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87519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体会.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1叶嘉莹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中国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20XX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XX年10月18日,阿尔伯塔大学授予叶嘉莹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文学荣誉博士,20XX年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20XX-20XX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4月,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

2、,荣获2018年度最美教师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候选人,2019年9月,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这满目的荣誉和成就,象征着的是叶嘉莹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成长,然而这成长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荆棘满丛,充满痛苦的,每次生活刚开始出现一点阳光,立马又是一阵狂风暴雨,把所有的希望都一扫而空。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一格充满诗书气息的大家庭里,给一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尤其是她的伯父,伯父因为痛失了女儿,叶嘉莹的到来给他带了新的生活气息,所以从小就把叶嘉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叶家是叶赫那拉的后代,和纳兰性德、席慕蓉同宗,或许从根源上就和诗书有着难以割断的渊源,叶家不

3、仅是名门,还是旧学底子深厚的诗书世家。从叶嘉莹的外曾祖母开始,个个都是诗词爱好者,外曾祖母的晚年还以自己的“仲山”名号自刻了一本诗集,集名仲山氏吟草,知书达理的父亲母亲,吟诵成性的伯父,还有善良质朴的姨母,连伯母都拿着唐诗三百首用心教她。在这些人的环绕中快乐成长的叶嘉莹,一出生,就被诗情浸染不停。在众多优秀的人的精心培养下,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庭院里成长,叶嘉莹的童年可谓是过得充实又美满,因为从小家里人就培养了她的阅读习惯,所以叶嘉莹对诗书的爱从小就被建立起来了,家人都喜欢诗歌,叶嘉莹在这种美好的气氛下成长,渐渐地,诗发出来的光也照进了叶嘉莹的心。因为年幼,对很多人和事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叶嘉莹

4、的诗是从她家的大庭院中的景物中得来的,她家的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子的匾额,写着“进士第”三个大字,由此可见,叶家是一个家底深厚的大户人家,既是大户人家,又是书香世家,庭院里的美自然能够充斥叶嘉莹的整个童年了。等到叶嘉莹从家庭教育中脱离出来,进入了正式教育时,她已经是一个满腹诗书的大才女了,在中学的学校了也是人群中的焦点,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属于学霸级人物,高中结束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铺仁大学国文系,从此一生便和国文成为了一体。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我听完 叶嘉莹先生讲座的最大感受。先生已耄耋之年,却还精神矍铄,全程2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始终保持站立

5、的姿势,双目有神,挺拔飘逸,让我顿生倾慕之心。看先生讲座的题目“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特美”,不禁让我感受到先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厚之爱。唐诗宋词固然由言及心,吟咏唱诵,然先生以为其不但美,而且是特美,饱含了对中国文学的一份热忱。先生从“诗者,志之所以也”开始,介绍了中国古体诗的起源和风格,又将之与西洋诗歌加以比较。提出了中国诗歌注重“赋、比、兴”三种写作手法,以传“情”见长,而西洋诗歌更注重写作手法和叙事,以言“事”著称。详细的讲解,众多的举例,让听者茅塞顿开,获益匪浅。然而最让我倾心的是先生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诵诗声,仿佛又把我拉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体味着代代诗人或深情,或澎湃,或心酸,或忧国的

6、情怀。先生反复强调,要还诗歌本来的声音,那是除了诗意以外,诗歌的另一种美。是啊,诗为心声,不能言尽,歌之。要听诗,爱诗,唱诗,要让诗情在我们如今和谐发展的社会传承下去!这就是叶嘉莹先生毕生的宏愿吧!美哉,中国古典诗词,赞哉,叶嘉莹先生!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3叶嘉莹:在诗歌里感受“不死的心灵”中国的古典诗歌,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会中断,中华文化的长流也一定能够绵延不绝,沾泽未来的世世代代我曾经改写过前人所作的一首浣溪沙小词,写为断句,说:“师弟恩情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只应不负岁寒心。”

