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专题分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8533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专题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专题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专题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专题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专题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专题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专题分析.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一物理整体法与隔离法专题,一、连接体问题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之间通过轻绳、轻杆相连或直接接触一起运动的问题.二、整体法与隔离法 1.当研究问题中涉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通常把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这叫隔离法.2.系统中各物体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中的物体看做一个整体.然后分析整体受力,由F=ma求出整体加速度,再作进一步分析.这种方法叫整体法.3.解决连接体问题时,经常要把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起来应用.,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简单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大小和

2、方向都相同的加速度,就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当成一个质点),分析受到的外力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如果需知道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将内力转化为外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隔离法和整体法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两种方法互相配合交替应用,常能更有效地解决有关连接体的问题。,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连接体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1、连接体中各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2、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3、连接体中一个物体静止,另一个物体加速,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例1】放

3、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木块,其质量为m,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求木块的加速度为多少?,思考:将木块分成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块,仍在推力F作用下运动,那么A、B的加速度是否与原来的加速度相同?,整体法与隔离法,思考:求A对B的作用力大小。,对B受力分析:,思考:用水平推力F向左推,A、B间的作用力与原来相同吗?,对A受力分析:,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练习:如图所示:小车沿倾角为的光滑斜面滑下,在小车的水平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求:(1)小车下滑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2)小车下滑时木块所受的弹力。,审题:这里由于木块与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相对静止,

4、它们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所以先采用整体分析法,求出木块和小车这个系统的整体加速度,a=gsin,这样M的加速度就求出。由于木块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对小车和木块这个系统来说是内力,所以必须将木块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可见解题时合理选取坐标轴会给解题带来方便。,先画出木块的受力图和加速度的方向。,为了解题方便,本题应将加速度分解。,假如按习惯把重力、弹力、摩擦力分解,问题就复杂得多。mgsin+fcosNsin=ma mgcosNcosfsin=0,则 f=max=mgsincos mg-N=may N=mg-mgsinsin N=mg(1-sin2),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练习(20

5、02年江苏大综合第28题)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 f15N,f20,f35NB f15N,f25N,f30C f10,f25N,f35ND f10,f210N,f35N,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为求a与b间的摩擦力用隔离法研究a,f1=0.为求b与c间的摩擦力用隔离法研究ab,f2=5N。为求c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用整体法研究abc,f3=5N,【例2】.如图所示,静止的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6、mAmB,用水平恒力拉A物体,使两物体向右运动,但不发生相对滑动,拉力的最大值为F1;改用水平恒力拉B物体,同样使两物体向右运动,但不发生相对滑动,拉力的最大值为F2,比较F1与F2的大小,正确的是A.F1F2 B.F1=F2C.F1F2 D.无法比较大小A,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练习: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6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0.2.A物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水平向右拉细线,假设A、B之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细线不被拉断的情况下,下述中正确的是(g=10m/s2),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

7、,整体法与隔离法,A.当拉力F12N时,A静止不动B.当拉力F12N时,A相对B滑动C.当拉力F=16N时,B受A摩擦力等于4N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CD),【解析】要判断A、B是否有相对滑动,可假设F=F0时,A、B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求出此时拉力的数值F0,若FF0,则A、B有相对滑动;若FF0,则A、B无相对滑动.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0=mAg=0.2610=12N.当A、B间的静摩擦力f=f0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B:mAg=mBa,a=mAg/mB=0.2610/2=6m/s2;,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对A、B整体:F0=(mA+mB)a=(

8、6+2)6=48N.可见,F48N时,A、B均可保持相对静止而一起做加速运动因细线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0N48N,故在细线不断的情况下无论F多大,A、B总相对静止 当F=16N时,A、B共同运动,则a=F/mA+mB=16/6+2=2m/s2,此时f=mBa=22=4N.本题答案:CD,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解题回顾】在判断A、B间是否发生相对滑动时,不能主观地认为F0=f0.这是许多同学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常犯的错误,请同学们仔细本会A、B相对滑动的条件。,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练习、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叠放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

9、力拉A时,A、B一起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a1,若用水平力改拉B时,A、B一起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a2,则a1:a2等于:A 1:1 B m1:m2 C m2:m1 D m12:m22,整体法与隔离法,【例3】水平桌面上放着质量为M的滑块,用细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滑块向右加速运动。已知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试求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和细绳中的张力。,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例4】A、B、C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带有滑轮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轮和所有接触处的摩擦及绳的质量不计,为使三个物体无相对运动,则水平推力F 为多少?,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

