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的思考.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7410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的思考.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四)学 生 毕 业 设 计(论 文)课题名称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的思考姓 名学 号院 系经济管理系专 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教师2011年 6 月 10 日湖南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二 年 月 日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

2、stract1 Key words 1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出2二、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3(一)胜任力的内涵3 (二)胜任力模型的内涵3 (三)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4三、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现状6(一)工作动机不恰当6 (二)知识结构不合理6 (三)能力结构不能满足需求6 (四)农村实用技能匮乏7 (五)缺乏适应农村工作的必要个性特质7四、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需求分析7 (一)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界定7 (二)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需求71.转变工作动机 82.掌握必要知识 83.增强工作能力 94.熟练实用技能 95.完善个性特质 9五、提升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探索9 (一)高

3、等教育培养91.课程开发 102.教学方式改革 10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14.实践基地设置11(二)任职前集中强化培训111.政治素质、思想观念的加强与引导112.新农村建设相关知识的传授 123.工作能力的培养 124.农村实用技术的传播 12(三)在职培训12 1.帮扶制 12 2.定期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13 3.定期经验交流会 13 4.远程教育 13 5.交叉任职 13 6.标杆、榜样学习14参考文献 14致谢 15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的思考 摘 要: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提出了

4、新的要求。然而,据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村官存在思想观念误区、知识结构不合理、工作能力欠缺、实用技能缺乏及个性特质不合的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新农村建设及其自身价值发挥。顺应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针对大学生村官胜任力现状与所需胜任力间的差距,通过高等教育培养、任职前集中强化培训及丰富多样的在职培训并施的培训手段来提升其胜任力,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与动力。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胜任力;培训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Training Research Based on Competencies Abstract: Selecting exce

5、llent college students to hold a post in villages contributes a lo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illage office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villages.In the meanwhile,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brought up on the competencies of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However,based on the survey,the

6、re are several problems arising among them,that is,thoughts and ideas falling into a mistake,weakness in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abilities,lack of practical skills and necessary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which has a bad effect on the students village cadres scheme,the construction of new villag

7、es and full play of their own values.Faced wi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urrent circumstances and competencies required,to accommodate the deman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ety,I combine higher education and centralized and strengthened training and on-the-job training,so as to promote

8、 the competencies of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thus,pouring animation and motive power into our construction of new villages. Key Words: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 ;competency ;training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农村都只是人才的输出地,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开始出现人才向农村的倒流。大学

9、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为我国农村发展提供了智力与“血液”支持,注入了新的活力,对缓解就业压力、改变人才单向流动格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及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有重要作用。然而,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大学生村官胜任力不足导致工作绩效低下的情况普遍出现,因而建立并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以提升其胜任力与工作绩效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出“大学生村官”是指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者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增长,新农村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当前我国农村高

10、素质人才严重缺乏,这一尖锐矛盾日益激化,逐步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00万,2011年逾660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摆在我国面前的严重现实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供需矛盾促使许多优秀毕业生缺乏锻炼和才能施展的平台,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于是,大学生村官计划应运而生。200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

11、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实现一村至少有一名高校大学毕业生的目标。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2008年4月1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出台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自此,中国将连续5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计划正式转入国家主导的工程建设阶段。 目前,我国大学生村官总人数已逾1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人数达到13万人以上,分布在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81个县(市、旗),20以上的村民委员会。其中有247个县(区、市)已经实现村村有大学

12、生村官,北京市则率先实现了3955个行政村每村有两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河南省、山西省和四川省大学生村官人数都已逾万人2。 二、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 (一)胜任力的内涵胜任力(competency)研究和实践起源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麦克利兰(Mcclelland)教授将胜任力定义为:个体所具备的能够以之在某个领域或某些具体职位上取得优秀业绩表现的内在稳定特征或特点。简单地说,胜任力就是决定个体在既定职位上能够达成优秀工作成果的那些独特内在特点。3 麦克利兰教授将胜任力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指员工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所需理解的东西。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

13、力,指员工为实现工作目标、有效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所需要的技巧。社会角色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自我认知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评价。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典型的行为方式,它是品性的最集中化体现。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4 随后学者们又提出了许多胜任力的定义,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观点。目前,比较公认的胜任力定义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自我概念、价值观和特质5。 (二)胜任力模型的内涵胜任力模型(competence model)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要求任职者具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其中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

