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88411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5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 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1入了这个只知上班时间,不晓得下班时间,天天满脸笑容跟在客户身后跑的行当,说再多怨天尤人的话也是于事无补的,还是多花点时间储备点经验教训,起码让自己有点底气,可以积累出“说走就走”的勇气!想走没有工作经验,起码要有张金牌证书吧。虽然目前我两者皆无,但这就像面包和爱情,要乐观坚信,他们迟早会来的!就像Ted找个“真命天女”要花9年的时光,凡事欲速则不达,心态要好。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在这一行迷茫、挣扎;或者想进入这一行磨练个三两年,那么我推荐大家找来审计一家言来看看。这本书是出自K家奥迪特之手,行文间引经据典,语气轻松幽默,把各种艰涩的审计、会计准则,各类枯燥的

2、数字钩稽用最浅显的语言概述了出来,同时还附上两三笔实践经验总结,看了发人深省,引入深思。看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去年没有通过CPA的审计科,查分看到结果的刹那真的是有万箭穿心的感觉,想到闭关背了一个月教材,最后离及格线就差了那么几分,心中生出的更多的是对于今年还要继续被接近600教材的恐惧感,而不是懊恼失望伤心的挫败感。所以今年在真正进入备考之前,先抛开教材,看一点轻松的入门书,算安抚一下自己脆落的神经。至于这本书去哪里看,我相信万能的google会给你指出一条明路的以下各条tips皆摘自审计一家言:1.如果是经营租赁,就要考虑有没有免租期、租金每年固定增加等安排。因为,按照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3、如果每期的租金不一致,就应该将合同期内的总租金在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摊销,将每期摊销额与每期实际支付金额之差记在预提/待摊费用里。2.如果做固定资产的审计师多了解一下这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用到哪些固定资产,再看看账上记录了哪些,这两部分之差就可能和租赁有关。3.应付账款,关注完整性。 方法:函证。账上金额很小甚至为零的应付账款,可能是少计应付账款之后的结果。选择发确认书的应付账款,应该是挑这一年主要的供应商。如果某个供应商上年和这一年的年末余额波动很大,我们也担心有特殊事件,也会发确认书来验证一下。 4.采购和付款流程的关注点: (1)企业的供应商是否经过招投标产生,招投标是否做得比较规范和严

4、格?其实这与企业财务报表的正确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区分内控是否是否与财务报告有关,只要将这个内控延伸下去,看一看如果没有它,或者它的控制无效,是否会导致财务报表错误。如果不会,他就是与财务报告无关的。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看这个供应商是如何产生的?因为这是最容易出管理建议的地方,这里的管理建议也是企业的管理层和股东最愿意听的。一般企业里,考虑到这里是企业大把往外掏钱的地方,故而最容易出现舞弊问题。审计师不需要太仔细地去看企业的招投标程序等,只要问一问这方面的情况就可以了。如果企业没有招投标过程,或企业人员自己都能说出不足之处,就可以提管理建议了;如果有招投标过程而且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审计师也没

5、必要再追查下去,毕竟这是一个财务报告无关的内控,审计师可以点到为止。5.关于存货暂估入库。对于是否要暂估入库,或者是先计“在途存货”,思考的核心是货物的所有权及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到买方,如果已经转移,就应该记账。 “存货暂估入库”的问题: (1)是否要暂估进项增值税 应该不用暂估。因为企业只有在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时,才算取得了这种抵扣销项增值税的权利。在此之前,权利并未取得。退一步说,万一供应商无法开出增值税发票,企业的负债当然也就没有这部分增值税。 (2)如何保证发票到的时候,能够将发票和原来的入库对应上? 好的方法:会计每收到一张入库单,就将其存放好。每收到一张发票,就将其与已存放的入

6、库单做核对,如果核对上了,将这两者放在一起,做一个存货入库凭证。到了月底,会计将所有没有与发票核对上的入库单做一个汇总,列一个清单,做一个存货暂估入库的凭证,但并不把这些入库单都订在凭证本里,而是仍然留在手边。第二个月月初,会计马上做一个相反分录,将上月末的存货暂估入库冲回。然后,在第二个月里,和第一个月一样将收到的发票与手边的入库单核对。这样的做法,可以始终很清楚地知道,哪几笔存货还未收到发票。并且由于有这种“月底暂估,月初冲回”的动作,自然而然地将暂估与实际发票金额之差就消除了。6.其他应付款里有时还会有向分销商收的押金。这时,就要了解一下按照合同规定,这种押金是否可以每次都抵应收账款。并

