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赏析方法和技巧》.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7573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2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赏析方法和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散文赏析方法和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散文赏析方法和技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散文赏析方法和技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散文赏析方法和技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赏析方法和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赏析方法和技巧》.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三讲散文赏析的方法和技巧,散文,是种短小精悍、灵活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它和诗歌一样,在我国文学史上,一直处于重要地位,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散文的概念散文的概念古今不同。在古代,凡是与韵文、骈文相对的,不押韵不排偶的散体文章,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叫散文。先秦散文、唐宋散文和明清笔记小品,是我国古代散文成就辉煌的三个高潮。,在现代,散文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广义的散文,是指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小品文、通讯、特写、报告文学、随笔、传记、回忆录、书信、日记、速写、游记等。鲁迅曾高度评价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现代狭

2、义的散文,又叫抒情散文,仅指广义散文中那一部分文学性较浓、篇幅短小的作品,例如风景谈、樱花赞、背影等。,二、散文的特点(一)真取材于真人真事、抒写真情实感,决不仰仗虚构,这是散文的首要特点,也是散文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尤其那些取材于特定的社会生活,甚至直接取材于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散文,象挥手之间、藤野先生等,不但整体上决不能仰仗虚构,就连细枝末节上的失实,也是不容许的。至于一般题材的散文,则可以允许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作局部细节的艺术加工。,(二)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散文,是作者感情的产物。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是散文的又一显著特点。抒发的感情要真实。只有

3、写真情实感的散文,才能真正征服读者的心。相反地,那些虚假的、矫饰的感情连同其文、其人是越来越令人厌烦鄙弃了。,(三)小篇幅短小,而情长意远,这是散文可贵的优点。例如陋室铭只有81个字,爱莲说119个字。都是千古流传的散文名篇!即使那既自叙身世、又述忠孝之义的陈情表才471字,岳阳楼记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也才360字,就是阿房宫赋可称得上一派金碧辉煌、铺彩缀金了,也只513字都不满今两页稿纸。现代散文名篇也一样,语文课本上的白杨礼赞、济南的冬天、荷塘月色也都不过千字左右。三五千字以上的散文就不多见了。好处就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如诗人说的:“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

4、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里收藏”。,(四)散主要表现在于取材广泛。人生和自然,是散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现代的都市生活,荒僻的旷野边陲,苍茫无际的的宇宙,深奥无穷的心灵,重大的历史变革、领袖伟人,微小的花草鸟虫、市井凡人,作为散文写作对象无所不可;形式自由。除用一般文章的常用形式外,还可以用书信体、日记体等等;方法多样。可叙述,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多用想象和联想,或由此及彼,或由今到古,在有限篇幅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当然,散文广泛的取材,自由的形式,多样的方法,都要始终围绕表达一个明确而集中的主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散文的“神”,要神聚。所以人们又说散文又叫“忌散”,也叫

5、“形散神不散”。散文中各种题材靠主题来凝聚,靠线索来贯穿。,三、散文的类型散文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一)叙事性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并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叙事散文和一般记叙文相比,叙事散文中作者的主观感情深厚浓郁,文学艺术性主要是形象描述和语言表达鲜明强烈;而一般记叙文则偏重客观记叙,直白显明,不重形象性。叙事散文和短篇小说也不同。后者讲究完整的情节和典型人物;前者虽有情节但不求完整,虽有人物但不求典型,作者可直接表态抒情。,(二)抒情性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着重于抒发作者的情怀。抒情散文也写景状

6、物,但只是为抒情提供条件,点明感情因何而起、为何而发,主要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如巴金的海上日出,描绘出海上日出瞬息万变、辉煌壮丽的奇伟景象,但这只是为作者抒情提供了条件和依托;,从作者“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的热切心情,从朝阳放出未出时,作者“不转眼地望着那里”,期盼日出的强烈愿望和迫切心情,从作者“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的喜悦欢呼,从这些抒写看来,作者正是借日出之景抒发了一片“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感情。,(三)议论性散文以说理议论为主。但它属于文学作品,它没有论说文那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而有文学作品特有的那种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艺术性

