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和能量流动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3323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和能量流动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和能量流动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和能量流动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和能量流动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和能量流动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和能量流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和能量流动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联系框架】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类型有氧呼吸的过程无氧呼吸的过程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呼吸作用的意义能量流动 J食物链 物质循环)渠道食物网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色素及其物理性质和功能(光反应光合作用的过程暗反应光合作用的效率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重点知识联系与剖析】一、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实质通过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通过暗反应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 机物,同时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2. 光合色素及其物理性质与功能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叶 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均不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丙酮

2、、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中。叶绿素a的分子式为C H ONMg,呈蓝绿色;叶绿素b的分子式为C H ONMg,呈黄绿色。55 72 5 455 70 6 4叶绿素吸收光的能力极强,如果把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可以看到光 谱中有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因此,在光谱上就出现了黑线或暗带,这种光谱叫吸收光谱。 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区域有两个:一个是在波长为640nm660nm的红光部分,另一个在波 长为430nm450nm的蓝紫光部分。对其他光吸收较少,其中对绿光吸收最少,由于叶绿素吸 收绿光最少,所以叶绿素的溶液呈绿色。我们在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还会看到一 种现象:试管中的叶绿素

3、的丙酮提取液在透射光下是翠绿色的,而在反射光下是棕红色的, 这是叶绿素的荧光现象。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种,颜色分别是橙 黄色和黄色,功能是吸收蓝紫光。除此之外还具有保护叶绿素,防止强烈光照伤害叶绿素的 功能。植物叶子呈现的颜色是叶子中各种色素的综合表现。其中主要是绿色的叶绿素和黄色的 类胡萝卜素之间的比例。一般来说,正常叶子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约为4 : 1, 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约为3 : 1,叶黄素与胡萝卜素之比约2 : 1,由于叶绿素比黄色的类 胡萝卜素多,所以正常的叶子总是呈绿色。秋天,因低温、紫外线强烈等外界因素和叶片衰 老等内部因素,叶绿素的合成速

4、度低于分解的速度,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而类胡萝卜素分 子比较稳定,不易破坏。所以叶片逐渐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黄色。至于红叶,是因为 秋天降温,体内积累较多的糖分以适应寒冷,体内可溶性糖多了,就形成了较多的花色素, 同时秋天叶子内的pH值改变,叶内呈现酸性,使花色素表现出红色。3. 先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光反应阶段主要进行2 个反应,一是叶绿素吸收光能后受激发而失去电子后,从水中夺取电子,使水分解,经一系 列过程后,生成还原态的氢、NADPH和02,这个过程为水的光解,方程可简写为:2H2O 色素吸收的光能 酶4H+O2;二是将电子传递给NADP

5、+的过程中,将ADP和Pi合成ATP,这个色素吸收的光能 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过程,方程式可简单表示为:ADP+Pi砖ATP。最后电子传酶递给NADP+形成NADPH。这2个过程都是在基粒片层结构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的产物共有3 种:H、ATP和O2其中H和ATP是供给暗反应的原料,O2则释放到大气中,或被呼吸作用所 利用。光反应的进行必须依赖于色素吸收的光能,所以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暗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进行暗反应必须具备4个基本条件:CO2、酶、田 和ATP。其中H和ATP来自光反应,CO2主要来自大气中,酶是叶绿体本身所固有的。暗反应 与光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具备上述4。个基本

6、条件,不论有光和无光都能进行。在暗反应过 程中,首先要用五碳化合物(简写为C5,其化学名称为1,5-二磷酸核酮糖,其中有高能磷酸 键)固定CO2,并迅速生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简写为,化学名称为3-磷酸甘油酸),然后 在NADPH(H还原和ATP提供能量下被还原成糖类(CH2O),在此过程中还将再生出五碳化合物, 所以暗反应是一个循环过程。五碳化合物的再生也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光合作用的意义:第一、制造有机物,实现巨大的物质转变,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 第二、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第三、净化空气,使大气中的O2和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第四、 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

7、球上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只是在距今 12亿至30亿年以前,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 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由于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转化为臭氧 (O3)。臭氧在大气上层形成的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 的紫外线,从而使水生生物登陆成为可能。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 的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是在植物有机体的内部和外部的综合条件的适当配合下 进行的。因此内外条件的改变也就一定会影响到光合作用的进程或光合作用强度的改变。影 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CO2浓度

