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3339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9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省泰兴中学地理组朱瞳瞳亚洲【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 间分配上来看,夏秋季节多,冬春季 节少;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岭一一淮河是我国南方丰水区和北方缺水区的一条重要分界线,也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 线。从我国各大江河径流量来看,长江、珠江、水资源总量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 河、滦河、辽河径流量较少,水资源十分紧。再加上近几十年来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 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加剧了北方水资源紧缺的程度。此外,我国水资源综合利 用率也较低,浪费和污染都相当严重。因此,近几十年来,淡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我 国北方地区经济的

2、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必 须实行跨流域调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到北方来。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三线: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 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 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 线经输水到、威海。规划分三期实施。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岔渠首闸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沿唐白河流 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以西孤 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

3、、天津。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 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 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 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 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 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 甘、宁、陕、晋鄢省(自治 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 平原的缺水问题。【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南部为热带气候,年均降水不足300毫米, 干旱半干旱地区占陆地国土面积的60%以上,巴基斯坦为农业国,耕地集中在印度河 平原,由于气候干旱,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靠灌溉。印度河是巴基斯坦最主要河流 印度河流域灌溉历史悠久。西水东调工程是巴基斯坦印度河计划的主要目标也是当今 世界上调水量最大

4、的工程。西水东调工程系统包括:印度河干流调水系统。有两条调水线路,一是在劫希马闸上引水到杰卢姆河,引 水渠长101千米,二是在当萨闸上引水到奇纳布河,引水渠长61千米。奇纳布河调水系统。共分三段,其一是从奇纳布河特里木闸上引水到拉维河锡德 耐闸上,引水渠长71千米,其二是从锡德耐闸上引水到萨特莱杰河梅尔西闸上,引水 渠长100千米,第三段是从萨特莱杰河梅尔西闸上引水到巴哈瓦尔河,引水渠长16千 米。w r-杰卢姆河调水系统。第一段是在杰卢姆河腊尔闸上引水到奇纳布河卡迪拉巴 -T -德闸上,引水渠长48千米,引水流量为538 立方米每秒。第二段是从奇纳布河卡迪拉 巴德闸上引水到拉维河巴洛基闸上,

5、引水 渠长129千米,引水流量为527立方米每 二.秒。第三段是从拉维河巴洛基闸上引水到 特特莱杰河莱曼基闸上,引水渠长86千米, 引水流量184立方米每秒。【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以色列地处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干热,冬暖湿,降水北多南少。为此, 把北方较为丰富的太巴列湖水来解救南方地区的沙漠干旱地,这就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 程。北水南调工程从1953年开挖6.5千米长的艾拉本隧洞开始,由输水隧洞将湖水送 到调节池,经检测化验、沉沙、灭菌消毒处理,达到饮用水标准后,输入径2.8米的主 干管道,送到以色列的行政中心、最大的城市特拉维夫的东北部。在特拉维夫主干管道 分为东西两路,向南输送到格夫

6、沙漠干旱地。输水管线南北总距离约300千米,沿途 设多座泵站加压,并吸纳全国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源。同时,该工程向外辐射的供水管 道与各地区的自来水管网相连通,形成了一个全国统一取水、统一调配、统一供水的管 道系统。【朝鲜】价川一台城湖调水工程2002年,朝鲜建成了依靠水位落差自行流淌灌溉的价川一台城湖引水渠,创造了 朝鲜灌溉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价川一台城湖引水渠因始于平安南道价川、止于南浦市 台城湖而得名,全长150余千米,是朝鲜近年来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价川一台城湖 引水渠可送水至朝鲜广大西部地区,补给沿线21个水库,浇灌10万公顷水田与旱地, 每年节省1.5亿度电,对缓解朝鲜用电紧发挥了重

7、要作用。【前联】俄罗斯境河流总长度为960万千米,河水流量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俄罗 斯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分布不平衡,人口稀少的北部和东部寒冰地区密布着众多的河流, 占了俄罗斯水资源总量的88%,而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和工农业生产的南部和西部水 资源却只占了 12%。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联时代共建设了 15项调水工程, 年调水量达480多亿立方米。较著名的有:大土库曼运河、伏尔加一莫斯科调水工程、 纳伦河一锡尔河调水工程、库班河一卡劳斯河调水工程、瓦赫什河一喷赤河调水工程等。大土库曼运河调水工程自东向西贯穿土库曼斯坦国全境。该运河长1100千米,是联时期修建的最长的运 河,被称为

8、世界“运河之王”。运河主要用于比较干旱的里海沿岸平原南部、阿姆河下游 及卡拉库姆沙漠西部地区的农田灌溉。由于土库曼斯坦80%的领土是卡拉库姆沙漠,因 此该运河目前对土库曼斯坦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额尔齐斯一卡拉干达运河调水工程联时期修建的第二大运河调水工程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境的额尔齐斯一卡拉干达运 河。横跨巴甫洛达尔和卡拉干达两个州。解决哈萨克斯坦等工农业用水短缺问题。伏尔加一莫斯科运河调水工程莫斯科曾经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20世纪30年代初,联政府考虑到首都的发展, 决定修建莫斯科运河,从水资源丰富的伏尔加河上游调水,保证首都的水供应。莫斯科 运河自1932年底开始建设,到1937年5