14、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等。公认的基本胜任力模型,是由美国学者SpencerLM and SpencerSM提出的冰山模型。该模型认为,胜任力存在于五大领域: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与动机。其中,浮在“水面上”的知识与技能属于表层的、外显的要素,是基准性胜任力,是“力”的资源,易于发现与评价;而沉在“水面下”的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与动机是鉴别性胜任力,属于“心”的资源,较难发现和测量,但却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三)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 1.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构建胜任力模型的一般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座谈法、调查问卷分

15、析法、职能分析法、情景法与绩效法。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使大学生村官真正地发挥作用,以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层组织提出的要求为基础,运用职能分析法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进行探讨,根据麦克利兰教授的胜任力理论来提取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特征,构建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职能分析法是指以员工所需发挥的功能与应尽的职责为核心,列出收集与分析的信息,使用标准化的陈述和术语描述工作内容的一种常用工作分析方法6。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模范执行村的规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宣传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上级党委、政府

16、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 (2)按时完成镇、工作片和村交办的各项任务,积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及时化解群众矛盾,处理突发事件,消除安全隐患,积极献言觐策,为镇、工作片和村决策提供建议; (3)协助村组织制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工作计划,配合村里落实好为民办实事的项目,积极为本村引进投资项目、农村适用技术项目和新产品项目,提供市场、技术、信息服务; (4)经常入户走访群众、“三老”人员、党员、村民代表,了解村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的优势、潜力和困难,听取群众意见,做到户户清楚、人人熟悉,挂钩联系示范户、困难户、重点户,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5)为村民讲解国家有关社会保险、新型合作医

17、疗、养老保险等的政策规定,并为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村民办理;(6)管理档案,做好村内各项资料的整理与保存;(7)兼任妇联、团委等其他职务的工作。2.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基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运用头脑风暴法从知识、能力、社会角色、自我认知、个性特质与动机六个方面列出大学生村官所需的所有胜任力特征,并通过各项胜任力特征的出现频率、胜任力特征与工作职责的紧密相关程度及胜任力特征之间重要性的相对比较三方面综合权衡,选取出现频率高的、对完成工作职责起关键决定作用的胜任力特征,整合相关胜任力特征,摒除类似胜任力特征,最终得出关键胜任力特征,建立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模型。如下: 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农业科学知识

18、组织管理知识法律知识方针政策乡风民俗多层次的工作能力 定位准确的社会角色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运用信息能力敏锐市场意识党的政策宣传员决策参谋员服务群众的协调员农民与政府间的联络者科技致富的信息技术员 大学村官胜任力 吃苦耐劳自信勇敢自主独立乐观坚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责任心使命感 明确清晰的自我认知 适应农村工作的个性特质扎根农村奉献青春 服务农村的工作动机图1 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模型 三、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现状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大小各异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其现实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工作动机不适当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

19、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 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到24%2。 据2009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4.08%的“大学生村官” 明确表示准备离开,34.69%的“大学生村官”表示没有决定,仅仅有11.23%的“大学生村官”决定留下7。另一份调查显示,对于3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39%的大学生“村官”想考公务员,25%的为继续在农村工作,14%的为在农村创业,3%的为考研8。这说明许多大学生村官并没有树立长期服务农村的意识,而只将其当作权宜之计,一旦有机会,很多“大学生村官”就会“孔雀东南飞”。 (二)知识结构不合理 据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资料显示,目前

20、,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仅占4。此外,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占22,哲学、历史学占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总数的459。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在任大学生村官并没有农村工作的相关知识背景和经历,必然在农村工作中遭遇阻力。新农村建设需要农学以及种植、畜牧、养殖等适合农村需要的专业人才,但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很大部分都相差甚远。(三)能力结构不能满足需求2008年底由大学生村官网组织的问卷调查中,回答“您自己在所任职岗位上发挥的作用如何”时,25%的回答“发挥了较大作用”,61%的回答为“发挥了一点作用”,另有14%的回答“发挥作用很少”;回答“您认为自己到村里工作是否受当地群众

