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1303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历史年 级七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王承轩单 位新乡市第三十中学课题名称大一统的汉朝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普通班的学生,他们大多学习条件并不良好、学习成绩中等甚至偏下,学习以感性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本学科的学习活动效果。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学习历史有一定的兴趣,对简单的历史问题的分析,有一定的基本技

2、能。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学生中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础技能也有待提高。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面,既要顾及高层次的部分学生的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及初步运用历史理论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技能的情况。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专权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探究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如何解决汉初遗留下来的诸侯问题,重点由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让学生进一

3、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也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秦是怎样灭亡的,为什么?2、西汉是怎样建立的? (生积极举手回答)3、上节课学习的成语有哪些? (投影示答案)练习:公元前-年-建立汉朝,定都-,历史称为西汉。二、故事导入:刘邦建立汉朝,在朝中正在设庆功宴和大臣们谈笑风声,正在谈论他们与项羽成败的原因(看书中的导语栏)那么,刘邦又是怎样统治汉朝的呢?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啊。他们正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今天我们一起学

4、习大一统的汉朝(板书课题)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识出示教学目标生阅读课文 、文景之治师:西汉建立后,面临着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生答 (投影)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师: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芜残凉的景象是怎样形成的?(引导生回忆课文寻答案)秦的暴政,秦末长期的战乱师:如果你是汉高祖,面对如此局面,你会怎么做呢?生:(思考后回答,还可参看第一自然段回答)师:汉高祖从秦朝灭亡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文景之治,请迅速阅读课

5、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文景之治的措施。生:(速读课文后回答,培养其阅读归纳能力) 投影示:文景之治的措施:1、奖励耕作2、提倡节俭3、“以德化民”师:文景之治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投影示):汉武帝的剧照大汉天子中的师:这是哪部电视剧的剧照,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皇帝为什么要拍他,你通过电视、上网、看书知道哪些和汉武帝有关的故事?生:积极发言,讲述汉武帝的故事师:汉武帝16岁即位,在位54年,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家声威震慑欧亚大陆,使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可以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充满了烦恼。 (投影示)汉武帝的叔叔梁五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的他自制万箭数

6、十万,府库的珠子、宝器多于京师。师:思考汉武帝有何烦恼呢?生:王国势力强大、威胁,汉武帝的统治。师:西汉建立初年,汉高祖为了笼络人心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很多诸侯王,西周也使用过分封制,开始有用,但最后随着社会发展,出现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下面请大家为汉武帝排忧解难,制订解决王国问题方案。 (投影示)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制定解决诸侯国问题的方案方式:以4人一小时讨论 要求:1、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督促本组同学发言2、推选一名记录员,记录本组方案3、讨论协商时间约5分钟4、活动结束后,小组代表本组方案,陈述时间不超过2分钟生:(各级发言,积极参与活动)师:下面请小组代表发言(

7、略)师:各组制定的方案都有独到之处,但汉武帝是如可解决的王国问题呢?我们看一下课本。生:允许诸侯五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师:这样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此计如何?谁支的招啊生:高明,不用打仗,是主父偃支的招师:看来汉武帝身边高人不少,那汉武帝是不是就能安定稳稳睡个好觉呢? (投影示)西汉初年,诸子百家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批评皇帝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师:汉武帝又为何而烦恼?生:统治思想不统一,对中央集权不利 (投影示)汉武帝思考图,汉武帝说,我用哪家的思想、主张来治理国家呢?师:在我们学习过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儒、道、法家的思想向来受到统治者的亲睐,我

8、们来看一下这三家的治国策略儒家 道家 法家 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安分守己,天下予以太平,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百姓无拘无束,可以对皇帝说三道四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投影示)生:(读三家的措施)师:下面请同学们投票表决,帮汉武帝决策生:(举手,大多数选儒家思想来治国)师:在当时这双是谁给汉武帝提出的建议?生:董仲舒师:由些可以看出汉武帝非常重视人才,为了达到独尊儒术的目的,汉武帝是不是像秦始皇一样呢?生: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采取的方式比秦始皇要文明,人们容易接受。师:这样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了大

9、一统,武帝在经济、军事等方面也采取了措施,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局面,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三)东汉的统治师:请同学们迅速看本子目文字,说说西汉是何时灭亡的?西汉灭亡和东汉建立是不是在同一年?生:(快迅看课本,生在整段的文字找时间很容易得出答案) 投影示:汉代时间轴(四)巩固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知道文景之治的措施,掌握大一统措施的意义。(五)课后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比一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板书设计一、文景之治1、背景2、措施(1)奖励农桑(2)提倡节俭(3)以德化民3、成效:社会安定,百姓富足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

10、、基础2、措施(1)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三、东汉的统治作业或预习一、课前预习作业1 西汉建立以后,汉高祖及其后继者 、 等,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2 、 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出榜样,并且提倡节俭,以身作则,其中以 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史称为 。3 西汉 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4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为加强思想控制,接受 的建议,“ 、 ”,把 作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他还大力推行 ,在长安举办

11、 ,它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以 为主要教材。5 公元25年, 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其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为 。6西汉初年,汉朝统治者为恢复经济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7列举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重要措施。二、小组活动任务1 分析汉武帝时期西汉能够达到鼎盛局面的原因?如何评价汉武帝?2 思考汉朝为什会出现盛世局面?自我评价一是对本课的重难点没有把握好,这就造成了本该重点讲的地方反而因时间不足而没有讲透。“文景之治”本应是为下面“汉武帝的大一统”做铺垫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并没有处理好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我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过这个问题,但是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由于语

12、言不够精炼讲的又过细和随意性,使得大量的时间浪费了。二是缺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比如说课前如何预习、上课时怎样做笔记等。初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老师必须教会他们掌握科学高效持久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我在课上没有完全落实教会学生勤做笔记和巧做笔记的任务并且缺乏讲练结合,这就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较低。 此外,在故事的引入和合理利用方面还欠考虑,没有做好趣味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的结合。在课程内容的过渡方面,自己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此课在教学中值得探讨的有以下几点:一、 探究新方法,讲活历史课。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有些知识从时间和空间都会很陌生,因而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上要避免单一、重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凸现历史课的魅力。二、零碎语言应妙用。课堂主题是教学语言,所以应关注课堂语言的设计和运用,如导入语言要生动,过渡语言要简洁,提示语言要自然,总结语言要精辟,充分发挥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调控作用。三、教师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精讲点播,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把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理念落到实处。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