8、、温度和矿质营养。 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同化co2的速度 也相应增加,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当植物在某一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光合作 用所吸收的CO2与该温度条件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量达到平衡时,这一光照强度 就称为光补偿点,这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受光反应产物的限制。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强 度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时,这一光照强度就称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光 饱和点,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受暗反应系统中酶的活性和CO2浓度的限制在图5-1。f光

9、饱.和点光补偿点在黑暗中呼吸所放出的co2*A光照强度图5-1光补偿点在不同的植物是不一样的,主要与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有关,与温度也有关 系。一般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生植物高。光饱和点也是阳生植物高于阴生植物。所以在 栽培农作物时,阳生植物必须种植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而阴生植物应当种植在阴湿的条件下,才有利于生长发育,光照强度大,蒸腾作用旺盛,植物体内因失水而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如人参、三七、胡椒等的栽培,就必须栽培于阴湿的条 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呼吸作用,总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下制造的 有机物的总量(吸收的CO2总量

10、)。净光合作用是指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或吸收的co2 总量)中扣除掉在这一段时间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或释放的CO2)后,净增 的有机物的量。 温度:植物所有的生活过程都受温度的影响,因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可 以提高酶的活性,加快反应速度。光合作用也不例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正常的光照 强度下,提高温度会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但提高温度也会促进呼吸作用。如图5-2所示。 所以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CC吸收或释放量图5-2CO2浓度: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当环境中的CO2达到一定浓度时,植物 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够

11、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CO2浓度称为CO2补偿点,即在此CO2浓度条 件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环境中的CO2低于这一浓 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低于呼吸作用,消耗大于积累,长期如此植物就会死亡。一般来说, 在一定的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 用强度就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这时的CO2浓度称为CO2的饱和点。如CO2浓度继续升高,光 合作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要下降,甚至引起植物CO2中毒而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如图 5-3所示。O 光合作用的强度图5-3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多种必需的

12、矿质元素。如氮是 催化光合作用过程各种酶以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成成分,磷也是NADP+和ATP的重要组成 成分。科学家发现,用磷脂酶将离休叶绿体膜结构上的磷脂水解掉后,在原料和条件都具备 的情况下,这些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过程明显受到阻碍,可见磷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 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又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以及将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 种子等器官中,都需要钾。再如镁是叶绿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没有镁就不能合成叶绿素。等 等。4. C3植物和C4植物4植物:是指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一个CO2被一个五碳化合物(1,5-二磷酸核酮 糖,简称RuBP)固定后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13、3-碳酸甘油酸),即CO2被固定后最先形成的化合 物中含有三个碳原子,所以称为C3植物。C3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是:叶绿体只存在于叶肉细 胞中,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整个光合作用过程都是在叶肉细胞里进行,光合产物变 只积累在叶肉细胞中。C4植物:是指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一个C2被一个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磷酸 烯醇式丙酮酸)固定后首先形成含四个碳原子的有机酸(草酰乙酸),所以称为C4植物。C4植 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是: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一圈是维管束鞘细 胞,细胞较大,里面的叶绿体不含基粒。外圈的叶肉细胞相对小一些,细胞中含有具有基粒 的叶绿体。通过C4途径固定

14、CO2的过程是在叶肉细胞中进行的。C4中的C转移到C3途径是在维 管束鞘细胞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也是在维管束鞘细 4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生 也主要积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C4植物具有两条固定CO2的途径,即C3途径和C4途径。C4植物通常分布在热带地区光合作用效率较C3植物高,对CO2的利用率也较C3植物高, 所以具有C4途径的农作物的产量比具有C3途径的农作物产量要高,如玉米就属于C4植物。二、呼吸作用1. 呼吸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有机物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 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有氧呼吸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熟记这3个阶段是容易的,但要弄清 其

15、中所隐藏的知识点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必须弄楚以下几点: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是 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一个来自葡萄糖,另一个来自水。这个过程在线粒体 基质中进行;O2参与反应的阶段是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生成水,所以呼吸作用产物水 中的氧来自O2,这个过程在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 应物中的水在第二阶段参与和丙酮酸的反应,生成物中的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02结合 生成的;有氧呼吸过程中3个阶段进行的场所分别是: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 二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进行。无氧呼吸是指不需要氧气条 件下的呼吸作用。由于没

