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的检查与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视的检查与诊断.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斜视的检查诊断知觉方面运动方面眼位分离状态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检查对斜视作出正 确诊断和处理,操作步骤,(一)病史询问 发病过程 是先天还是后天发病 突然还是逐渐发生 是否复视、斜颈,斜度是否稳定,患病后做过何种治疗,个人史 发病前后有否其它疾病,早期发病者包括生产过程也要仔细询问。家族史 斜视是否有家族倾向应做详尽调查。,视力检查 双眼视力正常或一致是建立双眼视觉重要条件之一,(二)眼位检查 映光法(Hirhberg)根据角膜反光位置判断眼位分离的状况 瞳孔缘15,角膜缘45,角膜缘与瞳孔缘之间30。,遮闭法(1)交替遮盖法 检查目的:发现2以上某种类型的斜视倾向。检查方法:先用遮挡板遮闭一眼,
2、另眼注视,很恨将档板移向另眼,观察遮挡眼的运动情况。,(2)单眼遮盖与不遮盖法检查目的:判断隐斜还是显斜。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是否一致。何眼为注视眼。,检查方法:用遮挡板遮盖一眼,令一眼注视目标,遮挡不少于5秒后将遮挡板撤离该眼,并观察该眼的注视运动情况,同方法再遮挡另眼,观察注视运动情况。,结果判断:档板撤离遮盖眼后,此眼从其它方向很快返回正位说明患者有隐斜档板撤离遮盖眼后,此眼暴露出斜视并停留此位,说明位显斜,档板撤离遮盖眼后 二眼暴露出相同斜视度,说明第一、二斜角相等,档板撤离遮盖眼后,一眼暴露斜度大,另眼斜度小,说明第一、二斜角不等档板撤离遮盖眼后,该眼虽为斜视眼,但立刻转到注视位,
3、而另眼原注视目标不能维持而滑向斜视位,说明原遮盖眼为注视眼,档板撤离遮盖眼后 该眼停留在斜视位,另眼仍在注视,说明遮盖眼为斜视眼,另眼为注视眼,隐斜计或马氏杆(Maddox)检查 检查目的:为自觉的斜视度的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1)须在无杂光的暗室进行(2)头部固定,平视正前方。(3)一眼注视灯光,另眼注视隐斜计或马氏杆的光线条,根据光线条与灯光位置关系放置三棱镜。,结果判断:马氏杆的光线条与灯光目标合在一起时说明无斜视存在,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同侧位置时说明有内隐斜或内斜 可用底外三棱镜置马氏杆前,逐渐加至光线条与灯光合在一起,此三棱镜为所测内隐斜或内斜度。,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交叉位置
4、时,说明有外隐斜、外斜 可用底向内三棱镜加在马氏杆前直至光线条与灯光合在一起,此三棱镜度为所测外斜、外隐斜度,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上或下方时,说明有垂直斜度或垂直隐斜 光线条高于灯光时说明眼位低,光线条低于灯光时说明眼位高 用底上或底下三棱镜加至马氏杆前直到光线条与灯光目标合在一起,Maddox杆检查(33CM和6M)33CM 6M REF注视+50+30 LEF注视+50+30 REF注视+30+50 LEF注视+30+50,分别双眼注视检查 33CM 6M REF注视-30-35 LEF注视-50-50,33CM 6M REF注视 L/R20 L/R30 LEF注视 L/R22 L/R3
5、0 REF注视 L/R25 L/R10 LEF注视 L/R25 L/R12,交替遮盖加三棱镜法 检查目的:为他觉的斜视度定量检查。检查方法:先用交替遮盖法检查出患者的某类型斜视度,在用三棱镜中和所出现的斜度,所用三棱镜度即为患者的他觉斜视度,结果判断:(1)做交替遮盖时 发现眼球由内向正位移动时,则用底向外三棱镜中和至眼球不动止,此度数即为所测斜视的三棱镜。,(2)做交替遮盖时 发现眼球由外向正位移动时,则用底向外三棱镜中和至眼球不动时止,此度数即为所测斜视的三棱镜度。,交替遮盖时 发现眼球由上或由下向正位移动时,则用底下或底上三棱镜中和,直至眼球不动时止,此度数即为所测斜视的三棱镜度。,双4
6、 三棱镜检查 检查目的:用于旋转斜视度的定性检查。,检查方法:用一个二个底相对的4三棱镜放一眼前,视物时产生一分为二的效果。令患者观察一横线时,放镜片眼会看到双线,加上另眼所注视的原横线,此时双眼所见为三条横线。,结果判断:右眼放4双三棱镜,若左眼线颞侧高,鼻侧低,说明有外旋转斜度。若左眼线颞侧低,鼻侧高,说明有内旋转斜度。,无旋转斜视,(三)眼球运动的检查 双眼运动检查检查目的:了解一组配偶肌在各方向运动的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检查方法:可用映光法在诊断眼位上比较二眼光点变化判断肌肉的强弱。上方注视时光点高,说明眼位低,低位眼肌功能不足。下方注视时光点低,说明眼位高,高位眼肌肉功能不足。