7、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情谊,有时甚至比骨肉更亲近。因为骨肉是天生的,是血缘关系,在个人的精神、思想上并没有一种自我的选择;而师生的情谊,则是他们理想和志意的一种传承。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师生情谊更为可贵,是“师弟恩情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我们讲授古典诗歌,我们的理想和志意都寄托在其中,也透过古人的诗歌,把他们的品格、理想,他们的志意、怀抱,他们的情操、修养,传递给学生。关于中国古典诗词,曾有人问我:现在没有人喜欢古诗,大多数人也不赞成吟诵,那么中国诗歌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感情而写的;他们把内心的感动写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诗作,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

8、。所以说,中国诗歌绝对不会灭亡。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生命的感动,这种感动是生生不息的。真正的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价值,并不是由眼前物欲的得失所能加以衡量的。上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过分重视物质的结果,也已经引起了西方人的忧虑。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如果把中国古典诗歌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看,更会发现中国古典诗歌是以这种兴发感动为其特质的,所以论语说“诗可以兴”,这正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宝贵传统。中国古人的修养并不是向外张扬的。你看中国古代的音乐,像古琴、瑟,在大庭

9、广众的演奏厅都并不合适。我们中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是内向的,是你自身的、正心诚意去修身的,是内在的追求。所以中国的古典诗歌是吟诵,在夜深人静、清风明月之夜,拿一本古诗,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而且,不仅是从理性、知识上打成一片,更是从感性上打成一片。李杜诗篇也是带着吟诵的声音作出来的,为什么用这个字不用那个字,有时候是因为意思的关系,有时候是因为声音的关系。而当你做这种斟酌的时候,不是纯粹的理性,是你吟诵的时候结合着声音辨别出来的。那是一种很微妙的区别,所以吟诵才重要。我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工作已近70年,不仅仅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更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的

10、感发,令我感动,召唤于我。这一份感发生命,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所以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我一生历经许多苦难不幸,却一直保持乐观、平静的态度,正是与我热爱古典诗词有很大关系。现在,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不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提升的功用,是件极遗憾的事情。我之所以回国教书,讲授诗词时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之作用,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我坚信,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会中断,而中华文化的长流也一定能够绵延不绝,沾泽未来的世世代代。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4叶嘉莹先生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5

11、年毕业于辅仁大学,曾师从著名学者顾随修习唐宋诗,上世纪中期曾执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获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成为该学会有史以来唯一中国古典文学院士,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先生精研古典诗词数十载,更自作诗词无数,著有迦陵诗词稿、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等著作。如今,我和众多读者在图书馆亲耳聆听叶嘉莹先生的精彩讲座,和叶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感到非常荣幸。在讲座中,叶嘉莹先生以历世为经,以秋蝶、咏莲、转蓬、异国、蝶恋花等自作诗词为纬,向到场的读者生动地讲述了其人生的历

12、程,使大家从中感悟她的诗词人生。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里面蓄积了古代众多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这些诗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诗篇里面有很多美好的灵魂,美好的致意,美好的愿望。正因为如此,叶先生毅然担负起中华古典文化传承的使命,传达着古典诗词中那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生命的力量。叶先生说:“我如果没有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年轻的人。”叶嘉莹先生一生才情纵横,却命运多舛,不断地感受风云变化,历经诸多坎坷和艰辛。然而,她却以一颗坚韧之心度过无数的风风雨雨,终成一代大家。在海外漂泊多年后,叶先生终于回到了祖国,投身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

13、叶先生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天生教书的,在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地一直在教书,从未想过要当一个学者和诗人。在三个小时的讲座中,91岁高龄的叶先生一直是站着讲,她说:“我站着讲了一辈子,这是对听众的尊敬,也是对我们古典诗词的尊敬。两千年以前的种子,还会开出花来,只要我们有种子留下来,不管是百年千年,我们中华的文化,我们的诗词就一定会开出花来的。”话音刚落,台下立即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在热烈的掌声中,叶嘉莹先生的精彩讲座结束了,大家还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讲座氛围里,久久不愿离去。感谢图书馆为我们安排了这样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更要感谢叶嘉莹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不辞辛苦地和我们一起分享和感悟她的诗词人生,以及崇高的

