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公示稿点击浏览该文件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798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9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公示稿点击浏览该文件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公示稿点击浏览该文件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公示稿点击浏览该文件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公示稿点击浏览该文件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公示稿点击浏览该文件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公示稿点击浏览该文件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公示稿点击浏览该文件环评报告.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项 目 名 称 : 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扬州市广陵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15年05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

2、、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扬州市广陵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吴*亚联 系 人严*通讯地址扬州市广陵区运河北路3号联系电话150*6364传 真邮政编码225000建设地点纵三路(北至新农路,南至解放北路)立项审批部门扬州市广陵区发展和改

3、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扬广发改许可【2015】37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7810市政设施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76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6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02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原辅材料主要是雨水管道、路灯、石灰土、沥青、混凝土等。主要设施为各种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压路机等。水及能源消耗量名 称消 耗 量名 称消 耗 量水(吨/年)无燃油(吨/年)无电(千瓦时/年)无管道天燃气(Nm3/a)无燃煤(吨/年)无其它无污水(

4、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项目工程实施后,路段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附近河流。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基本情况为完善城市东部路网,改善该区域东西向交通状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扬州市广陵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600万元实施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雨水管道工程、绿化、路灯等配套设施。新建道路北至新农路,南至解放北路(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路面全长约475m,宽16m(混行车道宽10m+23m人行道),新建雨水管道长513.7m。道路通车后,主要为小型车辆,禁止危险

5、品运输车辆驶入。项目预计于2016年02月投入使用。道路东西两侧分别为:东侧为文昌北苑,西侧为中海玺园(在建)及天俊悦府(在建)(具体详见附图2 建设项目周围概况图)。2、 项目工程内容 道路技术指标一览表道路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规格路面全长约475m,宽16m2道路等级城市支路3设计速度30km/h4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5路面设计年限10年6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7地震基本烈度度设防道路设计(1)设计原则与区域规划相协调,与沿线用地规划相协调。道路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合理协调,路面结构合理。在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填方、挖方工程量,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为前

6、提,考虑其综合性、经济性、时间性等要素,使设计切实可行。道路与周边的景观环境相协调,做到功能性与景观性的统一。(2)平面线形设计应尽可能满足交通顺捷的原则。结合地方发展,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与沿线用地规划相协调。路线应尽可能顺应地形、地物的要求。路线应尽可能避免有较大拆迁。选择较好的建设条件以降低工程造价。宜减少与其他设施间的干扰。注意路线与周围环境的协调。(3)纵断面线形设计充分考虑路面现状高程以降低工程造价。充分考虑道路两侧规划的场地高程设计。与沿线主要相交道路按平交方式平顺衔接。(4)平纵组合设计在保证平纵面各自线形顺畅的前提下,设计中尽可能使二者的技术指标保持均衡和协调,同时在空间位置的

7、布置上,按照规范的要求精心设计,避免出现各种不良的线形搭配组合,以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提高行车舒适性。(5)路基标准横断面根据道路红线,宽为16米;混行车道为平均1.5%的直线形路拱,人行道为1.0%直线反向横坡。本工程为城区道路,交叉口较多,全线不设超高,交叉口路段设置右转加宽车道。横断面布置如下:(6)路基设计路基压实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路基应密实、均匀、稳定,压实度指标不应低于相关规定。一般路基设计路堤施工前,需彻底清除地面表层耕作土及杂物。当填筑高度大于等于75厘米时,清除地面表层耕作土及杂物30厘米后原槽翻松,掺6%石灰碾压,压实度不小于87%,处理厚度20厘米。其上先分层填筑

8、6%石灰土至30厘米路床底,压实度不小于90%,30厘米路床部分分两层填筑6%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92%。当填筑高度小于75厘米时,清除地面表层耕作土及杂物后,需再向下开挖适当深度,以保证路面结构层底至基底的高差不小于45厘米。再原槽翻松,掺6%石灰碾压,压实度不小于87%,处理厚度20厘米。其上先填筑15厘米6%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90%,30厘米路床部分分两层填筑6%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92%。路基防护本项目自然放坡,并采用绿化防护。挖方边坡坡度为1:1,填方边坡坡度为1:1.5。(7)路面设计沥青砼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设计年限10年,根据规划及交通分析,采用轻交通标准,设计

