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应急处置措施(2023).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93143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院应急处置措施(20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卫生院应急处置措施(20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卫生院应急处置措施(20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卫生院应急处置措施(20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卫生院应急处置措施(20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生院应急处置措施(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院应急处置措施(2023).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院应急处置措施(2023)为了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的应对能力,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突然发生,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的应急管理与处置。一、医院建立院长负责制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机动队,下设处置及监测报告小组、检验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医疗救治

2、小组等,并配备兼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人员。应急处理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防保办公室。二、工作职责分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及机动队人员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总指挥,负责指挥调配各小组所有成员,统筹协调各种关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及监测报告小组组长,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健康人群疾病预防、健康宣传和疫情监测及消杀灭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验成员,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样品的采集、检测、检验、转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小组组长,负责提供应急所需的后勤物资、医疗设备及药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小组组长,负责突发公共卫生

3、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的现场抢救、运送、诊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成员,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总结工作,突发事件信息上报工作,完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三、监测、预警及报告(一)监测: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建立、运行、维护好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日常监测,保证监测质量。(二)预警: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提供的信息,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及时提出预警级别建议,并上报县疾控中

4、心和县卫生局,同时做好应急准备。预警级别分为一般(W级)、较大(In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预警发布与解除由上级卫生应急指挥部发布和解除。(三)报告:1、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的报告制度和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列为突发事件上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事件的;2、报告人医院所有工作人员为责任报告人。3、报告时限和程序有上列情形之一者应在2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和县卫生局报告。其中发生甲类传染病、传染病暴发与流行的疫情,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必须在30

5、分钟内报告。4、报告内容和方式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报告内容必须详细。5、实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在收到信息报告后,及时审核信息的准确性,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确认无误后及时上报。四、应急响应及响应终止(一)应急响应接到上级发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确保迅速有效地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辖区范围内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按照预案职责分工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应急处理,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在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

6、事件时,应立即以最快速度和方式向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局报告。并积极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工作。2、开展病人初诊、救治和转诊工作。3、专人负责相关信息的报告与管理工作,按照报告程序,及时报告。4、配合专业防治机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立观察室,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对隔离者定期随访。5、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登记造册,统计报告基本信息。6、做好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7、实施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现场消杀灭等工作。8、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稳定民心,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二)应急响应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在规定时间内无新病例出现,上级指挥部发出应急结束指令后结束应急状态。五、保障措施1、定期维护网络管理系统,保障网络畅通,保障疫情电话24小时畅通。2、经常对各组人员及乡医工作进行督导,并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应急能力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突发事件的演练,检测应急队伍的整体情况。4、定期对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进行清查,保证应急物资足量储备、满足疫情应急处置和紧急医疗救治工作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