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943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不怕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不怕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不怕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不怕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不怕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不怕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不怕难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北京市品德与生活现场教学评优课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我不怕难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品德与生活学段: 低年级年级一年级相关领域 心理健康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品德与生活出版社: 首师大 出版日期:2014年6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徐童节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15120081533实施者徐童节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15120081533指导者辛士梅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13716684686课件制作者徐童节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15120081533其他参与者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2、,以儿童生活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儿童的生活及周围的世界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周围的生活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多元的,儿童总是以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为基础,形成对世界的认识。新的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就是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本节课注重儿童的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感悟视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另外,建构主义的教育家和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都非常关注儿童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的获得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的进行建

3、构,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课程目标,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克服困能的意义。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我不怕难是首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我自己”主题四“我长大了”中的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四个框架中愉快积极地生活而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儿童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感受到自己一天天长大,学会了很多本领。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够想办法解决就是“我长大了”的一方面。我不怕难这一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感悟到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胆怯,不退缩,要勇于坚持、勇敢面对,并开动脑筋,主动

4、想办法解决困难,并在解决困难过程中有勇气尝试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我长大了”的体现,最后真正的做到“愉快、积极地生活” 。学生情况分析: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根据学生心理需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懂得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现在的许多孩子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从小在父母及周围亲人的精心呵护中长大,意志脆弱,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让学生正确的面对困难,不怕苦,不怕难,勇于克服困难,愿意做勇敢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心理素质。教学方式与手段: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情感等特点,本节课所采用的教

5、学方式以体验式为主,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为主要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于什么是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意义的理解,教师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交流讨论、提升认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技术准备:课堂演示使用的电脑设备。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 (2)桃乐比手偶 (3)减少的木块游戏道具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知道生活处处有困难,遇到困难在所难免,知道克服困难是长大的表现。2.学会解决困难的简单方法,在困难面前不退缩。3.能够积极勇敢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初步感受克服困难的乐趣,愿意做一个勇敢坚强的孩子。教学重点:学会克服困难的简单方法,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教学难点:能够积极勇敢面对

6、困难,面对困难不退缩。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卡通人物知困难1.谈话出示桃乐比教师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课,这位新朋友是谁呢?哪位同学认识他?学生回答。桃乐比自我介绍。教师过渡:桃乐比怎么了?听声音有点闷闷不乐,原来我们的新朋友遇到了困难,遇到什么困难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困难)教师出示桃乐比练习跳绳视频提问:桃乐比遇到什么困难呢?2.学生交流3.教师谈话:的确,令桃乐比烦恼的就是学不会跳绳,不会跳绳就是他的困难。体育课上老师教了跳绳的方法,桃乐比特别想学会然后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可是坚持练习了好几天,还是没有成功,灰心丧气的桃乐比真想选择放弃了,他真的要放弃吗?我们

7、一起来劝劝他吧!你有什么想对桃乐比说的?4.小活动:桃乐比我想对你说教师谈话:听了刚才大家的话,桃乐比到底有没有采纳大家的建议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继续播放桃乐比练习跳绳视频学生观看5.教师总结:可爱的桃乐比接受了大家的建议,没有放弃,在爸爸的帮助下继续练习,最终战胜了困难,学会了跳绳。【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卡通人物桃乐比导入,借助桃乐比手偶进行师生对话,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桃乐比的困难让学生对于什么是困难有一初步的感性认识。“桃乐比我想对你说”环节,学生与桃乐比近距离情感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七嘴八舌话困难1.经

8、验交流议困难提问:学不会跳绳是桃乐比的困难,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们都遇到什么困难了呢? 学生回答。(留下具有典型困难事例的学生)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真不少,困难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如果遇到这些困难,害怕了,不做了,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教师针对典型困难同学提问:你们的困难都克服了吗?是如何克服的?学生交流才艺展示。教师提取学生关键信息,总结克服困难方法。(板书:要坚持 有勇气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放弃,选择了坚持,靠着自己的努力,最终战胜了困难。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老师为你们骄傲。2.面对困难我不怕教师提问:有了这些克服困