9、弯沉为33(0.01mm)。(8)道路交叉口交叉口设计应保持道路上所有车辆的交通顺畅和安全,此外还应保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交叉口内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照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0.5-0.7倍计算,直行车取0.7倍,转弯车取0.5倍。本项目为开放式道路,与相交道路均设置平交交叉口,交叉口结合各相交道路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实施,主要道路交叉口设置见下表:序号交叉桩号相交通道名称相交道路宽度(米)交叉型式1K0+000新农路22十字型2K0+222.484横一路16丁字型3K0+472.159解放北路35丁字型(9)雨水管道雨水排水系统由道路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雨水检查井等组成。雨水口:本

10、设计道路雨水口采用双蓖雨水口,雨水蓖面要求在保证足够强度的情况下,有足够大的透水面积。检查井:除排水纵断面上的检查井为落底井外,其余检查井均采用流槽式,检查井井盖采用d400级井盖,共计新建雨水检查井22个。雨水管网主要工程量统计表名称规格数量单位雨水管道D40044.0mD600469.7m雨水口连接管D300153.3m雨水检查井22个(10)路灯、绿化行道树间隔8m布置,共计120棵,人行道铺设时预留方形树池,池内绿化;全线在绿化带内设置悬臂路灯,对称布置,单侧间距40m,共计24杆。交通流量预测根据设计资料,项目未来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见下表。 预测交通量(单位:辆/h)年份路段201

11、6年(近期)2020年(中期)2030年(远期)纵三路(新农路-解放北路)昼间240420660夜间84144240根据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本项目沿线主要为商住用地。类比同等规模的道路状况,取大型、中型、小型车流辆的比为1:2:7。将特征年预测车流量折算成预测年份大型、中型、小型车流量,具体见下表。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辆/h)年份2016年2020年2030年道路时段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纵三路昼间1404020245703538511055夜间491478424121404020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拟建道路所用地目前现状为

12、闲置空地,无原有环境问题。40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位置面积】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3215至3325之间。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盐城接壤,东和盐城、泰州毗连,西与南京、淮安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312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地形地貌】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仪征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

13、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扬州市3个区和仪征市的北部为丘陵。京杭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北风和东风,频率各为9%。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东风(频率为13%),冬季盛行来自北方的干冷的东北风(频率为10%),春季多为东北风。【土壤】扬州市境内土壤分为水稻土、潮土、黄棕土及沼泽土4个土类、11个亚类、27个土属、101个土种。四大土类面积分别占78.24%、15.50%、0.81%、5.45%。全市的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88%,在全省属中上水平

14、。【水文水系】境内主要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除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以外,主要河流还有东西向的宝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仪征、江都、邗江1市2区;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4湖,汇入长江,全长143.3公里。【水土流失现状】扬州市范围内因气候变异,强降水的次数增多,每一次对土地的强冲刷,都会带来水土流失。城市规划区已处在江苏省政府公告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平原沙土区范围内。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社会发展概况】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

15、道”的交汇处,是南京以东长江北岸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辐射苏北的门户。201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459.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2万人,增长0.35%。全市登记出生人口4.01万人,出生率8.74;全市注销死亡人口3.25万人,死亡率7.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7。现辖广陵、江都、邗江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扬州市教育、文化、科技和卫生事业发达,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扬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上隋唐、明清曾两度繁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市区有国家重点名胜区蜀岗-瘦西湖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和个园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西方寺、大明寺等

16、,还有文峰塔、文昌阁等名胜古迹。本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24处。近几年来,每年来扬州观光旅游的国外游客约2万人次,国内游客200多万人次。市区植被以人工栽培为主,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2%。2002年,扬州市被授予全国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和文明先进城市。2006年扬州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经济发展概况】2014年,扬州认真落实省委“八项工程”和省政府“十项举措”的部署,积极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下行压力,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坚持改革激发活力和增强内生动力双驱动,做大增量和做优存量双促进,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双结合,优化政策和狠抓落实双动力,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全

