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包装机项目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7694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烟包装机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卷烟包装机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卷烟包装机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卷烟包装机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卷烟包装机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卷烟包装机项目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烟包装机项目设计方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卷烟包装机项目设计方案1.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在卷烟厂制造香烟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 撕带包装是香烟包装过程中的重 要的组成部分。 撕带的供给速度要时刻随着整机运行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时刻 与整机的运行同步。 此环节的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整个包装流程是否能顺 利的进行, 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包装质量。 香烟包装是香烟生产的重要环 节,铝箔纸包装、商标纸包装、撕带与透明膜包装、条盒包装等过程。其中撕 带包装的作用是为了使烟包美观、 增加防伪标识以及给消费者查封烟包时带来 方便。 在传统的撕带供给系统中, 主电机通过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机器上包括撕 带传输供给机构的各个相关部分运转。 撕

2、带传输供给机构的运转速度与主电机 的运转速度成正比, 实现了包装与撕带供给的同步。 但这都存在着难以避免的 缺陷:机械传动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运行噪音大 ,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机械零件的磨损, 同步机械传动装置在运行中易产生误差积累, 使撕带的供给 与整机的运行在同步上产生偏差, 撕带受力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产品的包装质 量,有时还会出现撕带断开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机器启动、急停等情况下表现 得尤为明显, 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这对于时间就是效益的卷烟厂来说 是无法接受的。鉴于上述原因,许多卷烟厂迫切要求改进撕带传输供给机构, 以克服上述影响生产的不良因素, 确保包装生产的正常进行。

3、 设计出一套运行 稳定可靠、实用的撕带供给控制系统,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1.2 研究步骤、方法第一:根据所选的题进行理论知识的收据,研究题目所涉及到的内容, 能够较好的掌握有关题目的知识。第二:收集与所选题相关的硬件资料, 并确定各个部分所需要的各种芯片。 第三:根据课题要求,提出大体系统框架,并在框架的基础上画总体的原 理图。第四: 确定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电路图, 并实现各种芯片与单片机间的 通信。第五: 根据系统控制过程完成软件设计部分,绘制出主流程图及各个子流程图。第六:调试软件,使系统软件与硬件和结合,根据试验结果撰写论文。2方案论证2.1系统原理按照设计方案所设计的撕带传输供给系统

4、的工作原理如下:运用脉冲宽度调制(PWM )技术设计所产生的信号去驱动电动机,并用 电动机驱动撕带轴转动, 实现撕带的主动供给。 撕带电机的转速由撕带供给控 制单元及驱动单元进行控制。 主驱动电机上的测速发电机信号的大小是包装机 运行速度的直接反应,可将该信号进行处理并送入控制单元作为撕带电机的同 步转速给定信号。控制单元以单片计算机为核心组成调速系统,单片机对撕带电机的转速给定信号及转速和电流反馈信号进行处理、运算,最终输出.正确的控制信号给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根据控制信号的大小驱动撕带电机以一定的 转速转动,即可实现撕带电机稳定运行并快速跟随整机的运行速度,达到撕带供给与整机运行同步的目的

5、。以上是撕带供给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系统的主要职能是控制撕带电机的转动速度。可将系统从各部分结构功能上划分为外围检测与执行元件和内 部控制系统两大部分。2.2系统框图图1系统框图3 硬件设计3.1 撕带电机的选用在包装过程中,当出现包装机本身必要的辅助材料衔接以及连续剔除不 合格烟包的情况时,机器需要自动降速运行; 上游机原料及半成品供应不连续时,包装速度也要自动适时调节甚至短暂停机 ; 包装机运行时,若出现故障需 要立即停机 ; 等等。因此包装机的运行速度并非固定不变,有时波动性很大。 为了保证撕带供给与包装同步,要求撕带电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响应速度快 撕带电机必须能够以足够的精度

