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3310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1 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01 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01 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01 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01 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01 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 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力学竞赛辅导资料专题01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基础篇肃麒d!睽求制槌度【分析思路】即即审越.沸璧魔用的督又.余析滑是岳/、找出加洋之伟】的佳柱(珞柱)控划或迷度明州满 一 莱宗是解瑕的,政“早一个过程的布堆由是F一小过叔的那理起扪*恭出各抽件在答定珀Mil啊姑迷皮注意也it#建处加整殁寸能黑史【方法技巧】说明:本专题分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一)和牛顿力学中的板块模型(二),这是专题(一)顷设两者枷时 够止由牛桢第 二定律生J:它们 专间赋庠握力/ . 与泾汉糖尊句力 A,进传此粒比较:莺城均姓女 值的速pL构加蛙 度直或既哄荷若的为.动过即布会支生和对帝新5会发主 初时价动就5st虫卅附滑渤

2、不邮一、不定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解析】选B、C。开始时,物块相对木板向左滑动,物块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木板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当撤掉拉力时,由于v木v物,物块和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木板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物块 向

3、右做匀加速运动,直到两者速度相等后,一起做匀速运动,B、C正确。2.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 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量),木 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气和a2。下列反映%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当F比较大时,m2相对于m1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2g对 m1: a= m1,心 m1、m2 都一定,贝 a1 一定Fpm2g ktmg k对m2: a2= m2 = m2 =m2tg,a2是t的线性函数,t增大,a2增大 k k由于mV,则两木板相对滑动

4、后a2图象大于两者相对静止时图象的斜率,故A正确。3. (多选)如图3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 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1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公。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尸,则()图3A. 当F3四mg时,A相对B滑动1D. 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2g3【解析】选BCD A、8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mg, B和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景mg,对A、B整体, 3只要F割mg,整体就会运动,选项A错误;当A对B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A、B将要发生相对31滑动,故A、B 一起运动的加速度的最大值满足2mg京

5、mg=mamax,B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Vg,选3项D正确;对A、B整体,有F京mg=3mamax,则F3mg时两者会发生相对运动,选项C正确;当F531= 2mg时,两者相对静止,一起滑动,加速度满足F一迎mg=3ma,解得a = 3飓,选项B正确。4. 如图4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静止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 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设物体A、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f,且A、B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可以定性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 v-t图像是()匕 甲L图4七ABCI)图5

6、【解析】选B A、B相对滑动之前加速度相同,由整体法可得:F=2ma,当A、B间刚好发生相对滑动时, 2Ff 、一对木板有Ff=ma,故此时F=2Ff=kt,t= k,之后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只有B项正确。5. 如图6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t=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 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 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可能是下列选项中 的( )- 图6AHCi?【解析】设在木板与物块未达到相同速度之前,木板的加速度为。1,物块与木板

7、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对木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p1mg 一2 2mg=ma1。1 = 一 3i+22)g设物块与木板达到相同速度之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2,对整体有一冬2mg = 2ma2a2=-2g,可见 laj la2l由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可知,图象A正确。【答案】A6. 如图7所示,质量为m1的足够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t=0时刻起,给木块施加一水平恒力凡分别用a1. a2和V、v2表示木板、木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图中可能符合它们 运动情况的是()图7ABCU【解析】若长木板和木块之间没有相对滑动,A对;若长木板和木块

8、之间有相对滑动,也2。,B、D错,C对。【答案】AC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和质量为m2的长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尸。木块在长木板上滑行,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长木板与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代,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则()A. 12B. 和2C. 若改变F的大小,当F(m+m2)g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D. 若将F作用于长木板,当F3+妇(m1+m2)g时,长木板与木块将开始相对滑动【解析】对m1,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F1m1g=m1a; m2,由于保持静止有:1mlgFf=0, F#2(m1 +m2)g,所以动摩擦因

9、数的大小从中无法比较,故A、B错误;改变F的大小,只要木块在木板上滑动,则 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则长木板仍然保持静止,故C错误;若将F作用于长木板,当木块与木板 恰好开始相对滑动时,对木块,1m1g=m1a,解得a=,对整体分析,有F2(m 1 + m2)g = (m 1 + m2)a, 解得F=31+2)(m1+m2)g,所以当F31+2)(m1+m2)g时,长木板与木块将开始相对滑动,故D正确。8. (多选)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着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2 kg的A、B两物 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

10、(重力加速度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若F=1 N,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B. 若F=1.5 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 NC. 若F=4 N,则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 ND. 若F=8 N,则B物块的加速度为1.0 m/s2【解析】A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A =PAmAg = 0.2x1x10 N=2 N,B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B=mBg = 0.2x2x10 N=4 N,F=1 N寸A,所以A、B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整体在F作用下向左匀加速运动,故A错 误;若F=1.5 NfA,所以A在木板上滑动,B和木板整体受到摩擦力2 N,轻质木板的质量