7、且,可以考虑对余额是否可以做一个合理性测试。7.关于预提费用举例: 预提职工的年终奖,年终奖一般在第二年发放,因此做预提是正常的。审计师在工作底稿中做了一个合理性测试,员工人数乘以没人500元,最终计算结果与客户预提数吻合。我就问那个审计师,为什么是500元,而不是5000元,或者800元?他说这个数字是人力资源部提供的。我猜,我要是直接去问企业的会计怎么做的年终奖的预提,会计也会说是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审计师真正应该追问下去的,是这个500元有没有什么协议,或者董事会决议、管理层会议纪要之类的证据支持。这才是真正预提费用的基础和原由。8.对于任何一个资产负债表科目,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其期末余额,

8、而不是中间变化和过程。对那些中间产物做检查,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标。9.销售成本调节表,公式: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采购的原辅材料+生产中发生的工资+生产中发生的折旧和其他间接费用+/-其他存货流入或溢出=销售成本解释:假设存货的期初余额是一个筐,在这一年里,采购的原辅材料会被扔到这个筐里,生产中发生工资、折旧和其它间接费用也会被扔进去,这就是成本核算;然后从这个筐里拿出来的是销售成本,剩下的就是存货的期末余额。通过这张表,审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生产和成本核算中有哪些费用在发生,有哪些存货流入和溢出的因素。另外,将这张表中各个项目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就能看出在生产过程中,有多少是材料

9、成本,有多少是折旧,有多少是人工,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成本构成。如果再与去年的这张调节表做比较,就可以看到成本构成是否有什么变化。10.关于“买十送一”的处理:所谓“买十送一”,实质上就是降价。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十一件货物都是销售,其成本都应该记在销售成本里。而其销售收入,就是那十件货物的标准售价。所以不存在销售费用。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2对于周转天数的分析、解释和讨论,除了前面提到的与信用期结合来看以外,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和以前期间的周转天数做比较,看看被审计企业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或遇到了什么事件,才使得周转天数增加了或减少了。这同样是与企业的经营联系起来看问题。所以,当审计师从客户

10、那里拿到账龄时,一定要先问一下,这个账龄是按照信用期还是发生日做的,是按不同发票还是最早的发票做的。一般的国内企业,可能有少提坏账准备的倾向,因为担心提取太大会影响利润。但是,也可能会有相反的情况,也有的企业或者是银行的管理层,会愿意多提准备,甚至很痛快地将收回可能有一定难度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冲销,而并不是积极地去收回它。这里就可能有欺诈和舞弊的可能性,因为管理层可能会因此从客户那里暗中得到回扣,作为他们将这个客户的应收账款从账上“抹掉”的报酬。在其他应收账款这个领域,非常强调每个明细项目的性质(nature)。正常情况下,对于其他应收账款,是没有什么内控测试好做的。在做其他应收账款的审计工作

11、时,第一步就是取得其明细,了解每一个大的项目的性质,也就是核算内容。然后,才能根据了解到的性质,决定具体做什么样的实质性测试。当最终要测试某个项目的存在性和估值时,所使用的方法,与应收账款那部分的手段大体相同,也是发确认书、翻看原始凭证、检查并分析账龄这些方法。首先,我们对于其他应收账款的“预期”是:它不是由企业的主要业务产生的,尽管它是个筐,什么都装,但一般不会装太大的东西,所以它的余额不会太大。如果余额大,就是不正常的,必然其中有一些特殊项目。遗憾的是,管理不好的企业这个科目的余额经常都很大。与应收账款相同,一个有效检查其他应收账款的办法就是看是否在期后已经收到款。如果已经收到款,一般就比

12、较放心了。金额小的其他应收账款,可以不必管,因为在存在性上无论如何不会有大问题。除非被审计企业自己做的简介和注释让人觉得性质上有问题。应收员工预借款员工预借款中还包括由采购员出差带给供应商的采购款。这样,金额就可能远远超出一般出差之用。这样的金额,严格说来,应该将其重分类至预付款或者与应付账款冲销;? 有的员工一次性出长差,可能要几个月。所以,借的钱也多,也没有回来报销。这个解释本身就意味着,有一些费用已经发生了,但因为没有报销,所以企业没有记账入费用。这时怎么办?可以将这笔费用先通过预提费用的方式预提出来;? 员工报销不及时,拖欠公司的钱比较多。有的员工还可能旧的钱没回上/没报销,就又借新钱

