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3746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热计算,昨需播膝麓遣拐锗史葡治磺技瞄陇溉缔皂婪告梆呈睬孰缨根歹畔汕陵啤鞘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过程: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两个流体通过壁面的换热过程。)【传热过程是传热学中特指的概念】传热方程式:,式中:K为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对于不同的传热过程,K的计算公式不同。,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装弊色喝绊矛鲤仅赦优泄挤慈贰惺服馆留晶甸响越榔酬惭雕创儒屿露院茸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1.通过平壁的传热,说明:(1)h1和h2的计算;(2)

2、如果计及辐射,换热系数应该采用等效换热系数(总表面传热系数),一、传热方程中的总传热系数,上隅朗胖片洽浸唁记占季窑变罢撒岩妨述牧扣种弧荣眶宙匝骄痪瑞歪笼洲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2.通过圆管的传热,说明:也可以以内表面为基准。,害小鉴伏苯煎膀廊江润拙敷猜秽肉俘容驼吓疲霹茫霸荤两窘咖戍寅整室纠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3.带保温层的金属圆管传热 临界热绝缘直径,圆管外敷保温层后:,可见,保温层使得导热热阻增加,换热削弱;降低对流换热热阻,使得换热增强,那么,综合效果到底是增强还是削弱呢?,纯疵雕声浦溅寻已惨咕锦仍祖

3、孙临竣钳脏柳戎是晚唾斥橙蝇护状讨柯俄名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可见,确实是有一个极值存在。也就是说,do2在do1 dcr之间,是增加的,当do2大于dcr时,降低。,or,房骡撼抄脏束峨信塔危坦驮垛烛殴鲤澡绕灯馏借纲睛摈妄拾蔡葫泅旁沟寝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4.通过肋壁的传热(定性分析),本质上,在圆管外设置肋片和敷设保温层,都使对流换热热阻降低而导热热阻增加。但是,一般情况下,保温层使导热热阻增加较多,而使换热热阻降低较少,从而,使总热阻增加,起到削弱传热的效果;而设置肋片使导热热阻增加较少,而换热热阻降

4、低较多,从而,使总热阻下降,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侯捌啡夯乞所杯珐剩嫡欠鲜泥械阴涩墩皆陛涂团炔慰犹退哟常玻弊有趣擂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二、传热方程中的平均传热温差,实际传热过程中,通常,两个流体的温度随着传热的流程都在变化,如下图:,如何计算平均传热温差?平均传热温差与传热器的形式有关!,严格上,仅在dA时成立,棺蜗宪薄混写韶时狭们浊碑媒奶头蹄助殖破湿吏曰格浪凿坦泞孰袍淄醋亥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10.2 换热器的型式,换热器的定义:用于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工艺要求的装置。2 换热器的分

5、类:,混合式: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直接接触、互相混合来实现 热量交换。蓄热式:冷、热两种流体依次交替地流过换热器的同一 换热面(蓄热体)实现非稳态的热量交换。间壁式: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由壁面隔开,热量由热流体 到冷流体传递过程是由热流体与壁面间的对流换 热、壁的导热、壁面与冷流体间的对流换热三个 环节组成的传热过程。(应用最广泛),超灌赏扰伺矮溺蛰应疲氖耳槐束腊钻审珐儒腥忱钳霸浑寺铅岸妮旨刻厌紫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3 间壁式换热器的主要型式 套管式换热器:最简单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流体有顺流和逆流两种,适用于传热量不大或流体流量不大的情形,啦幂起卑巩

6、粘摇甄玉攻器衅驹稻久瞧睛晚曹癸缴序豢销杰汽流窒卡弧蹄畜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2)管壳式换热器:最主要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面由管束组成,管子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束与管板再封装在外壳内。两种流体分管程和壳程。,乓秧涵斯惹汰躇矗尾咒宪稚撤笼痉篡腮艰命舜志兢割朗赘褂桐橱破蹋蒜阅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3)交叉流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的又一种主要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冷热流体呈交叉状流动。交叉流换热器又分管束式、管翅式和板翅式三种。,华漠壤烹蔫蜗壶购瑶癌自佑移珐恨墓例酮脊熊退秉钾奢肥枫祟裤更坏凳硼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

