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岑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适岑参》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适 岑参,唐宋以来,高适和岑参是经常被人们并称的两位诗人。例如杜甫说:“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bu客,世称严沧浪。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沧浪诗话是一部极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其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
2、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沧浪诗话全书完全不涉及诗与儒道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这与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很值得注意。,辛文房说:“参诗调尤高,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唐才子传)胡应麟说:“高岑悲壮为宗,王孟闲淡自得。”(诗薮),辛文房,西域人,能诗,泰定元年(1324)官居省郎之职。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278篇,传中附及120,合计398人。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其中
3、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兰溪县城北隅人。是明朝著名学者、
4、诗人和文艺批评家,他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论贵贱。胡应麟最为著名的著作是诗薮,共20卷,分内外两编。内编是分体总论,外编(包括杂编与续编)则是自周至明,依时代为序,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诗薮颇为 完整、系统地表述了作者的诗学思想,远远超越了诗话发展前期的那种随笔、散论的性质,是集本体建构和作家作品批评为一体的诗学专论。胡应麟笃信严羽之主张,却不墨守严氏针对”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之弊病,而把诗歌与禅宗联系说诗之法,其说诗比较切实,在于其对用事之探讨,形独特且系统之看法。,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诗风相近,都以“风骨”著称,
5、他们都曾厕身戎幕,擅长以古诗尤其是七古的形式来写边塞题材,而且诗中充溢着感激不平之气。不过,这两位诗人同中又有异,在诗坛上各自作出了不同的贡献。,高适(704765)字达夫,渤海蓨tiao县(今河北景县)人。高适一生的经历比较丰富。他早年生活困顿,二十岁时西游长安,开元十九至二十年间曾北上蓟门。以后约有十年滞留宋州,过了多年“混迹渔樵”的落拓浪游生活。四十六岁时应试举有道科中第,然仅得汴州封丘尉之职。三年后弃官,赴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之乱发生后,高适自骆谷西驰见玄宗,陈潼关败亡之势,又从玄宗至蜀郡,拜谏议大夫。至德元年(756),受肃宗命征讨永王璘,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6、、淮南节度使,此后数任地方大员。,代宗即位后,先后入朝为吏部侍郎、刑部侍郎,进封渤海县侯。旧唐书说他“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他最不遇的是在第一次出塞前后的时期,那时他漫游蓟北一带,想投笔从军,但未能如愿,不得不在梁宋一带栖游,但这却是他创作力最旺盛的高潮时期。晚年做了大官后,虽也间有佳作,较之以前却不免有所逊色了。有高常侍集。,高适的性格狂放不羁,年轻时结交游侠,过着“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别韦参军)的放浪生活;浪游梁宋时,也是“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行止不定。杜甫称他“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殷璠称他“性拓落,
7、不拘小节”(河岳英灵集)。,他又是具有纵横壮志和实际政治才干的人物,生平第一次任官(封丘县尉)即因与宏阔志向不合弃印而去。安史乱中他主动诣阙献计,又先后得到玄宗和肃宗的赏识,受命于危难之际。可见他志大才雄,并非好作空言之辈。,封 丘 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全诗直抒胸臆,滔滔说来,节奏鲜明而毫不局促。形式上四句一转韵,每节前两句散行,后两句以偶句出之,而对偶处
8、总是最斩截最激昂的内心独白。尤其“拜迎”、“鞭挞”两句,既表现了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性格,也表现了他不忍诛求百姓的内心冲突,显得真切感人。,诗人的性格和经历反映在创作上,使他的诗歌具有沉雄深厚的特色。他对自己的抱负和才具充满自信:“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对历史上的英雄勋绩也不胜向往:“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塞下曲)因其如此,现实中的不遇使诗人格外愤激不平。,在效古赠崔二诗中,他讥刺那些“邈然在云霄”的贵宦唯知游宴享乐,而有才之士只能沉沦草泽,揭示了布衣与
