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构造柱、圈梁、楼板及楼梯钢筋绑扎工艺标准1040620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6 构造柱、圈梁、楼板及楼梯钢筋绑扎工艺标准104062002.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6 构造柱、圈梁、楼板及楼梯钢筋绑扎工艺标准(SEJ/BZ04062002)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框混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楼板及楼梯钢筋绑扎工艺。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2.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2.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钢卷尺等。2.2 作业条件:2.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
2、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2.2.2 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2.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2.2.4 圈梁及楼板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3 操作工艺3.1 构造柱钢筋绑扎:3.1.1 工艺流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修整下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 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绑扎搭接部位箍筋3.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
3、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4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柱子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箍筋间距不宜大于l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3.1.3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柱根部基础混凝土内,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设深度应大于沟深。3.1.
4、4 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二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3.1.5 绑扎搭接部位钢筋:1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2 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3 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要符合抗震规范有关规定。4 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3.2 圈梁钢筋的绑扎:3.2.1 工艺流程:画钢筋位置线
5、 放箍筋 穿圈梁受力筋 绑扎箍筋3.2.2 支完圈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模上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3.2.3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3.2.4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3.2.5 楼梯间、附墙烟囱、垃圾道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梁钢筋被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
6、筋,应按设计要求搭接或连接。3.2.6 圈梁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3.3 板钢筋绑扎:3.3.1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 模板上画线 绑板下受力筋 绑负弯矩钢筋3.3.2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3.3.3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应及时配合按装。3.3.4 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3.3.5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7、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3.3.6 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3.4 楼梯钢筋绑扎:3.4.1 工艺流程:划位置线 绑主筋 绑分布筋 绑踏步筋3.4.2 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3.4.3 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3.4.4 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模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4 质量标准4.1 主控项目4.1.1 原材料:1 钢筋进场时,
8、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干1.3。3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4.1.2 钢筋加工:1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
9、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2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工艺标准第4.1.2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
10、135;(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4.1.3 钢筋连接: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4.1.4 钢筋按装:钢筋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2 一般项目4.2.1 原材料: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4.2.2 钢筋加工:1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
11、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2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4.2.3 钢筋连接:1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
12、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3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4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2)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
13、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3)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4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
14、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2) 在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B的规定。5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2)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l00mm;(3)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
15、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l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4.2.4 钢筋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钢筋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10钢尺检查网眼尺寸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绑扎钢筋骨架长10钢尺检查宽、高5钢尺检查受力钢筋间 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排 距5保护层厚度基础10钢尺检查柱、梁5钢尺检查板、墙、壳3钢尺检查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钢筋弯起点位置20钢尺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16、5钢尺检查水平高差3,0钢尺和塞尺检查注:1 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5 成品保护5.1 构造柱、圈梁钢筋如采用预制骨架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码放整齐。5.2 往楼层上吊运钢筋存时,应清理好存放地点,以免变形。5.3 不得踩踏已绑好的钢筋,绑圈梁钢筋时不得将梁底砖碰松动。5.4 楼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支撑马凳要绑牢,防止操作时踩变形。5.5 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钢筋变形:
17、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宜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6.2 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多为放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6.3 构造柱伸出钢筋位移:除将构造柱伸出筋与圈梁钢筋绑牢外,并在伸出筋处绑一道定位箍筋,浇筑完混凝土后,应立即修整。6.4 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到下面。6.5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模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6.6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6.6.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6.6.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6.6.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6.6.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