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守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守则.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保持室内整洁、安静。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要把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预防工作,消除故事的隐患,营造一个科学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实验室安全主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则:1未经教师同意,学生不得随便进入化学实验室。实验室严禁吸烟。2进实验室后,在老师讲解有关操作要求前,不得随意搬弄仪器、器材;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或提示下,按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须知进行规定的有关实验,不得随意更改实验内容;严禁单凭兴趣,任意乱做实验,防止发生事故。,3.实验中,必
2、须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步骤操作;对独立构思和试验性的实验,应事先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进行。4对易燃、易爆的物品或试剂要小心使用,必须征得教师同意,在明确了操作要领后,方可进行相应实验。严禁擅自取用危险品或操作危险实验。5.爱护实验室一切设施,珍惜实验室的仪器及药品,不随便多取药品,不得将仪器、器材作它用,保证实验正常开展。6.进行实物操作时要细心、专心,严禁嬉笑和打闹。7.实验操作时,注意防止化学药品损伤自己或他人的眼睛、皮肤和衣物。,8.各小组应独立操作,不得相互间用实验器材戏耍,尤其要防止尖刺状物体靠近脸部(头部)。9不得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拨弄电源插座。对使用220伏交流电的有关实验事先必须检
3、查连接导线、插头等有无开裂、裸露部分,不得用手直接触摸220伏进线的接头处和导线裸露部分,防止触电,一旦在实验中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10实验进行中,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离开时必须有人代管。11.实验室的化学试剂管理应按化工学院关于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严禁往下水口、垃圾道倾倒有机溶剂及有毒、有害废物。12.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有责任检查水、电、气及窗户是否关好,锁好门再离开。,闪点和燃点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 1、掌握闪点、开口闪点、闭口闪点、燃点的定义;2、掌握可燃液体的划分方法,掌握闪点、燃点与物质危险性的关系;3、掌握爆炸极限的定义;4、掌握闪点、燃点的测定方
4、法。二 实验内容 使用闪点测定仪器测定矿、植物油开、闭口闪点及燃点。三 实验原理 将相对定量的待测物质加入闪点测定仪,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升温速率对待测物质进行升温操作,在接近闪点的温度区,按规定的频率对试样上方蒸汽进行点燃,当试样上方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即为闪点。继续加热试样,当试样加热到能被接触的火焰点燃,并燃烧不少于5秒时的温度,称为燃点。,燃烧现象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根据燃烧的特点,可以将燃烧现象分为三种类型:闪燃、自燃和点燃。闪点、燃点有什么区别,它们与物质的危险性有什么关系?可燃液体能挥发变成蒸气,跑入空气中。温度升高,挥发加快。当挥发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源接
5、触能够闪出火花时,把这种短暂的燃烧过程叫做闪燃,把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即闪点是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从消防观点来说,液体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越大。不论是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可燃物质,如与空气共同存在,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就会燃烧,移去火源后还继续燃烧。这时,可燃物质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也叫做着火点,燃点是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一般液体燃点高于闪点,易燃液体的燃点比闪点高15。燃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越大。,闪点在防火中有何意义?闪点是发生持续燃烧的先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点燃的危险。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
6、小的主要依据。液体的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在防火工作中,应根据可燃液体闪点的高低,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测定闪点的方法有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样的液体?我国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对闪点较低的液体,一般采用闭口杯法(国家标准GB26183);对闪点较高液体,一般采用开口杯法。(国家标准GB3536-83)。,什么是爆炸浓度极限?它有什么实际意义?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着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浓度极限。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克米*或是毫克升)。