13、出差去了。这也意味着有一些费用已经发生了,所以审计师应该建议将这笔费用预提出来;? 被审计企业的会计不知道原因。这种行为,类似于“打死我也不说”,是很令审计师恼火的一种“非暴力不合作”行为。此时,审计师可以了解一下,这个企业的员工平均每次出差花多少钱(这个可以通过看以前的报销看出来),平均每次出差要花多长时间,以及大概有多少员工会出差。根据这些信息,总能大概估计一下多少员工预借款余额是合理的,那么超出部分可能就是该报销而没报销的了。一家企业的其他应收账款余额中,每年都有很大的应收母公司款项,而且这家企业年年盈利并有正现金流,相应的,应收母公司款项也年年在增大。当来自国外的审计师真的搞明白这件事

14、情之后,他们提了几点很专业的意见:? 这笔应收母公司款项尽管被记在流动资产其他应收账款里,但并没有被母公司归还过,而且,被审计企业和母公司都没有明确的偿还计划,因此,这不象一项流动资产,而可能是一项长期资产;? 这笔款项的本质更象是对母公司分派红利,因此,可以考虑是否可以将其从资产里调整到利润分配中。但这样做,可能缺少分派红利所必需的有关法律文件;? 即使不将这笔款项看作是分派红利,试问,母公司目前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能够还上这笔钱?如果有疑问,则要考虑对这笔应收账款项提取坏账准备。看到了吧,这些意见,都是围绕着“表达与披露”、“估值”、“实质重于形式”这些基本的审计思路产生的。但听起来,在

15、分析这个问题时,分析得非常透彻。其他应收账款里也可能会有一些工程物资或工程款,审计师一般的反应就会是做一个重分类调整,将其金额调整到在建工程及工程物资科目中去。如果审计师能够先问客户一句“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记在其他应收账款里”,有时会发现,这些其实可能是已经完工的固定资产,而且已经投入使用了。仅仅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比如供应商的发票未开过来,客户就把它记在了其他应收账款里。如果是这样,这个重分类调整就应该是调整到固定资产并考虑相应补提折旧了。与关联方的往来要做什么最正宗的路数,是先向客户了解清楚,哪些是关联方,把这个范围定下来。可以找客户要一个关联方的名单,将其放进工作底稿中。审计师见到企业有预

16、付账款,应该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应该有预付账款?这就是前面说过的“审计师的预期”。一般只有在被审计企业的业务中,供应商地位较高时,被审计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只好先掏一部分钱,后领原材料。这时,才会出现预付账款。而且,这种预付账款一般是在合同里有规定的,往往还不是100%的预付,仅仅是一部分,比如说30%预付。款付出之后,原材料应该很快就会到货,因此预付账款的账龄一般不会太长,一两个月还可以,再长就不正常了。 有时,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太仔细,可能会出现货到以后,会计忘了原来有过预付款,因此将全部货款都记成应付账款了。这时,审计师就要让会计找出来,有哪些预付款应该和应付账款对冲,然后做

17、一个审计调整。 最后提醒一句,预付给大型设备供应商和工程承包商的款,在中国会计准则下,是算到在建工程里。应付预付不同项目的核算没有书面证据不能对冲。这主要是出于破产清算的考虑。不管是哪一个公司,一旦进行破产清算,所有的资产,包括应收账款,都要先冻结,尽量收回全部的应收账款。然后看所有的债务,能赔个100%当然最好,赔不了100%,赔个60%也可以,反正是有多少赔多少。在这个时候,某一个债权人不能说“我还欠这家公司一笔钱呢,那钱我也不还了,这家公司欠我的钱我也不要了”。其它债权人会要求,你欠这家公司的钱仍要还,因为一进入破产清算,所有的钱都是我们全体债权人的钱。至于这家公司欠你的钱,将来能赔你多

18、少算多少。按理说,存货和其它资产应该一样,都是主要关注存在性和估值。为什么会多了一个完整性和一个准确性呢? 先挑容易的说。准确性指的是存货的成本核算。因为存货的成本是计算出来的,所以要考虑其准确性。至于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完整性,这个讲起来复杂一点儿。我们先回过头来看一下,为什么应收账款不必太关注完整性?看一看这部分3.2.1 公众对审计的期望,我们会发现,一般来说,一项资产的完整性可以自动地被另一项资产的存在性、某一项负债的完整性、某一项收入的完整性或者某一项成本费用的存在性所弥补和替代。这是借贷记账法的逻辑决定的。拿应收账款做例子。如果应收账款的完整性有问题,就是说少记了应收账款,那么,最大的