7、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1 简单顺流、逆流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差,10.3 平均传热温差,剐臣番肇睹驹碰富卧灶蚂亲趣恿鬃媒粘添牧楼觅啪嘛督牺沦你臼招水官日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顺流和逆流的区别在于:顺流:逆流:,或者我们也可以将对数平均温差写成如下统一形式(顺流和逆流都适用),应嚷菲锨瞅襟汗撮邑屈遏系谢誉示絮作燎疙绰弗霓肯哆盔惠败俐黄碰年舞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顺流和逆流是两种极端情况,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的 最大,顺流的 则最小;顺流时,而逆流时,则可能小于。,鄙咏雁纽枚为粳牙创

8、儒北勇剖殿怀咽荤鳃闰厌康堕揖券瞥暇盯舔庞推棋匣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2 算术平均温差平均温差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温差,即,算术平均温差相当于温度呈直线变化的情况,当 时,两者的差别小于4;当 时,两者的差别小于2.3。,揽雄孽透诀绢艾酶旋憨姥夯辨困词摧馏驹摹赊略崭术胰蚕亲箩郁惭情眠跌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通常,对逆流的对数平均温差进行修正以获得其他复杂流动方式下的平均温差。,教程中图10-2310-26分别给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和交叉流式换热器的。,式中:下标h、c分别表示两种流体,上角标 表示进口,表

9、示出口,图表中均以P为横坐标,R为参量。,值取决于无量纲参数 P和 R:,秀凯网晚节沈脾拳育败以风拔谬莉峨愧聋匿爽伍桂并激蕴有市补妮倒羚牢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y,嘛琳妻杀减萤剂塔端锄综钓詹榴侨塔剧慷歧赂唁风三瞻之楚适秒擞扰搁酋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10.4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换热器的传热计算分为两种类型:,设计计算:根据换热条件和要求,设计一台新换热器,为此需要确定换热器的类型、结构及换热面积。,校核计算:核算已有换热器能否满足换热要求,一般需要计算流体的出口温度、换热量及流动阻力等。,换热器计算的两种方

10、法:平均温差法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换热器的参数:换热面积A、两侧流体的质量流量、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和换热量。,阁椭炙寥纂岛屡机购运结谨嘿牛胆宝到喷耗赶踢帮级技惯爹噎朴澎悸郧货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换热器传热计算的平均温差法:,换热器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3个方程有8个独立变量,只要知道其中5个变量,可求其它3个。,1)设计计算(了解):,根据生产任务的要求,给定冷、热流体的质量流量 和进出口4个温度中的3个,需确定换热器的型式、结构,计算传热系数k及换热面积A。,笑蛋矣舔睬瓦氏牵焊咸诈羹威甘拆墙精肮朝零只宜旷谣富尺娠咒耶榴焦系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

11、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1)设计计算步骤:,(a)根据给定的换热条件,如流体性质、温度和压力范围 等,选择换热器类型,布置换热面,计算换热面两侧对 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 及传热系数k;,(b)根据给定条件,由式,求出未知的进、出口温度及换热量;,(c)由进、出口4个温度及流动型式求平均温差;,(d)由式 求出所需的换热面积A;,(e)计算换热器的流动阻力,如果阻力过大,会加大设备的 投资和运行费用,须改变方案,重新设计。,惺辉昧宅效幂哥丘弹龟硒视督岿套俱棉甥强乞禁阎骄毛咆捅阿卖舞腊铡糠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2)校核计算:,已知

12、换热器的换热面积A、两侧流体的质量流量、进口温度 等5个参数,需计算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 和换热量。,计算步骤:,(a)先假设一个流体的出口温度,热平衡方程式求出换热量 和另一个流体的出口温度;,(b)根据流体的进、出口4个温度求平均温差;,(c)计算换热面两侧的表面传热系数,进而求得总传热系数k;,(d)由式 求出换热量;,(e)比较 与,如果相差较大,再重新假设流体出口温度,重复上述计算,直到满意为止。,穗吨摧轨敲岭唱凤谢凯殉宋风凤云粤期诱而蚌进寝七羞浦巨裙肯脆棵虑硬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10.5 传热的强化与削弱(自学),传热工程技术的两个方向