7、爆炸极限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1)可以用来评定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大小,作为可燃气体分级和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的依据。我国目前把爆炸下限小于是10的可燃气体划为一级可燃气体,其火灾危险性列为甲类。(2)可以作为设计的依据,例如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设计厂房通风系统等,都需要知道该场所存在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极限数值。(3)可以作为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依据。在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场所,为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应严格将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时,应根据可燃气
8、(蒸气、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和其它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通风、置换、惰性气体稀释、检测报警等。,注意事项,1)实验中坩锅和被测物料温度较高,应注意防止发生热烫伤;2)实验中使用有液化气,实验过程中嗅到异味应及时关闭液化气钢瓶的根部角阀,并向实验老师报告。3)不要乱动电气接头,不要使用潮湿的手或物品触摸电线和设备,防止触电。4)燃点测定后及时熄灭。,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1)试样准备:当试样的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的方法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以达到干燥试样的目的。闪点低于l00的试样脱水时不必加热;其他试样允许加热至5080时用脱水剂脱水。
9、脱水后,取试样的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2)仪器准备:1 测定前应对放置试样的坩锅用溶剂油或其它溶剂进行洗涤,并应充分洁净和干燥。2 检查液化气钢瓶与闪点测定仪的连接是否正确。,2、实验操作步骤1)检查仪器是否安装正确;2)根据试样特性设定仪器工作程序;3)检查燃气连接管和接头是否无泄漏;4)将待测试样倒入洁净的坩锅中,试样的上液面应与规定刻度线平齐;5)启动仪器工作程序,加热坩锅,使试样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40 时,应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6)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20 时,试样温度每升高1,仪器点火扫描杆点火头对试样上方蒸汽进行自动扫描一次;7)扫描火苗使试样表
10、面的蒸汽产生点燃时的温度即为所测闪点,测试结果可有打印机自动打印。8)测得试样的闪点之后,如果还需要测定燃点,应继续对外坩锅进行加热,使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然后,用点火器的火焰进行点火试验。试样接触火焰后立即着火并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秒,此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燃点的测定结果。9)关闭燃气瓶总阀,关闭电源。,接地电阻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掌握接地电阻测量仪的使用方法;2、掌握接地电阻测量的意义;3、了解常用的避雷和防静电危害的方法。二 实验内容: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定指定物品的接地电阻值。,三 实验仪器与工作原理:接地电阻测量仪外形如下图,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
11、阻器及检流计等组成,附件有辅助探棒导线等。仪器的工作原理为基准电压比较原理。,定 义电气接地:凡是电气设备或设施的任何部位(不论带电与不带电),人为地或自然地与具有零电位的大地接通的方式,都称为电气接地。接地按其作用进行的分类,一般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两种;1保护性接地(1)防电击接地(2)防雷接地(3)防静电接地(4)防电蚀接地,2功能性接地(1)工作接地(2)逻辑接地(3)屏蔽接地(4)信号接地,接地电流:凡从带电体流入地下的电流即属于接地电流。接地电阻:接地电流流入地下以后,是自接地体向四周流散的。这个自接地体向四周流散的电流叫流散电流。流散电流在土壤中遇到的全部电阻叫流散电阻。接
12、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接地电阻包括接地线电阻、接地体电阻、接地体与土壤间的接触电阻,以及土壤中的散流电阻。由于其中接地线电阻、接地体电阻、接触电阻相对较小,故通常近似以散流电阻作为接地电阻。,接地的作用 接地是利用大地作为接地电流回路,在设备与大地之间实现低阻抗的连接,它将设备接地处的电位固定为所允许的值。接地的目的一是为设备的操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二是防止设备损坏和提高设备工作的稳定性。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设备或
