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6章热交换过程与制冷设备.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7807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6章热交换过程与制冷设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6章热交换过程与制冷设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6章热交换过程与制冷设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6章热交换过程与制冷设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6章热交换过程与制冷设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6章热交换过程与制冷设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6章热交换过程与制冷设备.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制冷技术,第 6 章 制冷设备,第六章 制冷设备,主要内容: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制冷装置的节流机构;制冷压缩机;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辅助设备。,6.1 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冷凝器,制冷装置的热交换设备主要有:冷凝器,蒸发器,冷凝-蒸发器,中冷器,回热器,吸收器,发生器和溶液热交换器等。,按照使用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6.1.1 冷凝器,1.水冷式冷凝器,用水作冷却介质,带走制冷剂冷凝时放出的 热量;冷却水可使用江河湖海水或地下水;冷却水可以一次使用,也可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的冷却水需配有水冷却塔或冷水池;结构:壳管式,套管式,板式等;特点: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多用于大中型制

2、冷设备。,6.1.1 冷凝器,(1)壳管式冷凝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大型氨制冷装置;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大中型氨或氟利昂制冷装置。,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钢管;氟利昂卧式壳管式换热器:钢管或铜管。,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示意图,25-32mm的无缝钢管,国产:4-10个流程;安装排气阀,放水阀,集污包,压力表,安全阀,均压阀;水速,传热系数930-1160W/(m2.K),单位面积换热量4071-5234W/m2。,立式壳管式冷凝器示意图,壳体装有放油阀,放空阀,安全阀接管,顶端配有配水箱;换热管采用直径较小的无缝钢管,如:383mm和 513.5mm,换热管高度约4-5m,冷却水温升2-4;传热系数

3、约为698-814 W/(m2.K);优点:可以露天安装,节省机房面积,可以安装在冷却水 塔的下面,简化冷却水系统,清洗水垢较方便,可以使用水质较差的冷却水;缺点:冷却水用量大,设备体积大,比较笨重,金属耗量大,搬运安装不方便,制冷剂泄露不易被发现。,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说明;,由不同直径的管子套在一起,并弯制成蛇形或螺旋形;制冷剂蒸汽在套管间冷凝,冷凝液从下部引出,冷却水在直径较小的管道内自下而上流动,与制冷剂形成逆流式。换热效果较好。当水速为1-2m/s时,传热系数在900 1300W/(m2.K);优点: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传热效果好;缺点:冷却水和制冷剂两侧的流动阻力较大,金属消耗量大,对

4、水垢清洗不方便;一般用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2)套管式冷凝器,套管式冷凝器,6.1.1 冷凝器,2.空气冷却式冷凝器,(1)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依靠空气在冷凝器被加热后自动上升的过程将冷凝器释放 的热量带走;不需要风机,没有噪声,多用于小型制冷装置;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丝管式结构的空气自由运动式冷凝器。在蛇形传热管两侧焊有钢丝1.4-1.6mm,丝间距一般为4-10mm,传热管采用4-6mm复合钢管(管外镀铜,又称帮迪管);传热系数较低,可达9-16 W/(m2.K)。,(2)强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1-肋片 2-传热管 3-上封板 4-左端板 5-进气集管

5、6-弯头7-出液集管 8-下封板 9-前封板10-通风机 11-装配螺钉,6.1.1 冷凝器,3.蒸发式冷凝器,3.蒸发式冷凝器,优点:(1)用水量少;(2)结构紧凑,可安装在屋顶上,节省 占地面积。蒸发式冷凝器的耗水量少,特别 适合用于缺水和气候干燥的地区。通常安装在制冷机房的屋顶上。缺点:冷却水不断循环使用,水垢层增长较快,需要使用经过软化处理的水。,6.1.1 冷凝器,6.1.2 蒸发器,1.满液式蒸发器,按结构分为;卧式壳管式,直管式,螺旋管式 等结构形式;共同特点:在蒸发器内充满了液态制冷剂液体,运行中吸热蒸发产生的制冷剂蒸汽不断从液体中 分离出来,由于制冷剂与换热面充分接触,具有较

6、大换热系数。缺点:制冷剂充注量大,液住静压给蒸发温度 造成不良影响。,6.1.2 蒸发器,(1)壳管式满液式蒸发器,卧式满液式蒸发器结构,制冷剂在壳内管外蒸发,载冷剂在管内流动。一般为多程式。载冷剂的进出口设在端盖上,取下进上出走向,制冷剂 液体从壳底部或侧面进入壳内,蒸汽由上部引出。壳内 制冷剂液体始终保持约为壳径70%-80%的静液面高度。安装排气阀,放水阀,集污包,压力表,安全阀,均压阀;氨壳管式蒸发器采用无缝钢管,氟利昂壳管式蒸发器采用铜管,管外加肋片。载冷剂流速为,传热系数可达450-520W/(m2.K),单位面积换热量2300-2600W/m2。,壳管式满液式蒸发器,2.干式蒸发