9、权贵的对立。他渴望得到明主的见赏和重用,常借古代人事抒发自己的情怀。如宋中十首其一云: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诗中借西汉梁孝王延揽人才的史迹,寄托了知音难觅的悲哀。,但是,坦荡不羁的性格使诗人即使在失意时也不失英雄气度,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蹇步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诗人壮怀激烈的性格,正是形成他雄健诗风的重要因素。,高适的诗以古体见长,尤以七古为胜。他的古诗显然受到张说的影响。如张说有五古五君咏吟咏当代功业人物,高适则有五古三君咏,两诗的形式和主旨完全相同。张说的邺都引是七古名篇,高适也以七古写了古大梁
10、行,显系步武前者之作。但高适的七言歌行更具创造性,历来被认为是诗中典范,他的七言歌行不仅上承四杰以来歌行的体制,而且还吸取了汉魏古诗简老遒壮的特色,气势浑雄而飞跃自如,在驰骋纵横中以“筋骨”取胜,,歌行体,一、篇幅可短可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长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车行 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再如茅屋为
11、秋风所破歌,诗中既有风卷茅屋的记叙,也有“归来倚杖”的叹息,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抒情与愿望,读后令人唏嘘不已。,三、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四、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本上是以七言为主的,但也有二言的(“呜呼”),也有九言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登幽州台歌五、在命名上,诗人通常用“歌”、“行”、或“歌行”来命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等。,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
13、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残本自非常摐金伐鼓旌旆逶迤羽书照,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极风雨半犹秋恒(常),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
14、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将对列镜头衔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飘飖绝域阵云一夜死节从来岂顾勋李将军,慷慨从军,行军瀚海(概括出征历程,渐现战争气氛)全身奋战,突围未成(转写酷战)两地相思,战情险恶(换写室家之思)不为功名,盼念良将(不尽之意),层次分明、线索清晰,丰富内容,1、歌颂爱国将士英勇抗敌,艰苦征战;2、谴责边防失策、将帅无能,致使战
15、争旷日持久;写军中苦乐不均,令战士心寒,讽刺将帅骄奢,不恤士卒;3、同情将士们在艰苦的战争中的思乡之情。,诗中有对比,有批评,有怨愤,有讽刺,有歌颂,有同情。涉及受战争牵连的各方面人物:天子、将军、士兵、思妇、敌人。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战争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足以代表盛唐士人对战争的普遍态度,因而被誉为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唐诗评选: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尚质主理(即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分析边防问题。),高适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注视着唐代的边塞战争,也以冷峻的理性思考着边塞战争中的种种问题,种种弊端,更以他的胆识和责任感把这些形之笔端,精彩深刻的议论时见篇
16、中,如本篇中的“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无不入木三分,使其边塞诗具有鲜明浓厚的政治议论的色彩,诚如前人所谓“尚质主理”之评。这一点使其诗歌在唐代边塞诗,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边塞诗中都可谓独树一帜。,艺术特征,1、塞外自然环境的描写和边地生活气氛的渲染,为突出“沙场征战苦”的主题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开阔、辽远、荒凉的自然景色苍凉悲壮的情调,2、士兵在戍边征战中复杂的心理活动,则刻画得很成功既慷慨赴边,又思念亲人;既愿为国捐躯,又想得到体恤,形象丰满,有血有肉,真实可信。,艺术特征,3、多处运用对比手法,以诗寓讽。出师
17、时与战败后的困苦。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恃宠贪功;士兵辛苦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4、四句一转,诗的音韵随着诗的内容变化而变化,音节的美和富有诗意的画面取得了和谐的统一。,高适的一些绝句也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然。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把空廓苍茫的塞外雪夜化为无比绚丽的画面。别董大二首其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荒凉的塞漠正因有了英雄的襟怀才变得壮美动人。后两句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更具有一种豪杰气概。,岑参(715769),江陵(今属湖
