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呐喊》赏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4401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克《呐喊》赏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蒙克《呐喊》赏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蒙克《呐喊》赏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蒙克《呐喊》赏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蒙克《呐喊》赏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克《呐喊》赏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克《呐喊》赏析.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界名画呐喊赏析,呐喊,基本信息【名称】呐喊【类别】油画、名画【年代】1893年【作者】爱德华蒙克【规格】厘米【属地】奥斯陆国家画廊藏【风格】表现主义绘画,作者简介,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蒙克自画像,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

2、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生平事迹:,1863年 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奥斯陆)长大。1879年 蒙克为成为一名工程师而进工学院念书。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1880年 蒙克为了成为一名画家而离开工学院。1881年 蒙克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 1885年 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1892年 蒙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在1892年 至1908年间,蒙克的大部分时间在巴黎和柏林度过,他在铜版画,石版画和木版画上出名了。1909年蒙克回到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

3、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在纳粹统治期间,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撤了下来 1944年 1月23日,蒙克在他过80岁生日後一个月后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Ekely)与世长辞。,呐喊的创作背景,1890年爱德华蒙克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

4、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灵感来源,蒙克曾经这样描述:“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画面内容,画面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蒙克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造成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给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场“恶梦

5、”的再现。它象征着“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主题思想:,呐喊是精神的焦虑以图式显现的最杰出的代表。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而又无法摆脱这一现实的永恒象征。它反映了存在主义者对人类自身孤独和焦虑的呐喊:表现出在工业社会潮流的席卷下,对个人的渺小、心灵的机械化、理性的泛滥和科学主义的霸权等严重的不安和反抗,试图从这种现代性笼罩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表达了他绝望与逃亡的路。这不仅是蒙克自身灵魂的“呐喊”,也是他对工业社会中人的命运的关切。,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在于“借夸张与扭曲的色彩、线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在印象主义中得到充分表现的自然主义被放弃,而取其简化的手法,并

6、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加以发挥”。正是蒙克的呐喊等系列画作开辟了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呐喊的表现手法,一、抽象化的人物直接而且震撼地传达内心深切的绝望 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脑袋上毛发全无,脸形像个骷髅,双眼和张着的嘴都大如空洞,身材瘦削嶙峋,衣着不清。他捂着耳朵,似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已被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他就像一个尖叫的鬼魂,让观赏者恐惧,不自觉得也想要尖叫呐喊。他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只是一个被抽象了的代表恐惧的形象。

7、,二、压抑与鲜艳的色彩的同时运用表达情绪的恐惧与不安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同时,他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比如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一方面,画中的天空颜色十分刺眼,就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另一方面,全画的色彩又是郁闷的:画面中的色彩混浊压抑,除了天空,其它景物的颜色中都参入了黑色,给人以不祥的预感。海面阴暗处的紫色伸向远处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

8、灰色中。燃烧的血红色彩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了一种极度恐惧的情感。,三、画面的构图与绘画技巧滋生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幅画长90.8厘米,宽73.7厘米,构图比较垂直,将焦点集中在画中人身上,为呐喊的声音创作了更多的空间。蒙克充分地使用动荡的、弯曲的、倾斜的线条,将桥梁、天空和大地联系在一起,把那个瘦骨嶙峋、双手捂着耳朵呐喊的人物置于画面的前景,道路直接伸向观众,呐喊直接面向观众,使整个画面产生一种强烈的节律感。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的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这幅画以视觉

9、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这种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整个画面充溢着一种躁动,也通过那个极度恐惧的人物使画面充满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它留给人们的不是宁静和美丽,而是扭动和不安。,呐喊对后世的意义,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品,而蒙克被誉为是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派的先驱,所以这幅画之于后世有很大的意义。正是呐喊等一系列画作开辟了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呐喊是精神的焦虑以图式显现的最杰出的代表,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而又无法摆脱这一现实的永恒象征

10、。,最新行情:,2012年5月2日早上7点(北京时间),纽约苏富比拍卖上,蒙克的呐喊作为第20件拍品在众人瞩目中登场。现场共有8位竞标者,从4000万美元开始起价后便引起激烈竞争,很快竞价便飙升至8000万美元。最终一电话竞标者以1.199亿美元拍走该幅作品(1.07亿美元落槌,加上佣金为1.199亿美元)。,苏富比拍卖的这件呐喊,作者其它作品展示:,蒙克病中的孩子(1886年,蒙克去世的姐姐苏 菲的肖像画),蒙克 圣母玛利亚,(作于18931894年间,布面油画,9069厘米,现藏于奥陆蒙克斯博物馆),蒙克生命之舞,(1899 1900年,布面油 画,151x228厘米,奥斯陆国家画廊藏),蒙克病室里的死亡(1893年),蒙克桥和三个女人,蒙克卡尔约翰大家的傍晚,蒙克红葡萄藤,蒙克绝望,“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爱德华蒙克,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