19、可能是收入也少记了,而这恰恰是收入那一部分主要关注的。 那么,对于存货呢?如果存货的完整性有问题,就是说存货少记了,可能是其它哪个科目记错了呢?一是应付账款也少记了,这恰恰是应付账款那一部分会主要关注的;二是销售成本多记了,这应该是销售成本那一部分主要关注的,可是,在销售成本那一部分,我们的手段有限! 也就是说,我们表面上是在关注存货的完整性,事实上是在关注销售成本的存在性,这两者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是一回事。由于在销售成本那里,可做的工作太少,我们就将一部分工作挪到存货这里来做了。 对于很多费用项目,我们可以有直接的手段来检查这些费用的存在性,比如看发票,看合同,等等。只有对于销售成本,我们没

20、有多少直接的手段,因为销售成本就是由存货-产成品转出去形成的,它事实上是个为了会计核算而内部产生的一个科目。审计师在考虑存货减值准备时,要考虑的方面包括:? 某种存货是否数量上太多了,在未来半年一年甚至两年都用不完/销售不完,其剩余部分会是要么技术上被淘汰永远没机会用了,要么是放的时间太长质量上出问题了;? 某种存货是否在技术上已经被淘汰了;? 某种产成品是否由于市场需求的改变,已经再也卖不动了。如果这样,这种存货及其相应的半成品、在产品和原材料都可能要提取减值准备;? 某种产成品是否成本太高,要卖出去的话,只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了。如果是这样,相应的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是否价格也太高了,

21、都要提取减值准备;? 某种原材料是否成本太高,要用于生产的话,形成的产成品是负利润。如果是这样,这种原材料就要被提取减值准备。我总结做制造业企业的审计,有个六字真言,就是“人财物、产供销”。所谓“人”,是要看企业有没有核心的一两个人,比如技术核心,或者营销天才,管理大师什么的。为什么看一个制造业企业要了解这个呢,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个,你才有可能知道,这家企业和其它企业相比,为什么能赚钱。反过来说,这家企业的要害在哪里,最大的经营风险在哪里,你才能了解清楚。 所谓“财”,就是看其现金流,看其有多少银行存款和贷款,看其毛利率和净利率如何。 所谓“物”,主要是其存货和固定资产,有时也可能包括其无形资产

22、,比如商标、专利之类的。要了解企业主要的产品有哪些,需要什么主要的原辅材料,企业主要的厂房设备是什么,是不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所谓“产”,是指生产。要了解企业大概的生产工艺是什么样子,有多少核心技术(可能是技术专利,也可能是技术诀窍),有没有在生产上和技术上的核心人员,研究开发是谁在做。 所谓“供”,是指供应,就是采购。要了解企业主要的供应商是谁,供应哪些原辅材料,有没有在某种原辅材料上,过分依赖一家供应商的现象。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如何。 所谓“销”,就是销售。要了解企业主要的市场和主要的销售客户,销售渠道,竞争对手。企业与这几方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了解了一个企业的上述几个方面,审计师对

23、这个企业的经营也就把握得差不多了,也就算是做好了存货审计的准备工作。存货的特殊性:金额=数量单价审计其它的科目,一般都是直接看金额,只有存货,虽然也看金额,但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把金额分解成数量和单价然后分别开展审计工作的。看存货的数量,基本上就是两招:一是存货盘点,二是分析性复核,主要是分析产量、产能、收率这些东西。不管是审计师对盘点做内控测试还是做实质性测试,都会做双方向的抽样。就是说,从实物这个方向抽取样本核对到账上,也会从账上抽取样本核对到实物。这是为了同时保证存货的完整性和存在性。对于存货的单价,首先得理解客户是如何进行成本核算的,比如说,在材料出库的时候,是用的加权平均,还是先进先出

24、。在此基础上,再检查账上显示的单价是否符合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这样的方法是否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存货成本核算是需要一点儿算术知识、一点儿常识加一点儿想像力的。原材料一般盘点起来也容易,检查其单价是否准确也不难,无非是加权平均等几种方法。但是,“冷次残背”的存货也最容易出现在这里,因为企业的生产计划很可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类型的,就是说“按订单生产”,所以在生产环节出现“冷次残背”的可能性会小一些。原材料的账龄分析一般是要做的。 严格区分的话,在产品和半成品是不同的。在产品指的是在期末截止时还在生产处理中的产品,而半成品是已经完成了某一道生产处理,正在等待下一道工序的产品。所以,

