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智能用电采集终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2715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10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智能用电采集终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哈尔滨智能用电采集终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哈尔滨智能用电采集终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哈尔滨智能用电采集终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哈尔滨智能用电采集终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智能用电采集终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智能用电采集终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哈尔滨智能用电采集终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7一、 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7二、 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8第二章 总论10一、 项目概述10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11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2四、 资金筹措方案12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3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13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4八、 环境影响14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14十、 研究范围15十一、 研究结论16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6第三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19一、 用电信息采集行业19二、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9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4第

2、四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25一、 项目选址原则25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5三、 创新驱动发展29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3五、 产业发展方向35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8第五章 建筑工程方案39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9二、 建设方案40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1第六章 运营管理43一、 公司经营宗旨4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4四、 财务会计制度48第七章 法人治理55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5二、 董事57三、 高级管理人员61四、 监事64第八章 建设进度分析66一、 项目进度安排6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66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

3、7第九章 技术方案68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8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0三、 质量管理72四、 项目技术流程73五、 设备选型方案7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4第十章 节能方案说明76一、 项目节能概述76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7能耗分析一览表78三、 项目节能措施78四、 节能综合评价79第十一章 环保分析81一、 环境保护综述81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2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5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6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6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87七、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88第十二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89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89二、 项目运

4、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89第十三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91一、 项目招标依据91二、 项目招标范围91三、 招标要求92四、 招标组织方式94五、 招标信息发布94第十四章 附表附录9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95建设投资估算表9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8流动资金估算表9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0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09主要设备

5、购置一览表110能耗分析一览表110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1、区域性由于智能电表的生产运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工制造能力的影响,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研发、加工、制造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导致我国智能电表企业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从需求的区域性来看,主要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智能电表等产品的普及应用取决于智能电网建设进度,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大部分城市区域智能电网建设较为完善,智能电表普及应用率较高,市场需求主要表现为更新换代需求;同时,我国大部分农村智能电网仍处于建设期,智能电表普及应用程度较

6、低,市场需求主要表现为新增需求。2、周期性智能电表需求的周期性主要受产品本身使用年限以及智能电网投资变化的影响。智能电表的使用寿命较为固定,一般在安装后7至8年内需要更换。“十二五”以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入高速增长期,国际市场智能电网建设投资也显著增加,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总体来说,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征。3、季节性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下游主要面向电网公司客户,参与集中招标实现销售。近年来,电网公司一年内通常进行数次招标。电网公司分批逐步展开集中招标工作,招标结果公示后,由各省网公司与厂商签订采购合同,开始执行实施。二、 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

7、性特征1、区域性由于智能电表的生产运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工制造能力的影响,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研发、加工、制造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导致我国智能电表企业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从需求的区域性来看,主要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智能电表等产品的普及应用取决于智能电网建设进度,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大部分城市区域智能电网建设较为完善,智能电表普及应用率较高,市场需求主要表现为更新换代需求;同时,我国大部分农村智能电网仍处于建设期,智能电表普及应用程度较低,市场需求主要表现为新增需求。2、周期性智能电表需求的周期性主要受产品本身使用年限以及

8、智能电网投资变化的影响。智能电表的使用寿命较为固定,一般在安装后7至8年内需要更换。“十二五”以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入高速增长期,国际市场智能电网建设投资也显著增加,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总体来说,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征。3、季节性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下游主要面向电网公司客户,参与集中招标实现销售。近年来,电网公司一年内通常进行数次招标。电网公司分批逐步展开集中招标工作,招标结果公示后,由各省网公司与厂商签订采购合同,开始执行实施。第二章 总论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哈尔滨智能用电采集终端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3

9、、项目性质:技术改造4、项目建设地点:xx(待定)5、项目联系人:莫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

10、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46.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

11、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xxx套智能用电采集终端/年。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由于智能电表的生产运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工制造能力的影响,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研发、加工、制造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导致我国智能电表企业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从需求的区域性来看,主要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智能电表等产品的普及应用取决于智能电网建设进度,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大部分城市区域智能电网建设较为完善,智能电表普及应用率较高,市场需求主要表现为更新换代需求;同时,我国大部分农村智能电网仍处于建设期,智能电表普及应用程度

12、较低,市场需求主要表现为新增需求。积极应对“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各项挑战,必须增强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坚持以发展理念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以改革创新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努力实现全面振兴。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4131.6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790.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87%;建设期利息451.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7%;流动资金4890.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26%。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