6、快速跟踪整机的运行速度。性能稳定 要求撕带电机调速范围宽,尤其要求低速特性稳定。 根据以上设计要求,应以伺服电机为选择对象 :伺服电机可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类。 和相应的普通电动机相比, 在基本原理 和结构上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但由于是伺服元件, 所以伺服电动机和普通电 动机在性能要求上截然不同。 伺服电动机有灵敏度高 ( 电动机始动电压小 ) 、动 态响应快 ( 机械时间常数和电磁时间常数小 ) 、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线性度高等 控制性能。 直流伺服电机由直流电源供电, 是靠电枢电流与主磁场作用产生电控制方法经济实用磁转矩, 使电机旋转。 直流类电动机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和控制

7、性能优异,转速选择范围宽,因此直流伺服电机主24广泛应用在宽调速系能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稳能使转速正比于控制电压要用于需要速度控制的高性能电力拖动和伺服控制方面, 统和精确控制系统中,它有以下特点i. 稳定性好 直流伺服电机具有下垂的机械特性, 定运行。ii. 可控性好 直流伺服电机具有线性的调节性能,的大小 ; 转向取决于控制电压的极性 : 控制电压为零时,转子惯性很小,能立即停止转动iii. 响应迅速直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大的启动转矩和较小的转动惯量, 在控制信 号增加、减小或消失的瞬间,直流伺服电机能快速起动、快速增速、快速 减速和快速停止。直流电机具有电刷及换相器装置, 运转时存在换相火花和

8、无线电干扰, 这 是它的不足之处。对交流伺服电机来说,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过载能力强,无换 相部件,体积小,精度高等诸多优点。但目前而言,对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技 术还相当复杂。 所以不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选择。 本设计对驱动电动机最主要的 要求,是良好的调速性能和起、制动性能,直流伺服电机容易满足这一要求, 能方便地、经济地在大范围内平滑地调速,综上所述,经过对比论证,本设计 选用直流伺服电机做为撕带电机,用以驱动撕带轮转动。为了使线路简洁,选 用永磁式直流伺服电机 (Permanent Magnet DCServo Motor ) 。永磁式直流伺 服电机的主磁场是由永久磁钢产生的恒定励磁磁场, 不需

9、要励磁电源和励磁线圈。所以永磁直流伺服电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此外,永 磁式直流伺服电机还具有高转矩/惯量比、动态晌应快、低速脉动小、调速范围宽、低速转矩大、过载能力大、高效节能等特点,完全可以满足本设计的要 求。3.2驱动方式直流伺服电机是用直流供电的, 为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可对其直流电压的 大小进行控制。在本设计中采用晶体管脉宽调速驱动方式(PWM控制撕带电机的运转。该驱动方式是将一个控制电压 Uk转换成宽度与Uk成比例的脉冲方波 给直流伺服电机的电枢回路供电。图 2为脉宽直流驱动的原理图。a)b)图2脉宽直流驱动原理图a)控制电路图b)电压-时间关系图控制电压Uk控制开

10、关S周期性的闭合、断开。使加到电机两端的电压为一脉 冲方波。当控制电压Uk变化时,脉冲方波的幅值不变而振荡周期(占空比)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电机电枢回路的平均电压值Ua,电机的转速发生变化。设脉冲方波的幅值为 U,振荡周期为T,方波在一个周期内所占的宽度为t当t从0到T之间变化时,则一个周期内电枢回路的平均电压值Ua为:1 i,Ua二OU dt = U = pUT 0T式中p= TT为导通率。当 T不变时,只要连续地改变t(0-T)就可以连续地使Ua由0变化到U,从而达到连续改变直流电机转速的目的。在实际应 用的PWM系统中,脉冲方波靠大功率三极管或大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等工作在开关状态来

11、实现。其开关频率可从2KHZ 20KHZ,使振荡周期T比电动机的机械时间常数小得多,故不至于引起电动机转速的脉动。并且PWM脉宽调速驱动方式有诸多的优点:线路简单,管耗小,系统效率高,在开关频率 高时,电流波形好,谐波小、可使系统的低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宽、快速响应 和动态性能都教好。因此PWM脉宽调速驱动方式很适用本课题的中小功率范 围的驱动及控制系统2。3.3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图3为本设计所采用的单极性 PWM直流调速驱动电路。单极性驱动即 是指在一个PWM周期里,电动机电枢的电压极性呈单一变化。VSSGND图3单极性PWM直流调速驱动电路图图中TI、T2、T3、T4是起开关作用的大功率晶体

