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车用微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7797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10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车用微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厦门车用微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厦门车用微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厦门车用微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厦门车用微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车用微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车用微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公司基本情况5一、 公司基本信息5二、 公司简介5三、 公司竞争优势6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8五、 核心人员介绍9六、 经营宗旨10七、 公司发展规划11第二章 市场分析17一、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17二、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22第三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29一、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29二、 汽车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30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3第四章 产品方案35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5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5第五章 选址方案37一、 项目选址原则37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7三、 创新驱动发展41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46五、 产业发展方向48六、 项目选址

2、综合评价51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52一、 优势分析(S)52二、 劣势分析(W)54三、 机会分析(O)54四、 威胁分析(T)55第七章 法人治理6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63二、 董事66三、 高级管理人员70四、 监事73第八章 运营模式分析75一、 公司经营宗旨7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7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76四、 财务会计制度79第九章 发展规划分析85一、 公司发展规划85二、 保障措施91第十章 劳动安全93一、 编制依据93二、 防范措施94三、 预期效果评价100第十一章 进度计划方案101一、 项目进度安排10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102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10

3、3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03二、 建设投资估算103三、 建设期利息105四、 流动资金106五、 项目总投资10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9第十三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11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11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6三、 偿债能力分析119第十四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122一、 项目招标依据122二、 项目招标范围122三、 招标要求123四、 招标组织方式123五、 招标信息发布124第十五章 项目综合评价125第一章 公司基本情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姜xx3、注册资本:104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

4、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1-10-97、营业期限:2011-10-9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车用微电机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

5、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

6、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二)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智能生产

7、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四)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五)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

8、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表格题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9125.387300.306844.03负债总额3980.153184.122985.11股东权益合计5145.

9、234116.183858.92表格题目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33370.9526696.7625028.21营业利润7620.426096.345715.32利润总额6610.425288.344957.82净利润4957.823867.103569.6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957.823867.103569.63五、 核心人员介绍1、姜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2、赵xx,1957年出生,大

10、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3、潘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4、胡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

11、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5、袁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6、叶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

12、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7、白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8、李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六、 经营宗旨凭借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策略,发挥公司各方面的优势,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全体股东提供满意的经济回报。七、 公司发展规划(一)发展计划1、发展战略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

13、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经营目标目前,行业正在从粗放式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染整技术,保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按照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规范公司运行,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二)具体发展计划1、市场开拓计划公司将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根据下游行业个性化、

14、多元化的消费特点,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加快市场开拓步伐。主要计划如下:(1)密切跟踪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建立市场、技术、生产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2)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优化以营销人员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品牌建设,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途径,扩大公司知名度,增加客户及市场对迎丰品牌的认同感; (4)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省内外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2、技术开发计划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将重点围绕提升产品品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

15、。公司将在现有专利、商标等相关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将技术研发成果整理并进行相应的专利申请,通过对公司无形资产的保护,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维护。为保证上述技术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队伍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积极参加行业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开发能力。3、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培育、拥有一支有事业心、有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人才对公司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为此,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培育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

16、;(2)加强与高校间的校企人才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3)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4)积极探索员工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企业并购计划公司将抓住行业整合机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竞争优势,整合有价值的市场资源,推进收购、兼并、控股或参股同行业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公司,实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5、筹融资计划

17、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生产线建设、技术改造、科技开发、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均需较大的资金投入。公司将根据经营发展计划和需要,综合考虑融资成本、资产结构、资金使用时间等多种因素,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满足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筹措资金。(三)面临困难公司资产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业务将不断发展和扩大,但在战略规划、营销策略、组织设计、资源配置,特别是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公司今后发展中,需要大量的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也使公司面临较大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的压力。公司必须尽快提高各

18、方面的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各项业务发展目标。1、资金不足发展计划的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公司融资手段较为单一,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成本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难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将成为公司发展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如果不能顺利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公司的发展计划将难以如期实现。2、人才紧缺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高级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将影响公司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能否尽快引进、培养这方面人才将对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公司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四)采用的方式、方法或

19、途径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公司拟建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改变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为公司未来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筹集所需资金,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及时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缓解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1、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对经营规模快速提升面临的挑战公司现有人员在数量、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将不能完全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公司需加快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确保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为此,公司拟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通

20、过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公平有序的职业晋升机制,吸引优秀的技术、营销、管理人才加入公司,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2、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保持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3、加强年轻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增强公司人才队伍的深度和厚度,形成完整有序的人才梯队,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2、以市场需求为驱动,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密切跟踪印染行业政策及最新发展动向,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开拓高端市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和延伸产业链,

