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治疗总论和常见病18学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治疗总论和常见病18学时.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治疗学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针灸的作用原理,并能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去理解针灸的作用原理.2.了解针灸的治疗原则与治病原则.3.掌握针灸配穴处方,尤其是近取、远取与对症取穴这三大取穴原则.4.了解临床常用的配穴方法.5.掌握常用特定穴的概念、定位与运用方法.,针灸治疗疾病,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所谓“辨证”就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把“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各种资料,通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方面即八纲辨证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属寒还是属热,属虚还是属实);判定疾病的位置(在表还是在里,在经还是在络,在脏还是在腑);并进而确定其证候名称
2、的诊断思维过程。“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以确定相应的针灸处方和穴位操作方法。,第一节 针灸的作用原理,一、调和阴阳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为“阴平阳秘”病理状态为“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偏盛,阴阳平衡 阴偏盛 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平衡 阴偏衰 阳偏衰,基本上是通过经络、穴位配伍和操作手法来实现的。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用泻法,以清泻胃热;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并灸以温散寒邪;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阴虚阳亢证,根据“阳病治阴,
3、阴病治阳”的原则,治宜滋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穴复溜补之;同时取足厥阴经穴行间泻之以协调阴阳。,二、扶正祛邪通过穴位本身的性能、穴位的操作方法和穴位的配伍等方面来实现的。如偏补的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多在扶正时用之。偏泻的腧穴如曲泽、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穴等,多在祛邪时用之。绝大部分腧穴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中脘、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临床既可用于扶正,又可用于祛邪。,在操作方面,针刺手法中的补法和艾灸,其兴奋作用大于抑制作用,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或虚寒证。例如气血虚弱之崩漏,则可取气海、足三里、膈俞等穴,行针刺补法,并加灸隐白、关元、三阴交穴;针刺手法中的泻法和刺血
4、,其抑制作用大于兴奋作用,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急症和实热证。例如外感温热之邪,高热神昏者,则可取大椎、合谷、曲池、人中等穴,行针刺泻法,同时在耳尖或耳垂、十宣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在穴位配伍方面,以补虚为主的穴位相配伍,其功能则以扶正为主,如气海配足三里,治慢性腹泻;以泻实为主的穴位相配,其功能则偏于祛邪,如人中配劳宫,则适用于中风之阳热亢盛之阳闭证。,三、疏通经络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疏通经络即采用针灸等各种方法,作用于穴位、经络,通过经气的作用,调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通其瘀滞,理其气血,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对协调阴阳、抗御病邪,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5、经络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虚疏经;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者,属实证,治宜活血通络;经络气血逆乱者,或因气血偏盛偏衰,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均可据其虚实而调之。临床具体运用时可从穴位功能、操作方法与穴位配伍几方面来综合考虑。,第二节 针灸的治疗原则,一、补虚和泻实虚正气虚弱-虚则补之毫针补法或灸法 实邪气偏盛-盛则泻之-毫针泻法或点刺 出血通过针灸等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二、清热与温寒 针灸治法中的清热,即通过穴位与方法的组合疏风散热、清热解毒,泻热开窍;温寒则是温通经络,温养阳气,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三、治标与治本 本正气,