7、,结果判断:(1)若眼球向上注视时见右眼的映光点高于左眼的映光点,说明右眼位低,即表现为右上直肌方向功能不足。(2)眼球向右下注视时见右眼映光点低于左眼光点,说明右眼位高,即右下直肌方向功能不足。,单眼运动 检查目的: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检查方法:遮盖一眼后,另眼在各方面做运动,观察眼球运动是否到位,结果判断:正常内转运动时内转眼内瞳孔缘可达上、下泪小点连线正常外转运动时外转眼角膜外缘到达外疵角,正常上转运动时下角膜缘与内外眦连线相切 正常下转运动时上角膜缘与内外眦连线相切,辐辏运动 检查目的:异向运动功能状态的检查。检查方法:用细小目标(如笔尖)由正前方移至眼前处,观察双眼
8、异向运动能否追随目标相应进行运动,结果判断:正常集合近点为6.5厘米,超过10厘米以外说明辐辏功能不全。严重的辐辏功能障碍者可退至1米以外,同视机检查 检查双眼视功能(、级视功能检查)视网膜对应状况的检查,级功能检查 用同时知觉画片,令患者坐于同视机前,检查台、下颌托高度要调整合适,头位保持正直,一侧的水平刻度盘 调至0令患者推拉另一侧的操纵杆,使两眼的物象重合。此时的度数即为两眼的融合点(自觉斜视角)交替熄灭灯光,双眼均不动,此时为他觉斜视角如:融合点+3=他觉斜角,如为斜视患者正常视网膜对应 自觉斜视角=他觉斜视角 如:自觉斜角+20=他觉斜视角 自觉斜角-15=他觉斜视角企图正常视网膜对
9、应 如:自觉斜视角+15交叉=他觉斜角,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 自觉斜角0左右 他觉斜角+5以上如:自觉斜角+2 他觉斜角+16,不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如:自觉斜视角+8 他觉斜视角+20,融合范围的检查:检查目的 了解双眼融合性辐辏分为垂直融合及旋转融合能力的状况 检查方法 可在同时机上用二级融合性,在一级画片,融合点处放置,二画片重合后将镜筒相应做集合、分开、旋转方向的检查,结果判断:辐辏融合范围的+25+35 分开-4-8 垂直融合范围23 旋转融合范围外旋或内旋可超过15,立体视的检查:检查目的:了解双眼视的立体视锐度,做定性及 定量检查。检查方法:可在同时机上用三级画片或随机点画片 检查
10、可用Titmus立体图检查。可用颜氏立体图检查。,结果判断:同时机三级融合画片型立体图可做定性检查,用随即点可做定量检查,定性记录立体视有或无,定量为秒弧 Titmus立体图为定量检查,以秒弧表示。颜氏立体图为定量检查以秒弧表示。立体视锐度一般认为在100秒弧以内。,在同视机下水平、垂直各转15,分别测定九个诊断眼位的斜视度 L+20+30+35 R L-20-30-35 R,R/L10 R/L8 L R/L8 R R/L7 R/L6 左上直肌与右上斜肌鉴别诊断(歪头试验),R/L8 L/R10 R/L12 L/R7 R L/R7 L R R/L10 L R/L6 L/R8 R/L10 L/R
11、8 双眼的同名肌麻痹应于DVD鉴别,AC/A检查 检查目的 了解调节与调节性辐辏的比率,可做内外斜视的分型及内外斜视的手术设计。检查方法:在同视机放-3D镜片及不加镜片的斜度差,并除以3后所得的数值,结果判断正常值为35AC/A值高内斜视为辐辏过强性内斜视 外斜视为分开过强性外斜视AC/A值低内斜视为分开不足型内斜视外斜视为辐辏不足型外斜视,A、V征的检查 同视机下上、下的转25分别测定斜视度如:上转25+70 上转25+50 下转25+50 下转25+70(内斜A征)(内斜V征),如:上转25-60 上转25-40 下转25-40 下转25-60(外斜V征)(外斜A征),Bagolini线状
12、镜检查 用于检查双眼视功能及视网膜对应的关系 将线状镜置于双眼前,右眼光带位于135经线,左眼光带位于45(33CM、6M)患者说出两光带的关系,R L 双眼单视(正位视)ARC(斜视者),左眼抑制 R 左眼中央抑制盲点 R L,正常对应的内斜视(同侧复视)R L,正常视网膜对应的外斜视(交叉复视)R L,注视性质检查 检查目的 了解单眼注视功能是否黄斑中心凹注视,或中心凹以外注视检查方法 用带有标志的眼底镜检查眼底,令患者注视眼底镜的标志,游走注视:注视点不固定,任何位置都呈游走变化。,检查目的(1)区别眼性斜颈还是骨性斜颈。(2)区别隐斜状态的麻痹性斜视。(3)婴幼儿眼球外展功能是否受限。,检查方法:遮盖一眼后斜颈头位明显改善,说明有眼性斜颈。遮盖一眼后,视物较双眼清楚者说明有斜视。遮盖婴幼儿一眼后,眼球可做外展运动,说明外展肌肉功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