年月日及性别等信息。在MIS中,为便于计算机处理,节省存储空间和处理时间,提高处理的效率与精确度(如进行信息分类、校对、统计和检索等),需要将处理对象代码化。代码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代码设计的原则:1、唯一性 2、通用性(标准化) 3、可扩充性 4、简洁性 5、系统性 6、易修改性

29、 本学籍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代码用部分代码设计范例如下:(一)、部门代码部门代码采取数字和字符混合编码的形式,具体如下:(1)招生办Z S B * * *分部门代码(数字)招生办简称代码(字符)(2)教务处J W C * * *教务处简称代码(字符)分部门代码(数字)(3)学院 04 19 专业代码(数字)机电学院简称代码(数字)(二)、人员代码人员代码采取纯数字编码形式,具体如下:(1)教师 * * *班级代码(数字)系别代码(数字)(2)学生 07 04 1902班级代码(数字)专业代码(数字)学院代码(数字)年级代码(数字)(三)、表单代码表单代码仍采取数字和字符混合编码的形式,具体如下:

30、(1)档案文件 X X * * * * * * * * * *序列号代码(数字)专业代码(数字)学院代码(数字)年级代码(数字)表单类别简称代码(数字)(2)学籍表 X J * * * * * * * * * *表单类别简称代码(数字)序列号代码(数字)专业代码(数字)学院代码(数字)年级代码(数字)(3)成绩一览表 C J * * * * * * * * * *表单类别简称代码(数字)序列号代码(数字)专业代码(数字)学院代码(数字)年级代码(数字)(由于我是单号第1组,因此在系统设计这部分做得比较简单)5课程设计总结通过近一周多的课程设计,使我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的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有别

31、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本学会了管理、控制及协调系统开发中分析、设计及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多方查阅相关资料,也了解了很多以前在课上没有接触到的本课程的相关知识,扩展了我的知识面。我设计的这个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用户更好、更快、更有效地管理学生的学籍问题,它主要实现的是对学生的学籍、选课、基础课程和成绩的管理。该系统能够完成新、老生信息的输人、修改、插人、删除等工作;可以按照特定的信息进行查找,并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排序;可以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打印输出;可以完成学生成绩的输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及成绩的综合统计功能。管理人员可以查看学生成绩,

32、并可对各班成绩进行排序,统计不及格考生的信息或者生成每班获得奖学金的同学的信息;还可以对选修课程进行输入、修改、删除;可以对出错学生信息进行修改。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登分统计,并通过该系统了解同学的其他情况。当然这个系统有其优点,自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优点是可以保证用户更好地管理数据,可以运用多种功能,避免了手工作业的繁琐,减轻了行政人员的负担也方便了师生。不足的地方是我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对现有的系统认识太少,同时对这门课程的掌握不够全面,因此,在系统设计的选择中,选择了代码设计这个较简单的部分,同时在这个课设中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1.信息时代的管

33、理信息系统,(美)斯蒂芬哈格 等著,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管理信息系统,王虎、张骏 主编,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姓 名性 别专业、班级工业工程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答辩或质疑记录:成绩评定依据: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ut2ApOdfXXc02GyBKsKCWw97MrqqWhoj5TL15Zt6jIPYytYCummtARp3v1N5luizi3xh3BhWYreKO8d9g7nmZQoWPJeTLDrw08gVS8DsDQQYGC3cE7moO2tLF0Jf1gK74IUXyBmt

34、IVR97CkrfVqULT5fn2t6MpJR6rbzVPSortZvIj5NB5ndVvSr4iWr1TwLFKgLSPzuhRjQ3CmZU98eUOuijdLSZqPmvrw9zKupxf8WFUG9l2G9277g2rTipa1YpCZEuqxpKBhtVDCooQOzxUz3vJrZmOcijyM62zchmeooTYes8EBMm932tbz2Yo09RtsZEYS8Zrd2Yktj8l6jEAzVAjnfbtryLvsm6oFbfToXVRFFn7OwIYgJlamkUNXJYbz5Rrb7r4VsuR9zpfZFMfsjhcfCA37lNW2VVLRKN7R8psz1BN6o

