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信息报告程序及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信息报告程序及要求.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职业病信息报告程序及要求一、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包括职业性尘肺病报告卡职业病报告卡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信息报告卡职业健康检查汇总表疑似职业病报告卡农药中毒报告卡职业病报告表(见附表)。 二、报告方式及时限(一)职业病报告机构在完成信息采集后,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二)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在作出职业性尘肺病,以及其他各类职业病诊断后15日内分别上报职业性尘肺病报告卡职业病报告卡(不含放射性疾病);发现疑似职业病人后15日内上报疑似职业病报告卡。在收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后15日内对与鉴定结论不一致的原诊断报告信息进行更正;按季度汇总上报职
2、业病诊断、鉴定相关信息报告卡中职业病诊断信息。(三)职业病鉴定机构应及时将鉴定结果信息告知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将上一季度鉴定信息汇总上报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信息报告卡中的职业病鉴定相关信息。(四)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给用人单位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后15日内上报职业健康检查汇总表疑似职业病报告卡,重点职业病体检个案信息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进行录入。在1个季度内未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机构,实行零报告制,在职业健康检查汇总表上填写“本季度未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加盖公章并将扫描件于下一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发至职业病零报告邮箱(hbszyblbg2017)。(五)职
3、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分别于每月1日和16日将报告期内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病例填写职业病报告表,向机构所在地的县级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报告期内未发现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病例的,要实行零报告制。(六)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疑似职业病的,在15日内上报疑似职业病报告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导致急性健康损害的,在24小时内上报疑似职业病报告卡。农药中毒由最初接诊农药中毒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患者确诊后24小时内填农药中毒报告卡。暂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在规定时限内将纸质职业病报告卡报送当地县(区)级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机构,由业务管理机构代其进行网络报告。三、质量控制职业病报告管理机构、职
4、业病报告机构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数据报告及时、准确和完整。(一)职业病报告机构未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各类信息的为报告不及时,变量中任何一项出现逻辑错误、各类报告卡终审后重卡数超过1%的为不准确,报告信息缺少“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规定的必填项中的一项为不完整。(二)职业性尘肺病报告卡职业病报告卡疑似职业病报告卡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信息报告卡实行省、市、县(区)三级审核,省级审核为终审。农药中毒报告卡职业健康检查汇总表实行市、县(区)两级审核,市级审核为终审。(三)县(区)级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机构对报告卡的信息进行缺项、错项、逻辑错误、重报信息等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向职业病报告机构核
5、实。市级、省级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机构对报告卡的信息进行逻辑错误、重报信息等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向下一级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机构核实。(四)各级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机构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不合格的,在1个工作日内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或其他方式反馈职业病报告机构及其同级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机构。(五)市级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机构应在每年1月3日、4月3日、7月3日、10月3日前组织完成本行政区域上一季度全部报告卡的审核、反馈、修订工作。职业病报告机构应在3个工作日内对审核反馈的不合格信息完成修订。发现有漏报信息的,应及时进行补报。四、信息利用与保存(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于
6、每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向同级政府及安全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通报上一季度本辖区职业病相关信息。(二)各级职业病报告管理机构要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一级管理机构报送上一季度本辖区职业病相关信息。(三)职业病报告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原始纸质报告卡保存3年。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其职业病报告卡要登记备案,由代报机构留存3年。五、用户权限和安全职业病信息报告是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管理的相关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信息报告系统用户的管理和维