12、管,D1、D2、D3、D4为续流二极管。在电机电枢同一侧的晶体管T1和T2的基极控制电压反相,使TI和T2工作在交替的开关状态。电机电枢的另一侧的T4处于饱和导通状态,T3工作在截止状态。当需要改变电机的电枢电压极性时,可令TI截止,T2饱和导通,T3和T4交替工作。当要求电动机正转工作时,平均电压Ua大于感应电动势 Ea,在每个PWM周期的0t时,Ti导通,T2截至。电流la经Ti、T4,从A到B流过电枢绕组, 在tT,T2导通,Ti截至,电动机与电源断开,这时电枢电流减小,电枢电感 释放能量,维持续流电流,电枢电流方向不变,此时电流I经T4、D2从A流到B再到T4构成回路。此时由于二极管D

13、2的导通,T2实际是不能导通的。下一周期重复上述过程。当电动机在进行减速运行时,平均电压Ua小于感应电动势 Ea,在每个PWM周期的0t,在感应电动势和自感电动势共同作用下,电流经二极管D4、Di流向电源,方向是从 B到A,电动机处于再生制动状态。在每个PWM周期的卜T,T2导通,Ti截止,在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经 T4,D2仍然是从B到A流过绕组,电动机处在耗能制动状态。下一周期重复上述过程3.4控制方式针对本设计要求直流电机稳定运行和快速反应的场合,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反馈调速方式。图 4为双闭环PWM调速系统结构图。图4双闭环PWM调速系统结构图ASR、ACR分别为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速器

14、PWM为脉宽调速驱动单元M表示直流伺服电机G代表测速发电机图3-5中各个输入输出信号的含义为:Ugn 速度给定Ufn 速度负反馈Ufi 电流负反馈Ugi 转速调节器(ASR)输出Uk 电流调节器(ACR)输出Ud 脉宽调速驱动单元输出电压平均值Id 电机电枢电流 控制单元的工作过程:a) 当速度给定信号电机 Ugn=0时,ASR, ACR输出为零,电机转速 n=0。b) 当Ugn0,电机开始启动,转速偏差厶Un = Ugn-Ufn0由于电机的惯性相对于调节器来说很大,因此ASR的输出Ugi很快达到限幅值 Ugim,即ASR处于饱和状态。这个限幅值加到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入端,使 ACR的输

15、出Uk上升,因此PWM脉宽调速驱动单元的输出电压平均值Ud上升,电机的转速开始上升。由于电机惯性的原因,其反向感应电动势不能立即升上来,从而电机的电枢电流Id很快升高并达到设计时所选定的最大值Idm,使电流负反馈电压Ufi达到最大值 Ufim。此后由于ASR 一直处于饱和状态,速度环相当 于开坏,速度反馈不起作用,只有以ACR为主的电流环发挥调节作用,以保 持电流 Idm 的恒定,使电机的转速及其反向感应电动势在恒定电流 Idm 状态 下按线性规律上升, 直到电机的转速达到给定的转速, 整个系统表现为恒值电 流调节。c)当电机转速上升到使转速偏差厶UNVO时,ASR立即退出饱和进行速度控制。此

16、时 ASR 的输出 Ugi 立即从限幅值降下来,最终使电机电枢电流 I d 也从最大值降下来, 在 ASR 与 ACR 的共同调节下, 电机的转速达到给定的转 速值而稳定运行。 稳态时,ASR和ACR的输入偏差电压均为零,即厶UN=Ugn-Ufn= 0,但由于积分的作用,两个调节器都有恒定的输出电压Ugi和Uk,直到调节器的输入值发生变化时,系统从新调节直到新的稳定状态。转速调节器(ASR)和电流调节器(ACR)均采用比例积分(PI)调节方式。适当 增大比例系数 P 可加快系统的响应 ;适当增大积分系数 I 有利于减小超调,减 小振荡,使系统的稳定性增加。该调节方式技术成熟,易于采用计算机系统