10、离法,因三物体加速度相同,本题可用整体法。解:研究整体 F=(m1+m2+m3)a,为求a再研究m1:m1的受力图如右。,T=m1 a 为求T研究m2 T=m2g,故a=m2 g/m1 F=(m1+m2+m3)a F=(m1+m2+m3)m2 g/m1,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例5】如图所示:底座A上装有长为0.5m的直立杆,底座与杆总质量为0.2kg,杆上套有质量为0.05kg的小环B,它与杆有摩擦。若环从杆的下端以4m/s的初速度向上飞时恰能到达杆顶。求,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1)在环升起的过程中底座对地面的压力。(2)小环从杆顶落回底 座需要多少时间。,选择

11、研究对象:因为A与B的加速度不同,本题宜用隔离法。解:先研究B,画B的受力图。,vt2-v02=2as a=16m/s2 G+Ff=ma Ff=m(a-g)=0.3N,再研究A 画A的受力图。,Fn+Ff=Ga Fn=1.7N。环下落时摩擦力向上,a2=4m/s2 t=0.5s,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练习1:如图示,两物块质量为M和m,用绳连接后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拉物块M 运动,求中间绳子的张力.,由牛顿运动定律,,解:画出M 和m 的受力图如图示:,对M有 F-T-Mgsin-Mgcos=Ma(1),对m有 T-mgsin-mg

12、cos=ma(2),a=F/(M+m)-gsin-gcos(3),(3)代入(2)式得,T=m(a+gsin+gcos)=mF(M+m),由上式可知:,T 的大小与运动情况无关,T 的大小与无关,T 的大小与无关,练习2、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相同材料的m和M用轻绳连接,在M上施一水平力F(恒力)使两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拉力正确的说法是:()(A)水平面光滑时,绳拉力等于mF/(Mm);(B)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等于m F/(Mm);(C)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大于mF/(Mm);(D)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小于mF/(Mm)。,解:由上题结论:T 的大小与无关,应选 A

13、B,A B,3、如图所示五个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光滑接触,当用水平力F推第1块使它们以共同的加速度运动时,第2块对第3块的推力为_,思考:如果水平地面是粗糙的又如何?,3F5,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4、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车A通过细绳和砝码盘B相连,在下列操作中,一定可使绳拉力增大的是()A在A中再增加一些砝码 B在B中再增加一些砝码C将A中砝码取出一些放入B中D将B中砝码取出一些放入A中,解:,由牛顿第二定律,mBg-T=mBa,T=mAa,A、B对,对于C、D选项:(mA+mB)为恒量,只有当mA=mB 时,mA mB才最大,C、D错。,A B,有相互作用力的系

14、统,整体法与隔离法,5.某同学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P、Q为记录重物A运动情况的两个光电门。A、B为两重物,用跨过滑轮的细线连接,其中mA2kg,细线、滑轮质量以及摩擦均可不计。为了保证无论B物体质量多大,实验都能顺利进行,该同学应选用抗拉能力至少是多大的绳索(L)来悬挂滑轮:(g取10 m/s2)()A.150N B.80N C.40N D.20N,解:A向上加速运动,,FL=2T80N,B,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6、质量分别为MA2kg,MB=3kg的两物体通过绕定滑轮的细线系在弹簧秤的两端,问:弹簧秤的读数多大?(细线、滑轮及弹簧秤质量,摩擦均忽略不计),

15、“猜”NO,7、如图所示,用轻质细绳联结的A和B两个物体,沿着倾角为的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下滑,A和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A和B。求A和B之间的细绳上的弹力。,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对A和B整体分析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mA+mB)g,N,fA,fB,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对A分析受力,如图所示,设弹力存在且为T。,N,fA,T,mAg,由牛顿第二定律,当,T=0,当,T0,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一、“连接体”问题的特点:,(1)各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2)各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同。,二、“连接体”问题解题的关键是:,(1)合理地

16、选择研究对象(2)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3)准确地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注意临界状态。,三、“连接体”问题的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1)已知外力求内力:先整体法求加速度,再隔离法求内力(2)已知内力求外力:先隔离法求加速度,再整体法求外力,8、如图(甲)所示,一根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下面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A,手拿一块质量为M的木板B,用木板B托住A往上压缩弹簧,如图(乙)所示此时如果突然撤去木板B,则A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ag),现用手控制使B以加速度a/3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1)求砝码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2)求出这段运动过程的起始和终止时刻手对木板B

17、的作用力的表达式,并说明已知的各物理量间满足怎样的关系,上述两个时刻手对木板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B托住A使弹簧被压缩,撤去B瞬间,因弹簧弹力F来不及改变,弹力F和物体重力方向都向下,因而产生向下加速度a。当用手控制B向下以a/3做匀加速运动时,对应着B对A支持力大于等于0。,(1)设在匀变速运动阶段,弹簧压缩量在起始时刻为,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终止时刻,B对A支持力N0,此刻有,从x0到x1,物体作匀加速运动,需要的时间设为t,则,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2)分析A,B起始时刻受力如图所示,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整体法与隔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