7、。例如鲁迅的一些杂文论雷锋塔的倒掉等即属于此。,四、赏析散文的方法(一)把握散文的线索分析散文时,先弄清散文的线索,才可踏上分析的途径,是散文赏析的突破口、入手处。散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人物的行踪、感情的变化、事物的性质特点等等都可以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寻找散文线索的工作大致可分三步:第一步,理清文章层次,即按文章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概括大意;第二步,把握结构,就是弄清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的;第三步,弄清行文线索,就是找到文章各部分的内部联系。,多数散文的线索不难寻找,有的散文却不易把握。例如背影,表面上看是下列层次: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分别、望

8、父买桔、回忆读信、北京思父。如果是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成“写我的一段经历”了,那么,也就必然错误地得出结论: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线索错了,也就是分析散文的入口处错了,没有不走错路和弯路的。,其实文章既写了“我”,又写了父亲,主要是写父亲。先写“我”的无知来反衬父亲的厚爱,后写“我”的眼泪来烘托父亲的深情。文章的首尾两次写艰难的家境,首为铺垫,后叫补叙,都烘托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关怀,这种爱就是在这样家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因而“我最不能忘记”。因而,贯串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是“背影”,全文是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而展开的。,(二)体验散文的感情抒情散文也叙事说理状物写景

9、,但重心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类散文的分析的重心应放在作品感情的分析上。一般应注意:首先研究散文的抒情方式;然后弄清感情的缘起。,(三)领会散文的意境所谓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对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如身临其境,感受和领会原文所创造的意境,得到阅读文学作品的至高艺术享受。王国维论词,以词有无境界分高低。我们研究散文,也可以以有无意境分优劣。文章产生意境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作者对所写对象有真切的感受;二是又能把这真切感受真切地表现出来。,所谓赏析,就是既要对作品的意境有所感受领会,这里强调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有所知

10、,更强调有所感,感受,感染;还要进一步研究作品是怎样造境的,为什么有这种感染力?,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是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从雾都伦敦回到祖国,从严寒多风的北方城市来到南方,会有什么感触情怀呢?“温晴”,是啊,晴朗而又温情。那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在那里,有阳光、有温暖、有笑脸,有绿草的气息、有蓝天白云、有灿烂的晚晴我们读着读着,忽然醒悟了,原来作者把我们引入了一个恬淡明丽的春的世界里。这会给我们带来多么愉快、新奇的感受啊。然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作者用怎样的笔墨语言描绘的?可以根据原文的顺序,分别具体地探讨作品怎样写济南的冬天的全貌,写环抱济南的卧着点白雪的小山,写映着柳枝、碧如春水的冬水

11、这些,既是老舍原作中图画的剖析,也是读者读后心目中再现、再创作的图画美景。,(四)探究散文的技巧每一篇抒情散文,不仅内容和感情上总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抒情方式、写作方法都不尽相同。在具体写作方法的赏析上,研究各类各篇散文独具的特点,是散文赏析的个性,也就是赏析的具体落实。抒情散文在写法上,或借物(景、事、人)抒情、或托物言志、或触景生情,或用象征手法等。即使是都用象征手法也用法各异。有的局部用,有的全文用。,白杨礼赞、井冈翠竹、松树的风格都全文运用象征,但也各有不同写法:白杨礼赞依次写了白杨树生长环境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内在的“神美”后,接着用了四个反问句,靠联想和想象为媒介,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井冈翠竹运用象征手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地把并冈翠竹喻指井冈山人民;一种是通过见到井冈翠竹的回忆和展望来赞颂英雄的井冈山人民。而松树的风格是通过联想,用松树的风格象征共产主义风格,揭示其象征意义的。,(五)品读散文的语言文学,又被称为“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一大门类的散文,其作者都注重追求作品的语言美。而阅读散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学习作家运用语言的功夫。因此,品味散文的语言,则是散文赏析的又一个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