17、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4年,全市经济呈现高开稳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指标匹配性增强,结构性指标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就业、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7.9亿元,增长11%,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24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1886.26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1571.63亿元,增长1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5.19亿元,增长13.9%,增幅列全省第二;其中税收收入242.22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8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5255元,增长11%。规划相符性分析【

18、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中提出的重点工作包括,优化城市内外交通环境,做好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优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合理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八、城市道路交通 1、总体目标 构筑与扬州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相适的、协调高效、富有弹性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与运行系统,建成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系统,建成有机衔接、转换方便的交通枢纽系统,达到城市交通供需基本平衡、道路交通基本畅通、市民出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规划次干道、主干道、支路多条,起承上启下,兼备集散交通与生活服务功能,由规划图上,可以看出本工程包含在规划支路中,具体详见附图5-

19、扬州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本项目为纵三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北至新农路,南至解放北路,随着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城市东部路网,改善该区域东西向交通状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符合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的相关要求。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主要为道路新建工程,参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属于鼓励类项目(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 “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参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修订),不在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之列。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目前相关产业政

20、策。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空气环境质量扬州市市区设有四个自动监测点位:第四人民医院、城东财政所、邗江环保局和市环境监测站。根据扬州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2014年扬州市环境质量年报,监测统计如果如下:二氧化硫(SO2)2014年,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值0.034mg/m3,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二氧化氮(NO2)2014年,市区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平均值0.037mg/m3,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2014

21、年,市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0.106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超标天数为63天,超标率为17.3%。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各类建筑工地施工和道路交通建设产生的扬尘是造成扬州市颗粒物浓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b.目前,扬州市工业能源以燃煤为主,燃煤排放的颗粒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c.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成加速上升趋势,机动车尾气中颗粒物对大气中PM10有一定的贡献。2、地表水环境质量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扬州市区水域功能区划分标准京杭运河扬州段京杭运河扬州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2、(GB3838-2002)中类水标准。根据扬州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2014年环境质量年报,2014年京杭运河扬州段设置的11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中邗江运河大桥断面水质为地表水类,其他10个断面水质均为地表水类,京杭运河扬州段水质为优,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保持稳定。邗江运河大桥断面水质中主要污染物为总磷,超标倍数0.1。3、声环境质量扬州市邗江区环境监测站于2015年05月05日和06日两日对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见下表: 项目场界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 单位:LeqdB(A) 时间点位2015年05月05日2015年05月06日执行标准昼间夜间昼间夜间N1天俊悦府51.04

23、1.851.241.62类60/50N2中海玺园51.341.651.141.6N3文昌北苑51.441.551.641.7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建设项目的周边情况,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方位最近距离(m)规模级别空气环境在建天俊悦府W101155户3696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在建中海玺园W201814户5805人文昌北苑E10400户1280人水环境京杭运河扬州段E 地表

24、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在建天俊悦府W101155户3696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在建中海玺园W201814户5805人文昌北苑E10400户1280人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THC)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标准,标准值见下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二级浓度限值单位二氧化氮(NO2)1时平均200g/m324小时平均80年平均40二氧化硫(SO2)1时平均50024小时平均150年平均6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25、10m)24小时平均150年平均7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m)24小时平均75苯并a芘(BaP)年平均0.001日平均0.0025一氧化碳(CO)1小时平均10mg/m324小时平均4非甲烷总烃1次值2(2)根据扬州市区水域功能区划分标准,京杭运河扬州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标准值见下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除pH外为mg/L类别pHDOCOD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IV69330100.31.5(3)根据扬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方案,拟建道路所在地属于2类区,适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声环

26、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本项目施工期沥青烟、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标准值见下表:废气排放标准限值污染物名称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监控点浓度(mg/N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非甲烷总烃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2)废水:本项目营运期雨水进入雨水管道,无其他废水排放。(3)噪声:本项目施工期道路两侧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标准值见下表: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4)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一般工业固