21、欢迎”问题时,14%的部分回答为“很受欢迎”,62%的部分为“较受欢迎”,24%为“反应一般”2。据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中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73%、6%、5.22%、3.73%、1.5%、0.7%、2.23%,合计占26.84%7。由此看来,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综合实践能力不足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诸多障碍。 (四)农村实用技能匮乏由于在大学生村官中农学专业背景的仅占4%,因而导致大学生村官普遍缺乏农村实用技能,如种植、养殖、嫁接、播秧等农村实用技术。调查结果表明,村民认为最需要的是“有组织

22、能力,能够维护农民利益,促进村民当家作主的人才”,“懂农业科学技术的人才”和“带领村民致富的人才”10。实用技能的缺乏促使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丧失工作主动性,失去与群众紧密联系的切入点,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与效果的提高。 (五)缺乏适应农村工作的必要个性特质农村不比城市,经济生活条件仍相对落后,精神文化建设滞后,公共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在诸多不利的条件下,势必要求大学生村官具有优良的个性素质。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之前,过的是集体校园生活,与同学朝夕相处,生活很愉快,而受农村环境的限制,接触同辈群体的机会稀少,不少大学生村官逐渐产生孤独感与自卑感,从而陷入了工作的一个恶性循环。四、基于胜任力的大学

23、生村官培训需求分析 (一)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界定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员工的目标、技能、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寻找员工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的差距,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系列活动过程11。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与开发体系,是按照胜任力模型的要求建立的,将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理论引入到企业员工培训中,对一定岗位进行详细的调查、观察与分析之后,提取出担任该岗位的员工所需要的关键胜任力,专门针对所需的关键胜任力进行培训,提高组织中个人的胜任力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支持能力,继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竞争力12。 (二)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需求依据基于胜任力的培训

24、需求分析理论,结合大学生村官这一角色群体的特殊性,确定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如下: 大学生村官培训需求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大学生村官实际胜任力水平 分析比较 发现差距 大学生村官组织期待绩效 大学生村官当前绩效 分析比较 发现差距 大学生村官组织期待行为 大学生村官实际行为 分析比较 发现差距图2 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对比大学生村官胜任力现状与胜任力模型,确定当前大学生村官的培训需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转变工作动机 良好的工作动机是有效开展工作、取得良好工作效果的重要前提。当前大学生村官存在工作动机不恰当的重要思想问题,陷入思想观念误区,利用现有的优惠

25、政策将村官一职当作其职业生涯的跳板,而未树立长期服务农村、志愿为农村建设奉献青春的意识与精神,只有通过系统的思想观念培训,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人,用高尚的舆论感染人,牢固树立先进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掌握必要知识在回答“最需要在哪方面进行培训”问题时,18%的大学生村官回答为“农村创业知识”,17%回答为“组织和管理能力”,15%回答为“项目管理与申请”,另15%回答为“农村实用技术”,13%回答为“农村法律知识”,11%回答为“农村经济与产业”,10%回答为“农村工作方法”13。 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诸多差距,再加上

26、大学生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缺乏农业发展和农民急需的必要知识。因此,只有通过知识培训为大学生村官补充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法规、网络技术、生产知识、职业秘书、财会审查、风俗民情、管理学基础知识、市场营销学基础知识、农业发展相关知识、农村基层管理知识、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教育问题知识,才能使大学生村官有效发挥其知识的功用。 3.增强工作能力大学生村官在实践过程中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关系建立能力及冲突处理能力。 因而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力不从心”的心理疲惫,工作效果不尽人意。很多大学生村官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他们普遍认为农村工作中人

27、际关系太复杂,工作不好开展。对于工作不好开展的原因,一些大学生村官认为是“村里矛盾多”,认为是“专业不对口”和“政策不落实”,感觉和当地村干部难以沟通,村民也不认同自己的身份。其实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缺乏解决问题的相应能力,因而针对大学生村官关键工作能力的培训呼之欲出。 4.熟练实用技能 农村工作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工作的个性特点,它要求工作者不仅需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对于其是否掌握实用技能也有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村官需具备专业知识应用、信息管理、田间服务、村务管理、招商引资、依法维权、知识传授、调查研究、远程教育技术、种植与养殖技术等实用技能。于是就需要锻炼与培养大学生村官实用技能的培

