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孙赛波.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1489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孙赛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孙赛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孙赛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孙赛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孙赛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孙赛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孙赛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第二章的是基础,又是大气运动的理论依据,对后面章节的教与学都具有重要作用,且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体现课改理念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1)本节教学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方面:明确大气的热源;大气的热力作用;能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大气热力环流的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能联系实际解释风的形成。过程与方法:探究法学习大气的热量来源;图表分析大气的保温作用;联系实际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和风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方

2、面: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气的环保意识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培养地理审美情趣。(2)确定依据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本节内容:从大气冷热方面来探索大气的运动。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的原理和风的形成有较高的认识。学生的期待:想了解大气冷热及运动的奥秘,理解风的形成,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培养地理探究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1)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地面是大气的热源;大气的保温作用;热力环流;风向的确定。教学难点: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风向的确定。(2)确定依据: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绘

3、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本节内容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涉及等温线、等压面难度大,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风的形成对三圈环流、季风等知识的学习有引导作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大气的运动不易理解。4、对教材的建议课标版教材,加强了整体性和综合性,但知识点上出现了断层。应适当增加一些阅读材料比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作用等知识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索欲望。二、说学法1、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具有一定地理基本知识,但是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对原理性认知比较少。(2)高一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本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

4、习积极性比较高。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比如热力环流)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课堂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知识。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掌握要点和探讨问题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掌握知识得出结论。如画热力环流图,鼓励学生创新学习。三、说教法1、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1)教学方法的选择:启发式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等。(2)依据:本节内容多,原理性强;涉及等压面、等温线内复杂难度大,同时要运用物理运动和受力分析的知识,比较抽象,要求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还没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比

5、较差。2、具体运用:大气的热量来源和热力环流部分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热力环流实例采用讨论式教学法;3、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采用多媒体演示热力环流,风的形成等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四、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引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运用了什么地理知识? 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适当补充:大气的物质组成及作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的。1干洁空气主要有氧、氮、二氧化碳、臭氧等,它们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

6、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的紫外线的伤害。2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虽少,却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调: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二氧化碳和水汽对红外长波辐射具有很强吸收能力。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什么作用?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4何为大气逆辐射?这部分内容学生阅读后大部分能理解。老师用多媒体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让学生有比较直观、比较形象的认识。边演示,边解释总结。总结: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多媒体

7、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大气保温作用。 活动让同学讨论得出:(1)大气逆辐射返还给地面热量,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2)因为月球上面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削弱作用气温会比较高(需要引导),夜晚因为没有大气逆辐射气温会很低(大部分能得出),温差会激烈。(多媒体演示给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同时应该让同学们知道大气逆辐射在全天都有,只是夜晚它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CO2和水汽的多少决定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在短时间内CO2的是不变。(突出重点)同学讨论:为什么在深秋或初冬晴朗的夜晚容易发生霜冻现象?老农在田间烧几堆火有什么好处。阴天和晴天同一地区的温差有什么不同。(引用实例让同学更好理解和运用大气逆辐射的知识。

8、)同时引出,由于地表环境不同,热力性质会有差异,也会带来温差。让同学比较一下湖泊、森林、草原、沙漠的温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为学习气候做好铺垫。同时可以循序渐进得出:带的水汽越多的环境,升温和降温就越慢,温差越小。二、热力环流引用日常生活“烧开水”的事例,让学生对热力环流有更加形象的认识。从而引出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低 高 低 叫一位中上水平的学生到黑板前,让他或她按照老师的提示画出热力环流图,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完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完成后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认识。高 低 高冷切 受热 冷切从物理的受

9、力分析角度和水压大小的原理来解释四地的气压高低。热力环流比较抽象难懂,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体现课改要求加强各个学科的相系渗透。总结:同一水平上(高度),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垂直方面上,越靠近地表的气压越高。综合:在同一等压面的下方气压高,上方气压低。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呈对称形状。(承转)由于物体的比热容不一样,升温和降温的速度也不一样。接下来我们来完成课本33面的活动。(多媒体演示海陆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热力环流的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得出结论“在海滨白天近地面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海陆风可以调节温差,使海滨地区温差比较小。”同时也为季风的形成,埋下伏笔。让同学讨论,这个句子错

10、在哪里。(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 “夜深人静,无心睡眠,就到海边走走,阵阵海风迎面袭来”引入山谷风和城市的热岛效应。老师运用多媒体演示过程,并做必需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加强对其的认知与探索。)山谷风的成因学生不易理解,引用实例着重讲解,深化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加强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山谷风:白天由于山坡增温强烈,气流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讨论:该地区的布局是否合理。答:不合理;白天吹谷风,工业区排放出的废气会顺着气流吹到住宅区;应该把住宅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对调一下。课堂小结: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空气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布置作业: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较快,早期城市设计比较不合理。假定A城与郊区之间存在一个污染严重的企业。请你画一幅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图,说明该企业对城市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