27、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总量控制指标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如下:拟建道路通车后,主要是汽车通行产生的汽车尾气,属于无组织排放,废气排放量在区域内平衡,因此无需申请总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涉及商业机密,此处从略。主要污染工序及污染源强分析:n 施工期污染产生情况根据本项目特点,工程污染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此阶段的污染主要来自于路基施工及路面施工等。注:项目西侧在建中海玺园和在建天俊悦府,入住时间均为2016年中旬左右,在此时间本项目已施工结束,因此本项目施工期对中海玺园和天俊悦府的影响很小。(1)大气污染物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

28、物主要包括:施工场地的(粉尘)扬尘、施工车辆尾气及路面铺浇沥青的烟气。施工场地的粉尘(扬尘)拟建道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是扬尘、粉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a、路基开挖、土地平整及路基填筑等施工过程,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b、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如运输、装卸、仓库储存方式不当,可能造成泄漏,产生扬尘污染;c、灰土拌和、混凝土拌和及加工会产生扬尘与粉尘;d、物料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尘土。在公路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污染会有一定影响。施工机械的燃油废气建设项目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多以燃用柴油为主,如起重机、装载机、挖

29、掘机、柴油自卸汽车,排放尾气污染因子主要为CO、HC、NOx、醛类、SO2等。本项目施工场地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合理布局,密度较小,场地周围空阔,通风条件较好,并且施工期较短故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尾气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较小,本次评价不予定量统计分析。沥青废气本项目使用熔炼好的商业沥青直接铺设地面,施工场地不设置沥青拌合站,沥青烟气主要来自路面铺设过程,产生的沥青烟气中含有THC、TSP和苯并a芘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将造成一定的损害。类比同类工程,沥青烟污染物影响距离一般在50m之内,在下风向50m外苯并a芘浓度低于0.00001mg/m3,酚在下风向60m左右0.01

30、mg/m3,THC在60m左右浓度0.16mg/m3。(2)水污染物本项目施工人员约40人,均为本地居民,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不在施工现场食宿,因此施工现场无生活污水排放。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场地冲洗废水。施工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人为冲洗及雨水冲刷后产生的油污水;施工场地的泥浆被人为冲洗产生的废水、施工物料等可能受雨水冲刷将大量物料带入水体中。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300mg/L、SS800mg/L、石油类40mg/L,需经过隔油、沉淀处理。(3)固体废弃物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土石方开挖产生的工程弃土。生活垃圾

31、本项目施工人员约40人,均为当地居民,因此不设置集中的施工营地,不在施工现场食宿,因此生活垃圾产生量很少,以每人每天0.5kg计算,项目施工期预计6个月,其中有效施工日(即晴天日)约为150天,则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t。工程弃土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基坑开挖、挖掘土石方等阶段产生的工程弃土。工程弃土应尽量回填,做到日产日清。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项目施工时废弃渣土量为925m3。 (4)噪声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具有高噪声、无规律的特点,它对外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施工期结束而消失。建设项目常用施工机械包括:路基建筑: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等;路面施工:平地

32、机、摊铺机等;物料运输:载重汽车等。参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005-2006)附录E2,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声级序号设备名称噪声级dB(A)离声源的距离1装载机905m2推土机865m3挖掘机845m4压路机815m5平地机905m6摊铺机875m(5)生态施工期由于挖方、渣土运输等,遇雨天裸露路面经雨水冲刷会产生轻度的水土流失。本项目施工期较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n 营运期污染物产生情况项目营运期污染产生情况如下:(1)大气污染物项目营运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汽车尾气主要来自曲轴箱漏气、燃油系统挥发和排气筒的排放,主要

33、污染物为CO、NO2、非甲烷总烃等。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过程十分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取决于机动车本身的构造、型号、年代、行驶里程、保养状态和有无尾气净化装置,而且还取决于燃料、环境温度、负载和驾驶方式等外部因素。各类型机动车在不同行驶速度下的台架模拟试验表明,不同类型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物排放有不同的规律。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j行驶汽车在一定车速下排放的j种污染物源强,mg/(ms);Aii种车型的小时交通量,辆/h,取值根据现状观测结果;Eij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种污染物量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随着国家机动车尾气排放要求增高,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