13、系统正常运行。,使用常规方法测量接地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所示。图中,RX为待测接地体E的接地电阻,X、D分别为电压(位)极、电流极与被测接地体之间的距离。电源接通后,电流沿电流极、接地体构成回路。只要X、D足够长,且具有合适的比例关系,接地电阻R就可用下式表示:RX=U/I 测得电压极与接地体之间的电压U和回路流过的电流I,就可求得R。,测量接地电阻时仪器的接线方式,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时,仪器的E端钮接5 m导线,P端钮接20 m导线,C端钮接40 m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被测物接地极E,电位探棒P和电流探棒C,且E、P、C应保持直线,其间距为2 0m。测量大于等于1 接地电阻时仪器的连接方式见
14、下图,需将仪表上2个E端钮连接在一起。,测量大于等于1接地电阻时仪器的连接方式,测量小于1接地电阻时仪器的连接方式见下图,需将仪表上2个E端钮导线分别连接到被测连接体上,以消除测量时连接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引入的附加误差。,3测量低电阻导体时仪器的连接方式见下图,需将仪表上2个E端钮短接在一起,然后分别连接到被测物上。,测量低电阻导体时接地电阻时仪器的连接方式,实验的操作步骤,1)确认仪器端接线正确无误;2)将仪器水平放置,调整检流器至机械零位;3)将仪器的“倍率开关”置于最大倍率档,逐渐加快摇柄转速,使其达到150转/分。当检流计指针向一个方向偏转时,旋动刻度盘,使检流计指针指在“0”上。此时
15、刻度盘上读数乘上倍率档即为被测电阻值。4)如刻度盘读数小于1时,仍未取得平衡,可将倍率开关置于小一档的位置。直到调节到完全平衡为止。,在测接地电阻时,有哪些因素造成接地电阻不准确,如何避免?A)接地系统(地网)周边土壤构成不一致,地质不一,紧密、干湿程度不一样,具有分散性,地表面杂散电流、特别是架空地线、地下水管、电缆外皮等等,对测试影响特别大。解决的方法是,取不同的点进行测量,取平均值。B)测试线方向不对,距离不够长,解决的方法是,找准测试方向和距离。C)辅助接地极电阻过大。解决的方法是,在地桩处泼水或使用降阻剂降低电流极的接地电阻。D)测试夹与接地测量点接触电阻过大。解决的方法是,将接触点
16、用锉刀或砂纸磨光,用测试线夹子充分夹好磨光触点。E)干扰影响。解决的方法,调整放线方向,尽量避开干扰大的方向,使仪表读数减少跳动。F)仪表使用问题。电池电量不足,解决的方法是,更换电池。仪表精确度下降,解决的方法是,重新校准为零。,为什么在测接地电阻时,要求测量线分别为20m和40m,它与钳形地阻表有什么区别?这是因为测接地电阻时,要求测的是接地极与电位为零的远方接地极之间的电阻,所谓远方是指一段距离,在此距离下,两个接地极的互阻基本为零,经实验得出,20m以外距离符合此要求。如果线距缩短,测量误差会逐渐加大。钳形地阻表只能测量多点接地,测量结果是,被测地极与多个接地极并联值的和,而测量单点接
17、地时要接辅助电极,使测试电路形成回路,所以测量误差要大一些。但操作方便。哪些因素影响土壤电阻率测量?土壤电阻率不仅随土壤的类型变化,且随温度、湿度、含盐量和土壤的紧密程度而变化。,注意事项,1)禁止在有雷电或被测物体带电时进行测量。;2)向地面固定探棒时,小心手、脚被砸伤。3)仪器携带、使用时应小心轻放、避免剧烈震动。4)若发现仪表检流计指针有抖动现象,可变化摇柄转速,以消除抖动现象。5)若仪表的检流计灵敏度过低,可在探棒周围注水或盐水以湿润。,着火性实验,一 实验目的测定固体无机物对外部点火源的反应,推断其着火的危险性。二 实验内容采用简单易行的BAM着火性实验来判断固体无机物的危险性。三
18、实验原理本实验把一定质量的试样与不同的点火源接触,观察其是否着火,并依据样品着火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其危险性。,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三者的关系可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
19、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也称助燃物。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
20、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氧指数的基本概念,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值表示。用公式表示为:O2O2N2100O2氧气流量(升分)N2氮气流量(升分)氧指数能够反映材料的着火性能和扑救的难易。氧指数高,说明材料燃烧需氧量大,难燃烧。氧指数小,说明材料易燃烧。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
21、(1)供实验用的物品(试样)原则上应保持市场上流通时的形状,但块状的物体体积超过3cm3,采用切断或破碎的方法使样品的体积为3cm3左右,并把破碎好的样品放于硅胶干燥器中常温下保存24小时以上。(2)检查各实验仪器是否完好。2.实验方法 称取质量为3g的试样置于10cm以上、边长1215cm的四方形无机绝热板或瓷砖上。(1)小燃气火焰实验,用长200mm、宽5mm的气体打火机火焰尖端对试样点火,看在10 S内点燃,共实验5次。(2)赤热铁棒实验:用直径5mm的电烙铁,加热至800与试样进行接触时间不超过10 S,看是否点着,每次实验时都要重新加热电烙铁。,注意事项,(1)由于本实验中应用到一些
22、明火和高温物体,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按规范操作,并戴好防护用具,以防止被烧伤和灼伤。(2)本实验接触一些电器设备,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可燃固体的燃烧实验,一 实验目的(1)了解可燃固体的定义与分项;(2)了解可燃固体的着火与燃烧特性;(3)学习可燃固体燃烧性的试验方法。二 实验原理 当堆放的可燃固体粉末与加热的金属丝接触时,如果金属丝的温度等于或高于该固体的燃点,固体粉体就会着火燃烧。,试样的燃烧性可分为六个危险等级(见下表),固体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燃烧方式分为: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阻燃