17、来 实现,而且控制灵活,参数易于调整,控制效果较好。由于均采用了比例积分 (PI)调节方式的转速调节器 (ASR)和电流调节器(ACR),所以就静态特性而言, 图 3一 5的双闭环系统是一个无静差调速系统。 在转速调节器饱和时, 转速环 失去作用,仅剩下电流环起作用,系统相当于恒流调节(I=Idm) 系统,静特性呈现出很陡的下垂段保护特性。 这种电流调节作用可有效抑制电机在启动时电 流过大的问题。当转速调节器不饱和时,转速环开始发挥调节作用,使控制对 象达到稳定运行状态。由于转速调节器在外环,因此处于主导地位,电流负反 馈内环对于转速环来说只相当于一个扰动作用。 就动态特性而言, 在给定信号

18、大范围增加的启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饱和,系统相当于恒值电流调节系统, 可基本实现理想启动过程。如果扰动作用在电流环以内,如电网电压的波动, 则电流内环能及时加以调节 :如果扰动作用在电流环之外,如负载波动,则靠 转速环进行调节, 此时电流环相当于电流的随动系统, 它的作用是力图使电枢 电流Id尽快跟随转速调节器的输出Ugi,电流反馈加快了跟随作用 。4驱动单元的设计图5为PWM驱动单元组成框图图5 PWM驱动单元组成框图工作原理:电压-脉宽转换器由三角波发生器和比较器组成,三角波发生器产生频率 恒定的三角波 Ut,Ut与输入的电压控制信号Ui相比较,当Ui Ut时,比较器输出满幅的正电平;当

19、Ui 0Ui0图7电压一脉宽转换器的脉宽调制波形图4.2开关功率放大器本设计中直流伺服电机的转动方向是不变的,因此电机的电枢电压极性是不发生改变的。设计中的应用电路即是图3的单极性PWM直流调速系统。其中Ub1接图4-2电压一脉宽转换电路的反相输出端,Ub2接电压一脉宽转换电路的正相输出端。图8为电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气波形图(左图)及电机制动是的电气波形图(右图)。电机在运行状态:0 t ti,此时Ub1为正,T1饱和导通;Ub2为负,T2 截止。电机的电枢电流 i由A端流向B端。当ti t T时,Ub1为负,T1截 止。但由于回路电感电势的作用使D2导通,D2的导通使D2的管压降给 T2施加反

20、压,使 T2不能导通。电枢电流 i由A流向B再到T4流经D2流回A 构成回路。在这阶段,T1与D2交替导通,而 T2与D1处于截止状态。电机电枢电压Uab大于其反电动势 E,电枢电流i大于零。/ot1T2U b 1 = - U b 2U b 1 = - U b 2图8直流伺服电机工作电气波形图制动状态:在控制电压突然减小的瞬间,电机电枢电压Uab减小,而电机转速及其反电动势来不及改变,于是电枢电压U ab其反电动势 E。在t1 t T期间,T2饱和导通,电枢电流i由B流向A再流经T2流向D4最后流回B形 成回路,形成能耗制动;在 T t T+t1 时,T2截止,在反电动势 E的作用 下,D1导

21、通,同时D1的管压降给T1施加反压,使 T1不能导通。电枢电流 i沿B流向A到D1流到U+,形成回馈制动。在制动阶段, T2与D1交替导 通,电机电枢电压 Uab小于其反电动势 E,电枢电流i小于零。在反向电流的 制动作用下,电机转速迅速下降,直到达到新的稳定。伺服电机 M的平均电压为 Uab = t1U/T = pj,其中p为PWM占空比系数, p t1/T ,0乞p 0时,比较器输出正脉冲宽、负脉冲窄的矩形波Us,占空比p增加,伺服电机的转速上升。当Ui I 2R2导致运算放大器 A1输出端电压升高,通过发射二极管的电流Ii也随之增大,由于I2=I3=KI 1,因此I2 ,13也增大,最终