7、器,(1)冷却液体介质的干式蒸发器,(2)冷却空气的干式蒸发器,自然对流式冷却空气的蒸发器(排管),根据其安装的位置分为:墙排管、顶排管、搁架式排管等多种形式;从构造形式上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盘管式等类型。,强制对流式冷却空气的蒸发器,蒸发器 绕片管套片管1-传热管 2-肋片3-挡板4-通风机 5-集气管6-分液器,3.循环式蒸发器 制冷剂在管内反复循环吸热蒸发直至完全 汽化。多用于大型液泵供液和重力供液冷库 系统或低温环境实验装置。,6.1.2 蒸发器,6.1.3 传热过程的强化,换热设备的基本传热公式;,传热过程的强化 增大传热面积;增大对数平均温度度差;增大总传热系数;降低污垢热阻值;降

8、低管壁热阻。,对数平均温差,6.2 制冷装置的节流机构,节流机构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当制冷剂流体通过一小孔时,一部分静压力转变 为动压力,流速急剧增大,成为湍流流动,流体发 生扰动,摩擦阻力增加,静压下降,使流体达到降 压调节流量的目的。,6.2.2 节流机构的作用有两点:(1)对从冷凝器中出来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进行节 流降压为蒸发压力;(2)根据系统负荷变化,调整进入蒸发器的制冷 剂液体的数量。,6.2 制冷装置的节流机构,节流机构的种类 按供液量调节方式分为五个类型:用手动调节的节流机构(手动节流阀);用液位调节的节流机构:浮球调节阀;用蒸汽过热度调节的节流机构:热力膨胀阀,电热膨胀阀;用电子

9、脉冲调节的节流机构;不进行调节的节流机构;毛细管,恒压节流阀。,热力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普遍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中。通过 感温机构的作用,随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温 度变化而自动变化,达到调节制冷剂供液量的 目的。热力式膨胀阀:主要由阀体、感温包和毛细管组成。热力式膨胀阀按膜片平衡方式不同有: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两种类型.,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由阀体、推杆、阀座、阀针、弹簧、调节杆、感温包、联接管、感应膜片等部件组成,6.2 制冷装置的节流机构,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毛细管,毛细管是最简单的节流装置,在家用冰箱,窗式空调器;中小型空气调节机广泛应用;毛细管是一根有规定长度的直径很细的紫铜管,它的内径一般为

10、0.52mm。,毛细管作节流装置的特点:毛细管由紫铜管拉制而成,制造方便,价格低廉;没有运动部件,本身不易产生故障和泄漏;制冷压缩机停止运转后,制冷系统内的高压侧压力 和低压侧压力可迅速得到平衡。,6.3 制冷压缩机,完整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除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件外,为了保证系统正常、经 济和安全的运行,还需设置一定数量的其它辅助设备。按照它们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维持制冷循环正常工作的设备:如:两级压缩的中间冷却器等;(2)改善运行指标及运行条件的设备:如:油分离器、集油器、氨液分离器、空气分离器以及各种贮液桶(或器)等。在制冷系统中还配有用以调节、控制与

11、保证安全运行所 需的器件、仪表和连接管道的附件等。,6.4 制冷系统的辅助设备,1风扇 2翅片式换热器 3套管式换热器 4水泵 5膨胀阀6视镜 7干燥过滤器 8贮液罐9气液分离器 10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 12,13,14,15单向阀16低压接口17高压接口,热泵型风冷式冷水机组原理图,水冷式小型氟利昂冷库制冷系统流程图,1蒸发器 2分液头3热力膨胀阀 4低压表 5压力控制器6压缩机 7高压表 8油分离器 9热气冲霜管 10截止阀 11冷却塔 12冷却水泵 13冷却水量调节阀 14冷凝器 15干燥过滤器 16回热器 17电磁阀,小型冷库,分液头:使制冷剂均匀地分配到蒸发器的各路管组中。压力控制

12、器:压缩机工作时的安全保护控制装置。油分离器:把润滑油分离出来,并返回到曲轴箱去。热气冲霜管:定期加热蒸发器而除霜。冷却塔:利用空气使冷却水降温,循环使用,节约用水。冷却水泵:冷却水循环的输送设备 干燥过滤器:除去冷凝器中的水份和杂质,防止膨胀阀冰 堵或堵塞。回热器:过冷液体制冷剂,提高低压蒸汽温度,消除压缩 机的液击。电磁阀:压缩机停机后自动切断输液管路,起保护压缩机 的作用。,中间冷却器,中间冷却器的作用 中间冷却器是用以冷却两个压缩级之间被压缩的气体或蒸气的设备。制冷系统的中间冷却器能降低低压级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即高压级的吸气温度),以避免高压级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还能使进入蒸发器的制