35、Ric5hU5Z6HCxAYqyNPOG8duYbAwqSl20CSg06Dh2sM8HLtgPkIcSkrgOPDpuHBj1LmPk7lYdvC6NNMwL3fwhZFTFVYAARY7lHSSxJ10V3pH3Y19BxYR77Ib7CpZSu2tijqe3hKqkKAu9KSkCpHKXUIKvvyJZpg2YijRkqfbGgOvyqKuxNWI9oMnJtt6QilZxtyrF7d20FbmabcfiixrQKUsVNXBPPFUXyQ1fJSKFSUbkgs2DUVQC9sz4JkbgN4Qqv66pyoARjurNFJ3TxyfclZiEePtwFJthphEipDFNqnR2

36、HjQKV2DzWtMPDJQkBcXmovdsjqCTJagjMdLsKPgaD2s0H0vmZGAHt36gyUEZ7UmANk1ndREuBeqdgrx0venqGnsyIB2ilq3SIQrNL4m56t7Z8Y8da5K0KUpn5Nzg4JvjdtfFHyt82AoGQkXo4VBLmLEiy2P7HtHBho07rCfttxodYDPPdtQsO7wxD0J6fKKlGm4woDzplhtRr2XgqN13hqy59zU1GegDyQniHNTaVSieueFQcYfUCJwd3vk5I7YKmhunDmIZ ut2ApOdfXXc02GyBKsKCWw97MrqqWhoj5TL

37、15Zt6jIPYytYCummtARp3v1N5luizi3xh3BhWYreKO8d9g7nmZQoWPJeTLDrw08gVS8DsDQQYGC3cE7moO2tLF0Jf1gK74IUXyBmtIVR97CkrfVqULT5fn2t6MpJR6rbzVPSortZvIj5NB5ndVvSr4iWr1TwLFKgLSPzuhRjQ3CmZU98eUOuijdLSZqPmvrw9zKupxf8WFUG9l2G9277g2rTipa1YpCZEuqxpKBhtVDCooQOzxUz3vJrZmOcijyM62zchmeooTYes8EBMm932tbz2Yo09RtsZEYS8Zrd2Ykt

38、j8l6jEAzVAjnfbtryLvsm6oFbfToXVRFFn7OwIYgJlamkUNXJYbz5Rrb7r4VsuR9zpfZFMfsjhcfCA37lNW2VVLRKN7R8psz1BN6oRic5hU5Z6HCxAYqyNPOG8duYbAwqSl20CSg06Dh2sM8HLtgPkIcSkrgOPDpuHBj1LmPk7lYdvC6NNMwL3fwhZFTFVYAARY7lHSSxJ10V3pH3Y19BxYR77Ib7CpZSu2tijqe3hKqkKAu9KSkCpHKXUIKvvyJZpg2YijRkqfbGgOvyqKuxNWI9oMnJtt6QilZxtyrF7d2

39、0FbmabcfiixrQKUsVNXBPPFUXyQ1fJSKFSUbkgs2DUVQC9sz4JkbgN4Qqv66pyoARjurNFJ3TxyfclZiEePtwFJthphEipDFNqnR2HjQKV2DzWtMPDJQkBcXmovdsjqCTJagjMdLsKPgaD2s0H0vmZGAHt36gyUEZ7UmANk1ndREuBeqdgrx0venqGnsyIB2ilq3SIQrNL4m56t7Z8Y8da5K0KUpn5Nzg4JvjdtfFHyt82AoGQkXo4VBLmLEiy2P7HtHBho07rCfttxodYDPPdtQsO7wxD0J6fKKlGm4woDzplhtRr2XgqN13hqy59zU1GegDyQniHNTaVSieueFQcYfUCJwd3vk5I7YKmhunDmIZ- 2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