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之道.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5131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大学之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学》大学之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学》大学之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学》大学之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学》大学之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大学之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大学之道.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此篇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但是篇中却见不少老子道德经德篇中的论述,因此,此文是出自于秦汉时期儒家修订的作品。,大学之篇,经过北宋程颢、程颐的鼎力尊崇,后南宋朱熹作大学章句编辑,朱熹把收在礼记中的大学重新进行了编排,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2、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

3、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

4、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道德修养、修心炼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会的前提。,修心炼己、实践道德的目的,是为了以德治国,使天下太平安定,使民族复归于道德社会的状态。朱子认为大学之道的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王阳明则认为三

5、者构成大学之道的整个体系,上下一贯,不能并列为三纲。此三者虽不能并列为三个纲领,至少亦可说是构成大学之道的三个要则。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儒家的全部学说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这个进修过程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中间的“修身”一环,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的人生境界。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总是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