6、病因,脏腑,先病标邪气,症状,肌表,后病抓住疾病的本质给以适当的治疗。“治病必求其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缓急”。,针灸的治疗原则,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正邪的盛衰消长,涉及的脏腑、经络各异而采取不同的治法。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病因相同或在病程发展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则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根据季节(包括时辰)、地理环境和治疗的具体对象等不同情况,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第三节 针灸配穴处方,针灸配穴处方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依据,在辨证论治
7、的原则指导下,选取适当的腧穴和刺灸方法组合而成,是针灸治病取得疗效的关键。针灸配穴处方的内容包括穴位、治疗方法、操作手法、时间四个要素。只有恰当地选择和组合这四要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一、选穴原则基本原则-“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具体有:近部选穴、远部取穴、对症选穴三种。,(一)近部选穴是指在病症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局部选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症这一普遍规律提出的。多用于治疗病位较局限和体表部位反应较为明显的病症。如鼻塞选迎香;面瘫选颊车、地仓;胃痛选中脘、梁门;眼病选睛明、瞳子髎;
8、耳病选耳门、听宫等。此外,多数压痛点选穴,也属于近部取穴。,(二)远部选穴是在离病变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远道取穴”。这一选穴原则是根据腧穴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人体的许多腧穴,尤其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可以治疗相关经脉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病症。其临床运用时有本经选穴和异经选穴。,远部选穴,1、本经选穴 是指经脉循行的部位(包括脏腑、组织器官和体表诸部位)发生疾病,就在其经脉上选取腧穴进行治疗,故称之为“本经选穴”。如腰腿痛时,按照经脉循行,足三阳经均分布于下肢,临床可根据经络的分布和病变的部位选取穴位。2、异经选穴 是指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发
9、生病变,选取其表里经脉或其它相关经脉上的腧穴进行治疗。其中包括表里经选穴、同名经选穴、相关经选穴等。如胃痛取足三里,或取与胃相表里的脾经穴公孙,与胃相关的肝经穴太冲、心包经内关等。,3、对症取穴是针对个别症状选取有效穴位的治疗方法,属治标之法。临证应用时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适当地采用对症取穴,解除个别症状将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如发热取大椎、曲池、合谷;昏迷取人中、十宣;虚脱取关元、神阙;自汗取足三里、关元;盗汗取阴郄、复溜;气病取膻中;血病取血海;筋病取阳陵泉;便秘取支沟、阳陵泉等。,二、配穴方法(一)本经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是依据经络循行分布特点为配穴依据的方法。即某一脏腑、某一经络发生病变时
10、,就选取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应用。此法多用于治疗单一的脏腑、经脉病证。(二)表里经配穴法 表里经配穴法是指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发生病变,取其相表里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治疗。此法多用于治疗相表里的脏腑、经络病证。在临证应用时,既可单选其表经腧穴,也可选里经腧穴。,(三)上下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是指上部腧穴与下部腧穴同时配伍组方治疗疾病的方法。上,指上肢和腰部以上,下指下肢和腰部以下的腧穴。此法临症应用很广,可治疗头面、四肢、躯干、脏腑病症。(四)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前后腧穴配合使用,谓之前后配穴法。此法多用于治疗脏腑病证。,(五)左右配穴法即根据经络循行左右交叉的特点取穴。是指
11、左病可以右取,右病可以左取,还可以左右同时并取的方法。多用于治疗头面、四肢、脏腑的病症。(六)远近配穴法远近配穴法是以病变部位为依据,在病变的近部和远部同时选穴配伍成方的方法。此法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可治疗头面、四肢、躯干、脏腑病症。,第四节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的总称,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郄穴、下合穴等。由于这类腧穴的分布和作用不同,故其临证具有特殊的应用方法。,一、五输穴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以下井、荥、输、经、合五类腧穴的简称。其分布特点是按井、荥、输、经、合次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