25、只要在期末时稍微安排一下生产,很多制造业企业可以将在产品全部完工,或者只留极少量的在产品。如果是需要化学反应的生产,就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有的化学反应一做就要几天,停不下来的。如果企业真的有在产品的话,往往是很难盘点的。不过,一般这样的企业都会有其生产上的特殊之处,审计师总能找到一些特殊办法来形成对在产品余额的期望。在古龙的楚留香系列中,楚香帅说过一句他的信念“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15。审计师只要坚信这一点,就可以在遇到困难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人生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我见过有的审计师,对于在产品和半成品的期末余额不做什么实质性测试,仅仅依赖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内控测试,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在制造业

26、里,在产品和半成品很容易成为一个无底洞,所有乱七八糟的花费都先扔到“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这些成本核算科目里,然后再从里头把头面齐整的产成品捞出来记到存货里。这样,留在“生产成本”科目里的,就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历史遗留问题了,象什么生产中的废品啦,质量有问题的原材料啦,等等。结果就可能是,“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增大的,跟中国的人口数量似的。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将“让数字说话读书心得3这本书干货非常非常多。审计可以分为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政府审计,就是国家审计署他们做的事情,主要是检查各级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收支情况。国家审计署的人员可能是最像“经济警察”的一

27、群人,做好老百姓和国家财产的“看门狗”,是他们的职责。企业内部审计,则是企业内部设置的检查内部各部门经营管理情况的一项职能。注册会计师审计,也称独立审计。它是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人类道德上的普遍不健全和大脑功能的普遍不完善而产生的。独立审计,很多时候并不是以查问题为主,而更像是在解一道几何证明题。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会计记录就是一道几何题的已知条件,要求证明的就是管理层所提交的会计报表是真实可靠的。审计竟然是建立在人类彼此不信任的基础上,是基于人性恶的产物。但是,也正是由于审计的出现,使得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的分离,使得企业越发展越大,都成为了可能。一家事务所在某个项目上的审计

28、质量,主要由三方面决定。一是项目工作人员,包括现场工作人员和项目负责经理的水平;二是最终审阅的合伙人的水平;三是整个事务所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这三点里,第三点又是最重要的。有的事务所是按照客户的资产规模及收入规模收费。这是很不科学的一种定价方法,因为审计工作量的大小,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并不完全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及收入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不同级别的员工都有一个费率,员工级别和经验越多,这个费率也就越高。这个费率是对外收费的一个基础。要先签业务约定书,后干活所谓会计责任,就是说企业自己要能够做出一份完整的会计报表,包括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做出的各种披露和注释,并且能提供有关的总账、明

29、细账和其他会计记录。而审计责任,指的是审计师根据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和会计记录来验证其正确性。有的企业因为海外上市的原因,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做会计报表。企业事实上没有能力遵守国际会计准则。但这是企业不得不完成的会计责任,不能一下子推给审计师就了事呀。于是,企业就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套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格式,做一份非常粗浅、漏洞百出的所谓符合国际会计准则标准的会计报表给审计师来审计。审计师一旦指出这里不对,那里不对,企业就可以说,那你审计师就给我做审计调整呗!这事实上是变相地将会计责任推给审计师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还不少。最近,美国证交会要求,只要出现重大审计调整,就可以认为企

30、业会计方面的内部控制有问题,就要将这一问题披露出来。这对于那些自己没有能力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做会计报表的上市企业是一个噩耗,不知道他们将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管理当局声明书是审计师工作中一定会用到的一个东西,它是干什么用的呢? 声明书是审计师万般无奈下的终极武器。在任何一次审计中,审计师都会对于有些科目和有些事项无法取得完全放心和满意的证据。这时,就会将这件事写在声明书里。声明书是审计师拟好了内容的一封信,这封信以客户管理层的口气向审计师诅咒发誓说这些事项都是真实准确无误的。你看没看过美国电影里证人在法庭上作证之前宣誓说自己要讲出“truth, the whole truth, not

31、hing but the truth”(中文大概可以翻译为“讲出事实,完整的事实,绝不说假话”),声明书跟那个是差不多的意思。不容易审计的内容才放进声明书里对于“不容易审计”的项目,例如或有负债的完整性,审计师眼睛仅仅盯着账内那点东西是没有用的。因为你的目标是找出该记在账内但现在在账外的东西。我们来设想一下,审计师一旦被人起诉,上了法庭,怎么样为自己辩护才能脱身呢? 首先,既然是被起诉了,肯定是人家认为,审计师该发现的一些问题而没有发现。这时候,从逻辑上说,审计师可以做如下申辩: 一是贬低自己,说自己智障,所以没发现问题。这就好像很多犯罪嫌疑人都说自己是精神病一样的手法。但这一手大概过不去,法