21、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第二章 市场分析一、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1、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供需关系,整车市场的新增销量将决定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生产增量需求,而汽车保有量则决定了汽车行业售后服务市场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因此,汽车行业内通常按使用对象分类,分别为由汽车零部件行业向整车制造商供货的主机配套市场和用于汽车零部件维修、改装的售后服务市场。二元的“主机配套市场+售后服务市场”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厂之间的供应联系通常分为一级

22、供应商、二级供应商等多层级关系。一级供应商直接为整车厂供应产品,双方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二级供应商通过一级供应商向整车厂提供产品。由于汽车产品对品质的严格要求,一些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汽车协会组织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及管理体系提出了标准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必须通过这些组织的评审(即第三方认证),才可能被主机厂选择为候选供应商,并由主机厂进一步做出评审(即第二方认证),评审通过才能被接纳为主机厂采购体系的成员,成为备选的合格供应商。随着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以下的特点:汽车产业链的技术与研发重心日益向零部件制造业倾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汽

23、车市场逐步饱和及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汽车产业链开始重构。整车制造商为了争夺市场,把业务重点放在加快新车型研发和市场营销上,尽量剥离原有零部件业务,逐渐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实行精益生产方式。同时采取全球化采购策略,新车型研发逐步向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延伸,零部件供应商参与主机厂同步研发的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分工转移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以及上游汽车零部件企业自身多年的技术积累,使得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技术和研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汽车工业竞争焦点逐渐由以整车为中心向以零部件产业为中心转移。全球化采购成为潮流,汽车零部件国际化分工程度加深,发展中国家面临新机遇和挑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24、一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关闭了在北美、西欧、日本等地的工厂,或者实施裁员、减产等压缩生产规模的措施,转而在亚太等地区增加生产能力,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国际转移。这既给发展中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取有利的国际产业分工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竞争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给发展中国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新的挑战。系统化平台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产品制造新趋势。20世纪末,国际上出现了由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发、集成、以系统的形式向整车生产商供货的新开发生产方式。一些主要的、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将以整体模块的形式,由零部件企业生产,由供应商组装供应。模块化制造和集成化供货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汽车生产更

25、加专业化,装配速度更快,更能适应顾客个性化需求。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我国现代汽车工业是从整车领域的合资合作起步,最初汽车的主要部件和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外资或合资整车厂手中,内资零部件企业多停留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耗能、高耗材、劳动密集型和来料加工型产品,市场份额以及制造能力大部分都集中在较为低端的零部件产品上。随着汽车行业供应链内部的再分工,整车厂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各大整车厂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逐渐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实行精益生产方式。部分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得益于地缘优势,在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获得

26、了长足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主机配套市场规模与汽车产量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全球第一的汽车产量规模带动了主机配套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5年至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51%。尽管受到贸易摩擦、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等影响,2018-2019年汽车产销量有所下滑,但我国仍然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汽车保有量方面,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9末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较2018年增长8.83%,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售后服务市场的扩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17年间,我们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数

27、量、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呈稳定增长趋势,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积达3.88万亿元,同比增长4.29%;利润总额达3,012.63亿元,同比增长5.40%。2018年,受到我国汽车产销量下滑的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较2017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3.04%、16.80%。尽管2018年以来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支持态度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汽车工业长期向好势头不变,中国汽车行业仍存在巨大的市场潜能。近年来,国际零部件巨头的“本土化”战略推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的产品功能优化、产业链升级和先进生产制造

28、体系建设。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消化吸收,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能力大幅提高,全球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化和技术创新,我国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发展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至202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7万亿元。3、车用微电机行业概况车用微电机行业从下游市场角度来看,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部分,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来看,也是微电机行业的一部分。与整个微电机行业相同,车用微电机行业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特别是中高端微电机产品制造工序多,涉及精密机械加工、精密模具设计、磁性材料处理、绕组自动制造、绝缘烘烤处理、自动化生产

29、等关键工艺技术。对高精度的自动化工装与设备和精密的测试仪器需求量大,技术含量较高。电机在汽车上的应用是从起动电机开始的。起动电机的应用结束了早期汽车靠手摇起动的历史,之后电机在汽车的应用实现大幅度的跨越式发展:雨刮电机、车窗电机、空调电机、座椅电机、后视镜电机、天线电机为汽车的舒适性提供了调节驱动的便利;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应用于汽车转向、行驶、制动的EPS电机、电子喷射油泵电机、ABS电机、怠速调节电机为汽车的驾驶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控制手段,已成为现代汽车的必需装置。目前,一般情况下,一部汽车配备一台汽车发电机和若干台汽车微特电机。汽车微特电机使用数量多少与汽车档次成正比