12、部位排列。每经5穴,十二经脉共有60穴。内经:井穴适用于与脏有关的病证,荥输及经穴适用于与经脉有关的病证,合穴适用于与腑有关的病证。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之逆气而泄。”,阴经五输穴表,经脉 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手少阴心经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足太阴脾经 隐白 大陵 太白 商丘 阴陵泉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足厥阴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阴经五输穴表,阳经五输穴表,二、俞募穴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俞为阳,均分布
13、于背腰部膀胱经循行线上,故又称背俞穴。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募为阴,均分布在胸腹部,故又称为腹募穴。每一个脏腑均各有俞穴和募穴,当某一脏腑有病时,常在其相应俞穴、募穴处出现压痛或敏感等病理反应,因此,临床上可通过观察、触扪俞募穴,根据其异常变化来诊断相应的脏腑疾病,还可用俞募穴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一般脏病、虚证多取俞穴;腑病、实证多取募穴。,俞募穴,脏腑 肺 心包 心 肝 脾 肾俞穴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肝俞 脾俞 肾俞 募穴 中府 膻中 巨阙 期门 章门 京门 脏腑 胃 胆 膀胱 大肠 三焦 小肠俞穴 胃俞 胆俞 膀胱俞 大肠俞 三焦俞 小肠俞募穴 中脘 日月 中极 天枢 石
14、门 关元,三、原、络穴的应用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每一个脏腑各有一个原穴,故有“十二原”之称,其分布均位于腕、踝关节附近。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原气通过三焦布散于原穴,三焦是原气的别使,导源于肾间动气,而输布于全身,调和内外,宣上导下,关系着人的脏腑气化功能。所以当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可选其相应的原穴,发挥其扶助正气,抗御外邪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弱,经气运行无力等病证。,络穴的应用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是表里经脉联络之处。十二经络穴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之络鸠尾散于腹部,督脉之络长强散
15、于头部,脾之大络大包布于胸胁,共十五络穴,称为“十五络穴”。故十二络穴既可主治络脉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穴,既可治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等肺经病证,又能治疗头痛项强、齿痛等大肠经病证。督脉的络穴长强、任脉之络鸠尾、脾之大络大包,除治疗络脉病证以外,以治疗患部及内脏病为主。,四、郄穴的应用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共计16个郄穴。临床上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痛。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痛症。如治疗肺病咳血,可选肺经郄穴孔最;治疗急性胃脘疼痛,可选胃经郄穴梁丘等。另外,可做辅助诊断之用。,经
16、脉 郄穴 经脉 郄穴手太阴肺经 孔最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 足阳明胃经 梁丘手少阴心经 阴郄 足少阳胆经 外丘足太阴脾经 地机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足少阴肾经 水泉 阴维脉 筑宾足厥阴肝经 中都 阳维脉 阳交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 阴蹻脉 交信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 阳蹻脉 跗阳,手,五、八脉交会穴的应用八脉交会穴是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交合相通的八个腧穴,具有主治奇经病证的作用,均分布于腕、踝关节部位上下。临床应用时,不仅主治本经脉循行所过的四肢躯干、头面、五官病症,还可单独治疗各自相通的奇经病症。如脊柱强痛等督脉病症,可取通于督脉的后溪穴;咽喉部疼痛的病症,可取通阴蹻脉的照海穴。按一
17、定原则两穴配伍,可以治疗两脉相合部位病证。,八脉交会穴表,公孙通冲脉 合于心、胸、胃 内关通阴维 后溪通督脉 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 申脉通阳蹻脉 足临泣通带脉 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外关通阳维脉 列缺通任脉 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照海通阴蹻脉,六、八会穴的应用八会穴是指人体气、血、脏、腑、筋、脉、骨、髓等其精气会聚处的8个腧穴。因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腑组织器官有密切的关系,故其治疗相应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章门主治五脏病,以肝脾病为主;中脘主治六腑病,以胃肠病为主;膻中主治气病,以调气理气为主;膈俞主治血病,以止血活血为主;阳陵泉主治筋病,以痿痹挛瘫为主;大抒主治骨病,以骨节强
