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85454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方案徐斌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液体的压强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其次节的内容,它是固 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支点。本节主体内容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 压强的大小”、“连通器”组成,通过学生对“液体压强的特点”进行自 主探究,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理论上 用“模型法”推导出“液体压强的大小”,符合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 “连通器”的应用跟社会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符合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 念。二、教学目标分析1 .学问与技能(1)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与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2) 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相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一

2、一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 色的连通器。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试验的视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3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在视察试验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看法。(2)亲密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爱好很深厚,特殊是对物理试验是“情有独钟”, 本节的探究试验操作便利、规律性强、结论简单获得,相宜学生探究;但 学生对试验方法和试验方案往往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对科学探究的真正 意义还不甚明白,要加强引导。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利用试验定性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

3、用物理模型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式。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多媒体、玻璃圆管、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管、橡皮膜、压强计、清水、 盐水、刻度尺、透亮塑料桶等六、教学过程(一)、设置疑问,激发爱好思索1.展示人在才不同深度处潜水时的情景(1)无器具潜水(2) 潜水至20米深处(3)潜水至500米深处。指导学生思索:三幅图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思索2:展示带鱼和潜水艇。指导学生思索(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 为什么我们没有见过活带鱼? (2)潜水艇为什么要用抗压实力很强的厚钢板制作水下的压强大吗(从学生所熟知的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让学生相识到液体有压强, 进而引出课题。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思索、激发

4、学生学习新学问的爱好, 同时也体现了 “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二)、设计试验,探究新知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 .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师:我们知道,放在桌面上的书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对桌面产生压 强,盛放在容器中的液体(出示一杯水)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液体还 具有流淌性,则液体对盛放它的容器是否有压强呢?请同学们细致视察下 面的试验。演示试验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管内。(边 演示,边提问)师:玻璃管中倒水之前,橡皮膜的状况是怎样的?生:橡皮膜的表面是平的。师:将水渐渐倒入玻璃管中后,同学们视察到皮膜有什么变更呢?生:橡皮膜向下凸起,并且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橡皮

5、膜凸起的程度越 来越大。演示试验2:将水倒入侧壁有三个开口的玻璃圆管内。(边演示,边 提问)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水从侧壁向外射出,而且开口越在下面,水射出的距离越远。师:请同学们依据视察到的现象思索:液体对盛放它的容器是否有压 强呢?生: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演示试验,使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有一个粗略的相识,并为下 面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做好铺垫。)2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试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师: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呢?下面我 们将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为了更好地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 先来相识测量液

6、体压强的工具压强计。演示试验3:压强计的结构、原理和运用方法(边演示,边提问)师:请同学们细致视察压强计的结构:探头(上面蒙有橡皮膜)、U 型管和橡胶管。师:老师用手指轻轻按探头上的橡皮膜,请同学们视察压强计U形管 两边液面发生什么变更?生: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师:老师用力大些,U形管两边液面又有什么变更呢?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师:由此可见,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 差越大。所以,我们可以依据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推断橡皮膜表面 受到压强的大小与变更状况。下面,我们运用压强计来看一下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呢?学生试验1: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边试验,边提问

7、)师:探头放入水中以后,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了吗?生:出现了。师:这说明白什么?生:液体内部有压强。(2)试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师:很好!同学们通过试验发觉了液体内部有压强。则,液体内部压 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生: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可能与方向有关、可能 与液体的密度(探讨、猜想)师: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探讨跟其中一个因素的 关系应当采纳什么方法进行探讨?生: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即限制变量法)。师:请同学们依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设计试验与试验数据表格,完成试 验后,写出探究报告和其他组的同学沟通。(学生分组试验、老师巡察指导并与时发觉问题赐

8、予订正。)学生试验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课题组一:保持压强计探头所在的深度不变,变更橡皮膜所对的方向, 如: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视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探究液体 内部压强是否与方向有关。课题组二:使压强计探头进入液体的深度由浅到深,视察U型管两边 液面的高度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深度有关。课题组三:限制压强计探头进入清水和盐水的深度相同的,视察U型 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师:我们将各个课题小组的结论归纳一下,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 (分析论证)生: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 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