23、原理:冷却,隔离,抑制,窒息。1)吸热作用 任何燃烧在较短的时间所放出的热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那么火焰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作用于将已经气化的可燃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高温条件下,阻燃剂发生了强烈的吸热反应,吸收燃烧放出的部分热量,降低可燃物表面的温度,有效地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阻止燃烧的蔓延。,2)覆盖作用 在可燃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剂在高温下能形成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隔绝氧气,具有隔热、隔氧、阻止可燃气体向外逸出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3)抑制链反应 根据燃烧的链反应理论,维持燃烧所需的是
24、自由基。阻燃剂可作用于气相燃烧区,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4)不燃气体窒息作用 阻燃剂受热时分解出不燃气体,将可燃物分解出来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冲淡到燃烧下限以下。同时也对燃烧区内的氧浓度具有稀释的作用,阻止燃烧的继续进行,达到阻燃的作用。,实验步骤,(1)将试样在石棉板上摆成长4cm,宽2cm、容积约为15毫升的堆体。(2)用红热的铂金属丝接触堆一端的表面。如点不着,可将红热铂金属丝插入试样中保持5分钟。如果试样放出气体,可以试验能否用火柴点燃气体。,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加热源温度较高,应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禁水性物
25、质实验,一 实验目的判断固体或液体物质与水接触是否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或发火而导致危险。二 实验原理将一定质量的被试物质与一定量的纯水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危险。观察反应产物是否有气体,并依据所产生的气体量判断其危险性排序。,禁水性物质:1.钾2.钠3.烷基铝4.烷基锂5.黄磷6.碱金属(钾和钠除外)及碱土金属7.有机金属化合物(烷基铝、烷基锂除外)8.金属氢化物9.金属磷化物10钙或铝的碳化物,碳化钙(电石),磷化钙,生石灰,等与水接触会起激烈的化学反应发生危险的物质。,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将仪器安装好(2)称取0.5g1g的实验样品,样品的称取应尽量避免损失,采用先称量圆底烧瓶的质
26、量,再加入样品的方式;(3)在恒压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纯水;(4)将结晶皿1的水温加至50,并通过调节点接触式温度计使其稳定;(5)调节酸式滴定管的零点。2.实验方法(1)在结晶皿1的水温稳定后,迅速将恒压分液漏斗中的水加入圆底烧瓶,并开始搅拌;(2)记录室温、气温;(3)在开始反应1小时中每隔15min记录一次酸式滴定管的读数,得到反应开始产生的气体量;(4)反应开始1小时后终止实验,并确定最终读数;(5)重复上述实验过程3次,取最大气体产生量为该样品的气体产生量;(6)更换一种样品,重复实验过程(1)(4),再得到一个不同样品的气体量。(7)通过实验,按下表作出详细记录,禁 水 性 物
27、质 实 验 装 置 图,禁水性物质可能产生的危害1).金属钠或钾等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氢气而引起着火、燃烧或爆炸。因此,要把金属钠、钾切成小块,置于煤油中密封保存。其碎屑也贮存于煤油中。要分解金属钠时,可把它放入乙醇中使之反应,但要注意防止产生的氢气着火。分解金属钾时,则在氮气保护下,按同样的操作进行处理。2).金属钠或钾等物质与卤化物反应,往往会发生爆炸。3).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乙炔,会引起着火、爆炸。4).磷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磷化氢(PH3为剧毒气体),由于伴随着放出自燃性的P2H4而着火,从而导致燃烧爆炸。5).金属氢化物之类物质,与水(或水蒸汽)作用也会着火。若把它丢弃时,可将其分次少量
28、投入乙酸乙酯中(不可进行相反的操作)。6).生石灰与水作用虽不能着火,但能产生大量的热,往往使其它物质着火。,注意事项,(1)实验结束后,先将滴定管中的气体放空;(2)将实验仪器分拆并进行清洗;(3)因本实验选用的是金属粉末,在与水反应时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在实验过程中应严禁明火,特别是实验结束后的放空过程;(4)本实验接触一些电器设备,如电子继电器、加热环和搅拌装置等,要非常注意用电安全;(5)本实验的关键是气体不能从装置中泄漏,故气密性必须在实验前进行确认,在一些关键部位涂抹凡士林保证气密性。,附件1:实验一 开口、闭口闪点的测定,数据处理 要求:作大气压力的校正大气压:99.9 KPa实验
29、二:接地电阻测定数据处理 要求:将在同一接地线不同点(或不同组)测得的接地电阻值进行统计后并算其相对误差。,实验三 着火性物质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四 可燃固体的燃烧实验,实验五 禁水性物质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日期 室温:初始水温:,附件2:部分物质理化性质,一 标 识中文名 硫;硫磺英文名 sulfur分子式 S 相对分子质量 32.06CAS号 7704-34-9危险性类别 第4.1类易燃固体化学类别 非金属单质 二 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 纯品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主要用途 用作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三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