28、训使其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逐步缩小。 5. 完善个性特质 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人际关系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大学生村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因此,提高大学生村官对于自我个性特质的认知与农村工作所需优良个性特质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榜样感染、行为塑造、强化及相应的激励措施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来加以逐步提升。 五、提升胜任力的大学生村官培训探索 实行大学生村官培训是提升大学生村官素质、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大学生村官迅速展开农村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的不二法宝。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培训模式,使培训制度化、科学化、实效化、系统化,是

29、完善当前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一)高等教育培养高等教育是学生接受系统化的科学理论知识、锻炼综合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平台。针对当前大学生村官胜任力严重不足问题,高等教育势必要在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方面承担起主要职责。然而要保证预期教育效果的实现,则必须从课程开发、教学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基地设置四个方面综合施行。1.课程开发由国家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物质基础、文化气氛、社会影响等进行必要的评估,批准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开设有特色的“村官”课程。各地方院校可根据当地大学生村官所承担角色的多样性及特殊的身份与工作性质特点,因地

30、制宜地开设合适的“村官”课程,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具体内容包括: (1)与农村工作相关的政策课和法律课。如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文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选举法及与农林牧渔相关的涉农法律课。 (2)农业生产经营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课。 (3)基层工作现代管理课。包括村务管理、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管理等。 (4)经验课。组织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村官“现身说法”,为学生走出校门担任村官提供一些间接的借鉴经验。 (5)实践课。可以专门辟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农村去做“见习村主任”,让其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一些直接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 (6)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目标,选

31、择职业生涯道路。2.教学方式改革改变传统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资源和科技手段,丰富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条件的可开展远程教育。为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法规的规定和动态、全国各地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村官优秀工作事迹提供便利,加强学生对农村工作的关注。 (2)注重社会实践。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价值取向,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调整理论传授与社会实践的课时与学分分配;提供条件支持与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开展暑期下乡活动;重视学制系统中的各项课程设计与实习,努力提高实践效果。 (3)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

32、学方式。进行实用产业技术培训,则采用科技示范基地培训方式,变基地为课堂,发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辐射和示范效应;传授致富经济和发展新思路,就邀请“示范户”“土专家”或新农村建设“致富能手”进行现身说法,介绍成功经验,增加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14。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和培养制度。高校可开辟一定比例的生源渠道给予在高校当地就学、成绩优异、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立志为新农村建设奉献的有志青年,并根据村官工作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同时,建立健全对定向培养生的考核制度,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则直接输送到村官岗位上。(2) 实行“专才”与“全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

33、高校教育特别是农业、师范类院校,集中精力在专业化人才即“专才”的建设上,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并不同于计算机、IT、医疗等其他行业,它需要的不仅是“专才”,更需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全才”。因而高校应增设一些公共管理方面的课程,重视基础和普遍教育。4.实践基地设置配合学生间接经验,高校可与地方党委、政府建立沟通桥梁,构建县、乡(镇)、村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建立高校培养学生的另一基地,形成高校与地方农村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 (二)任职前集中强化培训 由于大学生村官大都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与实践经验,对农村工作的性质缺乏必要的认识,且存在诸多个性差异,因此,组织系统的任职

34、前集中强化培训既是帮助其提高自我认识、丰富感性与理性知识,也是加强交流、深化对农村与农民情感的有效途径,是促使大学生村官快速转变心态、适应工作角色、进入工作状态的重要动因。1.政治素质、思想观念的加强与引导 由市级或县委组织实施宣讲会或讲座,运用政治理论与思想道德教育熏陶、感染与强化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情感体验,使其端正思想意识与工作动机,明确认识到其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树立为农村、农业和农民长期服务的奉献意识。同时,通过成员间思想与观念的交流,增进情谊,增强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2.新农村建设相关知识的传授具体包括党政方针、“三农”政策、本地新农村建设情况、乡风民俗、村民委

35、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农村生产经营专业知识、市场营销与管理学基础知识。可采用系统的组织化的课堂讲授方式,聘用有优秀工作经验的村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加以讲授,升华大学生村官对理论、政策、法规的认识,真切感受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3.工作能力的培养村务管理、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管理、人际关系建立、冲突事务的调解及档案管理,是大学生村官到任时将面临的主要工作,需要大学生村官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综合灵活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形式来诊断其初始工作能力水平,并通过创设类似于实际工作的情境来对大学生村官的行为加以塑造,强化优秀行为表现与情感意识,使大学生村官清晰地认识到农村