22、调节的结果是Ui= I 2R2,又因为输出电压信号 UO=I 3R3 = I2R2,因此输出电压 U。与输入电压 Ui相等,U 0 随着Ui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反之,当输入电压Ui降低时,运算放大器 A1输出端电压降低,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I1也随之减小,与上类似,输出电压U。也随输入电压Ui的降低而减小,但仍保持Uo=Ui,因此实现了模拟量的1: 1隔离传输。该电路外接电路简单,线性度好,输出的最大非线性失真小于 0.1,完全能够保证转换精度。5.1.1数据采样保持电路数据采样保持器是计算机系统模拟量输入通道中的一种模拟量存储装 置。它是连接采样器和模数转换器的中间环节。采样器是一种开关电路或

23、装置,它在固定时间点上取出被处理信号的值。采样保持器则把这个信号值放大后存储起来,保持一段时间,以供模数转换器转换,直到下一个采样时间再取出一 个模拟信号值来代替原来的值。在模数转换器工作期间采样保持器一直保持着转换开始时的输入 值。在本设计中,由光电隔离输出为模拟量输出,在信号输 入单片机前要将信号转换为数值量输入。由于模拟量随时间连续变化,而完成A/D变换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使A/D变换结束时的值能代表采样时的模拟量值,应该在转换时间内保持输入到A/D转换器的模拟量不变,因此在光电隔离和模/数转换间加入数据采样保持器。在本设计中采用LF398型采样/保持器。LF398是一种反馈型的采样保持放

24、大器,具有采样速率高,保持电压下降慢和精度高等特点。图11为LF398的功能框图。+V偏置输入控制逻辑N什)参考电压输入输出图11 LF398 采样保持器功能图PI运算子程序图15 PI运算子程序流程图6.3数据采集程序控制单元要定时采集输入的信号。在控制过程中,计算机要控制数据采集的间隔时间,即采样周期。本系统由于电流环与速度环所针对的控制对象不同 (分别是电流和转速),二者的运行时间常数不同(电流环运行时间常数较小 ),因此所要确定的采样周期并不相同。可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 TO, TI分别确定采样周期。设计中,TO作为电流环输入参数(Ufi)的采样周期定时器,T1作为速 度环输入参数(Ug

25、n和Ufn )的采样周期定时器,定时时间TO汀1。每次定时时间到,向CPU发出中断申请,以启动数据采样及A/D转换。图16为电流环数据采集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图17为速度环数据采集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在速度环数据采集中,速度给定与速度反馈的采样时刻存在时间间隔,但间隔极短,即使在 T1程序运行过程中又运行了优先级更高的TO中断程序,间隔时间也可控制在微秒级内,远小于电动机的机械时间常数。因此不会造成控制偏差。TO中断服务子程序图16电流环数据采集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T1中断服务保护现场开中断重置定时器 T1初值置速度给定通道(IN-O)地址数延时150必读A/D转换后的数据值1数据值存入存储单元

26、1T调速度环控制计算子程序恢复现场图17速度环数据采集中断服务流程图6.4控制计算子程序控制计算子程序是系统的数据的处理环节。在系统采集数据后,立即进入相应的控制计算子程序,数据处理结果将作为下一个控制环节的给定值。这就使的执行机构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在本设计中有速度环控制和电流环控制子程序。图18为速度环控制计算子程序流程图,图19为电流环控制计算子程序流程图。读电流给定值Ugi、反馈值Ugi图19电流环控制计算子程序流程图结论结论本设计从实际出发, 对卷烟包装机的撕带供给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传统的机构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应用了直流伺服电极,依靠其优良的伺服性能,并采 用PWM脉宽调制驱动方