30、吸收。健康危害 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导致硫化氢中毒。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 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昏、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本品可引起眼结膜 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四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就医。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五 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 易燃 闪点(0C)无意义爆炸下限(%)35mg/m
31、3 引燃温度(0C)232爆炸上限(%)无资料最小点火能(mJ)15最大爆炸压力(Mpa)0.415危险特性 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 火。粉尘或蒸汽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灭火方法 遇小火用沙土闷熄。遇大火用雾状水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 或引起剧烈的沸溅。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六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32、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降低蒸汽灾害。使用无火花工具收厥栈蛟酥练衔锎沓谩七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专仓专储。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切忌与氧化剂和磷等物品混储混运。平时须勤检查,查仓温,查混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八 防护措施九 理化性质熔点(0C)119 沸点(0C)444.6相对密度(水=1)2.0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0.13(183.80C)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温度(0C)1040 临界压力(MPa)11.75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
33、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十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 强氧化剂。燃烧(分解)产物 氧化硫。十一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 LD50 LC50 十二 环境资料 无资料。十三 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公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焚烧法处置。溶于易燃溶剂或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十四 运输信息危规号 41001 UN编号 1338包装分类 II 包装标志 8包装方法 塑料袋、多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钢桶;塑料袋、多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塑料袋、多层牛皮纸袋外木板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塑料袋外塑料编织袋。十五 法规信息
34、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嗉氨曛荆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4.1类易燃固体。,磷P:周期系第V类主族(氮族)元素。原子序数15。原子量30.9738。化合价、3和5.主要矿石是磷灰石。单体有几种同素异构体。白磷或黄磷是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蜡状结晶固体。在暗处发磷光。有恶臭如蒜味。极毒!可与蒸汽一同挥发。比重1.80(20)。熔点44.1。沸点28
35、0,在34 着火,60时在空气中自行燃烧成白色的烟雾。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甘油,较易溶于乙醚、苯、二硫化碳等。用作烟幕剂和毒鼠药等。由磷酸钙(骨灰、磷灰石等)与二氧化硅和碳共热于电炉中,迅速冷却生成的磷蒸气而得。赤磷是红棕色粉末。无毒。比重220(20)熔点590(43大气压)。着火点在200 以上。不溶于水,略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二硫化碳和有机溶剂。用于制造火柴、磷化合物,也供有机合成用。由白磷于惰性气体中在密闭器内加热而得。白磷在极大气压下加热则变为略有金属性的黑磷(或紫磷、溶解在普通的溶剂中。,液体石蜡:又名石腊油。石油产品的一种。无色、无臭、无味、并无萤光的油状液体。按用途分为医
36、药用和化妆品用两种。医疗上作为导泻剂。由重油经减压蒸馏所得的中等年度润滑油馏分,再经加工精制而成。硬脂酸锌CH3(CH2)10COO2Zn又称十八酸锌。纯粹的是白色轻质粉状,比重1.095,熔点约120。普通的是带有微黄色的重质粉状,熔点较低。有滑腻感。不溶于水。溶于热的乙醇、苯和松节油等有机溶剂。遇强酸则分解为硬脂酸和相应的锌盐。用作橡胶制品的软化润滑剂、纺织品的打光剂、聚氯乙烯塑料的稳定剂、油漆和珐琅的平光剂以及化妆品面粉的原料等。由将熔融的硬脂酸与氧化锌化合,或将熔融的硬脂酸与氢氧化钠制成稀薄皂液,然后将硫酸锌稀溶液注入搅拌而制得。,一氯醋酸钠CH2ClCOONa又称一氯乙酸钠。白色粉末。无臭。不吸湿。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不溶于丙酮、乙醚、苯、四氯化碳。与强酸作用产生一氯醋酸,较直接使用后者方便。用于制造除草剂、染料、维生素、药物、羰甲基纤维素等,也可用作脱叶剂由一氯醋酸与氢氧化钠中和而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