18、痛为主;悬钟主治髓病,以瘫呆萎麻为主;太渊主治脉病,以调畅血脉为主。,八会穴表,脏会 腑会 气会 血会章门 中脘 膻中 膈俞 筋会 脉会 骨会 髓会阳陵泉 太渊 大杼 绝骨,七、下合穴的应用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三阳经的六个腑穴。临床上可根据疾病所属不同的六腑,按照“合治内腑”的原则,采用相应的下合穴治疗。例如:大肠合于巨虚上廉,若大肠有病,即可取上巨虚治疗;胆合于阳陵泉,若胆有病,可取阳陵泉穴治疗;小肠合于巨虚下廉,小肠有病可取下巨虚穴治疗;三焦合于委阳,三焦有病可取委阳穴治疗;膀胱合于委中,膀胱有病,可取委中穴治疗;胃合于足三里,胃有病可取足三里治疗。,六腑下合穴表,小肠 三焦 大肠
19、 下巨虚 委阳 上巨虚膀胱 胆 胃委中 阳陵泉 足三里,八、交会穴的应用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在临床上交会穴多可治疗所交经脉的病证。例如,三阴交穴,本属足太阴脾经,但它与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交会,因此,三阴交穴既可治疗脾经病证,又可治疗肝经、肾经病证;关元穴属任脉经穴,但与足三阴经交会,因而关元穴不但治疗任脉病证,而且还可治疗足三阴经病证。,常见病的治疗,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有四十三种疾病(实际不止此数)用针灸治疗会有较突出 的疗效,,上呼吸道疾病:1 急、慢性鼻窦炎 2 急、慢性鼻炎 3 普通感冒 4 急、慢性扁桃腺炎。呼吸系统疾病:1 急
20、、慢性气管炎 2 支气管哮喘。眼科疾病:1 中心性视网膜炎 2 白内障 3 急性结膜炎 4 近视眼。口腔五官疾病:1 牙痛 2 拔牙后疼痛 3 齿龈炎 4 急、慢喉炎。消化系统疾病:1 食道贲门失弛缓 2 呃逆 3 胃下垂 4急、慢性胃炎 5 胃酸增多症 6 急、慢性十二指肠溃疡 7 急、慢 结肠炎 8 急、慢性杆菌性痢疾 9 腹泻 10 便秘 11 麻痹性肠绞痛。神经系统:1 偏头痛 2 头痛 3 三叉神经痛 4 外伤后麻痹 5 周围神经炎 6 小儿麻痹症 7 美尼氏综合征 8 膀胱机能障碍 9 夜尿症 10 肋间神经痛 11 肩痛和网球肘 12 手术后痛 13 中风后遗症。肌肉和骨骼:1
21、肌肉痛和肌萎缩 2 坐骨神经痛 3 肌肉痉挛 4 关节炎 5 椎间盘问题。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针灸在多个科别中攻克了不少顽难之症。如皮肤病,精神心理病,免疫失调病,抗衰老,美容等,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神经衰弱,【概说】神经衰弱是指由于精神忧虑或创伤,长期繁重的脑力劳动,以及睡眠不足等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能力减弱。他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临床表现复杂,以失眠、头痛、四肢乏力、健忘、情绪异常为主要表现。,由于本病以失眠为主要症状,所以在中医学中可称为“不寐”,在头痛、健忘等门类里也可以见到有关本病的论述。本病多因思虑忧愁、操劳太过,损伤心脾气血虚弱,心神失养;或体弱久病,耗伤肾阴,阴虚火旺,心肾
22、不交;或情志不调,郁怒不解,扰乱心神或因饮食所伤,食滞肠胃,酿成痰热,上扰心神;或因抑郁恼怒,肝火上扰,心神不宁等。虚症为心失所养,实症为邪扰心神。,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平衡的关系失常所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容易兴奋,并且易于疲劳。,【辨证分型】,(一)心肾不交心烦不寐,或稍寐即醒,五心烦热,口干津少,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二)心脾两虚不寐,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心悸健忘,饮食无味,或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三)肝火上扰不寐,多梦易惊,急噪易怒,胸胁胀满,喜叹息,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
23、黄,脉弦数。(四)胃腑不和不寐,胸闷,恶心,厌食,痰多,头重,脘痞嗳气,或胀痛,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治疗】,治疗原则:宁心安神,1毫针刺法,取穴:神门、内关、三阴交、百会、安眠随症加减:心肾不交加太溪、肾俞;心脾两虚加足三里、脾俞;肝火上扰加太冲、行间、风池;胃腑不和加内庭、丰隆。方法:每次选用46穴,各穴施以轻或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可间歇行针,一般每日1次,510次为1疗程。,2耳针疗法,取穴:皮质下、神门、心、肾、肝、脾、胃、枕。方法:选45穴,轻或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至1小时,也可在耳针后加用王不留行子按压以上耳穴,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3灸法,取穴:双侧
24、涌泉穴、百会穴。方法:睡前半小时至1小时,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4穴位注射疗法,取穴: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方法:每次选用1-2对腧穴,用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各2ml混合后穴位注射,每次每穴1-2ml,隔日1 次。5次为1疗程。,【按语】,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失眠是本病的常见症状,治疗中若能使睡眠改善,其余症状常随之缓解。如果患者以失眠为主症,一般在下午或晚间针灸可提高疗效。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当详细了解发病的原因,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引导患者分析发病原因,认识疾病的本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肩关节周围炎,【概说】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肩凝症(冻结肩)。因多发生