11、不计,所以B的 加速度a = 1 m/s2,对B进行受力分析,摩擦力提供加速度,f=mBa = 2x1 N=2 N,故C、D正确。9. 如图8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夕 = 0.1,物体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2。已知物体A的质量m = 2 kg,物体B的质量M=3 kg,重力 加速度g取10 m/s2。现对物体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为使物体A与物体B相对静止,则恒力的最 大值是(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JZL$ |f7T7777777777777T图8A.20 NB. 15NC. 10ND.5 N【解析

12、】对物体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max一(m+M)g = (m+M)a;对物体A,由牛顿第二定律, p2mg=ma;联立解得Fmax=(m+M)(pl+2)g,代入相关数据得Fmax=15 N,选项B正确。【答案】B10. 如图9所示,木块A、B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现施加水平力F 拉B,A、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一起沿水平面运动。若改为水平力尸拉A,使A、B也保持相对静止, 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尸不得超过()XAWSXKWX心EVXWth心图9FFA. 2FB.2C. 3FD.3【解析】水平力F拉B时,A、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这实际上是将要滑动但尚未滑

13、动的一种临界状态, 从而可知此时A、B间的摩擦力即为最大静摩擦力。先用整体法考虑,对A、B整体F=(m+2m)a。F再将A隔离可得A、B间最大静摩擦力为fm=ma,解以上两方程可得久=3。f若将尸作用在A上,隔离B可得B能与A 一起运动,而A、B不发生相对滑动的最大加速度a=2m,再用F整体法考虑,对A、B整体F = (m+2m)a,由以上方程解得F=2。【答案】B11. (多选)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轻质细绳一端连接B,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C物体, 已知A和C的质量都是1 kg,B的质量是2 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3,其它摩擦不计。由静止释放, C下落一定高度的过程

14、中(C未落地,B未撞到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B.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5 NC.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2.5 m/s2D. 细绳的拉力大小等于10 N【解析】假设A、B相对静止,将A、B、C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有mCg = (mA+mB+mC)a,解得a = 2.5 m/s2, 则A的加速度为a=2.5 m/s2,水平方向上B给A的静摩擦力产生加速度,即有f=mAa,即得f=2.5 N,而A、8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mAg = 3 Nf 故假设成立,所以A、B相对静止,A错误,B、 C正确;设绳子的拉力为二 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

15、mA+mB)a = 7.5 N,故D错误。12. 如图10所示,质量为M=2kg、长为L=2 m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左端放置一质 量为m = 1 kg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先相对静止,然后用一 水平向右F=4 N的力作用在小木块上,经过时间t=2 s,小木块从长木板另一端滑出,g取10 m/s2,则()图10A.滑出瞬间木块速度2 m/s B.滑出瞬间木块速度4 m/sC.滑出瞬间木板速度2 m/s D.滑出瞬间木板速度4 m/sF,mg 42mg【解析】小木块加速度a1= m = 1 m/s2=2 m/s2,木板加速度a 2= m

16、=1 m/s2,脱离瞬间小木块速 度v1=a1t=4 m/s,A错误,B正确;木板速度v2=a2t=2 m/s,C正确,D错误。【答案】BC13. 如图1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矩形长木板,木板左端放一小物块,已知木板质量大于物块质量,t =0时两者从图中位置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向右运动,碰到右面的竖直挡板后木板以与原来等大反向的速 度被反弹回来,运动过程中物块一直未离开木板,则关于物块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 是()图11【解析】开始物块随木板一起匀速运动,木板碰到挡板原速率返回后,物块先向右匀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向左匀加速运动到与木板同速后一起匀速运动.【答案】A14.

17、如图1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 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m,开始时,各物块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4、 七,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七和四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F-w一 WI一直图12A.若 F=F2,M.M2,则 v,v2 B.若 F1=F2, M.F2, M=M2,则 v,v2 D.若 Fv2JL4JL4JL4JL4JL4JL41FFf【解析】物块和木板均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板长L=2(a-a)2,物块加速度a= m,木 Ff板加速度a=M.若F1=

18、F2, M1M2,则物块加速度相等,木板1加速度小于木板2加速度,可得t1t2,因 为v=at可得v,F,M=M,两木板加速度相同,有矽,v=a7,得v,6 N 后,对 M: Fmg=Ma 即 a=M M .11对应图象知,斜率k=M=64=2即M=2 kg,则m=4 kg, A、B错误.F=6 N 时,a= 1 m/s2代入 Fpmg=Ma,得 = 0.1, D 错误.umgF=8 N 时,对1m: a= m =g=1 m/s2, C 正确.【答案】C二、计算题(一)斜面上的板块模型16. 如图,倾角0=30。的光滑斜面底端固定一块垂直于斜面的挡板。将长木板 A静置于斜面上,A上 放置一小物

