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学宋明理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3761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儒学宋明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先秦儒学宋明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先秦儒学宋明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先秦儒学宋明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先秦儒学宋明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儒学宋明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儒学宋明理学.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线索:儒家文化的演变、儒家文化的渗透、儒家文化圈的形成。重点: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的影响;“儒家文化圈”的特征。难点:儒学演变的时代背景;儒学的现代意义。,(一)、儒家文化的演变,儒家文化的演变三个阶段,(2)汉时(两汉经学),(3)宋明时期(宋明理学),(1)春秋战国时期即(先秦儒学),1、创立:春秋战国时期孔孟之道,概念: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思考:结合第二分册第五课和本课教材多角度分析孔孟之道产生的背景,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社会:连年征战,社会动

2、荡,礼崩乐坏经济:铁制农具、牛耕技术;农地大量开垦;诸侯、卿大夫竞相占地;奖励农耕军功;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政治:富国强兵的改革涉及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范围。文化: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对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方面有自己的方案。孔孟以重振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下的身份等级制度。,孔孟之道产生的背景,1、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认为必须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2、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思想核心)认为“仁”就是“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推而广之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3、3、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春秋时孔子的思想,战国时儒学 孟子思想 a、“人性本善”(孔子未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b、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荀子思想:荀子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有荀子一书。同时也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人力能够战胜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A、从“性恶论”出发,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B、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提出“君 舟民水”的民本思想,2、汉

4、时发展-儒学的经学化,概念: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思考:汉时儒学地位迅速上升的原因?(参考第二分册第9课内容分析),1)“无为而治”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2)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3)汉的强大使其统治者不满足于“无为”,推崇“有为”而治。,新的儒学体系形成的原因,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2、主要思想 A、“天人感应”学说 在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在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B、大一统(思想核心):大一统主张(“新”所在)建议“罢黜百家

5、,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一统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措施: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后又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设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后备人选。结果: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哲学。影响: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于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第2课 宋明理学,3、完善:宋明时期“理学”,程朱理学概念:“二程”、朱熹的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

6、世人习称“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宋朝理学的产生背景,1、唐代中期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和变革的影响,2、佛教与道教的日益流行,冲击儒家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3、儒学本身的缺陷和发展中的困境,4、宋代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文化繁荣等,理学内容:儒家学者重新诠释儒学经典,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探讨,创成新儒学体系理学,一、程朱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朱熹主要思想“二程”: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理学正式形成)认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主张万事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先有理而

7、后有物;还将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朱熹:完整理论体系核心是“天理论”(理学成熟与完成)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明天理,灭人欲”。,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理学的宇宙观:“理”是宇宙的本原。其实质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先有理后有物。“三纲五常”就是“理”的表现。,理学的宇宙观是什么?,(2)主要思想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2:“所谓天理,复是

8、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理学的道德观是什么?,天理即“三纲五常”.应存天理,灭人欲.,一、程朱理学,实质:“二程”和朱熹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他们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2)主要思想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怎么才能通达“理”?,格物致

9、知,理学的方法论,二、陆王心学,概念:由于陆九渊和王守仁都高度重视“心”的作用,世人习称这一学派为“陆王心学”。陆九渊:提出心理合一的观点,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道德修养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获得天理。王守仁:理论体系中“心即理”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心”作为一种精神实体,实际上已被视为宇宙最高本原;,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1: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材料2: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心是天地万

10、物的本原,理在心中,“心”就是“理”。,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宋明理学的影响,消极影响,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抑、扼杀自然欲求。,积 极 影 响,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春秋: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战国: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熔礼、法于一炉。汉

11、朝:董仲舒采用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天人感应”;倡导“君权神授”,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大一统”,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北宋:程颢、程颐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南宋:朱熹继承、发扬“二程”之学,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天理论”,“明天理,灭人欲”。陆九渊提出心理合一的观点。明代:王守仁提出“心即理”,核心是除人欲、“致良知”,结论:儒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上承三代文明的智慧,在百家争鸣中得以丰富,经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流变,吸纳道教、佛教的思想精华,到宋明理学兴起,又提升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哲学意义。,不受重视,压制,独尊,强

12、化,空前强化,利用,全盘否定,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深化提高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八坚持、反对)2、现实意义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2002.天津文综卷)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

13、人感应”理论,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2002全国卷)A、B、C、D,2008年、2009、2010年高考儒家文明题目梳理(2008上海高考)1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2008上海高考)20.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B

14、.秦朝C.东汉 D.明朝(2010上海高考)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010上海高考)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2009年高考题)31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问题:(12分)(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2)儒家思想在汉

15、、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7分)(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3分),答案1、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2、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3、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讨论:,如何看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文化现象?,综合各家学说;(成功的重要原因)教育考试选官的结合,使儒家思想渗透社会各方面;政治与儒学的结合,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延续了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皇权(政治)干预思想学术。,政治上表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实行德治,爱惜民力,体贴民情,以德教化,反对苛政。-民本思想,“仁”的含义:“爱人”-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做人的道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以“礼”规范约束言行的目的?礼是社会的规范;礼是外在的约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