27、式及双闭环调速方式,很好的提高了撕带供给的稳定性,加快了动态反应速度,同时提高了驱动环节的整体工作效率。并以单片机 为核心进行数据采集、转换和控制运算,使系统具有硬件简化、结构紧凑、控 制精度高、控制灵活等一系列优点。在设计中也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没能 设计出在系统出现故障或是需要剔除不合格的产品时实现很好的暂时停机。本设计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老师能够多提一些见解。使本设计在以后的实际的生产中能有好的应用。2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顾绳谷电机及拖动基础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32 史国生.交直流调速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 范正翘.电力传动与自动控制系统M.北京:

2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20034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袁任光.电动机控制电路选用与258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9)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7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 谢长生.微型计算机控制基础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9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 于海生.微机控制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1 潘新民.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12 许建国.电机

29、与控制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3 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4 Y. Fujisawa,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Microcontroller, VA: IOS Press, 200315 John B.Peatma n,Microco ntrollers and Microcomputers, N.J.:Pre ntic Hall,199816 Willia n Kleitz, Microprocessor and Microc on trollerFun dame ntals,N.J.:Pre ntice,

30、 199817 Peter Spasov, Microco ntroller Tech no logy, the 68HC11, N.J.:Pre ntice Hall, 199918 Myke Predko, Handbook of Microcontrollers, New York: McGraw-Hill, 199919 Linwen Yi, The Art of 8051 Single Chip Machine C Language SoftwareDesig n, Science press, Beiji ng, 200220 Myke Predko, Programming an

31、d Customizing the 80c51 Microcontroller,New York: McGraw-Hill,199926附录附录;定义UgnEQUR1UfnEQUR2UgiEQUR3UfiEQUR4UkEQUR5P(k)EQUR6;中断程序入口ORG0000H;程序执行开始地址LJMPMIAN;调至MIAN执行ORG000BH;定时器T0中断入口地址RETI;中断返回(不开中断)ORG001BH;定时器T1中断入口地址RETI;中断返回;主程序MIAN: MOVR1,#00H;置Ugn初值为零MOVR2,#00H;置Ufn初值为零MOVR3,#00H;置Ugi初值为零MOVR4

32、,#00H;置Ufi初值为零MOVR5,#00H;置Uk初值为零MOVR6,#00H;置PI运算积分累加值为00MOVTMOD#11H;设置定时器 T0,T1的工作方式MOVTH1,#30H;置定时器T0,T1初值MOVTL1,#0B0HMOVTH0,#8AHMOVTH1,#0D0HSETBTR1;启动定时器 T1SETBTR0;启动定时器 T0SETBEA;开总体中断SETBET1;开中断T1SETBET0;开中断T0LOP:CALLDLKZ;调电流环控制计算子程序MOVA, R5;读Uk值MOVDPTR,#7FFFH;D/A转换程序LJMPLOP;TO中断子程序PUSHASETBTR0SE

33、TBEASETBT0MOVTMOD#11HMOVTH0,#8AHMOVTH1,#0D0HMOVDPTR,#0BAFFHMOVXDPTRALCALLDS120USMOVA, R4MOV1000H,APOPARETI;延时150us子程序DS120US:MOV A #50DJNZ A, DS150US;单片机接受上位机子程序START:MOVSP,#60H;设置堆栈MOVSCON,#50H;UART 工作在 MODE1,SM1= 1, REN = 1MOVTMOD,#20H;TIMER1 工作在 MODE2MOVTH1,#0F3H;波特率2400MOVTL1,#0F3HSETBTR1;启动 TIM

34、ER1A1:JBRI,UART;检测SCON的RI是否为1 ?是就表示接受到JMPA1UART:MOVA,SBUF;SBUF载入ACPLA;P0为L0动作MOVP0,ACLRRI;清除RI = 0JMPA1END27rrr X sc _r Dns mOTOOJDC aaLFO.14o_bL4/A4UA2U1 9nyl15GW8OOQ-1OU-200-300-400-500-600.70D +DXT DX一2d1Dccvo VKbsRQOMT4d4b3D02OSL4-/OLCTTAJSELB A NtEL A c DDAB DDAA DDACOEl)frfH -)-fl 7- N 6- N 5- N 4- N 3- N 2- N 1- N o- N00272629U0QUC DAFRWUU11C4pgol-T5009TXTL线性光电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