13、措方案项目总投资24131.6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4919.17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9212.51万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22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3410.1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6418.87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9.3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17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1768.68万元(产值)。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

14、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线路板、锰铜分流器、电源变压器、外壳、锡膏、焊锡丝、工业酒精、三防漆、新鲜水、电。(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贴片机、回流焊、波峰焊、自动波峰焊机、自动插件流水线、锡膏搅拌机、SPI锡膏厚度检测仪、铭牌激光琢刻机、三相终端走字架、表位三相终端校验台、表位单相校表台、工频耐压仪、单相表走字架、互感器测试仪、兆欧表、数字万用表、数字式微欧计、示波器。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八、 环境影响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如能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治理,保证治理资金落实到位,保证污染治理工

15、程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且加强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则本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3、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4、现代财务会计;5、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6、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7、项目建设地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及相关数据;9、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二)编制原则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报告确定按如下原则编制:1、

16、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主管部门制定的环保、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设计规定、规范及标准。3、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力求节能降耗。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十、 研究范围1、项目背景及市场预测分析;2、建设规模的确定;3、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4、工程设计方案;5、节能;6、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8、项目招标方案;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财务分析。十一、 研究结论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

17、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0667.00约46.00亩1.1总建筑面积53780.251.2基底面积17480.191.3投资强度万元/亩408.202总投资万元24131.682.1建设投资万元18790.192.1.1工程费用万元16508.062.1.2其他费用万元1737.822.1.3预备费万元544.312.2建设期利息万元451.412.3流动资金万元4890.083资金筹措万元24131.683.1自筹资金万元14919.173.2银行贷款万元9212.514营业收

18、入万元522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3410.146利润总额万元8558.507净利润万元6418.878所得税万元2139.639增值税万元1927.9810税金及附加万元231.3611纳税总额万元4298.97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572.2713盈亏平衡点万元21768.68产值14回收期年6.1715内部收益率19.3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961.73所得税后第三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用电信息采集行业目前,国内主流的用电自动化管理系统是通过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采集数据,包括全载波和半载波两种组网方式,全载波模式由主站系统、集中器、载波智能电表组成,半载波模

19、式由主站系统、集中器、采集器、智能电表组成。全载波模式下每100只载波智能电表配一只集中器,电表和集中器中间用原有的电线进行通信,不需要重新布线;半载波模式下,每10只智能电表配一只采集器,每10只采集器配一只集中器,电表和采集器之间使用专线连接。目前,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成为市场上主流的用电信息采集方式。与智能电表相同,国内用电信息采集设备主要通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招标的形式进行销售,主要包括专变采集终端、集中器以及采集器等终端设备,上述三类设备首次出现在2011年第五次招标中。由于用电信息采集设备与智能电表存在配套关系,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安装往往滞后

20、于智能电表的安装,未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二、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面临的机遇(1)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智能电网行业稳定发展电能计量市场在电网基础设施投资和智能电网改造与产品更新换代的双重拉动下,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国务院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我国将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其中智能电网在列。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制订了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电力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为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大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

21、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适应电力系统智能化要求,全面增强电源与用户双向互动,支持高效智能电力系统建设。在优良的政策环境下,电力投资特别是电网投资的稳步增长将使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2)构建“智能能源网”的需求将进一步拉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未来发展的焦点问题,能源变革与传统变革不同之处在于它实质上是催生了新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思想革命。智能能源网是将水、热、气、电等能源构建成为智能网络,不仅要求各品种能源实现智能化,还需要将不同能源品种网络有机整合,形成跨能源品种的能源生产、流通(交易)、消费网络。智能能源网的推出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22、的大发展奠定并网基础,促使能源使用的可靠、经济、高效和环保;同时,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变,改变中国公众和企业的能源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这一覆盖智能电网且层次更高的智能能源网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投资拉动,智能计量仪表及信息采集系统产品作为构建智能能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市场前景广阔。(3)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推动智能电网投资规模将维持高位如何高效地使用能源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课题,智能电网在节能减排和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智能电网的投资重点在于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系统、智能变电站和控制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及相配套的智能调度和通信系统。根据国家能