30、,乘用车需要的汽车电机数量较多,普通轿车至少配备20-30台,而高端豪华型轿车则需要配备60-70台甚至上百台。随着汽车综合控制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的无人自动驾驶将逐渐趋于成熟并可能得到实际的应用,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随着改善汽车尾气排放性能促进的电动汽车问世,混合动力型汽车的市场化加快等因素,汽车电机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提高汽车使用的舒适度,拓展汽车增值空间,过去利用手动控制的机械装置都可以将原来要手动操作的机械装置改为电机驱动,逐步实现汽车控制装置的机电一体化。车用微电机主要分布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三大部位及附件中,是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

31、汽车使用性能的日益注重,特别是对汽车的智能化、舒适化以及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传统能源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的电子控制装置和用电设备都相应不断增加,各种电动装置的使用,使得汽车配套电机的装备数量大幅度上升,尤其是高档轿车大量采用新机械、新设备,极大地促进了车用微电机的应用。二、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1、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供需关系,整车市场的新增销量将决定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生产增量需求,而汽车保有量则决定了汽车行业售后服务市场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因此,汽车行业内通常按使用对象分类,分别为由汽车零

32、部件行业向整车制造商供货的主机配套市场和用于汽车零部件维修、改装的售后服务市场。二元的“主机配套市场+售后服务市场”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厂之间的供应联系通常分为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等多层级关系。一级供应商直接为整车厂供应产品,双方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二级供应商通过一级供应商向整车厂提供产品。由于汽车产品对品质的严格要求,一些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汽车协会组织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及管理体系提出了标准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必须通过这些组织的评审(即第三方认证),才可能被主机厂选择为候选供应商,并由主机厂进一步做出评审(即第二方认证),评审

33、通过才能被接纳为主机厂采购体系的成员,成为备选的合格供应商。随着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以下的特点:汽车产业链的技术与研发重心日益向零部件制造业倾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汽车市场逐步饱和及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汽车产业链开始重构。整车制造商为了争夺市场,把业务重点放在加快新车型研发和市场营销上,尽量剥离原有零部件业务,逐渐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实行精益生产方式。同时采取全球化采购策略,新车型研发逐步向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延伸,零部件供应商参与主机厂同步研发的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分工转移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以及上游汽车零部件企业自身多年的技术积累,使得汽车零部件企

34、业在技术和研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汽车工业竞争焦点逐渐由以整车为中心向以零部件产业为中心转移。全球化采购成为潮流,汽车零部件国际化分工程度加深,发展中国家面临新机遇和挑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关闭了在北美、西欧、日本等地的工厂,或者实施裁员、减产等压缩生产规模的措施,转而在亚太等地区增加生产能力,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国际转移。这既给发展中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取有利的国际产业分工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竞争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给发展中国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新的挑战。系统化平台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产品制造新趋势。20世纪末,国际上出现

35、了由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发、集成、以系统的形式向整车生产商供货的新开发生产方式。一些主要的、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将以整体模块的形式,由零部件企业生产,由供应商组装供应。模块化制造和集成化供货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汽车生产更加专业化,装配速度更快,更能适应顾客个性化需求。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我国现代汽车工业是从整车领域的合资合作起步,最初汽车的主要部件和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外资或合资整车厂手中,内资零部件企业多停留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耗能、高耗材、劳动密集型和来料加工型产品,市场份额以及制造能力大部分都集中在较为低端的零部件产品上。随着汽车行业供应链内部的再分工,整车厂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

36、而全的生产模式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各大整车厂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逐渐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实行精益生产方式。部分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得益于地缘优势,在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主机配套市场规模与汽车产量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全球第一的汽车产量规模带动了主机配套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5年至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51%。尽管受到贸易摩擦、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等影响,2018-2019年汽车产销量有所下滑,但我国仍然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汽车保有量方面,根据

37、公安部统计,截至2019末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较2018年增长8.83%,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售后服务市场的扩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17年间,我们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呈稳定增长趋势,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积达3.88万亿元,同比增长4.29%;利润总额达3,012.63亿元,同比增长5.40%。2018年,受到我国汽车产销量下滑的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较2017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3.04%、16.80%。尽管2018年以来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

38、业之一,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支持态度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汽车工业长期向好势头不变,中国汽车行业仍存在巨大的市场潜能。近年来,国际零部件巨头的“本土化”战略推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的产品功能优化、产业链升级和先进生产制造体系建设。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消化吸收,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能力大幅提高,全球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化和技术创新,我国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发展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至202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7万亿元。3、车用微电机行业概况车用微电机行业从下游市场角度来看,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部分,从生产工