25、于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又有“五十肩”之称。肩周炎主要是指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组织的病变,包括关节囊、滑液囊、韧带以及肩部内外二层肌肉。由于这些组织的病变,而引起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多种临床症侯群。其致病机制复杂,大致可因肩关节周围结缔组织、肌筋膜的退行性病变或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长期、持续地紧张、使局部充血,产生水肿、渗出、增厚等炎性改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久之则组织粘连,腱袖钙化,最终导致肩关节活动功能的丧失。,肩周炎发病缓慢,以逐渐出现肩关节疼痛与关节的活动限制为特征。疼痛表现为钝痛,酸痛,部位深邃,有时按压时反而减轻。夜间疼痛加重,常因此影响睡眠或从梦中痛醒。平时患者多呈自卫
26、姿态以保护患肢,偶尔过度活动可引起剧烈的锐痛。患者常因肩关节活动受限而限制上肢外展、上举和外旋。严重者不能完成梳头,穿、脱衣,系腰带等动作,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劳动。病程长者,可出现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等肌肉有明显萎缩。病程需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但大部分肩周炎患者预后良好。,【辨证分型】,(一)气滞筋痹发病初期局部疼痛,昼轻夜重,上臂活动尚可。寒盛者,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苔薄白,脉弦紧;湿盛者,肩部酸痛重着,稍见肿胀,痛有定处,两手沉重,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二)血瘀筋结多见于病变中期或有外伤史者。局部疼痛或肿痛,夜间疼痛加重,上臂活动受限,动后疼痛加剧,呈弥散性疼
27、痛,舌有紫气,脉涩或弦。(三)血虚筋痿病变后期,肩部疼痛有所减弱,上臂活动明显受限,肩部肌肉萎缩,舌淡苔白,脉细。,【治疗】,治疗原则:初、中期行气通络止痛;后期养血调血柔筋。,1毫针刺法,取穴:局部:阿是穴、肩髎、肩髃、肩内陵、肩前部。远端取穴:条口透承山;肩外部痛:阳陵泉透阴陵泉;肩侧部痛:养老或中渚。颈痛加天柱或天窗;上臂痛加曲池;举臂困难加巨骨。,方法:每次选78穴,局部阿是穴或相应穴位多采用直刺。疼痛急性期宜浅刺,手法轻柔,不必强刺激;疼痛不甚、功能障碍明显者可深刺,较强刺激。也可在同一部位数针同刺,以加强刺激。血虚寒凝者可加用温针灸。远端取穴时可采取卧位,患侧尽量靠床边,便于患肢运
28、动。可采取提插或捻转诱发经气感传,同时令患者活动肩部。一般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10次为1疗程。,2灸法,取穴:选穴同上。方法:局部选35 穴,用艾条作温和灸,每穴57分钟;亦可用大艾炷施无瘢痕灸,每穴35壮。每日或隔12日1次,10次为1疗程。适用于寒证、虚寒证。,3小针刀疗法,在肩部痛点明显处,通常为喙突处、肩峰下、冈上肌、大小圆肌抵止端和结节间沟处,用龙胆紫或毫针针刺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戴无菌手套,小针刀在该处作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法,每次作23个痛点。术后伤口用创可贴包扎,48小时后去除。l周后末愈者,可再作1次。对松解粘连、缓解痉挛、僵硬,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
29、限于病变痛处局限之病例。,4电针疗法,取穴:参照毫针刺法。方法:每次选用46个穴位,交替取穴,以肩部为主穴。根据病痛扩散部位,循经选取远部穴位为配穴。选疏密波,电流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强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每次治疗1015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5耳针疗法,取穴:肩、锁骨、神门、皮质下、肾。方法:患侧所选耳穴上严格消毒后,在敏感点以30号1寸毫针刺入0.20.3寸,每穴得气后留针1015min,留针过程中间歇行针23次,适当配合肩部活动。每周23次,l0次为1疗程。或以钦针型皮内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每穴按压35次。,6穴位注射疗法,取穴:可参照毫针刺法。方法:在穴点注射
30、10葡萄糖注射液或维生素B1或当归注射液0.5m1,隔日注射1次,l0次为1疗程。如压痛点广泛,可选23处压痛点最明显处注射,每周治疗2次,4次为1疗程,7刺络拔罐疗法,取穴;参照灸法。方法;如肩部瘀肿疼痛明显且部位较为表浅者,可选准痛点用1次性采血针点刺12点后,再拔火罐5分钟左右,使局部出血使瘀去络通,症状改善更为明显。每周1次,3次为1疗程。,【按语】,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良好,一般病程越短疗效越为明显。对初、中期患者以毫针、温针、耳针与电针效果为好;中、后期患者,病程较长,功能障碍明显者,小针刀疗效较为明显,也可采用刺络拔罐与艾条灸。根据情况可采用12种疗法或几种方法同时运用。肩周炎后期