16、有氧气,所以氧化分解有机物是不彻底的。在无氧呼吸的产物中绝 对没有水生成,如在呼吸作用的产物有水生成,一定是进行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分为2 个阶段: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是公共的途径,即一分子葡萄糖被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第二 阶段是利用第一阶段产生的H(NADPH)还原丙酮酸,在不同的植物细胞中,由于酶的不同, 丙酮酸被还原的产物也是不同的,有的是乳酸(如马铃薯、玉米的胚等),有的是酒精(如苹果、 陆生植物的根细胞等)。无氧呼吸过程中的2个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由于陆生植物 的根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所以陆生植物不能长期遭受水淹。但对一些水生植物或湿 生植物(如水稻等)在结构和生理上

17、都有一些适应性的特征,如根、茎、叶中有气腔,根的无 氧呼吸产物不是酒精而是一些其他的、毒性较小的有机小分子物质。2.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公共途径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糖酵解),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糖酵解过程的产物丙酮酸被H还原成酒精和CO2或乳酸等,在不同的 生物体由于酶的不同,其还原的产物也不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被 氧化分解。如图5-4。由于无氧呼吸哪有机物是不彻底的,释放的能量很少,转移到也丁?中的 能量就更少,还有大量的能量贮藏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如酒精乳酸等。有氧呼吸在有氧 气存在的条件下能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

18、解成CO2和H2O,把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释放出 来,约有44%的能量转移到ATP中。所以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的能量比无氧呼吸多得多, 在进化过程中绝大部分生物选择了有氧呼吸方式,但为了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还保留了无氧 呼吸方式。有氧呼吸C6HI2O6无氧呼吸公共途径少量ATP0少量ATP2CHC0C00H(丙酮酸)有02r无o3场所线粒体细胞质基质能量大量ATP无ATP产物II件2C2H5OHh2o7L2C3H6O3能最大彘ATP少量ATP图5-4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呼吸作用是新陈代谢过程一项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它是为 生命活动的各项具体过程提供能量(ATP)。所以呼吸作用在一切生物的生命

19、活动过程是一刻 都不能停止的,呼吸作用的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 能量代谢,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固定的太阳 能。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表面看起来是2个相反的过程,但这是2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在整 个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植物体内,这2个过程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光 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过程产生的ATP主要用于暗反应,很少用于植物体的其他生命活动过程,呼吸作用过程释放 的能量主要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过程,包括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如图5-5。图5-5影响

20、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 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图5-6曲线所示。I 一 , A图5-6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降低温度,以减 少呼吸消耗。温度降低的幅度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否则细胞受损,对病原微生物的抵 抗力大减,也易腐烂损坏。氧气: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也影响到呼吸 的性质。绿色植物在完全缺氧条件下就进行无氧呼吸,大多数陆生植物根尖细胞的无氧呼吸 产物是酒精和CO20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所以大多数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在 低

21、氧条件下通常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都能发生,氧气的存在对无氧呼吸起抑制作用。有氧呼 吸强度随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关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与氧浓度之间的关系用图5-7的曲 线来表示。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氧气对发酵有抑制作用。图5-7的曲线也适用于对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描述。根据氧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水果时 就降低氧的浓度,一般降到无氧呼吸的消失点,如降得太低,植物组织就进行无氧呼吸,无 氧呼吸的产物(如酒精)往往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而影响蔬菜、水果的贮藏保鲜。82的释放量图5-7 CO2:增加CO2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 释。据

22、此原理,在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三、碳循环和能量流动1 .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存在形式是碳酸盐和CO2 ;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在生 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流动是以有机物的形 式进行的。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群落中的 有机碳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归还到无 机环境中。22在正常情况下,碳的循环是平衡的,但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 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已经脱离碳

23、循环的碳元素,在很短的 时间释放出来,就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的CO2含量迅速增加,进而导致气 温上升,形成“温室效应”。22.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 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同。流入一个营 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如羊吃草,不能说草中的能量都流入了 羊体内,流入羊体内的能量应是指草被羊消化吸收后转变成羊自身的组成物质中所含的能量, 而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的能量则未进入羊体内,不能算流入羊体内的能量。一个营养级 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

24、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 就是贮存在构成有机体的有机物中;三是死亡的遗体、残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 四是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在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与碳循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是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只能从第 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一般不能逆向流动。这是由于动 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确定的。如狼捕食羊,但羊不能捕食狼。逐级递减是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 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人后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