39、艺的角度来看,也是微电机行业的一部分。与整个微电机行业相同,车用微电机行业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特别是中高端微电机产品制造工序多,涉及精密机械加工、精密模具设计、磁性材料处理、绕组自动制造、绝缘烘烤处理、自动化生产等关键工艺技术。对高精度的自动化工装与设备和精密的测试仪器需求量大,技术含量较高。电机在汽车上的应用是从起动电机开始的。起动电机的应用结束了早期汽车靠手摇起动的历史,之后电机在汽车的应用实现大幅度的跨越式发展:雨刮电机、车窗电机、空调电机、座椅电机、后视镜电机、天线电机为汽车的舒适性提供了调节驱动的便利;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应用于汽车转向、行驶、制动的EPS电机、电子喷射油泵电机

40、、ABS电机、怠速调节电机为汽车的驾驶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控制手段,已成为现代汽车的必需装置。目前,一般情况下,一部汽车配备一台汽车发电机和若干台汽车微特电机。汽车微特电机使用数量多少与汽车档次成正比,乘用车需要的汽车电机数量较多,普通轿车至少配备20-30台,而高端豪华型轿车则需要配备60-70台甚至上百台。随着汽车综合控制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的无人自动驾驶将逐渐趋于成熟并可能得到实际的应用,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随着改善汽车尾气排放性能促进的电动汽车问世,混合动力型汽车的市场化加快等因素,汽车电机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提高汽车使用的舒适度,拓展汽车增值空

41、间,过去利用手动控制的机械装置都可以将原来要手动操作的机械装置改为电机驱动,逐步实现汽车控制装置的机电一体化。车用微电机主要分布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三大部位及附件中,是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汽车使用性能的日益注重,特别是对汽车的智能化、舒适化以及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传统能源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的电子控制装置和用电设备都相应不断增加,各种电动装置的使用,使得汽车配套电机的装备数量大幅度上升,尤其是高档轿车大量采用新机械、新设备,极大地促进了车用微电机的应用。第三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汽车工业覆盖的产业链较长并在居民生活结构需求中占重

42、要位置,因此,也决定了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也同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始终保持增长态势。自2009年开始,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世界汽车组织(OICA)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379.10万辆,销量达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57%和45.46%,产销量首次同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至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高达2,887.89万辆,连续九年位列全球汽车市场第一。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

43、擦以及国内经济结构化调整的影响,宏观经济发展增速承压,居民消费需求出现下滑;与此同时,2018年低排量乘用车购置优惠政策退出,导致2018年部分购车需求在2017年被提前释放,形成2017年销量基数较大、2018年销量出现下滑的局面。2018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自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汽车产量2,780.92万辆,较2017年下降4.16%,销量为2,808.06万辆,较2017年下降2.76%。2019年,我国汽车市场保持低迷态势,产销量进一步下滑,汽车产量为2,572.10万辆,较2018年下降7.51%,销量为2,576.90万辆,较2018年下降8.23%。尽管从2018年以来受到贸

44、易摩擦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有所下滑。但从发达国家市场情况来看,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尚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中国排名在17名,千人汽车拥有量为173辆,而排名第一的美国,千人拥有数量837辆,而日本的千人拥车数则达到了591辆,德国这一数字则为589辆。中国的千人拥车数刚达到美国的五分之一,我国的汽车市场的依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二、 汽车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巨大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被认为能减少空气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在当今提倡全球环保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

45、的重要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发展十分重要。一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助于缓解中国传统燃油汽车的能源压力,降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另一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从技术创新理论的角度来看,新兴技术的出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巨大发展机遇。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显著优势。除了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也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与帮扶作用。2009年启动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国家通过补贴鼓励产业创新、扶持产业发展。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

46、产销量从2012-2018年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并且从2015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9年3月,财政部等四部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决定从2019年6月26日起,多种纯电动车的补贴降幅超过五成。补贴退坡政策有助于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依靠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赢得市场,推动产业完成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化。2019年全年,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内补贴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下滑2.20%和3.98%。2020年一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整个汽车行业销售承压。国金证券研究所判断,“新冠”疫情

47、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程度远小于乘用车行业,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34万辆,同比增长26%,2020-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复合增长率有望达28%。从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来看,自2018年以来,汽车电动化大趋势下,全球新能源车市维持高景气。产业刺激政策持续推进,供给端传统车企加速布局进程。从产业发展阶段上,全球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成长初期,以中欧美三地为主战场的电动车市具备快速增长的潜力。预计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3%至370万辆,2023年达千万辆量级,2020-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复合增长率有望达32.4%。2、汽车智能化为未来方向智能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

48、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智能汽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装【2017】53号)指出: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攻克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促进传感器、车载终端、操作系统等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到2025年,汽车DA(驾驶辅助)、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新车装配率达80%,其中PA、CA级新车装配率达25%,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智能汽车产业战略的落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