7、护,加强账号安全管理。设置系统管理员,具体负责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用户创建、启用、停用及基本信息维护。各级职业病报告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信息系统用户权限的管理,建立用户权限管理制度,设置业务管理员并具体负责用户权限管理工作。各级职业病报告管理机构应向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部门申请本级用户账户,向同级业务管理员所在单位申请本级用户权限,负责职业病报告数据的审核管理工作。职业病报告机构应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部门申请直报用户,向县级业务管理员所在单位申请直报用户权限,开展职业病相关数据的报告。从事
8、职业病信息报告、管理、使用的部门和个人应建立信息使用登记和审核制度,不得利用职业病报告信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信息系统使用人员发现账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向同级系统管理员和业务管理员报告。六、考核与评估(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定期对本行政区域职业病报告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通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二)各级职业病报告管理机构要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报告机构和下级职业病报告管理机构进行督导、考核和评估,并将结果报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三)职业病报告机构要将职业病报告管理纳入工作考核,定期进行自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附表
9、:.职业性尘肺病报告卡.职业病报告卡.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信息报告卡.职业健康检查汇总表.疑似职业病报告卡.农药中毒报告卡.职业病报告表- 13 -附表1(十三)职业性尘肺病报告卡表号:卫计统46-1表制表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 号有效期至:2017年12月20_年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卡片序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乡镇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名称组织机构代码-通讯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 1大型 2中型 3小型 4微型 5不详报告类别 1新病例 2死亡病例 3首次晋期病例4再次晋期病例性别 1男2女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接尘日期
10、年月日统计工种尘肺种类实际接尘工龄年月诊断壹期年月日合并症*1.肺结核诊断日期年月日2.肺及支气管感染诊断日期年月日3.自发性气胸诊断日期年月日4.肺心病诊断日期年月日5.肺癌诊断日期年月日诊断贰期年月日诊断叁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死因诊断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填报说明:1.本卡报告单位为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用人单位。 2.尘肺病新病例、晋期诊断病例由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报告,在作出诊断15天内填卡网上直报。职业病死亡病例由用人单位或死亡者近亲属向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机构报告,由职业病防治机构进行网络报告。疑难转诊病例一律由确
11、诊单位进行报告。3.同年度4月、7月、10月和下一年度1月10日之前完成上一个季度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4.*收集尘肺病人的合并症信息进行填报。附表2(十四)职业病报告卡(不含职业性尘肺病、放射性疾病)20_年表号:卫计统46-2表制表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 号有效期至:2017年12月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卡片序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乡镇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名称组织机构代码-通讯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 1大型 2中型 3小型 4微型 5不详性别 1男 2女出生日期年月日职业病种类具体病名中毒事故编码同时临床中毒人数其中职
12、业中毒确诊人数接触时间天小时分(适用于专业工龄不足1个月者的急性职业病患者)统计工种专业工龄年月日发生日期年月日诊断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诊断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填报说明:1.填报单位为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 2.急性职业病病例确诊1天内,慢性职业中毒和其他职业病确诊15天内,由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网络报告。 3.同年度4月、7月、10月和下一年度1月10日之前完成上一个季度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附表3(十五)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信息报告卡20_年表号:卫计统46-3表制表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
13、2015166 号有效期至:2017年12月一、机构基本信息1.通讯地址 2.邮编3.法定代表人 4.电话5.机构性质:职业病诊断机构鉴定组织6.组织机构代码二、职业病诊断情况(职业病诊断机构填写)接诊人数:_ 确诊病例数:_ 转诊病例数:_ 排除例数:_ 其中:仅给出医学意见建议的例数:_(1)排除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有关,建议到相关学科就诊:_(2)不能排除和职业有害因素接触有关,建议复查:_三、职业病鉴定情况(职业病鉴定组织填写)(一)首次鉴定(市级鉴定)职业病病名申请例数受理例数与诊断结论不一致的例数(二)再次鉴定(省级鉴定)职业病病名申请例数受理例数与诊断结论不一致的例数与首次鉴定结论