14、人品。在离开报告厅的时候,我在心里默默地祝愿,祝愿叶嘉莹先生健康长寿,幸福快乐!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5多少年过去了?在风雨中吟啸、在花雨中徐行、在诗词里观照人生,叶嘉莹先生走过来的是一路坎坷,似乎应验了王国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句话。先生历尽生活的百难,一生有多少说不出的苦,幸好诗词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最近先生看完我发表在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一篇写她的长文欲将修短争天地后,她便告诉我一个小小的秘密:其实“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体会,过乐观的生活”,是在她的大女儿与女婿刚因车祸去世后,她在悲哀痛苦中挣扎起来时,曾经写下的两句自我勉励的话,只不过因为当时

15、,她觉得不好意思说这样洞观人生的话是她自己的体悟,所以曾经托名说是她老师顾随先生说的,但现在她年事已高,所以她承认了这是她自己的话。如今想来,这两句话不正是先生在中国诗词道路上一路坚毅走来的写照!“剩得书卷解沉哀,弱德持身往不回”,先生以为“词人是处在弱势的地位,不能够表白,也不能够言说,但是他有一种持守的品德。我处着一个弱者的地位,在我保持一个弱者的姿态之中,我有我的持守就是你的品格跟理想,不应该为外界的环境所左右而改变”。所以先生首倡这“弱德之美”,即使自己处在艰难苦痛之中仍旧终身持守。今年先生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是未上映先轰动,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线售票时,5秒钟全部售罄,后来还得了

16、电影金鸡奖。而每个看过电影的人,在山河唯美空灵的镜头上,在佐藤聪明秋兴八首的配乐中,在先生吟唱诗词柔美的嗓音里,一同经历先生传奇的一生,无不感动不已。导演陈传兴先生说:“叶先生与诗词的关系,已经深到生命里面,她就像一个水月观音一样,让人渡过诗词的大河,到河的彼岸。”先生曾有两句诗“要见天孙织锦成”和“柔蚕老去丝难尽”,先生把自己比作一条吐丝的蚕,因她从小热爱中国古典诗词,70余年从没有停止过教书,她希望她的学生和所有像她一样热爱古典诗词的年轻人,能够把她所吐的丝织成美丽的云锦,就像顾随先生早年对她的勉励和郑重的托付一样。在今年庚子初夏,扬州广陵书社印了一部驼庵迦陵师生酬唱集,顾名思义,内容就是

17、顾随先生和叶先生的诗词唱和。书是传统的木板手工雕版,用上等贡纸手工印刷,并作经折装,并配以宋锦函套,限量印成红、蓝、黑三色,可谓尽善尽美。这折子先生曾握在手中摩挲良久而不能释,那是文字因缘骨亲,更是他们师生传承永继的见证。20XX年,我想从台北飞天津探望先生,先生在电话里头说:“我实在太忙,一般很少跟人聚首见面,我已经太老了,自己有很多事情要收拾和整理都来不及”先生这么一说,听来是拒绝我的探访。然我不死心,过了一段时日,又致电先生,不意先生竟答应11月19日早上与我相见,我便在前一天清晨直飞北京,转车天津,航空陆路,抵达先生家已是傍晚五点半了,我这突然提前到达,一下子似乎打乱了先生的生活节奏。

18、然先生还是和我聊了许久,说起了上回在台北与周梦蝶先生的晤面,谈及痖弦先生曾在电影院外面看到她的往事。在先生为我带来的书一一签名后,我打算离开之际,照顾先生的阿姨突然问先生说炸酱有多煮,要不要留我下来吃炸酱面?因阿姨这么一问,先生就没有让我这万里而来的客人离开,说:“我实在太忙,我要去准备明天下午的讲稿,今期中国文化中有我要见天孙织锦成的演讲整理稿,你自己坐着看。待会一起吃饭,没准备,只有简单蔬菜,炸酱面不知道你是否吃得习惯?我吃得简单。”而阿姨一边煮面,一边对我说:“先生只要有演讲,都一直做准备,常常到晩上两三点都不睡觉”不久,阿姨端出了两碗面、一大碗炸酱、豆芽、毛豆和菠菜,先生便每样分出半碟给我,然后我们各自舀了炸酱拌面,食不言,我就厚着脸皮静静地陪着先生吃了一顿晚饭。我猜先生平日是不留客人在她家用饭的,这次应算是特例。我现在偶然想起这一件事时,还是觉得非常得意,因为能和先生一起吃饭,此生难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事迹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