23、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王思强在第11届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上的主旨发言,国家能源局将多管齐下完善政策,规范强化节能管理,其中一是强化规划和政策指导,落实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制定能源发展规划,印发贯彻落实能源行业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出台行业政策推动电力、煤炭、油气等领域节能增效。二是完善节能标准,引领能源行业节能。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加强能效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组织制修订能源领域节能、能效标准217项。三是实施重点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结合国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战略,强化能源企业主体责任。四是以制度创新激发企业节能内生动力。推广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和规

24、章制度,在电力、石化领域广泛开展能效对标和能效“领跑者”活动。五是以市场机制推动节能。电力、煤炭等领域大型能源企业普遍成立了节能服务公司,开展专业化节能服务,取得良好成效。电力行业作为节能减排的先锋,潜力仍然巨大。(4)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方向将进一步推动电能表产品升级换代根据国家电网对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作出的全面部署安排,国家电网将在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在电网现有的业务基础上,从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四个方面进行提升,支撑“三型两网、世界一流”发展战略目标。“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充分应用“大、云、物、移、智”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

25、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实现具备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等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目前,国网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5.4亿只,采集数据日增量超过60TB,覆盖用户4.5亿户。预计到2025年接入终端设备将超过10亿只,到2030年将超过20亿只。包括智能电表等在内的终端设备将在未来全部更新换代,巨大的市场增量为万胜智能等物联网电能表供应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面临的挑战(1)高端技术人才的紧缺随着智能电网的加速推行,智能配用电技术将不断发展,产品更新的频率逐渐加快。因此,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配套服务都需要有高端技术人才的加入。与此同时,智能配用电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涉及微电

26、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多领域技术,从事相关产品设计生产的人员,不但要具有上述技术、技能,而且要将这些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导致行业高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限制了行业的发展。(2)行业竞争激烈用电设备采购一般由电网公司组织招标,行业竞争向技术、品牌、产品附加值等高水平、良性竞争态势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的加快,而同时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当然也是日益激烈,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必须紧紧跟随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不断创新,取得长期竞争优势。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

27、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四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哈尔滨,简称“哈”,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哈尔滨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

28、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9个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531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6.3万人,城镇人口709.3万人,城镇化率65.9%。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起点,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国两朝”发祥地,即金、清两代王朝发祥地,金朝第一座都城就坐落在哈尔滨阿城,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儿出生在哈尔滨依兰,金源文化由此遍布东北,发扬全国,是热

29、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2018年10月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投资、消费、进出口额分别增长7.3%、5.6%和19.9%。登记失业率为3.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0.9亿元,下降3.5%(剔除政策性减收影响,可比增长7.5%)。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进一步

30、解放思想、整顿作风、优化环境,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在加快建设“六个强省”中充分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三五”时期,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地缘政治复杂变化,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总体判断,我市既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

31、题和明显短板,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和不利因素迭加同在。发展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出台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突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市进一步补齐短板,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打赢全面振兴硬仗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优势,抢占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制高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国家实施“一带一

32、路”战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作用,重塑地缘优势,拓展以俄罗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合作新空间,加快实现从开放末端向开放门户转变,带动全面开放,进一步增强利用两种资源、拓展两个市场能力。国家支持建设“哈长城市群”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实施哈长城市群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市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哈尔滨在哈长城市群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与长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提升在东北亚区域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我市加快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综合整治等项目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发挥好特大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33、与省内各地市共同打造哈牡鸡七双佳、哈大齐北绥环形城市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支持建设哈尔滨新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建设国家级哈尔滨新区,有利于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在更多领域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加快集聚资金、人才、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壮大产业集群,培育竞争新优势。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将全面释放,产业集聚高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全面增强。省全力支持哈尔滨率先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哈尔滨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在落实“五大规划”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与“大齐牡绥”等地市形成发展合力,共同为全省加快老工业基地振

34、兴、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新贡献。面临挑战:改革攻坚面临严峻挑战。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市场化改革不到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多年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凸显。国有企业活力不强,非公经济发展不充分,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从根本解决制约我市全面振兴发展的体制粘性问题复杂而艰巨。优化结构面临艰巨挑战。产业发展面临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减弱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充分的双重压力,工业比重偏低、牵动力不强,仍是制约加快发展的最主要的结构性矛盾,结构刚性问题短期内难以化解,新旧动能协同拉动的格局尚未建立。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度不够,集聚资金、人才、技术能力不