9、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 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通过学生自己试验探究出问题的结论,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科学探究 的实力,还可以让学生体验一种胜利感,从而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 性)二、液体压强的大小师:通过探究试验,同学们不仅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还学会了探讨问 题的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起先的两个问题:(1)带鱼生活在深海 中,为什么我们没有见过活带鱼?(2)潜水艇为什么要用抗压实力很强 的厚钢板制作生:(1)深海中的压强很大,带鱼已适应深海中的压强。带鱼在被捕 获时,不断上升,随着深度的减小,带鱼受到的压强减小,带鱼内脏裂开 而亡。(2)随着潜水艇下潜深度的增加,潜水艇受到的压强

10、也增加,所 以潜水艇要用抗压实力很强的厚钢板制作,防止被海水压坏。师:很好!从试验探究知道: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密度有关,液体的 压强与方向无关。贝J,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有多大呢?请同学们阅读课 本P82页,采纳物理模型的方法推导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生:细致阅读、推导公式。师:从公式P=P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 受力面积无关。例题:工程师们在三峡工程中设计大坝时,为什么要大坝设计成下宽 上窄的形态?学生探讨: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师:三峡大坝的建成使长江的水位变得很高,则来往的轮船怎样才能 顺当通过呢?工程师们又设计建立了船闸。船闸的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

11、 们接着学习连通器。三、连通器1.连通器的定义演示试验4:视察连通器的结构师:你能给连通器下个定义吗?生: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演示试验5: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原理)(边演示,边提问)师:连通器外形粗细不同,在其中盛入水后,水不流淌时,各容器的 水面状况如何?生:各容器的水面一样高。师:变更连通器的位置、转动连通器的方向后,水不流淌时,各容器 的水面状况如何?生:各容器的水面仍旧一样高。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连通器的特点呢?生: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淌时,各容器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师:说得特别好。这就是连通器的特点,也叫连通器原理。则,连通 器里的液体不流淌时,各容器的液面为什么高度

12、总是相同的呢?下面我们 来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多媒体演示:连通器原理师:生活中有许多连通器,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生:茶壶,锅炉和水位器,船闸多媒体演示: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的水面总是相平的。多媒体演示:介绍船闸的工作原理。(多媒体协助教学既生动形象,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 生对所学学问理解深刻、印象深刻。)(三)课堂小结,巩固新知1 .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哪些学问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你还想了解什么?2 .紧扣本节课的主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解决 问题中巩固所学学问。(四)布置作业1 .完成导学手册的本课练习。2.找两个

13、啤酒瓶,一个去掉瓶底,一个只要瓶嘴,然后在瓶嘴处扎上橡皮膜,在去掉瓶底的瓶内注满水,橡皮膜略有凸起.把一个接有1. 5m长乳胶管的橡皮塞塞在瓶嘴中,通过漏斗向乳胶管内注水,会看到瓶嘴上扎的橡皮膜凸起,甚至胀破.演示试验1课件展示连通器模型本节惊慌有序的教七、教学评价,学生体验一夜体对容器 底的压强学生视察总结连通点”的重点,达到了三维器的原理目标的要求,特殊是对探究力I演示试验2验手段的创新,是本节课的亮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型,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加热忱,降低了试验的难度;如,液体对容器 壁的压强就是限制变量与物质鉴肺TJ年典T Z-TH;丹州:关的关系”的试验设计,连通器中各液面相平

14、”,是很简单看出来的,I提出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有什么特点?的意。八、帮助和总结1 .本课重点审 学生做好试验。J 特别必要。这41.必/1也而二注M , 探讨;/卡r验步骤困难,学生进行 猜想回1.ajyi国绿,关键是要要探讨的问题多加指导。学生思索 沟通探讨 和分组试 验2 .试验中透亮塑)斗桶的内径应大一些,否则向虽计的金属盒不易放入, 假照试验室没有合适的透亮塑料桶f可用去颈的%料瓶代替,在饮料瓶外学生总结出液体压强的特点3 .按教材,是用盐水和水比较不同液体(即密度不同)在同一深度处 压强不同的试验,也可以用其他密度比水小的液体,如煤油或酒精(最好 是在学生试验完后,由老师演示来进行验证),不过用盐水是最便利的。4 .试验中指导学生正确试验、进行视察,照实记录数据,对正确得出 结论,特别重要,这是试验成败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指导学生学好物理的 重要方法。细致试验,细致视察,对提高试验实力,培育学生学习物理的 爱好大有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