9、难的法宝,今后你们在遇到困难还害怕吗?学生回答:不怕(板书:我不怕难)教师小结:的确,困难来临时,我们应该靠着自己的一份坚持,一份勇气,迎难而上。【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什么困难,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在交流及学习中初步知道遇到困难需要坚持、要有勇气不害怕、要努力克服等,感受克服困难就能学到知识、学到本领,克服困难是一件快乐的事,初步感受克服困难的意义。】三、奋力团结战困难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再遇到困难你能不能解决它?学生回答:能 2.过渡:老师准备了一个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想要把这个游戏做成功还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3.活

10、动小游戏:减少的木块。游戏规则:(1)随机选择一组学生(8名)上前挑战,要求八名学生同时站在四块木块上,要求坚持五秒。(2)依次减少小木块的数量,(三块,两块,一块)八名同学依然需要同时站在上面坚持五秒。学生分组尝试游戏。 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8名同学成功的站在了两块(一块)木板上,成功地战胜了游戏中的困难,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学生交流教师谈话:是的,战胜困难是一件很高兴,很快乐的事情。 教师提问:在游戏过程中你们是如何获得成功战胜困难的?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在困难面前,不仅要有勇气,要坚持,还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板书:想办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课堂亲身体验活动,

11、进一步体验克服困难的方法,体验感受战胜困难的快乐。】四、榜样作用去困难教师谈话:困难在每一个人身边。不止你们有困难,老师也有困难。教师讲述自己的困难。播放马云视频。教师提问:马云遇到什么困难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马云叔叔创业初期困难重重,但是遇到困难不但没放弃,反而想办法解决困难,最后收获了成功,马云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长大的过程,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你就真的长大了。(板书:长大)【设计意图:借助教师的亲身经历与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遇到的困难,使学生知道不仅学生有困难,成年人、名人也有困难,每个人在成长或成功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关键是如何做,不断深

12、化学生的认知,通过榜样作用激励儿童克服困难的决心,愿意做一个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孩子。】五、总结谈话:老师把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编写成了一首小儿歌,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大声齐读。教师谈话:无论是谁,小孩、大人、还是成功人士,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关键遇到困难怎么做。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遇到困难,要坚持,有勇气,不退缩,想办法解决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幸福快乐的成长。板书: 我不怕难要坚持 有勇气 不退缩 想办法学本领 快乐 长大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教师认真学习课标,力求在

13、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中体现课标中评价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对学生体验与表现的关注。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课堂教学评价以“激励、促进、发展”为目的,努力实现评价功能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生评、师评、生生互评等形式,发挥学生主体性,通过多元评价,并通过颁发战胜困难的小勇士的小贴画等评价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共同体验、感受克服困难的方法与快乐,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与感悟。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克服困难的简单方法,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

14、教学目标引领下,设计了四个大的教学环节,“卡通人物知困难”、“七嘴八舌话困难”、“奋力团结战困难”、“榜样作用去困难”,环节简约而不简单,几个环节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同时,本节课还突出了以下特点:一、努力创设正面触及学生心灵的对话情境,获得真实的体验与感悟情境是滋生生生、师生互动的“土壤”,教学中教师借助卡通人物桃乐比引入学习内容,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困难主题,使学生对“什么是困难”有一初步感知。“桃乐比我想对你说”环节,儿童与桃乐比互动交流,针对桃乐比的困难劝诫安慰桃乐比、七嘴八舌话困难环节,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亲身经历等设计,可以说这样的对话情境的设计,对话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入情入境,使互动、对话本身不仅具有极强的情趣性,而且真正触及学生心灵,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积极的感悟。二、创设体验活动情境,不断深化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教师针对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内容和一年级学生有效集中学习时间短的特点,第三个环节设计了“减少的木块”游戏体验活动,使学生全身心的进入了所设定的特定氛围中,去游戏、去体验,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适时的指导与调控,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进行这一有一定困难的游戏时如何才能获得成功,教师帮助他们把感受到的信息及时梳理归纳,很好的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深化。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