31、病变组织产生粘连而致功能障碍,故止痛的同时应加强运动锻炼,避免后遗症的发生。,本病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炎症性病变,常因过劳、寒冷、疲劳、外伤等诱发。故平时要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风寒的侵袭,并适当进行肩部活动,预防本病的发生。治疗期间注意保暖,应坚持肩关节功能锻炼。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劳逸结合。,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面瘫”。是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面部病侧肌肉运动障碍,发生口眼歪斜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20-40岁多见,男性略多,常发生于一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春、秋为甚。部分病人因局部受到风吹着凉而起病,可能为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使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病
32、。或因病毒、细菌感染,轴突髓鞘变性,或因炎症粘连、骨质增生、肿物压迫等。中医学称其为“口眼喎斜”。,本病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数小时或3-5天达到高峰。部分患者起病前有同侧耳部的轻微疼痛。后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口角歪斜。病侧面部表情动作。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歪向健侧。病侧不能蹙额、皱眉、闭目,患侧鼻唇沟平坦,鼓腮或吹口哨时漏气等。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后痛,严重者可见舌前2/3味觉减退、消失,听觉过敏等。病侧乳突部以及外耳道或鼓膜中出现疱疹,称为”Hunters”综合症.,【治疗】,治疗原则:祛风散寒通络,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为辅助,早期用泻法,祛寒
33、可加灸,后期用补法。,1毫针刺法,取穴:地仓、阳白、四白、太阳、下关、翳风、合谷。恶寒发热加曲池、大椎;露睛流泪加鱼腰、攒竹;味觉减退消失者加廉泉;听觉过敏等加听宫;正气虚弱加足三里。,2耳针疗法,取穴:眼、口、面颊、肝、内分泌、肾上腺、风溪。,3放血疗法,取穴:少商、商阳。,4皮肤针疗法,取部:面部、颊部。方法:初在面部作散刺,轻叩,以皮肤有潮红为度,每次约5分钟,每日1次。如果面瘫在1个月以上,面部有板滞感者,可用皮肤针叩刺颊部微出血,间日1次。,5灸法,取穴:翳风、颊车、天容。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施于上穴10-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风邪或风邪夹寒者。6穴位注射疗法取穴:同针刺穴位。方
34、法:选用34穴。用弥可保在病变相应穴位进行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510次为1疗程。适用于后遗症期病人。,按语,本病属于风邪中经络,病位表浅,容易治疗。一般发病后若能及时治疗,方法正确经3-4周,治愈者达70%左右。治疗早期应避免过强、过多刺激,同时应避免风吹。必要时可戴口罩、眼罩,避免感染。使用电刺激要恰当,以免引起面肌痉挛。,颈椎病,【概说】颈椎病是指由于颈部骨骼、软骨、韧带的退行性变累及周围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而引起的一组征候群。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颈椎具有活动频繁,负重较大,结构薄弱,椎管发育性狭窄等特殊性,其下段的胸椎又相对固定。故成为脊椎
35、受损的好发部位,尤其是下部颈椎(C4、C5、C6)长期劳损和年龄增长等病理、生理变化,易造成颈椎间盘进行性的退行性改变。随着椎间盘的髓核逐渐失去弹性、萎缩,纤维环膨出、椎间隙变窄,后关节囊、韧带开始松弛,造成椎间关系不稳,以致椎体和椎间关节发生病理性活动(半脱位)及创伤。久之,则在椎体后缘、后关节、钩状突(钩椎关节)等部位出现反应性的骨质增生及黄韧带钙化,增厚,使椎间孔和椎管狭窄、进而压迫相应的脊神经根和椎动脉与脊髓等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通常将其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混合型六种类型。,(一)颈型颈椎病,俗称“落枕”。多因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受寒或颈部骤
36、然扭转等原因诱发。临床表现为颈项部疼痛,常在清晨睡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活动受限。一般呈持续性酸痛或钻痛,头颈部呈强迫体位,活动时疼痛加剧。可累及颈项部、肩部和上背部,严重者涉及后头和上肢,但无根性之区域放射性痛。常伴有颈部僵硬感。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乃至数年。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出异响。,(二)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发病率仅居于颈型之后。临床表现为颈部脊神经根性痛。其性质呈钻痛或刀割样痛,也可以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并向肩、臂、前臂乃至手指部放射,多局限于一侧。当咳嗽、喷嚏或上肢伸展以及颈部过屈、过伸时均可诱发或加剧疼痛。部分患者常诉说伴有一侧(患侧)上肢沉重无力,部分手指麻木或
