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85361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1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 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篇一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答卷人初心如磐,一百年风华正茂。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在中国共产党100周年诞辰之际,在地球上“第三极”青藏高原之脊,在正当朝气蓬勃之年华,我们见证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变迁,作为在西藏工作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此时此刻看着蓝天白云、雪山圣湖,不觉想起当年毛主席写下的词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久久初心薪火相传,不负韶华。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新中国成

2、立时的448.8万名党员再到2019年底的9191.4万名党员,一代代共产党人将初心和使命薪火相传,不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20XX年的“512汶川地震”,或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那就是中共党员。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人民群众需要,中共党员就一定会冲在最前面,就像入党誓词里说的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如今,老党员逐渐老去,新党员不断加入,让我们看到了这个队伍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磅礴力量。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不变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久久如一心有所信,方能起航。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走过从无到有的“雄关漫道真如铁

3、”,历经从小到大的“直挂云帆济沧海”。100年的春风化雨,100年的春华秋实,一路走来,我们永葆一颗共产党员赤子之心。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已暴发达半年之久,在抗疫期间,武汉火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了10天时间,被赞为“中国速度”。对口支援抗疫“一省包一市”让我们见识到了“九州皆华夏,同为中国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得此,就像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毕业典礼上讲到的,“中国就是恰恰把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能够做到,把患病率、把病死率降到最低。”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信仰,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带领我们战胜疫情。久久为功峥嵘岁月,砥砺前行。“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这

4、是毛主席当年抒写的词,表达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如今的自己在西南边陲,党龄5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已进藏3年,虽没有毛主席的雄心壮志,却也有着自己的一份情怀,也算得上是峥嵘岁月。在这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也深深记得自己当年的入党誓言,字字铿锵。尽管自己目前只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能力有限,但是对待群众之事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工作中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岗位,始终保持对事业的执着,尽心尽力,虽然辛苦劳累,但为了党的事业,无怨无悔奋斗终生。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篇二点亮党员干部2021年三盏“奋斗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

5、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给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员干部应始终点亮理想之“灯”、担当之“灯”、奉献之“灯”,坚守初心、勇于作为、心系群众,争取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交上2021年绚丽答卷。点亮理想之“灯”,上下求索淬初心。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者。只有拥有坚定的信仰、远大的理想,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理想信念是胜利之“钥”,是精神之“钙”,是思想的“总开关”。“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

6、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2020年的“逆行者”、创造者、守护者、建设者们时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不畏艰难、不惧险阻,以夸父追日的魄力、精卫填海的毅力攻险滩、克难关。广大党员干部应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主动重温党章党规,积极开展专题学习会议,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点亮担当之“灯”,殚智竭力勇作为。要问什么是“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到: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党员干部要以身作责、

7、担当作为,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发展。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扬“敢做、能做、愿做”的精神,不做“嘴上功夫”,切实围绕实际问题“动脑筋”“谋方略”,主动“弯腰下田”投身工作一线,做到真刀真枪解决难题,真真切切为民服务。点亮奉献之“灯”,心系群众炼品质。古语云,“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时代变迁仍屹立潮头,充满活力、朝气,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头。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也应时刻保持人民本位的思想,将“仁以爱民”四字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谦逊待民,勤政为民,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完善干

8、群联系平台,积极回应群众的呼声,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党员干部应提高认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为指引,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到慎终如始,为“十四五”新征程汇聚光芒,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擘画宏伟蓝图。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篇三唱响中华民族之“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唱红歌”活动,群众以此表达心中对党和国家的炽热情怀。大中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歌。“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每当励志激昂的旋律一响起,总会点燃我们的心头之热、凝聚我们的脚下之力,激励我们奋发进取、自强不息。情感的共鸣投射在身体力行上,这是感“同

9、”,也是身“同”,发自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将十四亿中华儿女紧紧地串联在一起,这种“同”是团结向上的力量,是伟大梦想的璀璨,是刚毅强韧的脊梁,是中华儿女携手奋斗的“种子”,是中华民族何以强的答案。“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我们的“同”是潮水之力,是团结向上的民族力量。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肩之所倚、臂之所挽是力量,目之所及、心之所触是温暖,手之所指、步之所向是未来,连在一起的肩膀就是巍巍“群雄山”,聚在一处的心就是拳拳“爱国心”,共绘的宏伟蓝图就是泱泱“中国梦”,而这正是汇聚民族力量的源流,孕育中国精神的纽带。孔子云:“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同祖、同根、同源,如石榴籽一般合抱

10、成团。我们的“同”不仅仅是血脉之同,也是精神之同,这是一种民族力量的“大同”。我们的“大同”是同仇敌忾的“同”,是同气连枝的“同”,是同舟共济的“同”。在抗战时期,这是同御外侮的民族气节;在今天,这是惩黑除恶的浩然正气,这是共抗疫情的手足相牵,我们以共同的情怀、同行的力量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强国“惊叹号”,这些“惊叹号”一如民族力量,早已根植在我们的心中,这是民族自豪感,这是民族自信心。“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我们的“同”是星河之光,是共同绘就的强国宏略。十四亿中华儿女力扛民族复兴大任,与祖国发展同命运、共成长,奋力“追光”奔跑,勇于“逆风”而行,我们或许渺小、平凡,但我们的“同”是星河之

11、光,聚在一起就是一团火,为国家的发展事业熊熊燃烧,迸发出耀眼而璀璨的光芒。我们胸怀“修齐治平”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在各自的岗位上实践着、成长着。我们当中,有奔走在基层一线的工作者,有边远乡村支教的人民教师,有入田埂、跨泥地的“土专家”,有扎根边陲的防卫士兵,有夜以继日为航天事业不懈努力的科研人员我们不懈努力着,把生命活得敞亮、把梦想磨得透亮,如逐梦而行的滔滔江河,如锲而不舍的填海精卫,精益求精雕琢梦想、矢志不渝捧起星光。我们都是不以山海为远的“逐梦人”,我们都是甘当人民公仆的“点灯人”,我们都是永当时代先锋的“奋斗者”,熊熊火光点亮了新时代的星河灿烂,照亮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