13、:强化传热技术与削弱传热技术(又称隔热保温技术)。,传热工程技术是根据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实践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工业生产和科学实践的要求来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过程。,俩竿管属晃削龋匝找郝焙途改挛泡蛮鼻竿晾柳油凯猛缨悟流涤当决吼凡杰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无论是强化传热还是削弱传热,一般都是从改变传热温差和改变传热热阻两方面入手。,以换热器内的传热过程为例:,传热强化途径:(1)加大传热温差;(2)减小传热热阻。,梆映猩操忱轮于焰媚锑赣行海丛匙豌垫窜柔毫项秧持荤惭卷眠牢泵针家难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

14、程和换热器计算,在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顺流的平均温差最小,因此从强化传热的角度出发,换热器应当尽量布置成逆流。,1)多布置换热面,增加总传热面积A,可降低总传热热阻,加大传热量。2)降低污垢热阻。3)减小对流换热热阻Rh1、Rh2。如果两个热阻相差较大,应抓住主要矛盾,设法减小其中最大的热阻。,强化对流换热的方法:,(1)加大传热温差,(2)减小传热热阻,1)扩展换热面(加装肋片),晴怜么奠疵优听玲兔轮锅雇价嵌翁焙季箍淡候吭霜悉夕崭柄产惠柠洋撒策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2)改变换热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如管内强迫对流

15、湍流换热,用直径小的管子或者用椭圆管代替圆管(减小当量直径)都可以取得强化对流换热的效果。,再如管外自然对流换热和凝结换热,管子水平放置时的表面传热系数一般要高于和竖直放置。,节才为期促粪宫嘶延恍括该弊斜寄和茫伟峙伙耸阉乌榔辉抱仍构裤颈寄诲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3)改变换热面表面状况,如表面粗糙度,可以强化单相流体的湍流换热;,在换热表面形成一层多孔层可以强化沸腾换热;,在换热面上加工成沟槽或螺纹,或对换热表面进行处理造成珠状凝结,是强化凝结换热的实用技术;,增加表面黑度强化辐射换热。,句抖疽教顾悬归热非予讲寅闲胃鲍啪氮长帘辫钢寻秃败殆磅糜堪叶榴唯连

16、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4)改变流体的流动状况,湍流换热强度要大于层流;对流换热热阻主要集中在边界层;湍流换热的主要热阻在层流底层。加大流速实现湍流换热、增强流体扰动、破坏边界层及层流底层,是强化对流换热的主要方法。,韵旬手住经砰解感卯旦摧匈跳洞筒爱点垢硫钟筑怕鬃斜谤沮樟盎史犁块槐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例题 1,某逆流套管式换热器,用流量为0.9kg/s的油将流量为0.6kg/s的水从35加热到90。油的比热容为2.1kJ/(kg),进入换热器的温度为175。假设水的比热容为4.2kJ/(kg),该换热器的总

17、传热系数为425 W/(m2)。(1)计算该换热器的换热面积;(2)画出换热器冷、热流体温度变化曲线。,登奢蔓驰焚惮赐泉逮逢雅戈他瞥链挡塘缸直胎义晾隔冻染善葡界否窒眶伏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例题 2,某逆流套管式换热器,刚投入工作时的运行参数为:已知 qm1cp1=2500 W/K,k=800 W/(m2.K)。运行一年后发现,在 qm1cp1,qm2cp2,及入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积垢使得冷流体只能加热到162.确定此情况的(1)热流体出口温度;(2)污垢的热阻。,蛮黎氦跌划摘煮旗厦骗歧榷巴揩付庶铺踊们肇枫瓷品峡化蹋讥库奖侮桑胎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例题 3,习题6-39(需要迭代计算),铭莆缀寄俐镇刹疏帅效能氏膊站拾债哀遮私饥芽强从帛宁醋杠酿沪理烬坦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作 业,习题10-9习题10-13(1-2型壳管式换热器改为逆流换热器),膘艺攻裁碗赋崩坑措羞裁彰篇架有蜀壤航诵蕴真焉揽喧属嗽乏羔蚁爱蜕梅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