25、%20%的能 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能量金字塔是指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按营养级由低到高绘制成 的图形成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金字塔。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也就越多;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也就越少。在食物链中营 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这是由能量流动规律决定的。研究能量流动规律有利于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 高效地流动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根据能量流动规律建立的人工生态 系统,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经典例题解析】例题1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

26、述中,错误的是()A. 叶绿体离开叶肉细胞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 温度降到0C时依然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C. 叶绿素吸收的光能要转移给ADP形成ATPD. 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有许多酶参与催化作用解析A是错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色素和全部 的酶都在叶绿体中,科学家在研究叶绿体的结构和光合作用过程时都是通过离体叶绿体进行 的,离体叶绿体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B是对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 和最高温度,在不同的植物是不一样的这与植物的原始地理分布有关,分布在热带地区的植 物,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较高,但在寒冷地区分布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 温

27、度就较低,特别是分布在北极圈内的植物和高原植物,是能够在0C左右的条件下正常生长 发育的;C也是对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后,其中的一个电子由基态被激发到激发态而成为高能 电子,经传递而离开叶绿体,此时叶绿素分子中就缺失一个电子,叶绿素分子就从水中夺取 一个电子,水就被分解,而在电子传递过程中,高能电子中的能量就释放出来用于将ADP和 Pi合成ATP。D是对的,在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中进行的每一步反应都是需要酶来催化的。答案A例题2 图5-8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 果有锡箔覆视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本实验证明()图5-8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8、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光合作用放 出氧气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B. C. D.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的分析题。光照24小时,叶片裸露的部分进 行光合作用,脱色后用碘处理变蓝,说明有淀粉生成,应选;有锡箔覆盖的位置,因没有 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未产生淀粉,用碘处理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没有光就不 能进行光合作用,应选。答案 C例题3 (1998年上海高考试题)对某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秒钟;(乙) 光照5秒后再黑暗处理5秒,连续交替进行20分钟。若其他新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 植株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A.甲多于乙B.甲少于乙C.甲和乙相等

29、D.无法确定解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两者在不同的酶的催化作用下独 立进行的。在一般情况下,光反应的速度比暗反应快,光反应的产物ATP和H不能被暗反应 及时消耗掉,原因是催化暗反应的酶的催化效率和数量都是有限的。持续光照,光反应产生 的大量的H和ATP不能及时被暗反应消耗,暗反应限制了光合作用的速度,降低了光能的利 用率。但中间间隔5秒钟无光,有利于充分利用前5秒钟的光反应的产物,从而提高了对光 能的利用率。在光照强度和光照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制造的有机物相对多一些。答案B例题4 图5-9表示绿色植物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

30、回答下列问题:光窟用强度图5-9(1) 从图中曲线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2) 根据你对图中曲线的分析,你认为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你认为在温度为40r,光照强度为c时,限制光合作用进行的内在因素是, 外界因素可能是。(4) 在光照强度为b的条件下,温度为30 r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是, 如果大棚栽培蔬菜,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什么措施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原因 是。(5) 在光照强度为b、温度为20 r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是,如果 大棚栽培蔬菜,此时应采取什么措施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原因是。解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如水分、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

31、均对光合作用产 生影响。根据题于部分的要求,已不考虑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光照 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是: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温度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影响不大,但对暗反应的影响很大,主要是影响暗反应过程 中的酶的活性,所以在光照充足,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主要是受暗反应的限 制,此时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对暗 反应过程没有直接影响。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较低的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内 在因素

32、是光反应,此时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如果光照条件和温度都适宜时,限 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的浓度、酶的数量和酶的最大活性的限制。答案(1)光照强度和温度2 (2)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增强(3)暗反应过程中的酶的数量和酶的最大活性CO (4)光反应 适当降低温度 降低呼吸消耗(5)暗反应中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提高暗反应过程中酶的活性例题5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A.葡萄糖一丙酮酸一水B.葡萄糖一丙酮酸一氧C.葡萄糖一氧一水D.葡萄糖一丙酮酸一 CO2解析 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

33、糖在无氧参与的情况下 分解成丙酮酸,同时产生H和少量的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同时产生H和少 量的ATP;第三阶段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还原从空气中吸收进来的氧,生成水, 同时产生了大量的ATP。从C6H12O6H氧化分解产生H2O和CO2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中团 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一丙酮酸一cq2o22答案D例题6图5-10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 化。请据图5-10回答下列问题:22图 5-10(1) 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2) 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