18、北)人。他二十岁后有十年时间,出入于京洛求仕,三十岁应举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以后又任右补阙、虢州长史等官,后转嘉州刺史,秩满罢官后卒于蜀中。有岑嘉州诗集。自天宝八载至至德二年春,岑参曾两度出塞。第一次赴安西(今新疆库车),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僚属,第二次入封常清幕府,在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呆了三年,经常往来于北庭和轮台之间。,他的生平遭际和高适有相似之处,如年轻时曾至长安求仕不成,以及一度任卑职而终于弃官从戎,等等。他的思想也和高适颇多相通之处,例如对于从军立功的向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qi西官军)对于权贵的反感:“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长安多
19、权贵,珂珮声珊珊。儒生直如弦,权贵不须干。”(送张秘书)这些都可以说是高、岑的共性。但是岑参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并且性格好奇,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岑参以边塞诗著称。沈德潜说:“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唐诗别裁集)翁方纲也说:“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石洲诗话),盛唐边塞诗中的高亢乐观之作大多产生于开元年间,如王维诗作于开元十年前后和二十七年赴凉州幕时期,崔颢诗作于开元十八年到天宝三载前河东代州幕中,王昌龄诗作于开元中期以前,王之涣的诗也成于天宝元年以前。天宝年间,由于统治集团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诗人们开始转而采取批判的态
20、度,杜甫的兵车行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岑参两次出塞都在天宝后期,但他处于安西北庭的特殊环境之中,当时西域地区尚未受到开边政策的波及,仍能保持融洽和睦的民族关系,因而他的诗歌就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成为盛唐边塞诗的殿军。,岑诗“诗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这个特色在他早期的诗作中已可见到。他的写景诗喜摄取不寻常的奇观,如:“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北阁云,半入紫阁松。”(因假归白阁西草堂)他又喜以奇俊语写巧思,如“涧花燃暮雨,潭树暖春云”(高冠谷口招郑鄠),从涧花的艳丽生发出燃烧的温度感,使云雨潭树都浸淫在春暖之中。“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则把乡愁和
21、客梦化作可捣、可燃之物。这些诗都可见出诗人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出塞以后,岑参诗好奇的特点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喜以瑰丽的笔调,描写带异域情调的新鲜事物或奇特风光,给边塞诗开拓了新奇的境界。他的一些诗兴致勃勃地描写了由各民族的交流而带来的新事物,例如优钵罗花歌写“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的奇异花草;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写当地别具风味的饮筵:“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据有的研究者考证,金叵罗系指饮酒用的吸管,平时可作为簪子插在发髻上,至今藏民饮酒仍普遍使用吸管。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则对由其他民族传入的音乐舞蹈进行了热情的描述。,他还以丰富活跃
22、的想象描绘边塞的异域风光,如写吐鲁番北部的火焰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山云歌送别)给人留下了极其鲜明的印象。这种瑰丽奇峭的景物描写,在盛唐边塞诗中是独具一格的。,岑诗又好以出乎常情的奇特想象抒发豪迈情怀,化平凡为神奇,使他的诗歌充满奇情壮采,富有力量感。例如他写对长安友人的思念:“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忆长安曲二章寄庞灈之二)把思友之情着落在翩翩翻落的马蹄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于诗人二度出塞时,诗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
23、,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人写北方飞雪,却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作喻,这里不仅是因为梨花和雪都有相同的颜色,而且梨花盛开时花团锦簇的景象恰能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势态。这一奇想把萧索酷寒顿时转化为绚丽烂漫,从一开始就给全诗定下了豪迈乐观的基调。诗中写风中的红旗,却用凝固的字眼来形容。这就在色彩鲜丽的画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觉。这些描写都有意避实返虚,通过想象和虚构,把平凡的生活景象一变而为富有美感的艺术形象。,高岑,岑参出塞时,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锐气的年龄。王昌龄、高适等年稍长的诗人,随着开元盛世的逐渐萎缩,朝政的日益腐败,已经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性的一面时,岑参却还在战阵上高呼驰骋显示英雄气概。这种心态和思想境界,就使他的诗和高适有较明显的区别。高适观察比较深入,更多的看到战士的艰苦,因而诗的色彩要淡一些。岑参则用绮丽的笔调来凸显西北地区冰天,雪地,火山,热海的异域风光,歌颂保卫边疆的战争,歌颂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感人的奇情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