12、兴”的强国宏略。“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我们的“同”是长风之劲,是攻坚克难的强韧脊梁。庚子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一同见证了来势汹汹的疫情,也在各条战线的联防联控中,“疫”同成长。一个人的攻坚克难,是“精神硬骨”的坚定信念,这是“一股气”,叫做“骨气”;一群人的攻坚克难,是“精神脊梁”的顶天立地,是“一股劲”,叫做“韧劲”。回望2020这一年,从一个个“我”的自强不息到一群群“我们”的坚忍不拔,天地英雄气,四海侠者情,成就了中国的“了不起”。我们或是穿着白大褂的“解放军”,或是穿着绿军装的“护堤人”,又或是穿着红马甲的“送餐员”,疫情之下,我们有了多重身份,有了不同“色彩”,但

13、是我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与病毒作斗争,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是人民群众的“守护人”。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和坚守,无论是百折、千难还是万险,我们都有“敢”的魄力和“勇”的姿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走出的每一个脚步都是向前的脚步,留下的每个脚印都是有力的脚印。这是我们的“同”,竭尽全力、坚忍不拔。漫漫千年,泱泱华夏,时光几变迁,然精神永不朽。当我们再次唱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这首歌时,同样的心潮澎湃。我们是兄弟姐妹、手足同胞,我们守护着共同的家园,守望着共同的梦想,我们的“同”是从根系到枝叶的,输送着精神的养分,也展示着华夏的巍峨。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冲奔于

14、危难之际,印刻于时代华章,这种精神是历史岸头的铁板铜琶,弹奏出奋进的铮音,贯穿于中华儿女齐心向前的脚步中。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篇四京张的“百年约定”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我们走过了百年岁月,从北京北站到张家口南站,中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这是一个百年的约定,隶属同一起点,同一终点,更是中国百年的发展,用科技创新铸就了一个全新的中国。百年前,一群中国工程师顶着西方列强的压力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从古至今,张家口一直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对欧贸易的重要陆路商埠,清政府时期,中国虽有十几条铁路在运行,但没有一条是由本国独立修建。面对西方人“中国能修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

15、生”的嘲讽,留美归来的詹天佑铆着一股劲儿,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铁路,这是由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而京张铁路也不仅仅是一条铁路。詹天佑在崇山峻岭间写下的“人”字,写出了中国人的骨气、智慧和荣光,更写下了中华民族不服输的气魄,随着京张铁路的正式通车,轰动中外,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其社会影响超出了工程技术领域,中国也靠着自己的创新和努力,大踏步进入了“铁路时代”。百年后,新旧两条京张铁路线穿越时空交会,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北京市延庆区,长城脚下,青山环抱的青龙桥车站旁,有一尊詹天佑的铜像。他眺望着远方,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百年沧桑巨变2019年,在距离京张铁路通车后的1

16、10年,在一批批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中,京张高铁全线通车,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最强引擎”保障爬坡应急、智能环境感知调节技术京张高铁上的一项项“黑科技”,无不彰显着中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一年来,我们感受着智能高铁的快捷便利,而对于中国智能创新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百年巨变,一部京张铁路变迁史,就是一部中国发展史。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自主创新始终是不变的魂。京张铁路的百年发展,是中国从被迫追赶到全面领跑的华丽转身,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发展创新的成果。而京张

17、高铁的创新建立,大大缩短了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通行时间,车厢更是暖心设计了雪具存放柜,每个柜子可以存放十套左右的雪具,并有专为运动员设置的兴奋剂检测区等等。智能化技术的全面覆盖,将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非凡卓越的交通保障。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跨越百年岁月,其中有千千万万奋斗者不为人知的青春故事,那是属于中国人的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是属于中国的发展之路。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铁路走过百年创新发展,仍会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书写不平凡的传奇。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篇五追寻南湖“七一”记忆烟雨楼上,凭栏远眺,轻烟漠漠,秀水泱泱。100年来,红船依风雨楼前,披风沐雨,敞对

18、青天。历经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南湖依旧,红船依旧。如今,我们打开1921年南湖“七一”记忆之门,去倾听历史的回响,去追寻属于南湖的独特记忆。那是一段开天辟地的启航记忆在南湖纪念馆,一行大字赫然醒目:“中国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一次次尝试和斗争失败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中反思“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送来马克思主义,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从此以后,“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19、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那是一段百折不挠的奋斗记忆在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文物前,在一张张定格历史的史料照片前,在一幕幕厚重而又生动的影像前,我们深刻感受着: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阶段。100年栉风沐雨,100载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大力践行、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靠着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书写了一部发展奋斗的壮丽诗篇,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那是一段不忘初心的红色记忆南湖纪念馆内,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1

20、3位代表的浮雕。因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追求他们相聚在南湖。当时的他们正值年少,风华正茂,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他们意气风发从南湖出发,有的始终坚守红色革命精神,从南湖红船走上了天安门城楼;有的不惧生死,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英年早逝;有的改变了人生轨迹,黯然退出革命舞台;而有的忘记了初心,忘记了如何出发,成为“反革命”的罪人。这些历史记忆不断启示着我们:走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何出发,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南湖虽小,映照古今,记忆满载,指引前行。踏上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要在重温记忆中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在回望历史中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描绘出浓厚一笔。2021建党100周年社会变迁的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