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3377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叶县洪庄杨乡中: 陈俊华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学设计 平顶山市叶县洪庄杨乡中 陈俊华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认识过圆这种几何图形、画图、圆的周长、面积的公式;学生已通过折纸,对称、平移、旋转等方式认识圆的有关性质,积累了对圆的一些认识,具备了画圆和计算机周长、面积的基本技能,了解了圆是轴对称圆形和中心对称圆形等基础知识。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圆的周长、面积公式,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公式的如何运用,获得了数学知识在日常的重要性,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经历了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二、教学任务

2、分析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例来归纳出圆的定义,虽然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圆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抽象出“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的概念。本节主要是通过一些日常生活原例子,使学生体会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应力圆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圆的相关概念;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形成圆的概念的过程,经历探索点和圆位置关系的过程。2 理解圆的概念,理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能根据条件画出符合条件的点或图形,初步形成集合的现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让学生

3、在经历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探索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索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2在学习中体会圆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的定义理论,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圆的概念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四、教学过程1、套圈若干、小球一个,靶盘、镖,车轮模型;2、课前学生准备(1)细绳(2)圆规和刻度尺 (二)整个教学活动叙述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实际生活原感受,概括定义)1、 揭示概念产生的背景(多媒体辅助)2、 猜谜语:兄弟千百个,围在它四周,到它等距离,亲密又团结(打

4、一几何名次)(设计意思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美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引入正题做准备。)2、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情境问题: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轮能否做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多媒体演示)(2)如图,A,B表示车轮边缘上的两点,点O表示车轮的轴心,A,O之间的距离与B,O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3)C表示车轮边上任意一点,要使车轮能够平稳滚动,C,O之间的距离与A,O之间的距离应满足什么关系?(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以车轮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是要使车轮平稳滚动,车轮上任意一点到轴心的距离都是一个定值

5、。)3、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议一议 :一些学生在做投圈游戏,他们呈“一”字排开。这样的对形对每个人都公平吗?你认为应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通过对游戏队形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本质特征,为下面引出圆的定义做准备)用多媒体演示圆定义:(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经学过圆的概念,在本节课是利用集合的观点对圆下的描述性定义,让学生理解定义只要抓住“两要素”。)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以点0为圆心的圆记做0,读做“圆0”。(注:从圆的定义可知:圆是指圆周而不是圆面。)4、确定圆的要素:观察这些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圆心和半径 确定一个圆的要素:

6、一是圆心,二是半径(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二、第二环节:探讨研究议一议把小球放在教室中间,让最后一排的学生做投圈游戏。这样的队形对每个人都公平吗?为什么?你认为他们应当排成什么样的队形?此问题学生可能有多种想法,比如正方形的顶点,在予以肯定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设置下列问题:1) 如果有更多的同学参加游戏,排成什么样的队形对每个人都公平?让学生初步形成集合的观点,对轨迹的意识和感受。2) 让甲生站好位置套圈(即设置定长),为保证游戏的公平,根据1)的经验,其他同学应站在什么位置上?他们到小球的距离有什么关系?3) 通过实例和游戏,你能描述什么是圆吗?进一步将问题情境化、生活化,产生

7、兴趣并主动探究,通过引导用集合的观点给除圆的描述性定义,初步理解确定圆的两个要素。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圆(circle),其中,定点称为圆心(centre of circle),定长半径称为半径(radius)的长(通常也称为半径),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做O,读作“圆O”.想一想 :出示圆形靶盘,让学生向上面投了五枝飞镖,它们分别落到了A,B,C,D,E点,由图可以看出,点A,C在O内,点B在O上,点D,E在O外。点A,B,C,D,E到圆心O的距离与O的半径有怎么样的大小关系?你能根据点P到圆心O的距离d与O的半径r的大小关系,确定点P与O的位置关系吗?(也可让学生用通

8、过平移点,观察“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观察出位置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使知识形成于实践中。并与后面的“试一试”相互衔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点在圆外,即这个点到圆心的距离 半径;点在圆上,即这个点到圆心的距离 半径;点在圆内,即这个点到圆心的距离 半径。做一做:设AB=3cm,作图说明满足下列要求的图形:(1)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等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2)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小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三、巩固新知 形成技能试根据圆的定义填空:1、圆上各点

9、到 的距离都等于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 1、已知O的半径r=2cm, 当OP 时,点P在O上;当OA=1cm时,点A在 ;当OB=4cm时,点B在 做一做:(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再次经历用集合的观点理解图形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渗透了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交集法)2、已知AB=3cm,作图说明满足下列要求的图形:(1) 到点A的距离等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2) 到点B的距离等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观察(1)(2)图形,请你说出到点A和B的距离都等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3) 画出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小于2cm的所有点 组成的图形。变式练习:设3cm,作图说明满足下列要

10、求的图形到点的距离小于2cm,且点的距离大于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考考自己1、课本P87习题3.1第1,2两题 2、家庭作业思考课本P88“试一试”、六、教学反思 1、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例如:一开始的一幅图就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产生许多的遐想,对这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可谓成功了一半,再加上对日常生活中利用圆的例子,教师在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后,再提出未讲到的或未知利用圆的什么性质的例子。(如锣鼓),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拓广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逐渐关注来源于

11、自然社会与其他科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们许多教师都存在着一种误区这些是好学生,学得好,那些是差生,根本是学不好。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优秀的一面,在这节课中,讲到圆的应用,飞镖这个游戏,每个同学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展示自己,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促进进一步发展。 3、注意改进的方面 对于较为显浅的问题学生往往反应较快,容易接受,但要运用合情的推理和初步演泽推理时,学生通常没有了激情,甚至没有信心和勇气。因此教师及时适当的启发、引导、鼓励、明确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