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概念.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2910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学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概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物理学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概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物理学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概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物理学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概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物理学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概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学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概念.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学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概念系列讲座第二讲 经典力学的基本概念,1.力学中的物理量的方向性,矢量 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且其叠加 必须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的量(三者缺一不可)。矢量运算法则:,相加减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余弦定理),相乘:点乘得标量叉乘得矢量,凡矢量,一定要考虑其方向性,但不是所有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如“双向标量”和“张量”:双向标量:只有两个非此即彼可能方向的物理量,在事先约定“正方向”的前提下,以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的量。如矢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所得的是双向标量。,(3)张量:含有多个有方向性分量的,以矩阵表示的物理量,除一阶张量(如)是矢量外,其余都不

2、是矢量。,2.通过理想模型法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1)质点:忽略对象在空间的体积,视为一 个质量集中于质心的几何点。自由度;物体间距远大于它们的尺寸时,物体近 似视为质点;物体只作平动时可近似认为质点。,两个必要判据:所以不能轻易把小球运动视为质点,哪怕小球半径足够小。,例:一个很小的钢球沿斜面做无滑滚动,求小球沿斜面方向的加速度。,解:将小球视为质点,半径r,质量m,因无滑动,将小球视为刚体,设瞬时质量速度纯滚动仅受静摩擦力f不能忽略。(质心定理投影式)(转动定理)(纯滚条件)三式联立解得:,分析:由于以质点处理,是把小球的转动惯量也用于平动,所以 物体所占的转动能成分越多,与 相差就越大,

3、越不适宜视为质点。,(2)刚体:忽略对象在运动变化中的形变,视为一个有质量空间分布和体积都不变 的刚体。自由度;有转动情况的物体;以质点力学和刚体力学为基础,研究 振动系统。,(3)完全弹性体:外力撤除,形变恢复到 原状 自由度;依形变不同,应力不同;同时满足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4)理想流体:质量均匀分布,能量传输 连续,各向同性。自由度;平衡时,待测点上各个方向的压强相 等;满足流体力学中的各种理想条件下的 规律(如伯努利方程)。,3.与实物有关的力学概念,(1)质点、刚体、弹性体、理想流体等;(2)惯性:物体尽量维持原来运动状态的 性质 牛顿第一定律中惯性指平动表现,第 二定律以惯性质

4、量表征;理论力学中以惯性张量表述,如转动 时的转动惯量;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3)惯性质量: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所定义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定量描述;(4)引力质量:万有引力定律中所定义的物体 所含物质的多少,定性描述,反映物体 产生引力场和受引力场作用能力的物理量,即:M、m为两个质点的引力质量。,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可能是物质同一属性 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表现。给定G后,两者相等。(5)力:实物间的相互作用。,4.与机械运动概念有关的力学概念,(1)机械运动:宏观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2)力学平衡:;(3)惯性运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运动理想的机械运动;,(4)参考系:

5、作为描述机械运动的基准预先假定不动的物体,以其建立坐标系(5)惯性参考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能在其中成立的参考系“惯性运动”与“不受力”是循环论证;“惯性运动”与“惯性参考系”也是循环论证。,5.与绝对时空观有关的概念,(1)伽利略变换:(2)绝对运动:物体对静止参考系的运动 相对运动:物体对运动参考系的运动 牵连运动:运动参考系对静止参考系的运动 满足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6.力概念及力的不同分类,(1)力: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物质运动状态改 变的原因(效果)。将“物体”改为“物质”可以将力概念推 广到“场”;将“加速度”改为“运动状态的改变”,可以将力概念推广到系统能量、动量、角动量 改变

6、的原因;经典力学中,惯性力是非真实力,广义相 对论中,是真实力现代物理学认为一切力 都有物质起源。,(2)按物质相互作用机制区分万有引力:在一切具有质量的物质之间,通 过引子力传递的力;电磁力:一切具有电荷的物质之间,通过光 子传递的力;强相互作用力:强子(质子、中子等)之间,通过介子传递的力;弱相互作用力:除光子之外的基本粒子(强 子、轻子)之间,通过 等粒子传递的 力。,7.局限于经典力学范围的力的分类(1)按相互作用方式分:场力(万有引力):其中地球附近的 万有引力重力 接触力(本质属电磁力):摩擦力和 弹力,外摩擦,湿摩擦(固液之间)粘滞阻力+压差阻力(或介质间相互作用),干摩擦(固体