9、月份结束。到1952年,联还修建了连接伏尔 加河和顿河、长101千米的列宁运河。这些运河通过调水保证了莫斯科的用水,改善 了莫斯科地区的卫生状况,运河沿途还可以进行水力发电。【马来西亚】东水西调工程马来西亚将在2004年进行东水西调跨州输水计划,以解决经济快速发展的雪兰莪 州与吉隆坡的水荒问题。马来西亚政府将从水源丰富的亨州输送经处理的饮用水到雪兰 莪;当局已决定从与雪兰莪毗邻的亨东部小镇文冬的地里望河抽取河水,经处理后再输 送到雪兰莪。【印度】萨尔达-萨哈亚克调水工程印度萨尔达-萨哈亚克调水工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已经正常运 行30余年。该工程位于印度北方邦,从发源于尼泊尔境喜

10、马拉雅山南麓的卡克拉河和 萨尔达河取水并送水到恒西平原。【哈萨克斯坦】额尔齐斯一卡拉干达运河调水工程额尔齐斯一卡拉干达运河横跨巴浦洛达尔和卡拉干达两个州,其取水枢纽位于额尔 齐斯河支流别洛伊河上,途经埃基巴斯图兹市,到卡拉干达市区结束。【美国】美洲美国已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10多项,主要 为灌溉和供水服务,兼顾防洪与发电,除加州最大的北水南调工程外,其它较重要的调水工程还有:科罗拉多一大汤普森工程、煎锅一 阿肯色河工程、中央河谷工程、中部亚利桑那工程等。北水南调(加州工程)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北部气候湿润多雨,萨克拉门托河水系水量丰沛。 南部气候干燥,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美国著名的

11、地带,那里生活着该州2/3的人 口,水源却与人口成反比例。一首南加州从不下雨唱出了加州人的心声。加州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 考虑解决北涝南旱的调水之策。工程引加州北边的奥罗维尔湖的水到南端的佩里斯湖整 个调水工程主干道占加州南北总长度的2/3,水越过蒂哈查皮山,流到干旱的加州南方 区,此工程成为目前美国最大的调水工程。中央河谷工程兴建中央河谷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河谷北部萨克拉门托河的多余水量调至南部的 圣华金流域,在水源充足的河谷北部萨克拉门托河上游兴建沙斯塔水库,将汛期多余的 洪水拦蓄起来,在灌溉季节将水经萨克拉门托河下泄至萨克拉门托圣华金三角洲,经三 角洲横渠过三角洲到南部的特雷西泵站,

12、经该泵站将水分成两股,一股入康特拉-科斯 塔渠输水到马丁斯水库,向旧金山地区供水,另一股通过三角洲门多塔渠流入弗里恩特 水库,最后通过弗里恩特-克恩渠把水调向南部更缺水的图莱里湖陆河流域。【加拿大】魁北克调水工程该工程主要是将拉格朗德河邻近流域东 北部的卡尼亚皮斯科河及西南部的伊 .斯特梅恩河的水调至拉格朗德河(见图)。受水的拉格朗德河发源于加拿大魁 北克省的瑙科坎湖,先向北,后向西, 先后接萨卡米河、卡瑙普斯考河等支 流,最后注入詹姆斯湾。拉格朗德河是 加拿大詹姆斯湾五大水系之一,蕴藏着 丰富的水能资源。调水工程的目的是水力发电,以便在满足魁北克省电力需求的同时,也可将剩余电 力出售到美国东

13、北部地区。【秘鲁】东水西调(马赫斯)工程由于历史原因,全国人口和经济多集中于西部及中部干旱地区。首都利马也位于西 海岸中部的干旱地区,是一座被沙漠环绕的城市。干旱成为阻碍秘鲁西部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制约因素。秘鲁东部为亚马河上游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大量水资源 根本得不到利用。为了改变水资源不合理分布的局面,发展秘鲁经济,政府作出重大的 战略决策,集全国之力,修建马赫斯调水工程,将东部充沛的水资源,引到西部安第斯 山区,彻底解决首都利马及西部其他大城市严重缺水的问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 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导电厅.马赫斯调水工程酝酿多年1971 信心;年开工建设。规划调水工程在安第

