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733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宾县第二中学校 霍伟国 一、教学内容分析:台湾省一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台湾的范围和位置、丰富的资源和物产以及其特色经济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台湾省。其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借助相关的图片和资料获得感性认识并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如利用“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得到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信息并分析原因,其关键就在于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深深体会到台湾被称为“宝岛”的理由;再比如在学习台湾特色经济时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台湾与祖国大陆那割不断的鱼水之情。从台湾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渗透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进而领会台湾位置的重要性来加深对台湾的理解和热

2、爱,也增强伟大祖国的民族危机感,从而增加自身的责任感。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八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基础上,他们已基本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如读图、分析、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相信他们,充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学习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师同时也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广泛、视角开阔这些特点,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课程资源分析: 台湾一节的课程资源较为丰富,它可以与历史课程进行渗透,如台湾高山族根在大陆、台湾的先住民、我国早期对台湾的经营等内容;它还可与目前形势进行渗透,如最近召开的第十届人大会议上确立的“反分

3、裂国家法”等。四、设计理念 1 、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敢于创新; 2 、这节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观察发现能力,从如何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出发,充分引导和发挥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作用; 3 、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让社会进入地理课堂,让地理教学走进社会; 4 、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和技能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同时,爱国情操的培养也水到渠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色。过程与方法能

4、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各种方法相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及意图学生活动及预期效果自主探究多媒体展示:台湾的历史1、了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承接导课,老师追问:为什么说台湾省是祖国神圣的领土?你

5、知道哪些史料和证据?(意图:1、改变教材原来的顺序是为了教学过程衔接自然,同时为后面自然环境的认识作铺垫。2、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师归纳补充、讲述: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来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台湾岛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大陆的广东、福建。第三,从行政区划、文化渊源上看,台湾自古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比如三国、明末、清朝1949年蒋介石败退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割至今。2、认识台湾的自然环境:承转:既然台湾是大陆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共同走进台湾,去认识

6、它,了解它,请看大屏幕。1)多媒体展示台湾省轮廓图及自学任务:在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看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多媒体显示台湾的位置、范围)你还能从图中获得哪些知识?(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照顾每一位学生,突现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习惯。) 2)承转:自明朝开始,外国列强多次侵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准了台湾之宝。“宝岛”体现在哪些方面?出示自学指导:(多媒体显示)(意图:先学后教,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请大家阅读35页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结合

7、图6.25,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台湾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盛产农产品的原因。(意图:让学生感悟自然环境与农事活动的密切关系,体会人地关系。)农产品和森林各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种分布体现了一种什么观念?(意图:给学生渗透因地制宜观)台湾之“宝”除了丰富的农产品,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36页活动1回答。“美丽富饶的宝岛”“美丽”在什么地方?请看大屏幕,显示台湾的玉山、日月潭等优美风景,教师以优美、流畅的语句介绍玉山、日月潭。(意图:让学生感受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学生容易从历史的角度讲述有关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比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如

8、果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教师应谦虚地向学生学习,鼓励学生超过老师,体现教学相长的原则。学生听讲结束后,完成第34页活动1。学生在填充图册上填出以上内容并记忆。读图回答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台湾省的位置,比如海陆位置,与大陆的相对位置、纬度位置。若有不妥之处,首先让同学自己相互指正、评价,学生纠正很到位,老师无需再讲。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教师应及时肯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只要能回答出台湾的气候特点,比如降水、气温等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不要照读原文。学生读图回答,只要说出丰富的森林资源、盐业资源、矿产资源即可。学生联系台湾地形、气候回答。学生带着欣赏的

9、眼光感受台湾省的美丽。评价体验,总结延伸:1、通过本节讹的学习,台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简短流利的语句来回答。(意图:给学生宽松的展现自我的氛围,突现学生的个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2、你认为认识学习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应该包括哪些方面?(意图: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区域的方法、初步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交流本堂课的收获,内心的体验。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形成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师生成为学习知识的同行者。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

10、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反思 新课改提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其落实的重要阵地就是课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首先就应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在台湾省一节的教学中,我的设计宗旨是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去思、去做,而我的任务是引导、促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大多采用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的方法,而从实践来看,这种学习方法给学生带来的体验更多的是兴趣盎然、乐在其中。比如每当讨论后我总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评价从中找出错误和缺憾。再比如当课堂小练习结束时,我会即刻给予评价:现场打分,这样做是使学生有竞争感、有动力。在小组合作时学生的默契配合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是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创新、踊跃发言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虽然在课前导学部分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引入两岸政治热点话题,达到了让地理课堂走进社会、社会进入地理课堂的目的,但对于这话题,发言的学生只会说:“我坚信祖国一定会统一”,“打到台独分裂分子”,“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等一些肤浅或不切实际的话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