36、工作的复杂性与艺术性,逐步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农村实用技术的传播由于农村实用技术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因而可采用行动学习与工作模拟方式,由技术专家或技术娴熟的村民在田野、种植棚、养畜场等户外场地或虚拟的工作情境中为大学生村官详细讲解农作物、动植物、家禽等育种、生长、嫁接、繁殖原理并进行相应示范操作,继而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其在具体操作应用中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取得好的效果。 (三)在职培训 除做好岗前培训以外,还要对大学生村官开展丰富多样的在职培训。 1.帮扶制以村民和老村官为主体,以帮扶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为目的的帮扶制度,可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

37、境,进入工作状态。推行“3+1”三级“导师帮扶制”,即以村支书为帮扶第一责任人,同时选配几个阅历广、作风实、口碑好的村委、老党员、村民代表担当“师傅”,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15。“师傅”不仅要充当起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导师,关心、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培养他们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信念,进行思想引导,为其快速适应农村生活提供帮助与建议,还应承担起工作导师的职责,开展培训和帮带,在工作过程中注重业务知识及处理方法的解释与示范,使其尽快熟悉工作业务,快速成长。 2.定期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根据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了解其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的欠缺,在工作中实际遇到的困难与阻碍。

38、举办定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其及时补充所需的知识,实现能力的逐步提高,以有效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我鉴定、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形式使其充分认识现实自我,了解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并制定针对性的知识补充与技能提升计划。同时,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通过来自于内部与外部的反馈来保证培训效果的提高。 3.定期经验交流会以乡为单位,集合来自不同村委的大学生村官们进行经验交流。通过自觉的工作汇报,使不同成员们了解各自所在村委的基本情况,寻找共性与差异;通过对各自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的交流讨论,使成员们独立思考能力与决策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对各自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加以借鉴,为工作提供新思路与

39、方法,促进工作能力的共同提升;通过对各自工作中的失败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避免了类似的错误,使成员们能在总结他人与自我成功与失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个性化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搭建网络化交流平台,可开通大学生村官服务热线、建立大学生村官网站、“大学生村官之家”、大学生村官论坛和大学生村官QQ群等形式,提供便利快捷的咨询服务和畅通的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共同进步。4.远程教育 利用多媒体和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各种优质培训资源,为大学生村官获取有关国家政策及新农村建设的最新信息、学习必要理论知识、掌握核心技能及了解各项实用技术提供条件。远程教育使大学生村官不受时空限制,能按

40、照自己的进度与接受程度进行自主学习,利于调动其学习与工作积极性,也往往能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5.交叉任职大学生村官在实际村务管理中往往只负责某一模块的工作,这不利于其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发挥与发展。交叉任职,是指大学生村官在村委的不同岗位上任职的制度,通常是在某一岗位工作两个月,继而调换到另一岗位。这不仅能从根本上挖掘大学生村官的潜能,发挥自身优势,锻炼综合素质,保持工作积极性,也为新农村建设各岗位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改革与创新的契机,利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平衡发展。 6.标杆、榜样学习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潮流中,势必会涌现出各种各样杰出的人才,呈现各式各样的成功工作事迹,这时通过树立榜样

41、与标杆,对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先进事迹与先进人物进行表彰与宣传推广,树立先进典型,鼓励大学生村官向榜样和标杆学习,以引导大学生村官的舆论导向与工作方向,增强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维持目标激励作用。对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突出成就的村部,将其列为示范村,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体观光走访。此外,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使农业科技渗透到群众生活中。通过提供成功典型供大学生村官从中吸取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村工作实际提出有特色的发展举措,在带领本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在国家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并投入巨大财力、物力与人力资源支持的契机下,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大学生村官拥有着锻炼、发展、提升与施展自我的无比广阔空间。提升胜任力的培训可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工作能力、改善工作绩效,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功用,为新农村建设注入血液、动力与活力,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带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1 刘满喜.大学生“村官”机制与新农村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8.2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N.农村工作通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