14、斯 云山区建两座水库作为调水水源:在 科尔卡河上建孔多罗马水库,大坝高 100米,坝顶高程4185米,库容2 .85 亿立方米,用于调节科尔卡河径流。 在亚马河水系上游的阿布里克河 上修建安戈斯图拉水库,坝高105米, 坝顶高程4180米,库容10亿立方米,通过17千米长的隧洞和明渠将大西洋水系阿布里克河水调入太平洋水系的科尔卡河。 然后通过89千米隧洞和12千米明渠,将水调入西瓜斯河。而后利用约2000米落差建 两座水电站,为阿雷帕省等地供电,发电尾水进入西瓜斯河,用于发展灌溉。非洲【埃及】埃及地处副热带,全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年均降水 量为200毫米。埃及适合人居

15、和生产的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4%,即尼罗河三角洲和尼 罗河谷地。从飞机上鸟瞰埃及全境,会看到一条绿色的、狭长的锦带绵延1350千米, 穿越广袤的北非沙漠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这条只占全国国土面积5%的尼罗河谷地带却 集中了埃及7000万人口。为了扩展生存空间,造福子后代,埃及政府从上个世纪90 年代末开始兴建东水西调和西水东调两个大型水利工程,旨在通过对有限水资源最大化 利用,实现国民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西水东调工程西水东调工程是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起建萨拉姆渠,引尼罗 河(杜米亚特河)水向东,穿越伊士运河,调到西奈半岛去灌溉那里的干旱土地。通过 调水,伊士运河两岸将新增耕地25

16、万公顷,为15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缓解了埃及 粮食的短缺状况,促进了当地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东水西调工程1997年1月开工的图什卡运河工程东起尼罗河干流上的纳赛尔湖,西至埃及西南 部沙漠腹地,包括18个提水站、3个备用提水站、一条50千米长的和两条各长数百千 米的支渠。据悉,第一阶段工程包括两个大型提水站、50千米长的干渠和一小段支渠, 2003年已经竣工。据介绍,整个东水西调工程将使埃及西南部大约42万公顷的荒漠变成农田。在新 开垦地区,将兴建15座城镇,在20年计划安置至少20万移民,以缓解尼罗河沿岸地 区人口过度密集的压力。【毛里塔尼亚】南水北调工程拟于2004年下半年进行招标并实施的毛

17、里塔尼亚南水北调项目,全称为塞加尔河 至努瓦克肖特市饮用水供水项目,简称阿夫杜特埃萨哈利项目即将启动。在毛里塔尼亚南部塞加尔河毛里塔尼亚一岸的阿夫杜特埃萨哈利村建第一扬水 站;在通往首都的普依耐德村建第二扬水站;在距首都努瓦克肖特17千米处的贝尼纳 吉村建第一水处理厂。从塞加尔河至纳吉村全长170千米铺设直径为1.4米的输水管道 (球磨铸铁管),在贝尼纳吉村的第一水处理厂还同时修建一容量为12万立方米的蓄 水池。在首都努瓦克肖特,兴建第二(最终)水处理厂及容积为5000立方米的水塔, 向首都直接供应自来水(饮用水)。【南非与莱索托】莱索托高地工程莱索托王国是南部非洲一个小国,四周被南非所包围,

18、是典型的国中之国。由于它 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国家,水资源丰富,年降水量在700- 1000毫米左右,因而素有“天上王国”之称。南非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有4000万人口,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64毫米,全国 21%的地区降水量低于200毫米,平均每10年就出现一次干旱,水资源极为匮乏。豪 登省是南非的工业和经济中心,主要从事矿山开采,对水的需求量很大,迫使南非想尽 各种办法解决缺水难题。南非与莱索托政府于1986年10月正式签订了两国间的供水条约。根据条约,由 南非投资,在莱索托境兴建5座大坝和200千米的穿山隧道。整个项目预计2020年竣 工,届时,奥伦汁头将有40%的高质量蓄水通过这个系统

19、输送到南非境的瓦尔河,而 这些源源不断的河水将大部分流入南非豪登省,从而大大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欧洲【西班牙】北水南调工程西班牙地处伊比利亚半岛古老的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海洋性气候,雨水相对较多。 南部和东南部则干旱少雨。“水资源整治计划”的主体是实施北水南调工程。西班牙境的 塔霍河、杜罗河和瓜的亚纳河均向西南流经葡萄牙注入大西洋。另一条较大的瓜达尔基 维河也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大西洋。只有埃布罗河流向东南注入地中海。埃布罗河是西班牙境最大的河流,经论证,从埃布罗河实施调水工程既不会破坏该 流域的生态环境,也不会影响沿岸人民的利益。根据此项调水计划,西班牙将从北部莱 里达至南部木尔西亚之间修建一条长362千米的引水渠,贯穿流向一致的埃布罗河、 胡卡尔河和塞古腊河,即把这三条注入地中海的河流连成一体,形成与地中海海岸平行的供水带。每年从埃布罗河调水即可缓解该地区旱情。【法国】法国为了满足灌溉、发电和供水需要,于1964年动工兴建了迪朗斯一凡尔顿调水 工程。工程于1983年建成,设计灌溉面积6万公顷,年发电量5.75亿kwh,并供150 万人饮水。此外,法国还有勒斯特一加龙河等调水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