19、块包 初始时A下端与挡板相距L=4 m,现同时无初速释放A和B。已知在A停止运动之 前B始终没有脱离A且不会与挡板碰撞。A和B的质量均为m=1 kg,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点,3(1) A第一次与挡板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2) A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到第二次与挡板碰撞的时间2;(3) B相对于A滑动的可能最短时间to【解析】(1) B和A 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由式得 .二厂m m,一故b匀速下滑对A有泗仃槌/ =得A的加速度4=10m/s2,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A将做类竖直上抛运动设A第1次反弹的速度大小为七,由动能定理有.2vAt = iai2.、泛 由式得At = -s(

20、3)设A第2次反弹的速度大小为u2,由动能定一理有即A与挡板第2次碰后停在底端,B继续匀速下滑,与挡板碰后B反弹的速度为V,加速度大小为a,由动能定理有一.f 二-.交心二.-.二此后A将一直静止在斜面上,由式得:B沿A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 s 当B速度为0时,因二L土,B将静止在A上。 当A停止运动时,B恰好匀速滑至挡板处,B相对A运动的时间t最短, 故最短时间t =17. 如图所示,物块P(可视为质点)和木板Q的质量均为m=1kg,P与Q之间、Q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分别为也=0.5和p2=0.2,开始时P静止在Q的左端,Q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对P施加一大小为10N,方

21、 向与水平方向成0= 37斜向上的拉力F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1s末撤去F,最终P恰好停在Q的右端,设最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木板Q的长度。(sin37=0.6,cos37=0.8,g取10m/s2)【解析】有拉力F作用在物块P上时,对物块P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FsinO+FN=mg;水平方向所受摩擦力Ff1=g1FN1=2N;对木板Q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FN=FN1+mg;FN1=FN1;地面对Q的最大静摩擦力Ffm=g2FN=2.8N;因为Ff户Ff1 3 m.的10【答案】(1) 3(2)m 3 m319. 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

22、为3=37(sin 37 = 5)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瓦 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 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3A、B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减小为8,B、C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 末, 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 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在02 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解析】

23、(1)在02 s时间内,A和B的受力如图所示,其中、Fn1是A与B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FN2是B与C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条件得Fi=叩N1FN1=mgcos 3%=2FN2FN2 = FN1+mgC0S 3规定沿斜面向下为正.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3Ff1=ma1mgsin 3Ff2+Ff1=ma2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a1 = 3 m/s2a2= 1 m/s2(2)在 t=2 s 时设A和B的速度分别为七和u2,则七=a = 6 m/sv2= a2t1 = 2 m/s 2 s后,设A和B的加速

24、度分别为af和a2.此时A与B之间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a1,=6 m/s2a2,=2 m/s2由于a20,可知B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2, B的速度减为零,则有 u2+a2,t2=0 联立式得t2=1 s 在t+t2时间内,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为11)11)三x=2aJ2+v,L+2at2J一2at2+vL+2at2J = 12 m27 my-11121 2 -2 T 2 22 2此后B静止不动,A继续在B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t3后A离开B,则有1Zx=(v1+a1,t2)t3+2a1,t2可得t3=1 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设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t总,有t 总= t1 + t2 + t

25、3 = 4 S【答案】(1)3 m/s2 1 m/s2 (2)4 s20、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15竖直平面内,制动 坡床视为水平面夹角为e的斜面。一辆长12 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 为23 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时, 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 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 e=

26、1, sin e=0.1,g=10 m/s2。求:图15(1) 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 制动坡床的长度。【解析】(1)设货物的质量为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 = 0.4,受摩擦力大 小为/,加速度大小为,则/+mgsin e=ma1f=mgcos e联立并代入数据得a1 = 5 m/s2a1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2)设货车的质量为M,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v=23 m/s。货物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 坡床顶端50=38 m的过程中,用时为t,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在车厢内滑动的距离5=4 m, 货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货

27、车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52。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F,F是货车 和货物总重的k倍,k=0.44,货车长度1=12 m,制动坡床的长度为1,贝Mgsin 0+F f= MaF=k(m+M)g 1S = vt2aJ2 1s2=vt_2a2t2 s=s1s2Z=Z0+s0+s2联立并代入数据得1=98 m 21.如图16所示,倾角a=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 m、质量M=3 kg3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m=1 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右2。对木板施加 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

28、擦力等于滑动 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图16(1) 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应满足的条件;(2) 若F=37.5 N,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 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解析】(1)以物块和木板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gsin a=(M+m)a以物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gsin a=ma又 FfFf-mgcos a联立解得F30 N,所以物块能够滑离木板,隔离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cos aMgsin a=Ma1隔离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Rmgcos amgsin a=ma2设物块滑离木板所用时间为t1木板的位移x1=2a1t21物块的位移x2=2a2t2物块与木板的分离条件为Ax=x1x2=L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1.2 s 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v=a2t由公式一2gsin a x=0v2解得x=0.9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