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13章棒状杆菌属.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7914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13章棒状杆菌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学课件】第13章棒状杆菌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学课件】第13章棒状杆菌属.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学课件】第13章棒状杆菌属.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学课件】第13章棒状杆菌属.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13章棒状杆菌属.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13章棒状杆菌属.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3章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概述,革兰阳性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无荚膜、无鞭毛,不产生芽胞多为条件致病菌致病菌:白喉棒状杆菌,第一节 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常排列呈V、L形Albert染色,可出现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在鉴定时有重要意义,一、生物学性状,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吕氏血清斜面(含有凝固血清)上生长迅速,异染颗粒明显选择鉴别培养基亚碲酸钾血平板(黑色菌落),抵抗力,对湿热抵抗力弱抗寒冷和干燥对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敏感,二、致

2、病性致病物质,白喉外毒素:棒状杆菌噬菌体带有编码外毒素的tox基因,在溶原阶段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即可产生A亚单位和B亚单位B亚单位有结合和转位功能A亚单位上有1个催化区作用靶:心肌和神经细胞,作用机制,A亚单位可使细胞延伸因子-2(EF-2)灭活,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作用特点毒性作用大,1分子能杀一个细胞多种细胞,特别心肌、神经细胞均有毒素受体肿瘤细胞对此毒素特别敏感,所致疾病 白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飞沫或污染临床表现细菌-上呼吸道粘膜,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细菌与毒素共同作用引起局部症状:炎症,坏死,纤维蛋白渗出 假膜窒息毒素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外周N-N炎:膈肌

3、麻痹-呼吸困难 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软颌麻痹-吞咽困难心肌-心肌炎,白喉假膜,抗毒素免疫,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机体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免疫力:六月以下婴儿-母亲成人-隐性感染、疫苗易感者15岁儿童成人-也有可能,三、免疫性,锡克试验(Schick test),原理:毒素抗毒素中和反应方法:注射毒素(毒性、蛋白质)试验 加热破坏的毒素(无毒、蛋白质)对照 结果:48小时观察结果,有红肿 阳性反应 无免疫力 无红肿 阴性反应 有免疫力应用:检查机体对白喉的免疫力 预防接种前的筛选与接种后效果观察 流行病学调查,Schick test结果分析,试验侧 对照侧 本质阴性反应 有免疫力阳性反应

4、2448h 无免疫力 47d达峰假阳性反应 618h红肿 同前 有免疫力,超敏反应 12d消退混合反应 618h红肿 618h红肿 无免疫力,超敏反应 47d达峰 34d反应消退,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形态,异染颗粒,分离培养-吕氏血清斜面,亚碲酸钾平板毒力鉴定动物试验,Elek平板毒力实验,Elek平板试验结果,Elek Test,沉淀线(阳性),含白喉抗毒素滤纸片,白喉杆菌菌苔,防治原则-与破伤风类似,预防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白喉类毒素(白百破三联疫苗)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白喉抗毒素药物预防:如注射青霉素或口服红霉素治疗白喉抗毒素-皮肤试验、早期使用抗生素,第二节 其他棒状杆菌,大多不产生外毒素很少有异染颗粒大多正常寄生于人体,为条件致病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