34、响评价规范(试行)附录D推荐的单车排放因子取值过高,不适合现实情况。根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18352.3-2005),第阶段从2007年7月1日起执行,阶段从2010年7月1日起执行,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始执行国标准。参照国标准的型试验(常温下冷启动后的污染物排放试验)排放限值,具体见下表。 型试验排放限值阶段类别级别基准质量(RM)(kg)限值(g/km)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HC+NOX)颗粒物(PM)L1L2L3L2+L3L4汽油柴油汽油柴油汽油柴油汽油柴油柴油阶段第一类车/全部1.000.500.10

35、/0.080.25/0.300.025第二类车RM13051.000.500.10/0.080.25/0.300.0251305RM17601.810.630.13/0.100.33/0.390.0401760RM2.270.740.16/0.110.39/0.460.060根据上表计算废气排放量,废气排放状况表中NO2排放量以NOX排放量75折算,各路段废气排放源强见下表。 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单位:g/s)年份路段2016年(近期)2020年(中期)2030年(远期)CONO2CONO2CONO2昼间0.2270.0911.0790.1832.0350.989夜间0.0680.028

36、0.3230.0540.6110.297(2)水污染物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冲刷路面的地表径流。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量、降雨时间、与车流量有关的路面及空气污染程度、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路面宽度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随机性强、偶然性大,所以,典型的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也就较难确定。根据国家环保部华南环科所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的研究,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见下表,从表中可知,路面径流在降雨开始到形成径流的30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比较多,30分钟后,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污染物浓度下降较快。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表项目520分钟2040分钟4060分钟平均

37、值SS(mg/L)231.42158.22158.2290.3690.3618.71100BOD5(mg/L)7.347.307.304.154.151.265.08石油类(mg/L)22.3019.7419.743.123.120.2111.25(3)固体废物本项目营运期固废主要来自沿途道路行人产生的垃圾,道路两侧设垃圾桶,并实行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4)噪声 项目投入营运后,在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噪声源为非稳态源,车辆行驶时其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也会产生噪声;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而使行驶中的汽车产

38、生整车噪声。各类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路建设项目(征求意见稿)附录E、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附录C的规定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式中:vi第i种车型车辆的预测车速,km/h;当设计车速小于120km/h时,该型车预测车速按比例降低;ui该车型的当量车数;i该车型的车型比;vol单车道车流量,辆/h;mi其他2种车型的加权系数。k1、k2、k3、k4分别为系数,如下表所示。 车速计算公式系数车型k1k2k3k 4m i小型车-0.061748149.65-0.000023696-0.020991.2102中型车-0.057537149.38-

39、0.000016390-0.012450.8044大型车-0.051900149.39-0.000014202-0.012540.70957车型分为小、中、大三种,车型分类标准见下表。车型比应按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交通量调查结果确定。 车型分类标准车型汽车总质量小型车(S)3.5t 以下,M1,M2,N1中型车(M)3.5t 以上12t,M2,M3,N2大型车(L)12t 以上,N3注:M1,M2,M3,N1, N2,N3 为按GB/T15089-1994机动车辆分类规定的汽车类别。摩托车、拖拉机等应另外归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征求意见稿)附录E、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40、规范(JTG B03-2006)附录C的规定,第i种车型车辆在参照点(7.5m 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dB)LOi按下式计算:小型车 LOS =12.6+34.73lgVS+L路面中型车 LOM =8.8+40.48lgVM+L纵坡大型车 LOL =22.0+36.32lgVL+L纵坡式中:右下角注S、M、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Vi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纵三路的设计车速为30km/h。营运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行驶,其噪声级随车速和交通流量变化。根据道路建设技术指标,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各型车的行驶速度、平均辐射声级,结果见下表。 各型车的行驶速度(单位:km

41、/h)年份2016年2020年2030年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昼间40.127.827.739.728.327.338.728.928.7夜间40.427.127.340.328.127.440.227.727.7各型车平均辐射声级(单位:dB)年份2016年2020年2030年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昼间68.668.175.168.568.375.368.168.775.6夜间68.767.774.968.767.874.968.66875.1(5)生态 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较施工期影响而言,影响程度较小。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沥青烟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营运期汽车尾气CO、NO2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水污染物施工废水COD少量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SS石油类固体废物施工期生活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