35、强,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面临严峻挑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消费增长趋于平稳,对外贸易规模偏小,保持中高速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工业反哺农业作用不突出,县域经济规模小、对全市发展带动能力弱,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改善民生面临艰巨挑战。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财政收入放缓与民生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突出,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难度加大。三、 创新驱动发展抓住国务院批准设立哈尔滨新区的重大发展机遇,把建设好哈尔滨新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进一步释放改革

36、红利,增强开放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积极扩大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畅通对外贸易通道,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构建外向型产业体系,努力把哈尔滨新区建设成为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体制机制新、生态环境好的新城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探索道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到2020年,新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发展环境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大幅增强,经济增速在黑龙江省处于领先地位,基础设施承载力明显提升,对俄产业、经贸、科技合作全面升级。坚持“一江居中、两岸繁荣”战略构想,以松花江北部地区为核心区,以哈南工业新城平房区部分为新区产业支撑区,推动临空经济区

37、、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与哈尔滨新区联动发展,构建“一核、一带、三组团、双枢纽”协调发展新格局,把新区建设成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一核”:哈尔滨新区核心区。以大松北为核心,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科技、信息、金融、国际商贸、文化旅游合作平台,打造国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重要的健康产业基地。“一带”:沿松花江现代服务产业带。重点建设中俄文化合作交流中心、东北亚商务中心、太阳岛国际冰雪避暑旅游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特色旅游、金融商务、文化、健康养生等高端服务业。“三组团”:以三个国家级开发

38、区为支撑,着力打造松北科技创新组团、利民健康产业组团、哈南现代制造业组团。松北科技创新组团。依托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金融商务、国际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利民健康产业组团。依托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功能性食品、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发展医疗服务、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哈南现代制造业组团。依托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绿色食品产业等现代制造业,培育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双枢纽”:依托临空经济区打造国际航空物流门户枢纽。重点发展面向俄罗斯、北美、东北亚、欧洲的国际航空物流,培育发展电子

39、信息制造、国际商务服务等产业。依托综保区、内陆港打造东北亚国际铁路物流门户枢纽。充分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综保区、内陆港、传化公路港、华南城在加快对外开放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放大哈欧国际班列、中亚班列开行的带动效应,大力发展国际商贸、电子商务、商务服务、会展博览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保税加工产业。创新新区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外贸发展环境,在全面实施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基础上,逐步向“单一窗口”转变。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试点建立与之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推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创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创新科技

40、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技术交易市场,率先推进新区内相关科研院所改革,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外资金融机构设立等方面积极创新,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支持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在新区设立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鼓励央企、省属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财政对新区的投融资支持机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支持新区发展。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建立行政审批清单管理指导和动态调整机制,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创新新区开发建设运营模式。统筹推进新区“多规合一”、“园中园”管理运营,探索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企业化运营新机制。组建

41、新区投资控股集团公司。鼓励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大投资效应。创新生态文明管理制度,推动建立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和生态修复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围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5%。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

42、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经济增长实现内外需协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5%,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民生福祉稳步提高。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积极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和谐。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在关键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43、逐步形成。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国企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营商环境更加优良宽松,“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面完成,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开放型经济实现突破,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以上,成为东北亚地区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强、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节约型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实现天更蓝

44、、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五、 产业发展方向把振兴工业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作为提振工业的根本途径,落实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哈尔滨市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哈尔滨智造”品牌。加快发展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石化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超过1400亿元,年均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左右。(一)加快发展优势产业1、食品产业。依托优质高效生态农产品的资源优势,适应

45、消费升级新趋势,以资源招产业,以市场招项目,重点发展功能食品、生物食品、绿色食品、营养食品和方便休闲食品等,支持龙头企业制定食品安全行业标准,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转化,叫响“寒地黑土”食品品牌,建设国家重要的食品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2、高端装备制造业。坚持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采取升级技术、合资合作等方式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以“制造服务”的模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鼓励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动高端装备产业走出去。重点发展民用航空、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装备制造、增材制造、海洋装备、新型农机等产业,到2020年

46、,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00亿元。3、石化工业。依托中石油哈石化、蓝星化工等重点企业,争取国家增加原油指标,规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区,推动市区现有化工企业迁移、升级。重点发展千万吨炼化或乙烯、CPP项目,谋划向油、气、烯烃等下游产业延伸发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哈经开区、哈高新区和利民开发区为依托,重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2、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推动生物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生物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50亿元。3、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石墨及石墨烯、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新材料,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00亿元。4、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产品等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