14、不一致的例数填表单位(签章):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填报说明:1.本卡由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填卡。职业病诊断机构填写“二、职业病诊断情况”;职业病鉴定组织填写“三、职业病鉴定情况”。 2.各机构应于每个季度结束前完成本季度数据的审核并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3.同年度4月、7月、10月和下一年度1月10日之前完成上一个季度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附表4(十六)职业健康检查汇总表20_年表号:卫计统46-4表制表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 166号有效期至:2017年12月一、用人单位信息 1.单位名称: 2.组织机构代码-3
15、.通讯地址: 4.邮编:5.联系人: 6.电话:7.经济类型:8.行业:9.企业规模: 1大型 2中型 3小型 4微型 5不详10.职工总人数_ 其中,女工数生产工人数_ 其中,女生产工人数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数其中,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女工人数二、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职业性有害因素体检类型*接触人(次)数应检人(次)数实检人(次)数疑似职业病人数禁忌证人数调离人数体检日期三、职业性有害因素检测情况职业性有害因素工作场所岗位/工种浓度类型浓度(强度)范围检测时间填表单位(签章):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填报说明:1.由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填卡。 2.本表统计范围
16、为所有可能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产和工作的用人单位。 3.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应于每个季度结束前完成本季度数据的审核、确认上报。4.*体检类型包括岗前、在岗、离岗。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填写实检人(次)数、禁忌证人数、疑似病人数(若有);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填写实检人(次)数和疑似职业病人数。5.“ 二、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和“三、职业性有害因素检测情况”所填职业性有害因素应对应。6.同年度4月、7月、10月和下一年度1月10日之前完成上一个季度数据的汇总统计。附表5(十七)疑似职业病报告卡20_年表号:卫计统46-5表制表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 1
17、66号有效期至:2017年12月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卡片序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乡镇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名称组织机构代码-通讯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 1大型 2中型 3小型 4微型 5不详性别 1男 2女出生日期年月日疑似职业病名称可能接触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统计工种专业工龄年月日发现日期年月日信息来源: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门诊治疗住院治疗职业病事故其他:报告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_年_月 _日填报说明:1.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的健康损害,怀疑为职业病需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确诊的,在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后3
18、0天内报告此卡。2.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无法明确职业病诊断,又无法排除与职业接触有关的,在15天内报告此卡。3.医疗卫生机构在门诊或住院诊疗过程中,发现的健康损害可能与职业接触有关,并排除其他原因的,在15天内报告此卡。4.在职业性事故中,劳动者短时间接触大量职业性有害因素,导致急性健康损害的,由救治的医疗卫生机构在1天内报告此卡。5.同年度4月、7月、10月和下一年度1月10日之前完成上一个季度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附表6(十八)农药中毒报告卡20_年表号:卫计统46-6表制表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 号有效期至:2017年12月姓名
19、: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卡片序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乡(镇)村性别 1男2女年龄岁单一两种及以上具体中毒农药名称:中毒原因 1生产性自用 2生产性受雇3生活性误服(用) 4生活性自服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未接受教育接受教育施药方式* 隔行打药是否退步打药是否顺风打药是否危险行为*阅读标签是否徒手配药是否使用防护用品是否施药时吸烟是否施药时进食是否用手擦汗是否药械滴漏是否身体被农药污染是否打药结束后清洗是否感觉不适继续工作是否转归 1治愈 2好转 3死亡 4其他诊断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填报说明:1.本卡填报单位为最
20、初接诊农药中毒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 2.统计范围为在农、林业等生产活动中使用农药或生活中误用各类农药而发生中毒者(不包括食物农药残留超标和属于刑事案件的中毒患者)。本报告卡不包括生产农药而发生中毒者。 3.*仅限于生产性自用和生产性受雇引起的农药中毒。 4.最初接诊农药中毒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患者确诊后24小时内填卡网上直报。 5.同年度4月、7月、10月和下一年度1月10日之前完成上一个季度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附表 7 职业病报告表填报单位(公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疑似职业病工作单位备注备注:本报表由职业健康检查或职业病诊断机构于每月的1号、16号填写并报与机构所在地的县(市、区)卫生计生和安全监管部门。未发现职业病或者疑似职业病的,实行零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