32、官也好,陪审团也好,社会公众也好,很难相信能考取注册会计师执照的人是智障。 二是抬高对手,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不是我们不小心,实在是敌人太狡猾”。这样的说法,有点儿丢面子。不过,如果社会公众能接受这样的说法,这一个坎也算过去了。审计工作的开始: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既是审计工作的起点,也贯穿于审计工作全程中,更是与审计结论紧密相连,怎么估计它的重要性都不算过分。例如,在著名的银广夏一案中,一位记者在揭露银广夏问题的报道中指出,银广夏所编造的它自己的某种特殊化工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销售量,如果倒算一下所要消耗的原材料的话,已经远远超出了目前全球这种原材料的供应量。银广夏竟然伪造

33、了海关出口单据以支持它所编造的出口销售量。有的审计师因此总结说,下次做审计,不仅要向银行发函证,还要向海关发函证来验证海关单据的真伪了。我的看法是:如果审计师仅仅这样子跟在造假者后面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细节测试的步骤,终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跟不上造假者的步伐的。只有从“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出发,将企业造假后必然会出现的不合理之处识破,才是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试想,假如银广夏的审计师多了解一下企业的经营,就很可能会发现这种规模的出口销售量是不符合行业情况的,那样,不用向海关发函证也能看出问题。怎么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方法多了上网查、看新闻、跟客户聊天、学MBA的系统化分析企业的方法。要强调的是

34、,跟客户聊天不应该仅仅是跟企业的会计聊天,而更应该是跟企业的管理层、销售部、采购部、生产调度、工程师们聊天,聊一聊为什么变压器里面要装很多煤油,聊一聊羊绒为什么是从羊身上“梳”下来的,聊一聊联通的CDMA手机是不是真的比移动的GSM手机辐射低很多,这些知识,都可能帮助审计师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除此之外,审计师还可以要求审阅企业的各种文件,例如董事会的会议纪要、重要的管理会的会议纪要、企业的税务检查报告、企业签署的一些重要合同等等。通过阅读这些文件,审计师也能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比如,董事会会议纪要提到要裁员,那么审计师就可以了解一下企业裁员的原因,以及裁员的安排是什么样的。不管采用哪种办法

35、,也不管怎么聊、怎么看文件,审计师对于企业了解的透彻程度都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审计师才要运用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完成审计工作,例如内控测试等。企业的内控系统好比是数学上的一一映射概念,应该能做到:所有经营上的动作,该在会计报表上做会计处理或披露的,就会摄下来,并触发财务做出相应记录;反之,经营上的动作没有或不充分、不合标准时,财务就不会有动作。例如:美国会计准则里,收入确认的原则之一是一般要有书面的协议。好的内控系统就会要求:一旦有书面销售协议的签署,财务部就会将这一事件记录在案,意味着就这一个销售事项,该项条件已经得到了满足。事实上,完全从管理的角度讲,由于不同销售条款可能引起的财务处理不同,

36、在销售协议签署之前,也应有财务的审阅。 接下来,当发货并取得了对方确认收货的签字后,财务部会立即根据这一发货及对方签字的记录来核对收入确认的原则是否已经完全符合,并准备确认收入。 看过“猫和老鼠”的动画片么?老鼠对付猫的好多机关都是这样设计的:猫碰了一个什么小东西,立即引起一串的连锁反应,最终让猫吃个大亏。内控系统有点像这种连动的机关,经营上不动,财务也不动;经营上一旦动作,财务上立即可以有相应的动作。 当然,用精确的词来说,上面说的内控系统是“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控系统”。还有一部分内控系统是为了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的,比如,对销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这样的内控,对企业仍然是必需的,但只有当

37、它的效用体现出来时,例如,销售额上升了,财务上才会将这一效用反映出来。 还要补充说一句的是,这种将内控系统看作是摄像机的思想仅仅是外部审计师倾向于这么想。企业管理层会认为,内控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摄像机,还是一个管理工具。管理层还要通过内控系统来调控企业,保证企业按照设定的轨道运行呢。 所以,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是:在外部审计师眼中,“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控系统”就是一个摄像机,一个信息系统,它要做到真实、及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审计师会检查测试内控系统是否设计合理及运转正常。如果一切满意,审计师就可以依赖这个内控系统了。如果审计师一路检查下来,发现内控系统有设计不合理或者运转不合规定的地方,总