34、此时该器官的 呼吸作用方式是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3) 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 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解析 根据图5-10所示曲线,在氧浓度大于10%时,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等, 说明该非绿色组织此时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呼吸底物主要是葡萄糖,因为以葡萄糖为呼吸底 物时,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是相等的。在氧浓度小于 10%时,CO2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有一部分

35、CO2是通过无氧呼吸释放出来的,所 以在氧浓度小、于10%时就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存。第3小题的计算方法是:在外界氧浓 度为45%时,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 4,则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的相对值也应为0. 4, 有氧呼吸分解1mol葡萄糖释放6molCO2,所以通过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应为0.4/6。 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相对值为0. 6-0. 4=0. 2,按题意该非绿色组织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 和CO2分解1mol葡萄糖释放2molCO2,所以通过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相对值为0.2 / 2。由 此可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数是:*(0. 2/2)/(0.4

36、/6)=1. 5。 释放的能量无氧呼吸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数是:(0. 2 / 2)X 196. 65- (0. 4/6) X2870=0. 1027。无氧呼吸转移到ATP中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数是:(0. 2/2) X61. 08- (0. 4 / 6)X1255=0.073。答案(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有氧呼吸 葡萄糖(3)1. 5 0. 1 0. 07例题7 (1997年上海高考试题)在A、B两玻管内盛有稀葡萄糖溶液20mL。在A管内加入 一不定数目的某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在B管内加入数目相同的另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再向两玻管液体内充入空气后,迅速将玻管密封,放置在光照明亮处。

37、实验员每隔一定时间从两 破管内分别取出少量溶液,测定内含02和C02浓度,历经3h,其数值变化如图5-11所示。然 后撤去光照,再重复上述测定工作,双历经3h。问:图 5-11(1) A管内液体呈何种颜色? 。说明判断依据。(2) 在最初3h内,两玻管内的葡萄糖浓度是否都下降了?清说明理由。(3)撤去光照后3h内,AB出两管液体中O2和CO2浓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的原 因,并把变化情况画在上述两图的右半部分。22解析根据题意,在A、B两试管内分别装有两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开始充入空气,后密 封,说明与外界不再发生物质交换。从实验结果分析:A管内02浓度在增加,CO2浓度却下降,说明A管内

38、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能够吸收CO2释放 02。由此可确定A管内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是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 所以A管内液体的颜色应是绿色的。在最初实验的3h内,由于有光照,从实验结果分析光合 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撤去光照后,A管内的藻类就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但呼吸作用照常进行,所以O2的浓度开始下降,CO2的浓度开始上升。B管内的实验结果是CO2浓度增加而O2的浓度却下降,说明其内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消耗O2 释放CO2,由此可确定B管内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培养液中的葡萄糖被这种 生物消耗而下降。这种单细胞产核生物有可能是酵母菌。光照对这种

39、生物的代谢不发生影响。 撤去光照,呼吸作用照常进行,o2浓度继续下降,CO2浓度继续上升。答案(1)绿色A管中单细胞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内必含有叶绿素(2)A 管内葡萄糖浓度不会下降A管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糖类合成大于消耗,B管内葡 萄糖浓度会下降,B管内生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可要消耗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3)见图5-12。窿姓ZOU母“O图 5-12例题8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在白天适当降温B.在夜间适当提高温度C.在白天和夜间都适当提高温度 D.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在白天(有光)蔬菜既能进行

40、光合作用, 又能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远大于呼吸作用。故适当提高温度,使酶的活性增强,就会 使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当然呼吸作用也会增强,但适当提高温度使呼吸作用增加的 幅度比光合作用小,蔬菜在白天就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 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故夜间适当降低温度,使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减慢, 分解有机物减少,从而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答案D例题9在某湖泊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 60mol的O2, 则其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可达()2A.1255kJB.2510kJC.2870kJD.5740kJ解

41、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 60mol氧气,则制造的葡萄糖是10mol,即生产者固定 的太阳能为10X2870kJ。计算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为多少,应按传递效率最高计 算,即 10X2870kJX20%=5740kJ。答案 D例题10生态系统中,以CO2的循环开始于()A. CO2在生物体的内扩散作用B.绿色植物固定CO2的光合作用C.各种动物对有机物的同化作用D.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因为CO2进入生物群落首先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CO2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 有机物,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最后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 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变成CO2和水而重新释放到大气中。所以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循环开始 于绿色植物固定CO2的光合作用。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