7、之间),平动,滚动-滚动摩擦力矩-等效滚动,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内摩擦-流体内部层流间内摩擦-粘滞阻力,弹 力,考虑形变的弹力弹性回复力F=kx(胡克定律),略去宏观形变的弹力(张力、支持力、正压力等),静摩擦力方向判断: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而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如加速运动 的传输带上的物体,不滑动的工件只有当传送带做减速运动时,所收摩擦力方向才与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有时做正功,不一定是阻力,大小由外力决定:沿接触面切向建立坐标系,沿轴向算出参考系的真实加速度,算出待测物在其他力作用的加速度,比较两个加速度知道相对运动趋势。,例1:如图斜面不动,斜面与B之间无摩擦,判断

8、A与B共同下滑过程中A所受静摩擦力。,例2:已知如图:在外力作用下,A与B一起运动,加速度为a,试讨论A收到的摩擦力f的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A受 方向与A对B(参考对象)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与该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与相对速率有关 一般 即,故起动时要比 匀速推动物体稍用大一些。题目不申明,可以近似认为,例3:如图:已知m=4kg,M=20kg,二者之间=0.2,略去滚动小车受到的阻力,在m上施以主动力F。判 断当F=5.88N F=8.82N F=19.6N 时,m与M之 间的摩擦力是 还是?,(2)按相互作用对运动轨迹的影响分:法向约束力(弹力)切向约束力(摩擦力)主动力:人或机

9、械等外界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如推、拉、挤、压等弹力。又分为有心力和非有心力,若主动力作用下,物体做曲线运动,则存在有心力。,被动力:亦为外界对研究对象的作用,但目的不是做有用功,而是起约束反作用的力。被动力(约束反力),(3)按相互作用的效果是否等同分:分力与合力法向力与切向力曲线运动自然坐标系中的分力下滑力斜面中重力的一个分力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力,(4)按研究对象的内、外相互作用分外力,内力,非保守力(耗散力和非耗散力),保守力(引力、重力、弹性力),其它内力(静摩擦力、一切略去宏观形变的弹力等),耗散力导致系统能量损失,如摩擦力、摩 擦力矩,流体的内摩擦力等。0非耗散力不损失能量,且可

10、以导致 0,0保守力和其他内力不引起系统能量改变。,8.关于“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概念,(1)基本单元的确定结构粒子 研究物体的物理性质,基本单元分子;研究物体的化学性质,基本单元原子;其它场合的研究,基本单元依情况而定:离子、电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2)“物质的量”定性定义:以纯粹的结构粒子的数量表示的物质的多个称“物质的量”规定:1mol物质的量所包含的结构粒子数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同,称阿弗加德罗常数:,(3)物质的量 与摩尔质量含 个结构粒子的物质1mol质量对应的物质质量称摩尔质量(单位克mol或千克mol)物质的量:指质量为M的

11、物质所含的摩尔数的多少(单位mol)称物质的量而不应称“摩尔数”正如将功说成“焦耳数”一样。,曾经用过的“克原子”、“克分子”、“克当量”等概念指的是一种特殊质量,例如,某单位原子分子,用克做单位来表示,1mol质量含多少克?用这个克数去除该物质的总克数,所得的数称克原子数。“物质的量”的表示必指明其结构粒子,在括号中标出如:,9.经典力学理论,经典力学是宏观物体在弱引力场中低速运动时机械运动的规律。(1)经典力学研究对象宏观物体,不包括场质点或质点组;质点组包括:,自由质点组(二体问题、三体问题的部分解);各种理想模型:刚体、完全弹性体、理想流体、理想无穷大介质宏观尺度10-7105m,(2

12、)经典力学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宏观低速物体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机械运动。低速。质点角动量J大小远大于普朗克恒量,忽略质点的量子效应经典力学 是相对论力学 时的极限,也是量子 力学在 时的极限。,(3)牛顿定律给出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给出力概念,本质和效 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给出惯性、惯性运动、惯性参考系牛顿第二定律给出力概念的定量表述,表明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运动状态 变化)的原因。,牛顿第三定律给出力概念的特性:力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普遍联系;力有叠加性,即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亦即力的矢量性,等等。,(4)牛顿定律适用条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推广表述:“一个不受外界作用的孤立系统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经典力学范围外仍然成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中:,力,指合力;各分力有相同的作用点,是对任一惯性系的真实力;质量是宏观低速情况下,不变的质量;加速度指质点对任一系的加速度。表明第二定律在经典力学范围之外原有的力概念及规律不再有效。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只有接触物体(实物)之间才成立;当未接触,而物体间距足够近且相对远离速度足够慢时,近似成立;由于相对论中,力是通过“场”以光速传播,不是“超距作用”,依同时的相对性,不能保证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同时性。表明第三定律要求的条件:低速、近距或接触。,更多资源,初一语文 初一英语 初一数学 初一政治 初一历史 初一地理 初一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