38、之,有不满意的地方,审计师就不能完全依赖这个内控系统,只好多做一些实质性测试了。这会让审计师感觉很不爽。懒人以懒为天职嘛。于是,审计师决定报复:给客户提管理建议书,越长越好!加审计费,越多越好!客户对于你提的问题,也不撒谎,只会回答“我不知道”,或者“我们没有任何措施来保证”,或者也有东拉西扯回答一堆,其实根本与你所问的无关。这时,你可以有如下选择:反复再问,与客户比谁气长; 自己去发现客户有没有这方面的控制。罗丹说过,这世界上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自己做实质性测试,并给客户提管理建议。 我其实挺喜欢审计师的这种问问题的特权的。客户回答的好,你就从中学到了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做

39、一些内控的测试,少做实质性测试;客户回答不上来,你就可以给他提管理建议书了。当然,代价是你要自己做实质性测试。不过,不问问题,你不是也要做这些实质性测试么?审计师怎么检查内控系统呢?说它简单也简单,说它复杂也复杂。 说它简单,是因为手法简单。首先是了解客户的内控,说白了就是跟客户聊,问问题;问完了以后,把回答记下来,整理出来,自己静下心来考虑一下,这样的内控设计上有毛病没有?如果有什么毛病,都可以是管理建议书的内容。然后,再做一些询问、检查凭证等测试,来验证内控的运转是否与了解记录的情况一致。要想做好我们的工作,首先我们自己心中应该有一个正确完善的内控的框架,然后才能将跟客户聊天所掌握的情况与

40、心中正确的内控去对比,去试图发现客户的不足。如果我们自己心中并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就很容易被客户介绍的情况带着走,根本不能发现客户的不足。形成正确的对内控的理解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没有足够的经验以及对审计和对企业管理的理解,是无法形成正确的对内控的理解的。所以,一个新入行的审计人员一定要多下功夫,争取在两三年审计工作之后,能够对内控有较好的理解。内控测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正确性。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出现的理想状态是:企业的内控没有一点毛病,企业的会计报表完全是在内控的推动下产生的,因此也没有一点毛病。要想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客户的内控就要做到两个凡是7: “凡是经营上有动作,

41、财务上一定要有反映;凡是财务上有反映的,经营上一定要有过动作。”有一个客户,审计师对其主营业务销售做了详细的内控测试。可是,若干年后,客户仍然被发现有虚增销售收入的现象。原来,客户的全部销售收入中,有30%是其他业务销售,而虚增的销售收入正是来自这个领域。很可惜的是,审计师在对销售收入做审计工作时,只是笼统地说我们已经对销售收入做过内控测试了,没有注意到那30%其他业务销售是没有经过内控测试的。结果,审计师没有检查客户是否做到了两个凡是,客户也确实没有做到第二个凡是。对于虚增的其他业务销售收入,财务上是有反映,但经营上没有过任何动作,是虚假的。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家企业,审计师对其存货成本核算及

42、销售成本的流转做了详细的内控测试,觉得没问题了。可是,客户在每月月末,都会做一个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贷:销售成本。这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分录,因为它背后没有好的经营事项做支撑。可惜,审计师也没有好好检查客户是否做到了两个凡是。所以,内控测试不仅仅要顺着看,还要倒着看。既要检查客户是否将经营上的事情该反映的都反映进会计报表了,还要翻阅一下客户的账,看一看记进账里的,是不是都是经营上发生过的事。实质性测试,简而言之,它包括分析性复核和详细测试两类。会计是“分类”的艺术。对于应收账款的明细,既可以是按不同销售客户的名称,也可以是按不同产品,还可以是按不同的账龄。常规的做法是首先拿到按不同销售客户的

43、名称的应收账款明细,因为这是最自然的一种分类方法,也是被审计企业最常使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泛泛而言,我们在任何时候做任何分析,都应该首先使用被审计企业已经在使用的方法。据小道消息说,在美国世通公司的会计造假过程中,其中的一幕是这样的:审计师检查了固定资产的明细及固定资产购买入账的内控过程,都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固定资产的明细是在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审计师没有把全部明细都打印出来看一看合计数是否与总账金额相等,审计师以为电脑程序自然能保证总账数是由明细加总出来的,可惜这不是事实。总账数比固定资产的明细数的合计多出来一块,那就是不应该资本化的电缆租赁费。而审计师未能发现这一点。在这里,由于审计师没有特