13、冷剂液得到过冷,减少管中的闪发气体,从而提高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应用:氟利昂或氨双级或多级压缩制冷系统;连接在低压级的排气管和高压级的吸气管之间。,1.氨用中间冷却器,中间冷却器操作注意事项:中间冷却器内气体流速一般为 0.5-0.8m/s。蛇形盘管内氨液流速为0.4-0.7m/s,其出口氨液温度比进口 低3-5。中间冷却器的中间压力一般在 0.3MPa(表压)左右,不宜超过0.4MPa(表压)。高压级的吸气过热度,即吸气温度比中间冷却器的中间温度高2-4。,2.氟用中间冷却器,氟利昂制冷系统双级压缩时大都采用 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6.4.2 分离与贮存设备,1.气液分离设备 如氨液

14、分离器,将蒸发器出来的蒸气中的液滴分离掉,以提高压缩机运转的安全性;它也用在贮液器后面,用来分离因节流降压而产生的闪发气体,不让它进入 蒸发器,以提高蒸发器工作效率。分离原理:主要利用气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通过扩 大管路通径减小速度以及改变速度的方向,使气体和 液体分离。气液分离器有立式和卧式两种。正常工作时,其进气阀、回气阀、供液阀、出液阀、浮球的均压阀、压力表阀都是常开的。,6.4.2 分离与贮存设备,2.贮液器(1)高压贮液器一般位于冷凝器之后。作用:贮存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液体,使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充分发挥作用。2)保证供应和调节制冷系统中有关设备 需要的制冷剂液体循环量。,(2)低压贮液

15、器 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低压贮液器和排液桶等。低压贮液器与排液桶属低温设备,筒体外应 设置保温层。,高压储液器a)氨贮液器 b)氟利昂贮液器 1压力表阀 2出液管 3安全阀 4放空气管5放油管接头 6平衡管 7进液管,6.4.2 分离与贮存设备,1加压管 2平衡管 3压力表 4安全阀 5出液管 6进液管 7放油管,6.4.2 分离与贮存设备,6.4.3 油分离器,工作的基本原理:1)利用油的重度与制冷剂气体 重度的不同,进行沉降分离。2)利用扩大通道截面降低气体 流速(一般约在0.81m/s),造成轻与重的物质易分离。3)迫使气体流动方向改变,使重的油与轻的气进行分离。4)气体流动撞击器壁,由于

16、粘度 不同、质量不同,产生的反向速度 也不同,促使油的沉降分离。,过滤式或填料式油分离器,6.4.3 油分离器,1.过滤式或填料式油分离器 通常用于小型氟里昂制冷系统中。,6.4.3 油分离器,2.离心式油分离器:在筒体上部设置有螺旋状导向叶片,进气从筒体上部沿切线方向进入后,顺导向叶片自上而下作螺旋状流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气中的油滴被分离出来,沿筒体内壁流下,制冷剂蒸汽由筒体中央的中心管经三层筛板过滤后从筒体顶部排出。筒体中部设有倾斜挡板,将高速旋转的气流与贮油室隔开,同时也能使分离出来的油沿挡板流到下部贮油室。贮油室积存的油可通过筒体下部的浮球阀装置自动返回压缩机,也可采用手动方式回油

17、。,干燥器、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1干燥器 2过滤器 3干燥过滤器 常用的有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两种,干燥过滤器a)直角式 b)直通式,6.4.4 制冷剂净化,6.4.5 空气分离器,制冷系统中进入空气的原因有:1)制冷系统在投产前或大修后,因未彻底清除空气,故空气存在制冷系统中。2)日常维修时,局部管道、设备未经抽真空,就投入工作。3)系统充氨、充氟、加油时带入空气。4)当低压系统在负压下工作时,通过密封不严密处 窜入空气。,6.4.5 空气分离器,系统中有空气带来的害处是:1)导致冷凝压力升高。2)由于空气的存在,冷凝器传热面上形成的气体层,起 到了增加热阻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效率。同

18、时,由于空气进入系统,使系统含水量增加,而腐蚀管道和设备。3)由于空气存在,冷凝压力的升高,会导致制冷机产冷量 下降和耗电量增加。4)如有空气存在,在排气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遇油类 蒸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四套管式空气分离器,6.4.5 空气分离器,空气分离器有多种形式。四套管式空气分离器(氨系统)。它安装在壳管式冷凝器的上方,也可单独安装。,立式空气分离器,6.4.5 空气分离器,常用的立式空气分离器,它与卧式相比其是操作简单,并能实现自动控制。它由贮液筒供给液氨,在盘管中蒸发吸热,使容器温度下降,来自冷凝器和高压贮液筒的混合气体在分离器内被冷却,制冷剂蒸气被冷凝成液体,可从下部排出,不凝性气体集中于分离器上部,经放气口排出。,6.4.6 集油器(放油器),只用于氨制冷系统中。其作用是存放从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液器、中间冷却器或蒸发器中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并遵照一定的放油操作规程把制冷系统中的积油在低压状态下放出系统,这样既安全,又减少了制冷剂的损失。,6.4.7 紧急泄氨器,紧急泄氨器设置在氨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蒸发器等贮氨量较大的设备附近。其作用是当发生重大事故或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又无法挽救情况下,通过紧急泄氨器将制冷系统中的氨液与水混合后迅速排入下水道,以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