37、蚁走感。检查时在相应的颈椎横突尖部(胸锁乳突肌后缘)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深压时出现向肩、臂、前臂放射痛。,(三)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系列症状,其中最常见的是头痛、眩晕和视觉障碍。头痛常呈发作性,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更长。多呈跳痛(搏动性痛)或灼痛,而且局限于一侧颈枕部或枕顶部,同时伴有酸、胀异感。疼痛每于早晨起床后、转动头颈部或乘车颠簸时发生或加剧。疼痛剧烈时常合并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流涎以及心慌、闷气、血压改变等现象。常伴有发作性、旋转性眩晕,当变换体位、头部过度旋转、屈伸时诱发或加剧。可伴有耳鸣和听力减退以及视感障碍等。,(四)交
38、感型颈椎病,当颈椎退行性改变直接压迫或间接反射性刺激到颈椎旁的交感神经,使其受累则病变范围广泛,包括患侧头部、上肢及上半部躯干等一系列临床复杂症状,如疼痛、感觉异常、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平衡失调、头晕、头痛、呼吸短促、心悸、恶心、呕吐、心前区痛等。,(五)脊髓型颈椎病,该症发病缓慢,可持续数年乃至十几年,或因颈部挫伤而诱发急性发作。其主要特征为缓慢的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和乏力;步态不稳、易跌跤。病发初期,常呈间歇性症状,每当走路过多或劳累后出现。随着病程的发展,症状可逐渐加重并转为持续性。上述症状多为双侧下肢,单侧脊髓受压较为少见,(六)混合型颈椎病,由于颈椎或颈椎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39、组织同时受累。因此,除颈型颈椎病之外,既有神经根型又伴有交感型(或其他二型),只不过为其中某一型的症状表现更为突出者,称之为混合型颈椎病。该型颈椎病在临床最为多见。,以上各型颈椎病可借助摄片、CT、MR等协助诊断。,【辨证分型】,(一)风寒痹阻颈项、肩臂疼痛,甚至放射到前臂,手指麻木。如疼痛与气候有关,遇寒痛增,得温痛减,苔薄白,脉弦紧.(二)劳伤瘀阻多有外伤史或久坐垂首等职业颈部过劳史。颈部僵痛,劳累后加重,舌有紫气瘀点,脉涩者。,(三)肝肾亏虚颈部酸痛同时伴有头晕目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遗精遗尿,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原则:调补肝肾,温经活血。,1毫针刺法,取穴:相应病变颈椎夹脊穴、大
40、椎、肩井、外关、腕骨。辨证加减:风寒痹阻加风池、合谷、外关穴;劳伤瘀阻加天柱、膈俞、后溪穴;肝肾精亏加肝俞、肾俞、血海、足三里。另心悸恶心者加内关;头晕眼花者加太阳。方法:根据病变部位选取相应5-8穴,可取俯卧位或正坐微低头。夹脊穴可以450角向颈椎方向斜刺,留针2030分钟。可间歇行针,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为1疗程。,2灸法,取穴:相应病变颈椎夹脊穴、大椎、天柱、肩中俞、肩井。方法:每次选35 穴,用艾条作温和灸,每穴57分钟;亦可用大艾炷施无瘢痕灸,每穴35壮。每日或隔12日1次,10次为1疗程。适用于寒证、虚寒证,3耳针疗法,取穴:颈椎、神门、皮质下、肝、肾。肩臂痛加锁骨、肩、肘
41、;头痛加枕、额;眩晕耳鸣加枕、内耳。方法:患侧所选耳穴上严格消毒后,在敏感点以30号1寸毫针刺入0.20.3寸,每穴得气后留针1015m:n,留针过程中间歇行针23次,适当配合颈部活动。每周23次,l0次为1疗程。或以揿针型皮内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每穴按压35次。,4电针疗法,取穴:参照毫针刺法。方法:每次选用46个穴位,交替取穴,以颈项部为主穴。根据病痛扩散部位,循经选取远部穴位为配穴。选疏密波,电流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强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每次治疗1015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5刺络拔罐疗法,取穴;参照灸法。方法;在颈项部穴位上用1次性采血针点刺12点后,再拔火罐
42、5分钟左右,使局部出血少许。每周1次,3次为1疗程。,6皮肤针疗法,取穴:按毫针刺法选穴或在颈项病变部用皮肤针循经叩刺后,再拔火罐5min左右,使局部出血少许。每周12次,710次为1疗程。,7穴位注射疗法,取穴:参照毫针刺法。方法:选用34穴。复方当归注射液,丹七注射液任选1种,每次每穴1.5ml;亦可用弥可保在病变颈椎旁或神经干进行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8小针刀疗法,患者坐位,先在患者颈部寻找阳性压痛点及索状物即为进针刀点。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戴无菌手套.小针刀刀口线与神经、血管平行,针刀与骨面垂直。进针至骨面后,先纵行、后横行剥离,结节者切开剥离后出针刀,术后
43、伤口用创可贴包扎,48小时后去除。l周后末愈者,可再作1次。进针过程中以病人针感酸胀为好,如有触电感应将针刀提起或调转方向。进针刀勿过深,不可滑过横突骨面下,以免损伤神经和血管。,【按语】,针灸治疗颈椎病可根据不同类型与证型结合而相应取穴。多以病变局部配合循经远道取穴。毫针配合电针可增强止痛效果,病久虚寒可加灸法协同增效。久痛入络者用刺络拔罐或梅花针叩刺拔罐活血止痛。耳针平时按压可起防治作用,同时配合颈部活动可松解筋肉,缓解疼痛。穴位注射可根据疼痛或神经受压情况选用相应药物和穴位,止痛效果与缓解神经受压较为明显。从临床上看,针灸治疗颈椎病,其疗效以颈型、神经根型、混合型为优,交感型、椎动脉型次