44、别关注审计逻辑链条的完整性,就被客户欺骗了。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审计师的逻辑链条不严密的时候,也就是心怀不轨者有机可乘的时候。有些审计师说,已经学了一些审计步骤,但自己做项目时心里没底,不知道做了这些步骤是不是就完整了,这就是没学会从认定出发,考虑和设计审计步骤。如果你的审计步骤能覆盖所有的认定,那你的步骤就是完整的。在今天,审计师发现很多企业有虚增收入的倾向时,审计重点也在慢慢地变化,目前对收入的存在性及准确性有更多的关注,即收入确认的原则是否得到了很好的遵守。再有,当前社会公众对于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关注增多,例如某上市公司未经全体股东批准就将一笔资金交给了自己的母公司第一

45、大股东。由于这种关注,审计师对于资产的保全这一领域,及有关交易是否经过恰当授权,也越来越重视。审计思考的关键预期我去做过一个羊绒衫厂的十二月底的存货盘点。当我们将盘点结果汇总出来给合伙人看的时候,不出十分钟,合伙人就说,这个结果有错误,不可能有这么多原羊绒。所谓原羊绒,就是直接从牧民那里收购来的牧民直接从羊身上采下来的(事实上是拿梳子梳下来的)羊绒。我们本着对合伙人的崇拜,复查了整个盘点记录,果然发现有不少洗净绒被误记成了原绒。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做具体工作的审计师不太熟悉客户的业务流程,不知道洗净绒与原绒尽管都是麻袋装着,但是成本是大不同的。 我们问合伙人为什么能不到十分钟就看出这个问题。他的解

46、释是这样的。原来,羊绒都是在夏天天热时才能从羊身上梳下来的。也是,天不热,谁也不会把自己的贴身小棉袄脱了呀。所以,到了差不多九、十月份,原羊绒就收不到了。收来的原绒,混杂着各种杂质,包括羊的汗渍、泥土等,如果不尽快将原绒洗一遍形成洗净绒,放的时间长了,这些原绒就会发霉腐烂。所以,一个羊绒衫厂,到了年底的时候,一般都没有多少原绒了,因为已经洗得差不多了。基于同样的道理,羊绒衫厂的洗绒机的处理能力,往往是半年就能将全年生产要用的原绒洗完,否则原绒就坏了,所以,洗绒机往往是下半年忙上半年闲。由于上述对企业业务的理解,一个好的审计师的预期就是,原绒在年底的余额应该很小或者为零。如果不是零,肯定有很特殊

47、的原因,例如地球变暖什么的。有很多时候,审计师翻看被审计企业的原始凭证这一审计步骤,不单纯是一个检查记账有没有记错的测试手段。通过看这些原始凭证,审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得到更多的感性认识,这也有助于审计师更好地形成对这个科目的预期。审计师要独立思考,要比客户想得深远审计最难做的,是想到客户该做而没有做的东西,而不是仅仅跟在客户身后。所以,一个好的审计师,会计水平要高于客户才行。例如:在租赁准则中,要求企业考虑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还要求企业将经营租赁整个租赁期内的费用按直线法摊销,而不是当期支付多少就记入损益多少。 很多客户并不是这样做的。他们仅仅简单地将实际支付的租赁费记

48、入损益中。如果我们不动脑子,仅仅做一些低层次的核对原始发票、稍高一点层次的与租赁合同核对及与去年的租赁费做对比这样的工作,可能觉得一切都合理。 只有当我们自己先对租赁费的会计处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想到客户可能忽略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差别,客户可能忘了将经营租赁整个租赁期内的费用按直线法摊销这些问题。审计师要考虑任何事情的合理性会计讲究原始单据的齐全,所以只要单据齐全就行了;审计要比会计多想一层,更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单据齐全,还要考虑其合理性。 我曾经跟着一个经理去做审计。有一次他让我去看一看一项固定资产的原始单据。我去查了一下发票,是美国一个公司开给这个中国公司的,是一辆进口奔驰600轿车,价值55万元人民币整。我看过了发票,核对了固定资产明细账,一切满意地回去向经理汇报去了。经理一听就笑了,说,“我给你55万元人民币,你给我再买一辆奔驰600回来。”我这才意识到: ? 奔驰600怎么能价格这么低; ? 我看的那张美国公司开给中国公司的发票,为什么是用中文写的,还是人民币价格,不是美元价格; ? 如果是进口轿车,为什么完全没有海关关税支付或免税的任何记录。 这一圈问题问下来,才知道,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