44、之,脊髓型较差。本病原因在于颈椎退行性变,针灸缓解疼痛,改善症状较为明显,但不能根除,常易复发。因此,可根据具体证型多种针刺方法并用,或必要时配合其它方法综合治疗。,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长期伏案或低头工作者,要注意颈部保健,工作12小时后要活动颈部,或自我按摩,放松颈部肌肉。平时或工间休息时可做颈部保健操,注意颈部保暖,以避免外邪的侵袭。采用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高低适中,枕于颈项部。尽量减少颈部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软组织的急性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多有明显扭伤史或诱因。轻者扭伤后数小时或l2日后,腰部
45、逐渐出现疼痛,重者即发生腰部剧痛,痛点固定,以一侧疼痛者多见,亦可两侧同时出现。腰部稍有活动或震动则导致疼痛加剧,坐卧翻身困难,甚至不能起床,咳嗽、喷嚏时疼痛明显加重。单侧或双侧腰肌紧张,肌肉、筋膜、韧带附着处压痛。压痛有时向下放射至臀部及大腿后侧或大腿跟部前内侧,但不过膝。,【治疗】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毫针取穴:,人中、后溪或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如腰部正中疼痛,病在督脉者,取人中;病在两侧属太阳经者,取后溪、委中或腰痛穴;如局部肌肉紧张痉挛者,取阿是穴。针刺委中、后溪或腰痛穴时,可采用中等度刺激,使其产生酸、麻、胀感的同时,令其活动腰部。,灸法,取穴:腰部阿是穴。方法:局部针刺
46、后,在针柄上加用艾段作温针灸,也可在局部痛点隔生姜灸或艾条灸。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多在扭伤24小时后进行。,刺络拔罐法,取穴:委中或阿是穴。方法:经脉瘀阻较重,疼痛较剧者,可在腰部疼痛区,用1次性采血针在疼痛部位选取痛点行散刺法,再加拔火罐。或在委中穴附近静脉曲张处,用皮肤针叩刺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后,再拔罐58min,使局部出血35m1。隔日可再进行1次,一般12次即可见效。,耳针疗法,腰椎、骶椎、神门、皮质下、肾上腺。毫针刺后耳穴按压。,拔罐,取穴:阿是穴。方法:腰部肌肉紧张痉挛者,用大口径火罐吸拔腰部压痛点及上下部位,和对侧对应点,每穴留罐10l 5min。或在腰部疼痛区,涂擦凡
47、士林或润滑油后,用中口径火罐吸拔5min后,再行走罐法,使局部皮肤湖红为度。每日1次,直至肌肉松弛,疼痛消失。,穴位注射,取穴:阿是穴。方法: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2m1加维生素B12 0.5ml和强的松龙混悬液1m1混合注射于患处。3日后如仍有疼痛,可依法再注射1次。,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指患者无生殖器官器质性改变,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绞痛,也可出现胀痛或坠痛。有时疼痛放射到腰骶部、股内侧、阴道甚至肛门等处。多在月经来潮第1-2日出现,一般于月经来潮前数小时即已感到疼痛,成为月经来潮之先兆。月经开始时疼痛逐渐或迅速加剧,疼痛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2-3日
48、。疼痛呈阵发性,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中医学称为“经行腹痛”。,【辨证分型】,气滞血瘀经行之先,或经行当中小腹胀痛,拒按,甚则牵及腰骶部酸胀难忍,当经血畅行或下血块后,疼痛可减轻。常伴有经前乳房胁肋胀痛,烦躁不安,急躁易怒等肝郁表现。舌暗有瘀斑,苔白或微黄,脉沉弦。寒湿凝滞经期或经前小腹冷痛,拒按,喜热,得热痛可稍减,经迟量少、色黯而不畅;常面色晦暗,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舌边紫暗,苔白微腻,脉沉紧或沉迟。,【辨证分型】,气血虚弱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揉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或腰骶酸痛,肢体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肝
49、肾亏损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揉喜按,经迟量少,色淡质稀,腰酸,伴耳鸣,头昏,视物不清。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疗】,毫针取穴:关元、三阴交、十七椎。可辨证加减。方法:每次选用3-5穴。针刺关元、气海,采用连续捻转的手法,务使针感向下传导,三阴交施以泻法。十七椎下可刺入1-1.5寸深,得气后快速捻转,使针感向小腹传导。寒证、虚证者起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以艾灸,至皮肤红润,或在腹部穴位施以温针灸。疼痛发作时也可配合用电针仪,每次选用2穴,腹部、下肢相配,选用密波或疏密波。留针30-60min,发作时每日1-2次,非发作期可隔日治疗1次,至月经来潮前3日,可每日治疗1次。,【治疗】,灸法取穴:关元
50、、十七椎、命门。方法:上述腧穴,以艾条悬灸。每穴57分钟,使热力内透。亦可用艾绒隔姜灸,艾炷黄豆大小,每穴57壮。此法适用于寒虚型患者。耳针疗法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肾、肝、脾。方法:每次取上穴2-3个,毫针刺,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至1小时,留针中每隔10分钟捻针1次。,【治疗】,穴位注射取穴:上髎、次髎。方法: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l毫升,皮下注射上穴,每日l次。此法有即刻止痛之效。穴位贴敷取穴:中极、三阴交、肾俞、次髎。方法:痛舒宁硬膏(成药)剪成4厘米见方,于经前或经期贴敷穴位上,每日更换1次。刺络放血疗法取部:上髎、次髎。方法: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或数十滴。此法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